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期末复习经济林2
扬州大学农学专业经济管理复习题库
![扬州大学农学专业经济管理复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1d172d4bceb19e8b8f6ba5c.png)
(一)导论农业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劳动控制或强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生产部门。
农业分类1)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可以把农业划分为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两大类。
2)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把农业划分为以粮棉油为主的大田作物生产;以果树、蔬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生产;以猪牛羊禽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以及以造林、营林和对成熟林及林产品的采伐和利用的林业生产等3)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大农业)划分为农业(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门。
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饲料作物林业包括造林、营林和对成熟林及林产品的采伐和利用等牧业包括水生动物以外的一切动物的饲养渔业包括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植物的养殖和捕捞农业特点农业生产最本质的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具有社会性和生物性的双重特点。
由此派生出农业完全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许多具体特点:1)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场所,更是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直接参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2)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具有地域性和波动性:3)农业生产周期长,具有连续性和季节性4)农产品既是消费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具有双重性农业地位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人类生存以衣食为主。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生存之本。
迄今为止,人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及其原料,主要来源于农业,尤其是维持人类生理机能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只能依靠动植物产品来提供。
2.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们生产的农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后出现了剩余。
这时,社会可以把日益增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于是有了分工、分业的发展。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0f9d4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a.png)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林业?林业的特点有哪些?答:林业是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林业的主要特点是:(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4)森林经营的社会性。
第一章1.什么是林业发展战略?试阐述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主要措施。
答:林业发展战略是从林业生产的宏观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林业战略目标,总体地研究林业发展过程全局应该采取的方针政策。
()2.什么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对森林产品的数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综合加以考虑,在满足当代利用、不损害后代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森林效益的供需平衡和生态平衡。
林业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是一种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
其主要内容包括:(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2)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3)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性。
(4)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林业政策和科技的可持续性。
第二章2.如何理解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和公共性?答:森林资源有多种用途。
但当选择一种用途后,则必须放弃其他用途。
由于一项资源在用于某一方面用途时,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方面,这就决定了在某一方面的所得正是因为放弃了用于其他方面的机会而产生的。
因此,被放弃的其他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应作为被选方案及其得到收益的机会成本。
或者说,所放弃方案可能产生的收益应当从被选方案所获得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这就是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森林资源的公共性又称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森林资源的非排他性是指“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由谁来得到它”,或者说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排斥那些不为此物品付费的人,或者排他的成本太高以致排他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91557583d049649a665875.png)
《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绪论1、林业的概念指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及其经济上的要求生产周期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1)林业生产内容多样复杂物质资料生产:工业原料、建筑用材消费资料生产:纸、食用菌、干果、(2)林业生产资金周转速度多样(3)林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4)发展林业必须注重中长远计划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林业生物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林业劳动和林业机器设备的季节性不平衡问题,即往往出现林业劳动力、设备的闲置,这为林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区域性、风险性和难预测性(1) 区域性要求加强区域林业的研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2) 风险性要求林业经济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否则就难以调动劳动者发展林业的积极性(3) 难预测性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和预测工作,另一方面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
培育初始森林活动的经济依赖性该特点在经济上要求:制定林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林业的经济背景。
(温饱、交通)必须支持和帮助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积累资金,具备一定的经营实力)对于边远地区林业的发展,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第一章世界和中国林业1、林业现代化概念及内容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林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林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林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林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2.世界林业发展的四个和三个阶段(一)“四阶段论”1.毁林开荒、盲目破坏森林(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时期)2.掠夺式采伐原始森林,片面发展林木采伐业(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时期)3.保护森林、节约木材、重视森林更新4.从财力和物质技术上加强营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
