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浙教版
第15课答案
【基础训练】
(1)(2)(3)(4)(5)
DBDCA
(6)(7)(8)(9)(10)
CCADC
(11)(12)(13)(14)(15)
DAABD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锦衣卫,皇帝。
问题二:皇权空前加强(或实行特务统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①先秦时期,实行贵族世袭制,官僚大多由这些贵族中选拔。
②汉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征辟和察举。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
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士族”的局面。
④隋唐以后,朝廷主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问题二: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创立的。
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时,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并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唐玄宗
曾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
积极作用:①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士
族对选官的垄断,将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②通过科举考试,许
多有才华的人被吸收到统治者行列,扩大了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基础;
③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问题三:明朝时,朝廷开始采用“八股取士”的办法。
科举考
试只许从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按照严格的八股文程式完成,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原因:由于采用“八股取士”,许多读
书人为了中试,皓首穷经,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结果往往
浪费一生精力,一无所成。
即时考中做官,他们也大都成为皇帝的
忠实奴仆。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防御敌人、地区经济的发展、政治势力的分布、粮食
税收的运输等。
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成都等。
思考二: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进攻,摆脱南京旧势力的影响。
第16课答案
【基础训练】
(1)(2)(3)(4)
BCCB
(5)(6)(7)(8)
ADBB
(9)(10)(11)(12)
DCAC
(13)(14)
DD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倭寇由一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中国的一些*商、生活困难的百姓勾结而成。
材料中认为倭寇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国沿海的一些商人。
问题二:材料中认为倭患严重的根源是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造成海上贸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生财之道。
问题三:根除倭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戚继光等人的武力清剿,荡平了倭寇的势力,使倭寇难以继续作恶;二是明朝后期实行
较开放灵活的政策,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使沿海的商人和百姓
从正常的贸易中获取利益,无须再冒险抢劫。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寻找建文帝;弘扬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
系。
问题二:明朝初年,国力强盛;明初经济发展,为海外贸易提
供了大量商品;明朝造船业发达。
问题三: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
问题四: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的壮举。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
关系。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传播*教;新航路开辟。
思考二:为了与中国的文人达成良好的关系,方便传教。
思考三:利玛窦制作并印行《山海舆地全图》,这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
利玛窦利用解释各种西方事物的机会,
同时介绍了他们的天主教信仰。
他们翻译了《十诫》《主的祈祷》和《圣母赞歌》,以及《教理问答书》。
攻读《四书》,并首次将之译
为拉丁文。
《同文算指》介绍欧洲算术,《测量法义》关于应用几何、测量,《圜容较义》《浑盖通宪图说》介绍天文学知识。
第17课答案
【基础训练】
(1)(2)(3)(4)(5)
AABDA
(6)(7)(8)(9)(10)
CBDCC
(11)(12)(13)(14)(15)
ACCCD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秦始皇(嬴政);太尉、御史大夫。
问题二:明朝;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问题三: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或加强了君主*,提高了办事效率,官员没有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问题二:乾隆年间;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拓展与探究】
吸取了康熙朝皇子争位的教训;将皇位传承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提高皇帝*。
这一制度是清朝*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体现,可以保证皇权比较平稳地更替,防止大臣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