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课后训练题(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七课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七课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陈情表【重点列表】【重点详解】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要点解读】“重点实词”,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指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都应当算作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

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向】积累重点实词、虚词【例题】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除: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除臣洗马《陈情表》当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六国论》(苏辙)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见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请见《曹刿论战》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2.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3)常在床蓐(4)四十有四(5)五尺之僮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九岁不行(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7)臣欲奉诏奔驰(8)拜臣郎中(9)是以区区不远废远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舅夺.母志(2)至于..成立(3)沐浴.清化(4)辞.不赴命(5)而刘夙婴.疾病5.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夙遭闵凶(2)猥以微贱(3)沐浴清化(4)凡在故老(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6)举臣秀才(7)察臣孝廉(8)少多疾病(9)且臣少仕伪朝(10)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2)臣具以表闻(13)臣之进退6.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陈情表》课后练习(含答案)

《陈情表》课后练习(含答案)

《陈情表》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文本一: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文本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二单元 7. 陈情表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二单元 7. 陈情表 Word版含解析.doc

__情__表应是“日薄西山”“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英雄钢笔,如今日暮西山。

”这是2012年11月24日《现代快报》A17版《“英雄”迟暮老国企贱卖股权》一文中的一句话。

其中的“日暮西山”讲不通。

暮,本义指日落时,傍晚;“日暮”也即傍晚,还指天色晚。

被暮色笼罩的,当是整个大地,不可能仅限于西山所在的那一角。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当暮色笼罩大地时,西山上方还会有一抹落日的余晖。

所以汉语中无“日暮西山”的说法。

置于“西山”之前的,应是“薄”。

“薄”,动词,意思是迫近、接近。

日薄西山:太阳迫近西山,即将下落。

也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这个词语很典雅,古今汉语中使用频率颇高。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李荣先作者简介相关知识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常见的几种有:疏: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如李密的《陈情表》。

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在上者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如《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音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猥.以微贱()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行.年()悯.臣()逮.奉圣朝()逵.()更.相为命()答案:xìn sù mǐn zuòbóqióng rùwěi yǔn būjīnzhuówòjīxiǎn xiǎn dǔxíng mǐn dài kuígēng“矛”是个象形字。

其周朝中期金文的形体,上部是锋利的矛头,下部是一根长柄的形象。

小篆的形体,是在金文基础上饰以毛羽而美化了的矛。

2019年高中语文第7课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年高中语文第7课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7课*陈情表忠义与亲情,面对命运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虽为“亡国贱俘”,却不卑不亢,甘于清贫,婉拒帝王之邀,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虽说“乌鸟私情”,实则为至孝之举。

李密是幸运的,崎岖艰难的人生路上有祖母的精心呵护;祖母是幸福的,疾病缠身的晚年有李密的不离不弃。

《陈情表》用孝义和恩情交织出一个个爱的闪光点,为我们诠释了爱的真谛。

课内素材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

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

后来他因孝被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

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

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

他十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

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运用角度] “孝”“亲情”“美德”“感恩”等。

精彩运用片段一:孝更绝伦足可矜小时候,这根布带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颁奖辞。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

他用行动注解孝德,坚持五年用背带背患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做出榜样。

在工作与孝心的天平上,没有谁重谁轻,陈斌强任劳任怨,为母亲尽心尽孝,这种爱心、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片段二:施恩不是为了回报,也不是为了感谢,真正施恩的人会忘记自己对别人的恩惠。

感恩于心不是获得恩惠后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得到好处后的装腔作势,真正感恩于心的人会将恩惠藏在心底,日后慢慢回报。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

诸葛孔明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孝子李密为报祖母养育之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红对勾】高二语文课时作业:7陈情表 (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红对勾】高二语文课时作业:7陈情表 (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时作业7 陈情表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凶(mǐn) 终鲜.兄弟(xiǎn) 常在床蓐.(rù) B .猥.以微贱(wěi ) 责臣逋.慢(fǔ ) 犹蒙矜.育(jīn ) 宠命优渥.(wò ) C .岂敢盘桓.(huán ) 有所希冀.(yì ) 日薄.西山(bó ) 除臣洗.马(xiǎn ) D .逮.奉圣朝(dǎi ) 过蒙拔擢.(zhuó ) 门衰祚.薄(zuò ) 更.相为命(ɡēnɡ ) 解析:B 项,“逋”应读bū;C 项,“冀”应读jì;D 项,“逮”应读dài 。