林业经济学期末复习材料
![林业经济学期末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3729e0b8f67c1cfad6b8e1.png)
林业经济管理第一章1、林业的定义:有计划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以实现森林多种效益持续利用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4、森林经营的多样性(公益性)3、林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多种自然产品的物质生产系统。
二是农业物质产品的保障和支持系统。
三是人类生活环境的保障系统。
四是全球生态平衡的维持系统。
4、林业经济管理是指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5、林业经济管理的学科特点:1 综合性2 实践性6、林场经营方针:“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长短结合,以短养长”7、六大林业重点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退耕还林工程。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三北等重点的护林工程。
5、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
8、林业“三定”工作:推行以“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
9、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要经验:1 坚持以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确立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2 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 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建立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
4 坚持国家扶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林业投入机制。
5 坚持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发展。
6 坚持科教兴林,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0、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1 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 2 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3 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4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林业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林业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f4478f10029bd64783e2cec.png)
名词解释:回公共物品与外部性:“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任何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的物品。
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屮间性物品:不存在消费的竞争性但存在消费的排他性的俱乐部物品;存在消费的竞争性但不存在消费的排他性的可拥挤物品: 存在消费的竞争性但排他性不完全的可拥挤俱乐部物品。
外部性:经济行为主体的个休经济行为的外在影响,表现为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木不一致。
共同特性: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都影响资源配置;13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木,即同样的资源用在一•个用途之后所失去的其用在其他用途所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通俗的讲,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木的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以前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只考虑看的见的成木的传统。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 人们不仅仅应该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本损失,更应该考虑一些潜在的看不见的机会成本。
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考虑机会成本。
-•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做出是否继续上研究生的经济决策。
鉴于目前人类木身还没有分身术,我们去继续深造上研究生就不能去工作,上研究生的机会成木即是同样的时间内我们参加工作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而相反, 我们工作的机会成本即是我们上研究生所能拥有的美好未来。
(3资源配置:市场和计划是两种现存的基本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依靠的是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
历史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稀缺资源的方式确实给批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探索经验表明,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体制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今天强大的小国!在市场经济小,个人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独立口主的进行经济决策,而非计划经济中的由政府垄断了经济决策权。
市场经济屮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为自己的极大利益或极大效用而不择手段,」E是这种激励作用才使得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指使着人们在追求自己福利最人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最人化。
扬州大学水利工程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
![扬州大学水利工程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a5e7b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0.png)
扬州大学水利工程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 价值构成的B. 货币构成的C. 资金构成的D. 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2. 商品对消费者来说()。
A. 只能占有使用价值而不能占有价值B. 只能占有价值而不能占有使用价值C. 同时既占有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D. 既不能占有使用价值又不能占有价值3. 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比较,其主要特点是()。
A. 商品不是劳动产品B.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 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D. 商品是用来缴纳贡税的劳动产品4.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生产资料的价值B. 创造新价值C. 创造剩余价值D. 创造使用价值5. 商品的二因素是()。
A. 价值和剩余价值B. 使用价值和价值C. 价值和交换价值D. 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6.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7. 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某商品价值量出售后,他的劳动耗费就()。
A. 得到部分补偿B. 得到完全补偿C. 得不到补偿D. 得到超额补偿8. 支付地租、租金、利息、工资时货币所起的职能是()。
A. 流通手段B. 贮藏手段C. 支付手段D. 世界货币9.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10.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 抽象劳动B. 脑力劳动C. 体力劳动D. 具体劳动11.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
A.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D.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12.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 价值规律B. 竞争规律C. 供求规律D. 剩余价值规律13. 货币的本质是()。
