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制备实验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制备实验分析
有机化学制备实验
⼀、知识回顾与记忆
有机化学制备实验的基本步骤及实验装置:
反应装置——回流(1)反应装置——回流(2)反应装置——回流(3)
分离装置——蒸馏(1)分离装置——蒸馏(2)分离装置——分馏
反应及蒸馏全套装置洗涤装置抽滤装置
制⼄烯简易装置制溴苯简易装置制⼄酸⼄酯简易装置
⼆、⽅法掌握与训练
以溴苯的制取为例理解有机制备实验的基本过程:
1. 反应原理:
其中铁粉作为催化剂,也可以⽤FeCl3作为催化剂。

若采⽤FeCl3作催化剂,反应必需加热。

为什么⽤铁粉作催化剂可以不必加热?
2. 反应装置:有机反应的时间⽐较长,可以选⽤上述的那种装置进⾏反应?。

烧瓶中加⼊的物质为。

3. 反应后,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有,因此需要除杂分离,得到产品。

(1)抽滤:除去铁粉。

可以选⽤上述的那种装置?。

为什么⽤抽滤⽽不⽤过滤?。

(2)⽔洗:加⼊⽔,溶解FeCl3(或FeBr3)及部分尚未反应的Br2,⽤分液漏⽃分离得到(上层、下层)液体。

(3)碱洗:加⼊2.5mol·L-1 NaOH溶液,除去溶解在产品中尚未反应的Br2,反应⽅程式为:。

⽤分液漏⽃分离得到下层液体。

为什么不直接碱洗⽽先⽔洗?。

(4)⽔洗:再次⽔洗,除去。

(5)⼲燥:⽤CaCl2作为⼲燥剂,静置⼲燥,除去粗产品中少量的⽔分。

(6)蒸馏:得到的产品中溶解有部分尚未反应的苯,要⽤蒸馏操作进⾏分离。

将⼲燥后的粗产品滤⼊50mL的蒸馏烧瓶中,加⼊,⽤⽔浴蒸馏回收苯。

然后⽤⽯棉⽹⼩⽕加热继续蒸馏,当温度升⾄135℃时,改⽤空⽓冷凝管,收集140℃~170℃的馏分,将该馏分再次蒸馏,收集153℃~156℃的馏分,即得纯的溴苯。

三、能⼒提升与练习
实验室制备1,2⼆溴⼄浣的反应原理如下:①CH3CH2OH CH2===CH2 ②CH2===CH2+Br2→BrCH2CH2Br(1,2-⼆溴⼄烷)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 ℃脱⽔⽣成⼄醚
⽤少量溴和⾜量的⼄醇制备1,2-⼆溴⼄烷的装置如下图所⽰: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1)在此实验中,要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的是______;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醚⽣成
(2)在装置C中应加⼊______,其⽬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成的酸性⽓体;
a.⽔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溴⼄浣粗产品置于分液漏⽃中加⽔,振荡后产物应在________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______洗涤除去;
a.⽔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醚,可⽤______的⽅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冷⽔冷却装置D,其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不能过度冷却(如⽤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分⼦内脱⽔,⽣成⼄醚。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醇氧化成⼆氧化碳,⾃⾝被还原成⼆氧化硫,⼆氧化碳、⼆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烯和溴⽔发⽣加成反应⽣成1,2-⼆溴⼄烷,1,2-⼆溴⼄烷为⽆⾊。

(4)1,2-⼆溴⼄烷和⽔不互溶,1,2-⼆溴⼄烷密度⽐⽔⼤。

(5)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发⽣反应:2NaOH+Br2═NaBr+NaBrO+H2O。

(6)1,2-⼆溴⼄烷与⼄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蒸馏的⽅法将它们分离。

(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量挥发,但1,2-⼆溴⼄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

【答案】(1)d;(2)c;(3)溴的颜⾊完全褪去;(4)下;(5)b;(6)蒸馏;
(7)⼄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量挥发;1,2-⼆溴⼄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使⽓路堵塞。

校本作业
1.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图所⽰装置。

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
A.⽔B.NaOH溶液C.CCl4D.NaI溶液
2.常见的⼀硝基甲苯有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两种,均可⽤于合成各种染料。

某探究⼩组利⽤下列反应和装置制备⼀硝基甲苯。

实验步骤:
①按体积⽐1:3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物40mL;
②在三颈瓶中加⼊15 mL(13g)甲苯,按图所⽰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瓶中加⼊混酸,并不断搅拌(磁⼒搅拌器已略去);
④控制温度约为50℃,反应⼤约10 min,三颈瓶底有⼤量淡黄⾊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硝基甲苯的总质量13.60 g。

