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造瘘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静脉造瘘
动静脉造瘘术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的桡动脉和临近的头静脉做一缝合,使吻合的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足够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基本介绍:

2.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200~300ml/min〕、感染时机少;
3.内瘘手术的成功率在60%左右;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自身血管条件差,流量不够,或者动静脉瘘口处狭窄或血栓形成
4成熟的血管内瘘的使用可维持4~5年;
5.不影响患者的生活;易于穿刺等优点。

手术原理:分别游离上肢头静脉及桡动脉,将头静脉的远心端结扎,近心端于桡动脉型端端吻合或者端侧吻合。

从而形成动静脉内瘘。

适应症:
1.血液透析;
2.全胃肠外营养。

禁忌症:
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个月;
2. 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或低血糖患者;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绝对禁忌症:
1.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临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患者前臂ALLEN实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造瘘术;血管条件:
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大于2.5mm,预期选择动脉直径大于2.0mm。

手术部位: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可选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东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股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

血管吻合的方式:动静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侧侧吻合,首选动静脉端、侧吻合。

术后处置:
1.抗凝药物的应用: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如口服阿司匹林片、扩管治疗,也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2.密切观察造瘘术后头静脉是否有血管震颤,听着是否有血
管杂音;以便术后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
3.防止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防止在手术侧测血压及缠止血带;
,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5.适当抬高造瘘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6.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肢体受压防止内瘘侧。

成熟时间:内瘘成熟一般需要4-6周,内瘘成熟前防止用此瘘透析,术后3个月未成熟,则认为造瘘手术失败,需考虑制造新的内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