扬州大学商学院 宏观经济学大纲复习进程
![扬州大学商学院 宏观经济学大纲复习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435d7d580216fc710afd0f.png)
扬州大学商学院宏观经济学大纲* 讲授和考核重点CH1 导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理论背景: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
2.现实背景:1929’ ---1933’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3.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严重矛盾* Keynes革命: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供给学派、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和新凯恩斯主义* 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分析方法2.研究任务、核心理论3.与微观的关系: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CH2 西方国民收入的核算* §1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一、流量和存量:二、两大核算体系: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 三、SNA体系中的五大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1)对GDP的理解:(2)名义GDP和实际GDP :(3)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和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4)潜在GDP(GDP*):即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年内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GDP。
2.国内生产净值(NDP)【Net domestic product】:国民生产净值(NNP)【Net national product】:NNP=GNP-折旧3.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广义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模。
(包括生产能力和产出总量等)NI=NDP-间接税+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政府津贴4.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全部收入。
扬州大学商学院802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扬州大学商学院802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d9896070912a21615792933.png)
扬州大学商学院802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二)一、简答题(共9小题,每小题10分,共90分)1.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2.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
3.“外部性带来低效率”,那么:(1)请结合图形说明,外部性是如何造成低效率的?(2)“科斯定理”是如何有助于帮助克服这种低效率的?4.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什么?为什么?5.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哪两个部分?请分别作出解释,并以正常商品为例作图分析。
6.在宏观调控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相对于财政政策相比,有哪些局限性?7.说明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是怎样用总供求分析法解释经济的“滞胀”状态的。
8.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其理论框架包含若干要点,请列举出来。
9.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观点,请简述货币主义者的理论要点及其政策主张。
二、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论述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必须带图)。
2.论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及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
三、资料分析题(1小题,20分)材料1: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发布公告称,为支持经济强劲复苏和确保通胀符合目标,美联储将推行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简称QE3),并将目前低利率保持至2015年年中。
材料2:目前,美国经济正逐步接近所谓“财政悬崖”的威胁。
如果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组成的跨党派超级委员会未能就削赤达成协议,2013年初便会启动自动削减赤字机制,缩减政府开支,目标是未来十年减少赤字1.2万亿美元,同时税务优惠政策将于2012年底结束,可能不再获得延期,削减财政赤字与加税将造成私人与企业庞大的财政缺口,形成所谓“财政悬崖”。
林学概论复习资料 (2)
![林学概论复习资料 (2)](https://img.taocdn.com/s3/m/1cf9d2756f1aff00bfd51e9c.png)
林学概论复习资料目录绪论 (1)第一章 (1)第二章 (5)第三章 (6)第四章 (6)第五章 (10)第六章 (11)第七章 (12)第八章 (15)第九章 (17)第十章 (17)第十一章 (18)第十二章 (18)第十三章 (20)第十四章 (21)第十五章 (22)绪论1.林业的定义: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农产品、利用树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2.林学的定义: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科学。
第一章1.概念:森林是指一定面积的地理空间中,以树木为主体,有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生存,与气候、土壤等外界环境相互影响的生物地理群落。
林分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地段。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2.描述森林特征的指标及含义:①林分起源: 指森林发生形成的原因。
一般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②林龄: 指林分的年龄。
通常以林木的平均年龄表示。
林分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龄按龄级统计。
林分平均高③胸径和林分平均胸径树木胸径:指距地面1.3m高处树干的直径。
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④林分平均高⑤林分密度株数密度:单位面积林木株数;疏密度:林分中林木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标准林分: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的林分。
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⑥树种组成: 指乔木树种在林分中所占的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⑦林相: 也称林层,指林分中由所有林木的树冠所形成的层次。
一般分为:单层林、复层林、连层林。
⑧林型: 是森林中树种组成,其它植物、动物区系、微生物、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森林更新过程和演替方向都类似,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的森林地段。
扬州大学2021年《农业知识综合二》考研真题
![扬州大学2021年《农业知识综合二》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2b7b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2.png)
扬州大学2021年《农业知识综合二》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30分。
1、同源染色体:
2、等位基因:
3、翻译:
4、遗传力:
5、营养性疾病:
6、饲料添加剂:
7、微生态制剂:
8、发情控制(畜牧):
9、胎盘屏障(畜牧):
10、超数排卵(畜牧):
11、驯化(渔业):
12、级进育成杂交(渔业):
13、数量性状(渔业):
二、简答题
每题9分,共90分。
1、简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有哪些?
2、简述伴性遗传、从性遗传及限性遗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简述修饰基因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简述近交会产生哪些遗传效应?
5、简述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作用和应用基本原则各是什么?