实验中可能⽤到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的⽅法是。

反应中需不断搅拌,⽬的是。

(2)仪器A的名称是,使⽤该仪器前必须进⾏的操作是。

(3)若实验后在三颈瓶中收集到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

(4)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案如下:
其中,操作1的名称为,操作2中需要使⽤下列仪器中的(填序号)。

a.冷凝管b.酒精灯c.温度计d.分液漏⽃e.蒸发⽫
(5)该实验中⼀硝基甲苯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分别量取10 mL和30 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并不断搅拌(2分)使反应充分进⾏,并防⽌温度过⾼有其他副产物⽣成(2分)(2)分液漏⽃(1分)检查是否漏液(1分)
(3)温度过⾼,导致HNO3⼤量挥发(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4)分液(1分)abc(2分)(5)70%(3分)
3.三苯甲醇(C6H5)3C-OH是⼀种重要的化⼯原料和医药中间体。

实验室合成三苯甲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已知:
①过程中⽣成的中间物质格⽒试剂易发⽣⽔解反应;
②部分相关物质的沸点如下:
物质沸点/℃
三苯甲醇380
⼄醚34.6
溴苯156.2
③三苯甲醇的相对分⼦质量为2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玻璃仪器B的名称为;装有⽆⽔CaCl2的仪器A的作⽤是。

(2)装置中滴加液体未⽤普通分液漏⽃⽽⽤滴液漏⽃的作⽤是;
制取格⽒试剂时要保持温度约为40℃,可以采⽤加热⽅式。

(3)制得的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醚、溴苯、氯化铵等杂质,可以设计如下提纯⽅案:
其中,操作①的名称是;洗涤液最好选⽤(填字母序号)。

a.⽔b.⼄醚c.⼄醇d.苯
检验产品已经洗涤⼲净的操作为。

(4)纯度测定:称取2.60 g产品,配成⼄醚溶液,加⼊⾜量⾦属钠(⼄醚与钠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成的⽓体在标准状况
下的体积为100.80 mL。

则产品中三苯甲醇的质量分数为。

(1)冷凝管(2分)防⽌空⽓中的⽔蒸⽓进⼊装置,使格式试剂⽔解(2分)(2)平衡压强,便于漏⽃内试剂滴下⽔浴
(3)蒸馏或分馏 A 取少量最后⼀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沉淀⽣成,则已洗涤⼲净(4)90%
4.苯甲酸⼴泛应⽤于制药和化⼯⾏业,某同学尝试⽤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如图):
已知甲苯的熔点为﹣95°C,沸点为110.6°C,易挥发,密度为0.866g/cm3;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C,在25°C和95°C下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
【制备产品】将30.0mL甲苯和25.0mL1mol/L⾼锰酸钾溶液在100°C下反应30min,装置如图1所⽰.
(1)图中冷凝管的进⽔⼝为(填“a”或“b”)。

⽀管的作⽤是.
(2)在本实验中,三颈烧瓶最合适的容积是(填字母).
A.50mL B.100mL C.200mL D.250mL
相对于⽤酒精灯直接加热,⽤沸⽔浴加热的优点是.
【分离产品】该同学设计如下流程分离粗产品苯甲酸和回收甲苯(如图2).
(3)操作Ⅰ的名称是;含有杂质的产物经操作Ⅱ进⼀步提纯得⽆⾊液体甲苯,则操作Ⅱ的名称是.(4)测定⽩⾊固体的熔点,发现其在115°C开始熔化,达到130°C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固体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案进⾏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案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固体加⼊⽔中,加热溶解,.得到⽩⾊晶体和⽆⾊溶液╲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成⽩⾊沉淀滤液含Cl﹣
③⼲燥⽩⾊晶体,.⽩⾊晶体是苯甲酸
【纯度测定】称取1.220g⽩⾊晶体,配成100mL甲醇溶液,取25.00mL溶液,⽤0.1000mol/L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
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下表所⽰。

第⼀次第⼆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24.00 24.10 22.40 23.90
(5)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结果(填“偏⼤”、“偏⼩”
或“不变”).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
(1)分液(1分),分液漏⽃、烧杯等(1分);蒸馏(1分)
(2)甲苯(1分);酸性KMnO4溶液(1分),溶液褪⾊(1分)(3)
序号实验⽅案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固体B加⼊⽔中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晶体和⽆⾊溶液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2-3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成⽩⾊沉淀滤液含有Cl-
③⼲燥⽩⾊晶体,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熔点为122.4℃(2分)⽩⾊晶体是苯甲酸
(4)(2.40×10-3×122×4)/1.22(2分);96%(2分)
5.溴⼄烷是⼀种重要的有机化⼯原料,制备溴⼄烷的原料有95% ⼄醇、80%硫酸、研细的溴化钠粉末和⼏
粒碎瓷⽚。