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解析:A 项,“蓐”通“褥”;C 项,“有”通“又”;D 项,“闵”通“悯”。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 B.⎩⎪⎨⎪⎧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及其所之.既倦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解析:C 项,均为“互相”。

A 项,介词,用/连词,来;B 项,助词,的/动词,往,这里可解释为“得到”;D 项,介词,比/介词,给。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 B .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 .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 D .岂敢盘桓..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解析:“郎中”在文中是官职名称。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薄:福分浅薄 B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准许 C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 D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 解析:“察”意为“考察和推举”。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陈情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第7课陈情表一、语言文字运用1.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拜臣郎中..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

C.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告诉:转达。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无应.门五尺之僮(照应)②臣之辛苦..(辛酸悲苦)③形影相吊.(抚慰)B.①躬.亲抚养(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③舅夺.母志(改变)C.①寻.蒙国恩(不久) ②未曾废.离(废止)③听.臣微志(准许)D.①具以表闻.(使……闻) ②夙婴.疾病(缠绕)③拜.臣郎中(授官)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①奉诏奔驰,那么..告诉不许..刘病日笃②欲苟顺私情,那么D.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矜悯愚诚,听臣微.志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②谨拜表以闻.D.①而刘夙.婴疾病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5.对以下各句加点字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

B.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报答;今:向上级报告。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古:寻求;今:寻找。

6.以下对加点的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夙遭闵.凶闵,通“蓂〞,瑞草。

B.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C. 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7陈情表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7陈情表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7 陈情表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险衅.(xìn)僮仆.(bú)期.功强近(jī)B.洗.马(xī)猥.琐(wěi)茕茕孑.立(jié)C.陨.首(yǔn)逋.慢(bū)终鲜.兄弟(xiǎn)D.矜.夸(jīn)盘桓.(huǎn)宠命优渥.(wò)项,“仆”应读“pú”;B项,“洗”应读“xiǎn”;D项,“桓”应读“huán”。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B.C.D.项,“吊”的意思是“安慰”;B项,“鲜”,本义是“很少”,在本文中是“无”的意思;D项,“听”的意思是“准许、成全”,“夙”的意思是“早年”。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④⑥D.③⑤⑦⑧“(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④“告诉”古指“申诉(苦衷)”,今指“说给人,使人知道”;⑥“区区”古指“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指“(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⑦“辛苦”古指“辛酸悲苦”,今指“辛劳苦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⑥谨拜表以.闻A.②③B.⑤⑥C.①⑤D.②④,因为。

②为介词,在;③为介词,凭借;④为介词,用;⑥为连词,表目的,用来。

5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高中语文 第07周 陈情表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07周 陈情表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07周陈情表(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亲..抚养躬亲:亲自B.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C.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D.矜悯..愚诚矜悯:夸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D项,矜悯:怜恤。

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A.愿陛下矜悯愚诚.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答案】D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结构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B.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

例句是状语后置句。

B、C、D三项均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

4.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①臣以.供养无主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于”是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②“于”是介词,引出比较的对象。

①“以”是介词,因为;②“以”是介词,用。

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去以六月息者也C.三餐而反温故而知新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答案】B6.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

高中语文 陈情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陈情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

7 陈情表(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答案 B解析 A 项中“蓐”通“褥”,C 项中“有”通“又”,D 项中“闵”通“悯”。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终鲜.兄弟 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 新鲜 B.⎩⎪⎨⎪⎧ 夙.遭闵凶 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早晨 C.⎩⎪⎨⎪⎧ 行.年四岁 经历 九岁不行. 走路D.⎩⎪⎨⎪⎧ 门衰祚薄. 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迫近答案 A解析 A 项“芳草鲜美”的“鲜”是“鲜艳”之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答案 D解析 D 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

A 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 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 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