6、简述瘤胃微生物消化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7、简述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8、简述公畜副性腺的机能有哪些?(畜牧)
9、简述分娩控制的意义有哪些?(畜牧)
10、简述胚胎移植在畜牧生产上的意义有哪些?(畜牧)
11、简述人工诱导多倍体生产的方法有哪些?(渔业)
12、简述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及其应用。
(渔业)
13、简述杂种优势的概念及特点。
(渔业)
三、综合分析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说明益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时的作用机理。
2、试述精子冷冻保存的意义有哪些?(畜牧)
3、试述构建一个转全鱼基因的具体步骤。
(渔业)。
扬州大学财政学重点
![扬州大学财政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413843f5335a8102d22096.png)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题目类型及分值1.单选(1分/题,共10题)2.填空(15分)3.名词解释(3分/个,共5个)4.简答(5分/题,共3题)答题一定要简洁5.材料分析(共30分)详见后解析6.论述(15分)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结构合理,论证科学即可。
论文结构见后。
复习重点1.财政:国家凭借着政治权力强制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获取收入),通过再分配实现财政职能的过程(支出)2.财政类型(1)注重财政汲取收入的共性忽视财政职能的不同,财政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财政(国家分配论的观点)(2)关注财政职能的不同,财政职能有的是由少数人决定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家计财政);有的是由多数人通过民主程序表决维护多数人利益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论的观点)(我国目标是公共财政)3.市场失灵(1)名词解释:(2)表现:没有足够的市场参与者:垄断、自然垄断等;没有理性认识价格者:击鼓传花、市场泡沫没有完全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没有清晰产权:公共产品缺乏、国有资产运营低效4.公共财政的三项职能:配置职能矫正竞争的不完善;矫正市场的不完善②分配职能③稳定职能(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5.公共物品的两种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性6.(名词解释)搭便车:由于产品没有排他性,人们存在一种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用的激励。
7.公共物品政府提供方式:(1)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不一定只由公共部门提供(公共部门也提供私人产品:如医疗服务、住房;私人部门也提供公共产品:如厦大校内嘉庚广场由许多校友捐资。
)(2)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如垃圾回收一般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以雇佣私人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8.(名词解释)外部性:一项活动某方面的后果没有体现为价格直接作用于第三方9.外部性的两种分类:(正、负)(1)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化工厂的排污行为(2)外部性也可以发生在消费领域会计1203班许雪婷消费的正外部性:安装防火材料和烟雾警报器;消费的负外部性:随手将香蕉皮扔在街上。
植物生理学_扬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植物生理学_扬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47e747e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e.png)
植物生理学_扬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当机构的压力角为()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答案:90°2.若铰链四杆机构满足杆长条件,则该机构为()答案:不确定,还要看机架的位置3.下列哪些机构不会存在急回特性()答案:对心曲柄滑块机构4.与平面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缺点主要是()答案:点、线高副接触容易磨损5.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凸轮()越小,机构传力性能越差答案:基圆6.下列哪种凸轮机构传力性能最好()答案: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从动件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存在柔性冲击8.某平面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它包含7个低副,3个高副,机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应该具有()个活动构件答案:69.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所绘制的机构简图称为()答案:机构运动简图10.自由度等于2的周转轮系称为()答案:差动轮系11.下列论述正确的是()答案:一对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等于基圆半径的反比,也等于分度圆直径的反比一对渐开线齿轮标准安装时,两分度圆相切,齿侧间隙为零。
12.采用渐开线形式的齿廓具有哪些优势()答案:中心距具有可分性,便于加工和装配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能实现定比传动传动时受力方向不变,提升了机构运行的平稳性13.关于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参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模数m具有国家标准,因此采用标准模数的齿轮是标准件齿廓上任意一点的标准压力角均为20°标准安装的一对齿轮,基圆相切14.下列关于齿轮传动特点,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答案:相对于其他传动形式,齿轮传动适于远距离传动相对于其他零件,齿轮的加工制造简单,成本低,寿命长15.保持凸轮与从动件高副接触的方式主要有()答案:依靠弹力依靠重力几何封闭16.若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采用等速运动规律,会发生()答案:柔性冲击17.平行四边形机构属于()答案:双曲柄机构18.该机构为()答案:双曲柄机构19.平面四杆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120.该机构中存在()处复合铰链答案:221.根据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取决于()的大小答案:基圆22.渐开线齿轮能实现定比传动的原因是()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3.关于齿轮模数m,下列论述错误的是答案:根据国家标准,模数可以取任意值24.若定轴轮系首末轮轴线不平行,则两者的转向关系可以如何表达:答案:在图中标注箭头25.在轮系中,惰轮的作用是()答案:改变传动方向26.下列哪些构件属于周转轮系的基本组成?太阳轮行星轮系杆机架27.关于周转轮系的论述,正确的是()答案:差动轮系比行星轮系具有更多的自由度行星齿轮既有自转又有公转28.渐开线齿轮所包含的圆中,下列论述正确的是()答案:分度圆位于齿根圆和齿顶圆之间标准安装中,两个齿轮的分度圆相切传动比等于分度圆半径的反比29.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m齿数z标准压力角20°30.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组成。
