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野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视野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
改进措施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猛提升的当下,虽然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帮助,但与此同时也增添了不少的挑战。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纸质档案管理方式的活动,极易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然而数字化档案管理过程中,能够科学保护好所有信息。
但是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有效性。
基于此,本文以信息化视野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问题;改进
引言:在我国各个行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极大提高了发展速度。
以档案管理行业来讲,今后必将迈向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向。
目前来讲,档案管理过程难以给受众提供所需信息化资源,同时,档案数字化也存在技术瓶颈。
对此,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调整传统管理方式,馆内强调人才培养重要性,不断推出先进的管理机制,综合多元化措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1.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缺乏大众所需的信息化资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正在迅速普及,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保密等问题。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管理电子档案。
另外,由于信息量增大,档案管理的内容也更加繁杂。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技能,以便能够更
好地应对不同的档案管理需求。
不仅如此,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的保护问题愈发
复杂。
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档案的保密、备份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性[1]。
1.2存在档案数字化的技术瓶颈
目前来看,虽然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还存
在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首先,一些档案材料的数字化处理需要使用高精度
的扫描设备,但是这种设备成本高昂,不是所有档案管理单位都能承担得起。
其次,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的清理、整理、分类和归档等工作,这些工
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技术要求较高,难以做到快速高效地完成。
最后,
档案数字化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备份,需要解决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问题。
由于档案材料的特殊性质,其数字化数据往往需要存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需要在技术和经费上做出相应的投入,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1.3多媒体信息反馈率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
化方向发展。
但是,仅仅将档案数字化还不足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需要将数
字化的档案信息转化为可视、可听、可交互的多媒体信息。
然而,目前多媒体信
息反馈率较低。
这是因为多媒体信息反馈技术还不够成熟,缺乏标准化的技术规
范和完善的管理体系。
此外,多媒体信息反馈需要依赖先进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基
础设施,这也是一个制约因素[2]。
2.新时期档案管理的发展途径及对策
2.1加强档案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必须加强档案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具体
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档案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制定针对档案
数字化领域的培养计划和教材体系,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
培养计划,为档案数字化领域输送专业化人才;第二,加强档案数字化技术人才
的引进。
鼓励档案数字化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到档案部门工作,建立更多的技
术人才引进渠道,为档案数字化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第三,加强档案数字
化人才的培训和提高。
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机制,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训,提
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数字化技能,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深入开展;第四,加
强档案数字化领域专业人才的激励机制。
建立与档案数字化领域专业人才相适应
的薪酬、晋升等激励机制,激发档案数字化领域专业人才的创新和创造力,为档
案数字化工作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2.2强化和落实档案收集工作
在新时期,档案管理的发展途径和对策十分重要。
其中,强化和落实档案收
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只有做好了收
集工作,才能保证后续的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相关工作
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明确收集的档案种类、数量、来源
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档案收集工作的高效和系统性。
另外,通过各种途
径宣传档案收集的意义和目的,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档案收集工作,扩大档案
收集的社会基础。
为提高档案收集水平,人员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如现场
采集、网络采集、数字化采集等方式,提高收集效率和质量。
最后,建立健全档
案收集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档案收集的专业水平和效率[3]。
2.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在,对档案的管理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大,尤其是对
档案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就要从多
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
要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
的修改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的有效管理,并且管理人
员在工作中也要充分的遵守管理制度和规定,并且按照有关要求定时的进行打卡,除此之外,档案管理单位还要实行有效的监督制度,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档案
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整套标准化的制度,还可以引
入数字化管理模式,进一步的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结论:
简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档案数字化程度不高、档案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也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以上内容就信息化视角下档案管理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简而言之,
参考文献:
[1]娄翠英.数字化校园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J].文教资料。
2019(01):116-117+71。
[2]林伟娟.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文化产业。
2022(33):16-18。
[3]温妍.试析信息化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科学化[J].兰台内外。
2022,(1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