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引渡与庇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引渡与庇护
引渡是指⼀国把在该国境内⽽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庇护指⼀国对因政治原因⽽遭受他国追诉(包括可能追诉)或处罚的外国⼈(包括⽆国籍⼈)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交还或引渡的⼀项国际法制度。
下⾯由店铺为你介绍引渡与庇护相关司法国际法考点知识。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引渡与庇护
司法国际法考点⼀
引渡
引渡是⼀国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经判刑的⼈,应该外国的请求,送交该外国审判或处罚的⼀种国际司法协助⾏为。
(⼀)引渡的主体
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引渡是国家之间进⾏的。
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
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国可以⾃由裁量,包括根据其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
(⼆)引渡的对象
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为犯罪或被其判刑的⼈,可能是请求国⼈、被请求国⼈和第三国⼈。
在国际实践中,除⾮有关引渡条约或国内法有特殊规定,⼀般地各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
(三)可引渡的罪⾏
对于可引渡的罪⾏,⼀般都列举和规定在引渡条约中,有些国家的国内引渡法也有规定。
“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罪不引渡”是被⼀般接受的原则。
双重犯罪原则是指被请求引渡⼈的⾏为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的犯罪。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中,关键是对政治犯罪的认定问题。
实践中,认定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
国际法规定了⼀些不应视为政治犯罪的⾏为,包括:(1)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类罪;(2)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3)⾮法劫持航空器;(4)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内的受国际保护⼈员罪⾏等。
(四)引渡的程序
引渡的程序⼀般根据引渡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国内法规定进⾏。
包括:引渡请求的提出和答复、负责引渡的机构、引渡⽂件材料的传送、移交被引渡⼈的条件⽅式等。
(五)引渡的效果
引渡的⽬的是克服刑法的地域性或各国刑法的差异造成的法律漏洞,防⽌某种犯罪⾏为逍遥法外。
实践中,请求国只能就其请求引渡的特定犯罪⾏为对该被引渡⼈进⾏审判或处罚。
这也称为“罪名特定原则”。
如果以其他罪名进⾏审判或将被引渡⼈转引给第三国,则⼀般应经原引出国的同意。
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民共和国引渡法》,对有关引渡的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另外,我国还与⼀些国家缔结了引渡条约或司法协助条约。
司法国际法考点⼆
庇护
庇护是指⼀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前来避难的外国⼈,准予其⼊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国的⾏为。
庇护是国家基于领⼟主权⽽引申出的权利。
决定给予哪些⼈庇护是国家的权利。
国家通常没有必须给予庇护的义务。
国家对庇护问题通常在有关的国内法中加以规定。
国家从属地管辖权的意义上,可以⾃主决定庇护的条件,只要不违背其国际义务。
因政治原因⽽请求的庇护,即政治庇护是庇护的⼀种,也是当代国际实践中最为普遍的⼀种。
根据国际法,对从事侵略战争、种族灭绝和种族隔离、劫机、侵害外交代表等罪⾏以及其他被条约或习惯国际法认为是国际罪⾏的⼈,不得进⾏庇护。
庇护包括允许避难者在庇护国境内居留,对其进⾏保护或不对其进⾏相关的惩罚,并拒绝将其交给其他国家或递解出境。
对尚不在庇护国领⼟内的避难者,庇护还包括准其⼊境。
因此,不引渡并不等于庇护。
被给予庇护的⼈在庇护国通常享有外国侨民的待遇,其应当遵守庇护国的法律。
并且庇护国不得准许其从事可能导致庇护
国违反国际法义务的活动。
庇护是基于领⼟的⾏为,关于领⼟以外的庇护,或称为域外庇护,最常见的是指利⽤国家在外国的外交或领事机构馆舍、船舶或飞机等作为场所进⾏的庇护。
这种庇护是没有⼀般国际法根据的,⽽且常常带来对国际法其他规则的违背。
虽然某些国家之间有域外庇护的实践,但它们都是基于相互的协议或同意并规定了庇护的特定范围,并且只能在不违背其他国际义务的前提下进⾏。
因此,不存在可以进⾏域外庇护的⼀般规则。
看过“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引渡与庇护”的⼈还看过: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引渡与庇护引渡是指⼀国把在该国境内⽽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庇护指⼀国对因政治原因⽽遭受他国追诉(包括可能追诉)或处罚的外国⼈(包括⽆国籍⼈)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交还或引渡的⼀项国际推荐度:点击下载⽂档⽂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