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萃取剂萃取盐酸法湿法磷酸氯离子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20-01-17
基金项目: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作者简介:郝小强(1992—),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化学工程;丁一刚(1963—),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磷化工及资源综合利用。
复合萃取剂萃取盐酸法湿法磷酸氯离子的研究
郝小强1,2,王 骁1,2,龙秉文1,2,邓伏礼1,2,戴亚芬1,2,张 逸1,2,曾钢兴1,2,丁一刚1
,2
(1.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采用三辛胺-磷酸三丁酯复合萃取剂,对盐酸法湿法磷酸氯离子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相组成、相比、温度、时间
对氯离子和P2O5萃取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知,当三辛胺与磷酸三丁酯体积比为2∶1,萃取相比为4∶1,萃取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5min,有利于提高氯离子的萃取率和降低五氧化二磷的萃取率。
关键词:湿法磷酸;复合萃取剂;萃取;氯离子中图分类号:TQ12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02-0028-03
StudyontheExtractionofWetProcessPhosphateChloridebyCompoundExtractant
HaoXiaoqiang1,2,WangXiao1,2,LongBinwen1,2,DengFuli1,2,DaiYafen1,2,ZhangYi1,2
,
ZengGangxin1,2,DingYigang
1,2
(1.SchoolofChemicalEngineeringandPharmacy,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2.KeyLaboratoryforGreenChemicalProcessofMinistryofEducation,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eextractionbehaviorofchlorideionsfromwet-processphosphoricacidwasstudiedusingtrioctylamine-tributyl
phosphatecompositeextractant,andtheinfluencesoforganicphasecomposition,phaseratio,temperatureandtimeonchloride
ionsandP2O5e
xtractionefficiencieswereinvestigated.Fromtheexperiment,itwasbeneficialtoextractingchlorideionsandreducingthelossofphosphoruspentoxidewhenthevolumeratiooftrioctylaminetotributylphosphateis2,theextractionphaseratiowas4,thetemperaturewas25℃andtheextractiontimewas25min.Keywords:wetphosphoricacid;compositeextractant;extraction;chlorideions
磷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
高品位磷矿的枯竭与能源价格上升使得磷化工的基础原料磷酸由热法工艺向湿法工艺转移,由于我国大多数磷矿都是中低品位磷矿,其中
含有许多杂质,比如铁、镁、铝、氟、硫、硅等[2-4]
,且盐酸法湿法磷酸还有大量的氯离子。
盐酸法湿法磷酸不仅氯离子能够不同程度的破坏金属以及合金表层钝化膜,使其产生晶间腐蚀、缝隙腐蚀以及点蚀等,而且这些氯离子如果不分离出来,就会严重影响下游磷酸产品的质量及用途。
因此,湿法磷酸必须经过净化去除氯离子才能得到含氯低的湿法磷酸,进而生产磷
肥、饲料和其他磷酸产品[5-6]。
氯的分离方法主要有蒸发浓缩法,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等。
与沉淀法,蒸发浓缩法相比,溶剂萃取法净化能耗低、分离效果好、生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目前溶剂萃取法已成
为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7]。
但是,目前的文献报道主要是采用溶剂萃取法从湿法磷酸中萃取磷酸,直接从湿法磷酸中分离氯离子的研究报道极少,且尚未见工业实际应用。
本文拟通过考察不同萃取剂对盐酸法湿法磷酸氯离子的萃取效果,开展溶剂萃取法对盐酸法湿法磷酸氯离子萃取分离实验研究,以期为中低品位磷矿利用新途径和盐酸法湿法磷酸的工业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
1 实验
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盐酸法湿法磷酸由湖北某化工厂提供,其中P2O5质量分
数为7.8%,Cl-含量为12.76%。
萃取剂主要有磷酸三丁酯、三辛胺、正辛醇、异戊醇、N235、
甲基三辛基氯化铵、
P504、P204等。
化学试剂主要为盐酸、硝酸、喹啉、钼酸钠、硝酸、柠檬酸、柠檬酸三钠、丙酮、无水乙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硫酸铁铵、硫氰酸铵、硝酸银,均为分析纯。
试验所用仪器主要为电子天平、恒温加热水浴锅、锥形瓶、分液漏斗等。
1.2 方法
取不同萃取剂和盐酸法湿法磷酸适宜的体积比于锥形瓶中,在适宜的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分液,分析萃余相中磷酸和氯离子的含量,滴定法测量氯离子质量分数和重量法测定磷质量分数,采用差减法求得有机相中氯离子和磷的质量分数,分别计算不同萃取剂下萃取率和分配比,对比不同萃取剂下的氯和磷的萃取率和分配比,选择最佳萃取剂进行工艺研究。
