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低碳发展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城市低碳发展路径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在过去的200年间,由于工业革命导致大规模的化石燃料使用,全球CO2排放量和城市化水平一直在同步增长,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交织,目前均有加快的趋势。

因此,低碳城市是碳减排主战场。

经济发展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低碳发展不能违背发展规律,低碳也不能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

从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低碳城市既要保证资源的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更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更高效,更能保障居民的物质水平;又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实现人居住、就业、就医、教育、商贸、旅游等多功能的协调吻合,要使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健康。

综合来看,建设低碳城市并不仅仅是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利用,还涉及规划、产业、交通、建筑、环境、景观等诸多方面,是城市建设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城市低碳发展要求对城市赖以生存的能源系统进行低碳变革
能源是是人类衣食住行及各类物质转化生产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之源,城市运行的血液,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能源系统的低碳变革。

从能源生产供应端来看,非能源开采类城市通常选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等清洁低碳能源,对煤炭等高碳能源利用尽量采用冷热电联产等高效利用技术;从能源传输过程来看,采取超高压等电力传输技术,采取管道天然气输送技术,减少传输过程的能源线损和泄漏,提升传输效率;从能源终端使用来看,针对交通、工业、服务业、生活等重点耗能领域,通过提升节能标准,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设备)、新工艺利用,加强重点单位节能管理和绿色消费行为引导,最大程度提升能源终端消费利用效率,全面推动城市低碳发展。

城市低碳发展要求把碳排放因素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要素体系
尽管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属于直接的减排和碳汇技术,但是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分配、土地的利用方式、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建筑、能源供应等)规模与分布、人口规模、产业定位等核心要素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些要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经济发展依赖的产业体系,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费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因此,必须将碳排放因素纳入城市规划、布局调整过程:一是要求运用低碳的理念和标准考虑城市各个要素的低碳化,如适度的人口规模、完善的功能空间布局、便捷的生活服务功能、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节约的资源能源设施体系、低碳化的产业结构等;二是要求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市产业、服务、生态三大功能的动态均衡,具体包括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能力相匹配、产业就业与人口居住空间相匹配、居住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相匹配,功能设施数量与服务质量相匹配,产业功能分布与交通方式相匹配等。

在城市建设环节,低碳化主要的挑战来自能源加工转换、交通和建筑领域。

重点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设施
自身运转周期的长短(质量)、选取的产品设备在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等。

城市低碳发展要求推进城市运行管理过程的低碳化
城市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三大部门,即产业部门、交通部门和建筑部门,重点是通过改善三大部门自身运行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实现减碳。

对于产业而言,运行管理的低碳化主要是通过先进适用的技术、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和政策激励,促进产业部门在市场机制下自发实现节能减排。

对于交通部门,运行管理的低碳化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出行需求管理,主要是对汽车使用行为进行管理,同时,提升公共交通覆盖面、运行质量和舒适性,提供非机动车的便捷道路设施,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二是运行效率的管理,包括公共交通运行效率、道路使用效率、车辆的燃油效率等。

对于建筑而言,建筑运行的低碳化重点是建筑自身的节能减碳情况,通过节能技术改造等提升建筑的节能标准。

城市低碳发展要求推动居民建立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研究表明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居住、交通、消费等的碳排放具有巨大的影响,达到同样生活水平可以有不同的碳排放。

居住方式中,1970—1993年间,日本居住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上升了90%,主要原因是“西方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中央空调系统的普遍应用、人均居住面积的提高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影响(Greening等,2001)。

交通方式中,汽车对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具有“锚定效应”,研究表明,一旦居民从使用公共交通系统转向私人交通工具,那么几乎会永久地减少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

消费方式中,居民购买低碳产品是低碳消费方式的核心。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源于人们对体面、文明生活的追求,是必要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城市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生活方式,在较低人均能耗的水平实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的应有之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