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我国的环境压力》教案 湘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从理性上认识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正确性及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2、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特别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化——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选择——我国环境的现状——针对环保的国策——怎样保护环境”为线索,让学生关注环保,关注自然,以关爱自然为己任,以保护环境为自豪。
第一节“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选择”,以初中生赵名鸣的故事引入,通过周边环境变化,赵名鸣的困惑和忧虑以及故事中赵名鸣父亲的话“孩子,那不是我们该管的问题,挣钱才是最重要的。
”引出中心话题:“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
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中,从“曾经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开,指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像今天一样如此严峻。
接下来讲到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但随着人类开发自然的力量的无止境和滥用资源,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正日益严峻地显现在人们面前。
那么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怎么来解决?自然就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我国的环境压力”,从要学生来谈“沙尘暴、藏羚羊、非典”等我国典型的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出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接着,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以图片、数据、小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对这一沉重的话题来一一展开,进行阐述。
这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大专题,都可以做大量的文章,那么在教材里,怎样让学生自然地在接受教育时又进行自我教育,在给教师给出话题时而又不限制其发挥,不把教师圈定在教材里,这的确花费了编者们很多的心血。
最后,选定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漫画、数据等帮助说明。
整个这一章节的容量很大,但又不显臃肿、冗长,而是在非常轻松的情况下来达到它的教育效果。
第三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处理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必然选择,同样,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本节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关于环保的相关政策,并树立环保意识,把“环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
三、教学时数:10课时
第二节我国的环境压力
第一课时人口大国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2、明确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试以一家计之,高增之时,有屋十间,有田十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宽然有余矣;……以二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
【提问】这段古文反映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人口的发展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读书指导】阅读教材034第一段小体字。
【提问】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我国的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1、人口基数大(1949年:5.45亿 2005年:13亿)
2、新增人口多(见书034,38*60*24=?)
3、人口素质偏低(10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日
本的六十分之一。
)
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4%)
5、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6、农村人口多(8亿多在农村)
【讨论】“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你同意这些观点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1、人口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4、人口多过快增长,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提问】人口多了不好,那是不是越少越好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三、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因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四、巩固练习:
材料: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第十三亿个小公民诞生了,标志着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推迟了4年。
至此,中国内地总人口数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
其中8亿多农村人口和8507万文盲以及350万低智力儿童。
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并以每年3.2%的速度在增长。
(1)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
(2)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说明了什么问题?它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资源小国,环境污染与破坏
教学目标:
a)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b) 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c) 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说】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问题尤为严重。
二、讲授新课。
1、资源小国
【提问】有人说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你认同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大国
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小国
【读书指导】教材035第一、二段小体字。
【提问】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资源形势?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1、人均占有量少,并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而加剧。
2、资源分布不平衡,造成运输紧张,生产成本高。
3、资源的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议一议】见教材036“议一议”。
2、环境污染与破坏
【提问】什么是环境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提问】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学生看书并回答)
【说一说】教材036的图片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
【提问】造成环境恶化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讨论3~5分钟,派代表回答)
【明确】1、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发展经济的重任,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让你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三、总结: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形势,只有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作业:
1、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
(1)人口多(2)资源少(3)环境污染严重(4)经济发展落后
A、(1)(2)(3)
B、(1)(2)(4)
C、(2)(3)(4)
D、(1)(2)(3)(4)
2、根据下列数据制定一幅条形统计图,并说说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在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为24%,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3%,人均煤炭储量为47%,人均铁矿储量为49%,人均铜矿储量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