2 结果与讨论2.1 单一萃取剂对比
表1 单一萃取剂有机相组成
序号有机相相比(O/A)
P1P2042∶1P2异戊醇2∶1P3甲基三辛基氯化铵
2∶1P4P5072∶1P5磷酸三丁酯2∶1P6
三辛胺
2∶1
实验分别选择P204萃取剂、异戊醇、甲基三辛基氯化铵、
·
82·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21年第50卷
第2期P507萃取剂、磷酸三丁酯、三辛胺六种萃取剂,按相比O/A=2∶1
的相比与原料混合,温度为25℃,充分搅拌25min,单级萃取。
不同萃取剂对氯离子的影响实验效果如图1
所示。
图1 不同萃取剂萃取氯离子的萃取效果
从图1不同萃取剂萃取氯离子的萃取效果可以看出,分配
系数和萃取率大小依次为P
6>P5>P4>P3>P2>P1,萃取效果比较好的分别是P5和P6萃取剂,萃取剂为P5(磷酸三丁酯)时,氯离子萃取率为23.98%,氯离子分配系数为0.069,P6萃取剂(三辛胺)时,氯离子萃取率为45.07%,氯离子分配系数为0.079。
2.2 复配萃取体系对比
表2 复配体系有机相组成
序号有机相比例(均为体积比)O/A
C1三辛胺:正戊烷(2∶1)2∶1C2三辛胺:p204(2∶1)2∶1C3三辛胺:p507(2∶1)2∶1C4三辛胺:N235(2∶1)2∶1C5
三辛胺:磷酸三丁酯(2∶1)
2∶1
通过实验分析不同萃取剂的萃取效果,尝试用效果好的一
种萃取剂三辛胺与其他萃取剂进行复配萃取分离实验,根据表2中的萃取剂组成、有机相比例与相比O/A,萃取实验在温度为25℃下进行,充分搅拌25min,进行操作。
不同复配萃取对氯离子的影响实验效果如图2
所示。
图2 不同复配体系萃取氯离子的萃取效果
由图2可看出,分配系数和萃取率大小依次为C5>C4>C3>C2>C1,萃取效果比较好的是C4和C5复配萃取剂体系,C4(三辛胺+N235萃取剂)为复配萃取剂时,氯离子萃取率为56.11%,氯离子分配系数为0.139。
C5(三辛胺+磷酸三丁酯)
为复配萃取剂时,氯离子萃取率为5
7.37%,氯离子分配系数为0.169。
综合考虑,认为C5(三辛胺+磷酸三丁酯)是较优的复配萃取剂,比使用单一的萃取剂的实验效果要好。
2.3 萃取剂有机相组成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萃取剂有机相组成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见图3。
图3 萃取剂有机相组成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图3中萃取剂有机相组成为三辛胺与磷酸三丁酯的体积
比。
由图3可知,
随着三辛胺与磷酸三丁酯的体积比增加,氯离子和P2O5的萃取率均在增加,当三辛胺与磷酸三丁酯的体积比小于2:1时,氯离子和P2O5的萃取率均增加很快,
当体积比为2∶1时,氯离子的萃取率为57.37%,P2O5萃取率为
21 67%,当体积比大于2∶1时,氯离子的萃取率较P2O5的萃取率增加较慢,此时增加体积比,氯离子的萃取率影响不大,反而会增加P2O5的损失,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三辛胺与磷酸三丁酯体积比为2∶1。
2.4 萃取相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萃取相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见图4。
图4 萃取相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4可知,萃取相比增大,即增加复合萃取剂的用量,萃取平衡向萃取方向移动,促使氯离子从水相向有机相转移,氯
离子的萃取率提高,同理,萃取相比的增大也促使P2O5萃取率
提高,增加了P2O5损失,
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萃取相比4∶1。
2.5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见图5。
图5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92·郝小强,等:复合萃取剂萃取盐酸法湿法磷酸氯离子的研究
山 东 化 工
由图5可知,萃取温度上升,氯离子的萃取率和P2O5的萃取率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氯离子萃取率较P2O5的萃取率降低快,氯离子的萃取率由20℃时的73.23%降低到60℃时的34.95%,P2O5的萃取率由20℃时的31.52%降低到60℃时的12.90%,考虑到有机相反萃时P2O5仍能与氯离子一同返回到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系统,故采用室温下进行萃取实验较好,即25℃,此时氯离子的萃取率为70.35%,P2O5的萃取率为28.55%。
2.6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图6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min)
由图6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对萃取的效率是有所提高的,但是提高的效果不明显,当时间超过20min时,氯离子萃取率和P2O5的萃取率基本不变,说明整个萃取过程在20min内可以完成,为保证实际应用中萃取达到平衡,因此,选择适宜的萃取时间为25min。
3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可知,可以得出三辛胺与磷酸三丁酯复配萃取剂比三辛胺单一萃取剂萃取效果好,萃取有机相组成、萃取相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均对萃取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萃取有机相组成与萃取相比增加会使氯离子萃取率增加,同时P2O5的萃取率也在增加。
通过实验可知,采用三辛胺-磷酸三丁酯复合萃取剂,体积比为2∶1,在萃取相比为4∶1,萃取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5min,有利于萃取氯离子和降低五氧化二磷的萃取率。
参考文献
[1]乐武阳,戢峻,丁一刚,等.复合萃取剂萃取净化低浓度湿
法磷酸工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28(01):67-69.