扬州大学农业生态学期末试卷
![扬州大学农业生态学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b18f90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f.png)
扬州大学农业生态学期末试卷一、简答题1、什么就是农业环境?其特点就是什么?答:环境:就是一个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得客体,它与主体相互依存,它得内容随着主体得不同而不同。
主体以外得一切客观事物得总与称之为环境。
农业环境:指农业生物(主要就是指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与鱼类等)正常生长繁育所需得各种环境要素得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
特点:A、范围广阔,差异明显(改变了原来丰富多样得自然生物种群得面貌,使农业生态系统变得单调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能量与物质大量流进流出得开放系统) B、不稳定性C、农业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与恢复。
(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就是积累性得,只有通过科学得检测与分析才能捕捉其发生变化得踪迹)农业环境得保护以预防为主。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就是如何产生与发展得?环境问题:广义,就就是由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得生存与发展得一切客观存在得问题;狭义,只就是由于人类得生产与生活活动,使自然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得一切问题。
三个阶段——(1)生态环境早期破坏(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与“公害”加剧,又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3、我国得农业环境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人口问题当前我国农业环境得突出问题就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1 生态破坏:a、水土流失严重b、土地沙漠化c、农业资源衰减(耕地面积减少、近海渔业资源衰减、草原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d、湖泊面积减少,调蓄能力锐减e、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②农业环境得污染:a、受工业“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 b、受农用化学物质得污染4、全球环境问题对农业可能会产生什么样得影响?(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答:气候变暖对农业得影响:CO2浓度与农作物:CO2浓度得增加,将增大农作物得生产能力②气候带与农业带得移动:气候带与农业带有向两极得倾向。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b6918d2af90242a995e55c.png)
第一章导论1.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学科,包括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
2.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及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1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2森林的特征: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3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4森林分布的地段性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植被分布的三相地带性。
5热带雨林的特征:热带雨林种类成分丰富、层次结构复杂。
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发达。
乔木具板状根,林木常有老茎生花现象。
一年四季都有树木开花结果,季相不明显。
6温室效应:把气体的浓度在大气层中的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的年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概述1 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增长②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③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④外来种引入⑤环境污染⑥自然灾害2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对策?①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②提高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④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⑤用森林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导人类的行动3白花泡桐:埋条繁殖,根蘖繁殖第四章森林的功能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①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各种灾害发生频繁;②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明显;③荒漠化范围不断扩大;④森林资源量少质低;⑤生物多样性保护遭到严峻挑战;⑥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⑦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
扬州大学国际商务期末试卷分析
![扬州大学国际商务期末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c277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d.png)
扬州大学国际商务期末试卷分析名词解释1.比较优势理论【答案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使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