4.选出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A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B .且臣少仕伪朝(“仕”,名词用作动词,做官)C .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D .猥以微贱(“微贱”,名词作形容词,微贱的身份)答案 D解析 D 项应为形容词作名词。

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愿陛下矜悯愚诚,,,保卒余年。

答案(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2)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二、文本训练(课内阅读)(15分)阅读课文2~4段,完成6~9题。

陈情表课后训练题及答案

陈情表课后训练题及答案

陈情表课后训练题及答案1.根据课文,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①但以刘,,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③ , ;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答案: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④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 优渥wò 洗马xǐ 更相为命ɡēnɡB.逋慢bū 茕茕qiónɡ 盘桓yuán 门衰祚薄zuòC.日笃dǔ 期功jī 陛下bì 终鲜兄弟xiānD.闵凶mǐn 矜育jīn 拔擢zhuó 猥以微贱wěi解析:A项“洗”表示姓和官职洗马时念xiǎn。

“更”表示“更替、更换”的意义念ɡēnɡ。

B项“桓”念huán不要误读成“垣yuán”。

C项“期”,表示周年、周月和服丧一周年时念jī,“鲜”,表“稀少”的意思时,念xiǎn。

答案:D.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有:A.行年四月,舅夺母志。

夺:夺取B.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C.谨拜表以闻。

闻:知道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E.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孑:孤单,与“茕茕”同义F.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G.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厚”的反义词H.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卒:终解析:舅夺母志,夺,丧失、改变。

成语“三军可以易帅,匹夫不夺志”,夺与易同义。

具以表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皇上闻。

日薄西山,薄,逼近,念bó。

薄,作单音节词,念báo,如~饼、~待、~酒、~田;在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念bó。

答案:ACG。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A.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B.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课后作业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课后作业

《陈情表》课后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高祖胜以燕。

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

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

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

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

及周文①讨悦,宁与李弼来归。

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

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

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

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

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

十六年,拜大将军。

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

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

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

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

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

薨.于同州。

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

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

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

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

”遂以勣嗣。

时以此多之。

及宁薨,勣袭爵。

(节选自《北史·豆卢宁传》)【注】①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

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

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2021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07课 陈情表(解析版)

2021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07课 陈情表(解析版)

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茕.茕孑立(qióng)B.洗.马(xǐ)逋.慢(bū)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期.功(qī)闵.凶(mǐn)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èi)矜.悯(jīn)郎署.(shǔ)猥.以微贱(wèi)【答案】A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拜臣郎中..郎中:尚书省的属官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转达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告诉”的意思是“申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无应.门五尺之僮(照应)②臣之辛苦..(辛酸悲苦)③形影相吊.(安慰) B.①躬.亲抚养(亲自)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③舅夺.母志(改变) C.①寻.蒙国恩(不久)②未曾废.离(废止)③听.臣微志(准许) D.①具以表闻.(使……闻)②夙婴.疾病(缠绕)③拜.臣郎中(授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期:满一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①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矜悯愚诚,听臣微.志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②谨拜表以闻.D.①而刘夙.婴疾病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19-2020高中语文 课后作业7 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2020高中语文 课后作业7 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后作业7 陈情表一、语言文字运用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拜臣郎中..郎中:尚书省的属官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转达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告诉”的意思是“申诉”.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①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C项,①②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

A项,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相当于“的”。

B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向。

D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借、凭着。

答案:C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不中用.B.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报答.今:向上级报告。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古:寻求。

今:寻找。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

古:不久.今:寻找。

答案:D4.下列对加点的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夙遭闵.凶闵,通“蓂",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B.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C.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

D.四十有.四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解析:本题考查通假字。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则刘病日.笃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D.臣具以表闻.解析: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为使动用法。

答案:D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7课-陈情表(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7课-陈情表(含答案)

7 *陈情表(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答案 B解析 A 项中“蓐”通“褥”,C 项中“有”通“又”,D 项中“闵”通“悯”。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芳草鲜.美新鲜B.⎩⎪⎨⎪⎧ 夙.遭闵凶早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C.⎩⎪⎨⎪⎧ 行.年四岁经历九岁不行.走路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答案 A解析 A 项“芳草鲜美”的“鲜”是“鲜艳”之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答案 D解析 D 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