[2]杜 军,赵 军,李志刚,等.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的工
业化应用[J].化肥设计,2018,56(3):25-27.
[3]刘代俊,蒋绍志,罗洪波,等.中国磷矿资源贫化危机与挑
战[J].无机盐工业,2005,(5):1-4.
[4]陈芳菲.从贫磷矿盐酸法净铁提磷技术研究[D].湘潭:湘
潭大学,
2008.[5]左永辉.湿法磷酸中氟离子的提取研究[D].贵阳:贵州大
学,2019.
[6]周富强,赵明.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湿法磷酸中氯离子、硝
酸根和硫酸根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52(9):1062-1064.
[7]陈敏华.含铁废盐酸的萃取分离研究[D].广州:广州大
学,2018.
(本文文献格式:郝小强,王 骁,龙秉文,等.复合萃取剂萃取盐酸法湿法磷酸氯离子的研究[J].山东化工,2020,50(02):28-30.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
)(上接第27页)
3 结论
固体酸催化剂可用于硬脂酸和乙二醇制备珠光剂乙二醇硬脂酸酯。
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反应后与产物容易分离无残留,无副产物生成,安全环保。
但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的产率有影响,催化剂用量为2.4g,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5h时,产品颜色为纯白色,产率最高,为92.5%。
参考文献
[1]YEWZ.Pearlescentagentandpearlescentpaste[J].Shanghai
LightIndustry,1996(3):28-29.
[2]CUIP,YEZZ.Catalyticsynthesisofglycolstearate[J].
AppliedChemicalIndustry,2005,34(9):550-551.[3]徐光年,谢红璐.乙二醇硬脂酸酯的合成新方法[J].安徽
化工,2005,136(4):34-35.
[4]张永刚,郭祥峰,王清滨.微波辐射快速合成乙二醇硬脂酸
酯[
J].精细化工,2003,20(10):612-614.[5]李星全,李志强,李 哲.硅钨酸为催化剂合成硬脂酸乙二
醇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19(2):24-26.[6]XUQ,YINGH,CHENZR.Processofresearchwork
regardingsynthesisandapplicationsofstearicacidglycolestertypepearlescingagent[J].Detergent&Cosmetics,2006,28(4):21-23.
[7]WENGSF.FT-Mid-IRfiberopticsspectroscopictechnique
andapplicatios[M].Beijing:ChemicalIndustryPress,2010.[8]HANWR,LIUSB,ZHOUZG.Studyonmolecularstructure
ofstearicacidandmechanismofitsphasetransformbytemperature-controlftirs[J].PTCA,2014,50(01):11-14.[9]YUHW,YUNHL,YAOQG.Varyingtemperatureeffecton
FT-IRspectrumofstearicAcidmethyleneout-of-planewaggingvibration[J].InfraredTechnology,2013,35(07):448-452.
[10]胡瑞省,刘会茹,周 冉,等.硬脂酸亚甲基变角振动二维
红外光谱研究[J].红外技术,2014,36(09):757-761.[11]LUOM,GUANP,LIUWH.Theidentificationofseveral
saturatedfattyacidsandtheirsaltsbymeansofinfraredspectrometry[J].SpectroScopyandSpectralAnalysis,2007,27(2):250-252.
[12]周 帅.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D].上海:东
华大学,2019.
(本文文献格式:潘彦伶,任 奕,阎 磊,等.固体酸催化制备珠光剂乙二醇硬脂酸酯的研究[J].山东化工,2020,50(02):26-27+30.)
·
03·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21年第5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