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走进中学教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扬帆起航
单元目标:
1.通过身边的变化体验新角色,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新学校,通过自我介绍、相互签名等活动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学会适应新环境。

2.通过昨天与今天的比较,了解新生活,培养对新学校、新角色、新生活的喜爱之情。

3.了解中学新规则,理解班规、校规的意义和作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班级主人翁精神。

设计理念:
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学生面临学习、生活、身体、心里、角色等方面的一系列课题。

初一第一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点,做好初中阶段的“始业教育”。

让学生喜欢中学生活,为今后三年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是本单元的主要任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主题“走进中学”、“昨天与今天”、“新的起点”。

三个主题由浅入深依次展开,宏观上从了解昨天、适应今天、展望明天三个角度切入;微观上落脚在熟悉新环境、了解新学校、认识新同学、适应新学习和新规则、承担新角色以及树立新理想等具体问题上。

因此,依据这三个主题,本单元在内容上设为三课,课与课之间表现出时间上的延续性、内容上的延展性,从学科认知发展、心理发展的角度各课的安排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学情分析:
告别了小学的学习,进入中学,学生们面对课程的增多,作业的增多,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以及家长和老师要求的提高,孩子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中学生活的恐惧和焦虑。

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学生面临学习、生活、身体、心里、角色等方面的一系列课题。

初一第一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点,做好初中阶段的“始业教育”。

如何让学生喜欢中学生活,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今后三年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是本单元的主要任务。

第一课走进中学
一.课标、教材
课标要求:1. 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与发展;
2. 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3.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教材:本课意在引导学生产生认识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的愿望和共识。

教科书从认识校园、跨越陌生感、建立新集体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对新学校有所了解。

但同学老师之间还很陌生,想了解新同学新老师的情况,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对同学之间的交往应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

不能解决的是对校史校训缺乏理解,对中学老师感觉难于交往。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新集体,热爱新老师,团结新同学,建立新友谊。

能力目标:提高与同学老师进行交往沟通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本校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本校校训的含义和制定校训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提高与同学老师进行交往沟通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校园、新的学习任务……这一切都需要学生有个适应过程。

能否尽快适应全新的初中生活,对于初中生各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初中阶段的教育不容忽视,当然,这一阶段的教育会有相当大的难度。

五.教学方法与媒体
1.活动教学(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了解各科老师对自己的要求等),情景教学(设置交往情景,学生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校园风景线
板书设计
扬帆起航
走进中学校园校史校训
板书设计
跨越陌生
一.走进新同学1.敞开心扉,主动交往
二.走进新老师意义(原因):指导者、引路人
表现:请教、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