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舟的世界影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舟的世界》影评
2008139109 余得水
在此之前我也曾看过《舟舟的世界》,也看过张以庆的另外两部很有名的纪录片《英与白》和《幼儿园》。

《舟舟的世界》具有张独特的个人风格。

它通过长时间记录主体,以极为平凡的镜头向人们展示舟舟的平凡生活,却深深的打动人心。

给观众以极大的精神触动,本片所体现的人性价值,值得我们赞赏。

很多人说《舟舟的世界》是站在人性,生命价值的高度上作品。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部片子是张以庆在1997年拍的,如今都已经过去13年了。

在那个时候,拍这种片子选择何种角度和方式呢?毫无疑问应该是同情的。

但是,在《舟舟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同情吗?很明显不是。

而是感动与敬佩,甚至是自己内心的深思。

一部以同情为出发点的纪录片是达不到这种高度的。

张以庆曾介绍过《舟舟的世界》是说过“我们应该站在一个高位的,而当时我们用了一种调侃的方式,是冒了很大的险”。

为什么说用了这种调侃的方式却能产生这么深刻的意义呢?原因这有一个,那就是真实!因为真实,不需要煽情,观众自然就能融入片中。

就本片的具体内容来看
开头先是一些乐器的声音与画面,像是一首曲子的前奏。

紧接着就是两行字幕:一切生命都具有尊严。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片子,一定会是这句话。

它太有力道,很厚重很威严,容不得别人任何反抗,哪怕一丝的质疑都不行。

然后就是一段激昂的交响乐,伴随这段美妙的旋律影片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平凡的人的非凡世界。

舟舟(胡忆舟)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他不仅平凡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差得多。

影片正式开始就是父亲带周周去看医生,导演开门见山的告知观众这部片子的主角就是这个弱智男孩。

导演花费了十个月的时间去记录着舟舟的生活点滴。

类似这种以特殊人群为主角得电影也有许多,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甘正传》。

舟舟与阿甘相似的地方是他们智商多很低,很单纯。

单纯的有点纯粹。

不同的是贯穿阿甘生命的信念是“跑”;而对于舟舟来讲音乐就是他的全部。

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自己不容别人进入的生活,有属于自己的奇迹。

舟舟就像现实版的阿甘,吸引着导演去关注。

舟舟的生活是简单而纯粹的,每天的生活都是从乐团排练室开始的,休息有固定的去处,平时会在各个剧团串门子。

在乐团里有他固定的位置,背着破旧的书包,安静的走到自己的位置,这次他拿着铅笔和白纸,自顾自的做起画来,舟舟画得极为仔细,导演通过不同的角度细腻的拍这正在做画的舟舟,细致的镜头就如一位欣赏者的眼睛,这样的细致仿佛欣赏的是达.芬奇的画作。

这也反映出舟舟是个极为严谨而执着的人。

片中讲到他总是第一个去排练室的,却是最后一个出来。

而当他迟到的时候,他就悄悄地溜进去,也不会去打扰任何人。

他音乐上他是绝不放松的(除非有美食的诱惑)。

否则,他是每天必去乐团的。

张以庆在
2008年讲诉舟舟时提到这么一件事:在《舟舟的世界》之后,当时残疾人艺术团应邀去美国,克林顿写的贺信,走之前由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的。

于是,舟舟去了美国,他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指挥了美国国家交响乐团。

回来之后,舟舟算是见了大世面的人了,有一次,我们市残联召开一个会议,很小的一个会场几十个人,表彰之后让舟舟指挥了两首曲子,指挥完以后皆大欢喜就散会了。

但是,我看舟舟不肯走,我就问舟舟的妈妈:"你看舟舟怎么不高兴了?"她说:"是,舟舟不肯吃饭,他说,说好了让指挥三首曲子,只指挥了两首,不行!"这时候就剩我们三个人和一个工作人员,他不吃饭怎么办呢?我们后来就放了第三首音乐,舟舟就这么面对着我们三个观众非常严肃地指挥了第三首曲子。

我在想,在我们常人看来,像这种所谓的表彰会,应付应付就完了。

可舟舟看来,这和去美国表演没什么两样。

如果有人真么“偏执”,这么“当真”我们一定会骂他有病。

可是,我们“正常人”的功利心,物质性相对于舟舟的纯粹,我觉得是我们真的有病。

整部影片中导演运用的基本上是固定镜头或是长镜头,冷静的观察着舟舟的生活,没有去打扰,只是默默的守在边上,不加任何修饰和过多的情感,只是客观的反映。

让观众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舟舟的性情溶入他的世界,而这一切已不仅仅停留再他那天赋异禀的音乐才能了。

最令我们感动的是舟舟的浪漫主义。

在乐团现场彩排时,舟舟因吃了冰棍致使胃病突犯,在难受时一听到音乐响起立即开始了他的个人表演,在偌大的表演厅里,舟舟孤单的站在观众席中,好像他是唯一能领略这音乐的人,双手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好像他又是唯一能引领这音乐的人。

正式演出开始了,舟舟和其他人一样在后台梳洗打扮着,指挥走上指挥台,舟舟来到侧幕下,音乐响起导演在这里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将两人的指挥同时呈现,同时指挥不同的是舟舟在黑暗的侧幕下进行着自己的首场演出而乐团置会在光彩夺目的舞台上领导着自己的乐队,相形之下形成对比。

当空中划过最后一道弧线,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舟舟笑了。

这是你会觉得他孤单和渺小,但在他的世界中只要音乐还在他就不会孤独。

导演用这样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了舟舟心里那片纯净的音乐圣地,没有功利的演出,没有虚假的随声附和。

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绚丽的弧线冲击着观众的心灵。

我们知道,台下的掌声不是给他的。

可舟舟在乎吗?在这一刻世间真假是非都已无所谓了!
“一切生命都具有尊严”这是影片的核心,希望人们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生命无所谓贵贱之分。

就像舟舟的世界,它的存在如同世间所有人一样,应当被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