A 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 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 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

4.选出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A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B .且臣少仕伪朝(“仕”,名词用作动词,做官)C .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D .猥以微贱(“微贱”,名词作形容词,微贱的身份)答案 D解析 D 项应为形容词作名词。

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

(3)愿陛下矜悯愚诚, , ,保卒余年。

答案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2)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3)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二、文本训练(课内阅读)(15分)阅读课文2~4段,完成6~9题。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7 陈情表一、读准字音险衅.(xìn) 闵.凶(mǐn) 祚.薄(zuò) 终鲜.兄弟(xiǎn) 期.功强近(jī) 床蓐.(rù) 洗.马(xiǎn) 猥.以微贱(wěi) 逋.慢(bū) 日笃.(dǔ) 拔擢.(zhuó) 优渥.(wò) 矜.育(jīn) 盘桓.(huán) 茕.茕孑立(qióng) 二、辨识通假1.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表示整数后面的零数)4.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三、一词多义 1.息⎩⎪⎨⎪⎧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名词,子)长太息.以掩涕兮(《离骚》)(动词,叹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 并序》)(动词,休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名词,气息) 2.见⎩⎪⎨⎪⎧慈父见.背(副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3.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形容词,与“厚”相对)厚古薄.今(《庄子》)(动词,轻视)4.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向)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介词,在)青,取之于.蓝(《劝学》)(介词,从) 5.以⎩⎪⎨⎪⎧臣以.险衅(连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来)猥以.微贱(介词,凭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四、词类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里) 2.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4.无以终.余年(使动用法,使……结束)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7.臣具以表闻.(使动用法,使……闻) 8.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使动用法,使……终了) 9.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五、古今异义1.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课后训练题(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陈情表课后训练题(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这里指死去。

C.臣欲奉诏奔驰奔驰:驾车快跑。

D.臣之辛苦辛苦:指辛酸苦楚的处境。

【解析】C项,奔驰:赶快前往,这里指赴京就职。

【答案】 C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解析】A项,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用在及物动词之前表被动;B项,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引出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C项,都是介词,因为;D项,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就。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解析】A项,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C项,蓐,通“褥”,垫子;D项,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答案】 B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A.历职郎署 B.则刘病日笃 C.臣具以表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解析】例句为名词作状语,向上。

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任职。

B项,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

D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

【答案】 B 5.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解析】C项是判断句式,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9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宠:恩荣。

B.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C.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更:交互、交替。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听:听信。

【解析】听:任,这里指准许、成全。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A.谨拜表以闻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解析】例句和B项都作“因为”讲;A项,连词,表目的,是固定结构,用来……的办法;C项,介词,“凭”;D项,介词,“用”。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B.在陈情中既表达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感情色彩,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尽孝比尽忠重要。

【解析】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目的在于表明“先尽孝后尽忠”。

【答案】 D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就因为这一点私情,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2)我实在承受不住犬马(在主人面前)惶惑恐惧的心绪,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A�A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④。

安乐公⑤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节选) 【注】①醮:改嫁。

②�A�A: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有造诣。

④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

此指死亡。

⑤安公乐:刘备之子刘禅。

10.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阕:破、缺。

B.孔明言教何碎碎:破碎,国破。

C.周门人方之游夏方:把……并列、等同。

D.孔明与言者无己敌敌:敌对。

【解析】A项,阕:停止,完;B项,碎:琐碎;D项,敌:相等。

【答案】 C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密奉事以孝谨闻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C.有暇则讲学忘疲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D.齐桓得管仲而霸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解析】A项,因为/用,在;B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C项,就/但是;D项,于是。

【答案】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解析】“为人正直”文中没有说到。

“未能调回京城任职”的原因是朝中没有人帮助他,而不是“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

【答案】C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

(2)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

(3)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

他的一个名字叫虔。

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

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

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

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

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拜谯周为老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

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

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

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 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

后来(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

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

”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

”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

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

”张华认为他说得很好。

(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一个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