某课外⼩组欲在实验室制备溴⼄烷的装置如图。

该反应的原理如下:NaBr+H2SO4→NaHSO4+HBr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数据如表:
⼄醇溴⼄烷1,2﹣⼆溴⼄烷⼄醚浓硫酸
物质
数据
密度/g·cm-30.79 1.46 2.2 0.71 1.84
熔点(℃)﹣130 ﹣119 9 ﹣116 10
沸点(℃)78.5 38.4 132 34.6 338
在⽔中的溶解度(g/100g⽔)互溶0.914 1 7.5 互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药品之前须做的操作是:,实验进⾏的途中若发现未加⼊碎瓷⽚,其处理的⽅法是.(2)装置B的作⽤是除了使溴⼄烷馏出,还有⼀个⽬的是.温度计的温度应控制在之间.(3)反应时有可能⽣成SO2和⼀种红棕⾊⽓体,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该⽓体,有关的离⼦⽅程式是
,此操作可在(填写玻璃仪器名称)中进⾏,同时进⾏分离。

(4)实验中采⽤80%硫酸,⽽不能⽤98%浓硫酸,⼀⽅⾯是为了减少副反应,另⼀⽅⾯是为了。

(5)粗产品中含有的主要有机液体杂质是,为进⼀步制得纯净的溴⼄烷,对粗产品进⾏⽔洗涤、分液,再加⼊⽆⽔CaCl2,进⾏操作.
(1)检查装置的⽓密性;待冷却后重新进⾏操作;(2)冷凝回流;38.4℃~78.5℃;
(3)SO2+2OH-=SO32-+H2O;Br2+2OH-=Br-+BrO-+H2O;分液漏⽃;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化氢,同时浓硫酸溶于⽔,放出⼤量的热,促进溴化氢⽓体的挥发,所以实验中采⽤浓度较低的80%硫酸,故答案为:防⽌溴化氢⽓体的挥发;(5)⼄醚;蒸馏;
6. ⼰⼆酸是⼀种重要的有机⼆元酸,主要⽤于制造尼龙66纤维和尼龙66树脂,在实验室中可通过环⼰醇的氧化反应来制备。

反应原理:
+8HNO 3→⼀定条件
3HOOC(CH 2)4COOH+8NO ↑+7H 2O
反应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和热源已省略)如图所⽰。

实验步骤:
I. 在60mL 三颈烧瓶中加⼊16.0mL 50%硝酸(=ρ 1.31g·cm -1)和微量(0.01g )偏钒酸铵,瓶的正⼝安装电动搅拌器,两侧⼝分别安装仪器a 和b 。

⽤仪器b 滴加5.3mL 环⼰醇,搅拌器⽤玻璃搅拌棒,仪器a 另⼀端连接⽓体吸收装置,⽤纯碱液作吸收溶液。

II. ⾸先将瓶内液体加热到50C ?左右,开动搅拌器,滴⼊环⼰醇(=ρ0.9624g·cm -1),使反应处于微沸状态,滴加
完毕后于90C ?左右⽔浴加热20分钟,⾄反应完毕。

III. 趁热倒出瓶中混合液于烧杯内,烧杯置于冰⽔浴中,静置冷却,析出产品,过滤,⽤少量冷⽔洗涤沉淀,⼲燥后称重。

IV .将粗产品在⽔中进⾏重结晶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仪器b 在使⽤前应_________________。

(2)偏钒酸铵的作⽤是
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成后,趁热倒出反应液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酸的理论产量为
______________g 。

(5)⽤纯碱液吸收尾⽓时发⽣的相关化学反应为:2NO 2+Na 2CO 3=NaNO 2+NaNO 3+CO 2 ① NO+NO 2+Na 2CO
3=2NaNO 2+NaNO 3+CO 2 ②现⽤1000g 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尾⽓,每产⽣22.4L (标准状况下)CO 2 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 ,则吸收液中NaNO 2和NaNO 3的物质的量之⽐为_________。

(1)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检查是否漏⽔(各1分)(2)催化剂(1分)
(3)反应刚结束的时候,反应液容易倒出,若任其冷却⾄室温,⼰⼆酸会结晶析出,不容易倒出,造成产品的损失(1分)(4)7.4(2分)(5)5:3(3分)
解析:(1)仪器a 的名称是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仪器b 为分液漏⽃,在使⽤前应检查是否漏⽔。

(2)在此反应过程中利⽤了硝酸的强氧化性氧化环⼰醇得到⼰⼆酸,故偏钒酸铵的作⽤是催化剂。

(3)从题⽬中信息可知⼰⼆酸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故当其冷却⾄室温时⼰⼆酸会结晶析出,不容易倒出,造成产品的损失,因此要趁热倒出反应液。

(4)m(HNO3)= 16.0mL×1.31g·cm-1×50%=10.48g ,n(HNO3)= 10.48g/63g·mol=0.16mol , m(环⼰
醇)=5.3mL×0.9624g·cm-1=5.1g ,n(环⼰醇)= 5.1g/100g·mol=0.051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