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相对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该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2.里昂惕夫之谜【答案分析】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得出资本资源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也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3.自动出口限制【答案分析】自动出口限制是指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国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自愿出口限制包括: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而是出口国迫于来自进口国方面的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进出口国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在协定中规定有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应据此配额自行限制这些商品出口。
4.关税同盟【答案分析】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是比自由贸易区更接近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段。
在关税同盟内,成员国之间的所有关税都被取消,且集团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外部商业政策。
此外,集团在同非成员国进行的所有贸易协定的谈判中都作为一个整体行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圃:是专用来培育各类优质苗木的地方和土地。
•连作:长期连年在同一圃地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
•轮作:在同一块圃地上轮换种植不同树种苗木或其他作物(如农作物或绿肥作物)的栽培方法
实生繁殖:利用播种培育成苗木,称为实生苗。
这种繁殖苗木的方法称为实生繁殖。
优点:1)体积小,轻,采收、运输及长期贮藏方便。
2)来源广,播种简便,便于大量繁殖。
3)实生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寿命较长。
4)适应性强,有免疫病毒病的能力。
缺点:1)单株间变异较大,不易保持品种的优良
特性,而使其商品性降低。
2)树冠高大,管理不便,结果较迟等。
实生繁殖特点:经济林栽培中除少数树种外,要禁用实生苗,提倡使用嫁接苗(扦插苗、根蘖苗),播种培育的实生苗主要是用作砧木的。
种子休眠:
种子成熟后,即使在适宜的外部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种子休眠
1.环境条件不适宜
2.种皮或果皮结构障碍: 种皮的不透水、不透气性和机械阻力
机械磨伤、冻融交替、土壤微生物侵袭及鸟兽的消化道等加以软化。
3.化学抑制物质
存在于果皮、种皮和胚中。
如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酚、醛等;植物激素(脱落酸)积累
4.胚发育不完全或缺乏胚乳
如:银杏、美国冬青。
低温层积。
5.休眠胚需要冷处理:低温层积,完成后熟
无性繁殖:即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和再生能力,使用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及块根、块茎、鞭根等,或细胞和组织及原生质体等,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体细胞的分裂、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再形成完整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方法:嫁接、扦插、分株和植物组织培养
促进生根的方法:
①机械处理
(1)剥皮
(2)纵刻伤
(3)环状剥皮
2.黄化处理
3.加温处理
4.药剂处理
•嫁接:人们有目的地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的方法。
优点:
1)保持接穗母株品种优良性状,进入结果期早,有利于加速新品种推广利用;
2)可利用某些砧木的特性增强接穗品种适应性,扩大栽植范围;
3)多数砧木用种子繁殖,繁殖系数高;
4)可利用砧木调节树势。
嫁接成活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嫁接过程中,砧木和接穗各自的形成层细胞和薄壁细胞在愈伤激素的作用下,细胞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在胞间连丝作用下分化形成输导组织,将砧木和接穗连接起来,并逐渐分化,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是砧木、接穗的输导组织相互联通,恢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运输,愈合发育成新的个体。
细胞全能性和再生能力
2)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2、树种与品种
3、砧木、接穗质量
4、嫁接的时期
5、嫁接技术与管理
6、环境条件
砧木的选择
•与接穗品种亲和力好;
•对当地气候、土壤适应性强(实生苗);
•对接穗品种生长结果有良好影响;
•对病虫害抵抗力强;
•来源丰富,繁殖容易;
•具有特殊需要的特性,如乔化或矮化等;
•嫁接时砧木苗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大多数树种砧木径粗0.6-1.0cm时嫁接较好。
接穗的选择
1)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市场前景好的良种(母树应品种纯正、丰产、稳产、优质);
2)结果三年以上,性状稳定,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母树;
3)选取当年生或一年生的位于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且芽体饱满的营养枝,
4)细弱枝、徒长枝、落花落果枝不宜作接穗。
5)作接穗的枝条采后及时仅留叶柄去除叶片,生长季嫁接,一般随采随接成活率高。
工厂化育苗:生产过程中应用许多机器或自动生产线,如基质装填机、播种机、覆土机、扦插工作台、苗木包装线等,一律采用轻型基质,按照工艺流程,流水作业,快速完成整个育苗过程, 是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容器育苗。
整形修剪的定义:整形指在经济林木幼龄期间,在休眠时进行的树体定型修剪。
修剪在整形的基础上,逐年修剪枝条,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以保证均衡协调,达到连年丰产稳产。
整形的原则
应该根据“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的整形原则培育成“有形不死,无形不乱”的适宜树形。
树形趋势:高、大、圆→矮、小、扁方向发展。
修剪的总的原则是:应因地因树(品种)制宜,同时要考虑可能达到的经营水平,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容器育苗优点:
1、不受栽植季节限制
2、节约种子
3、可缩短育苗年限,有利于实现育苗机械化
4、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
5、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6、有利于提前发挥效益
当然,容器育苗也有其缺点,主要是:单位面积产苗量较低,育苗技术复杂,育苗成本比裸根苗高等。
苗圃地规划设计
1 培育苗木用地规划
2 道路系统规划
3 排灌系统规划(喷灌、滴灌、管道网络、排水系统)
4 防风林带
5 轮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