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例青年人结肠直肠癌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例青年人结肠直肠癌临床分析
黄明德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青年人(≤40岁)结肠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者31例,其中Miles术5例,Dix on术14例,左/右半结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12例,姑息性切除3例,单纯结肠造口3例;本组初诊时误诊23例,误诊率为62.2%.术后随访32例,5年生存率为28.1%(9/32).结论:青年人结肠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较高,易造成误诊、漏诊,手术根治率和生存率较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其手术根治率,从而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10(006)005
【总页数】2页(P94-95)
【关键词】青年;结肠直肠癌;临床特征
【作者】黄明德
【作者单位】雷州市湛江农垦第二医院,广东雷州5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结肠直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但近年来我国青年人(≤40岁)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其临
床生物学特征与中老年结肠直肠癌者有所不同,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之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致使青年人结肠直肠癌漏诊率较高,手术根治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

我院1998—2008年间共收治青年结肠直肠癌患者37例。

为提高人们对青年结肠直肠癌的认识,笔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7例,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18~42岁,其中18~30岁13例,31~42岁24例,平均年龄为33.5岁;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往往不甚明显,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便血或黏液便22例,排便习惯改变14例,腹痛11例,贫血、消瘦5例,大便变细5例,肠梗阻4例,腹部肿块3例,大便潜血阳性9例;病程30天~2年,平均5.8个月;出现症状至经术前活组织检查或术后病理
检查确诊小于3个月者 13例,4~6个月者 17例,7~12个月者 3例,13~24
个月者4例。

本组初诊时误诊23例,误诊率为62.2%,其中误诊为慢性结肠炎9例、痔疮6例、溃疡性结肠炎5例、黏粘性肠梗阻3例。

1.2 手术方式
本组37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31例,其中Mi1es术5例,Dix on术14例,左/右半结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12例,姑息性切除3例,单纯结肠造口3例。

2 结果
术后随访 32例,5年生存率为 28.1%(9/32),其中Mi1es术后5年存活3例,Dix on术后存活4例,结肠切除术后存活4例;姑息性切除和单纯结肠造口
术后的患者1~2年内均复发或死亡。

3 讨论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约提前18~20年,且青年期大肠癌的发病率较
国外要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国外报道青年期大肠癌发病率约占同时期各年龄组大肠癌总数的0.8%~11%,而国内报道的占13.5%~20%。

3.1 发病情况
青年人结肠直肠癌年龄上限标准至今国内外尚未统一。

国外学者主张定为40岁,而国内学者有采用40、35、30和25岁等不同标准。

本文采用≤40岁标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年患者也在逐步增加。

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青年结肠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与中老年患者相比较,青年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

本组37例青年患者占我院同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比例较高,其中低分化、未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较高,合计达65%。

在病理分期方面,大多报道
认为青年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1,2],也有文献认为这与老年组并无明显
差异[3]。

按TNM分期本组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达32.5%,无Ⅰ期病例;肿瘤的发生部位显示出其向低位结肠高度集中的趋势[4]。

3.2 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3.2.1 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症状
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由于肿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也就各不相同。

息肉型大肠癌患者可出现右下腹部局限性腹痛、腹泻,粪便呈稀水样、脓血样或果酱样,粪隐血试验多为阳性。

随着癌肿的增大,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可以触及肿块。

狭窄型大肠癌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粪便呈脓血便或血便。

青年患者因缺乏医学知识,不了解该类结肠直肠癌常呈隐匿性生长,对轻度不适及早期出现的一些症状不足以引起重视,未及时就诊治疗,导致疾病得不到有效处理;部分医师未作进一步检查,只注重症状,缺乏对病史的细致了解和全面分析,体检也不够全面,导致一些本可由直肠指检发现的直肠癌早期病变因不够重视或懒于进行而漏诊。

青年人结
肠直肠癌的临床症状不如中老年患者典型,早期表现常不明显或无任何症状,上述原因都可致使患者在就诊或确诊前,病情已属中晚期,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提高青年期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大肠癌早期由于缺乏特有的临床症状、体征,往往易与“肠炎”、“痢疾”相混淆,加之医师过分考虑年龄因素,疏于“肛门指检”,极易造成误诊,以致延误治疗,影响预后。

本组病例中由于医务人员思想麻痹、部分未作肛查,致使误诊率高达62.2%,因此,我们一再呼吁各级医务人员对有下消化道症状的青年患者必须重视肛门指检,“一指之劳”往往可以避免漏诊。

3.2.2 青年组、老年组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在性别分布上,青年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但是两组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别;发病部位上两组有较大的差别,青年组以直肠为主,而老年组以结肠为主,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肠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年人的发病率较低。

3.2.3 结肠直肠癌的治疗
迄今为止,肠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仍首推外科治疗。

全国第一届肠癌会议提出,浸润性肠癌根治切除的定义是手术时将肉眼所见及扪及的肿瘤,包括原发灶及引流区淋巴结全部清除者为根治性切除,手术时虽能切除病灶,但肉眼或扪及的肿瘤有残留者属于姑息性手术。

青年患者结肠直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因其确诊时多为中晚期病例,其根治率较低[5];但即使不能根治,亦应尽量切除病变组织,如姑息性切除、造口或单纯探查,以重建通畅的肠道。

本组3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31例(83.8%),其中Mi1es术5例(13.5%),Dix on 术 14 例(37.8%),左/右半结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12例(32.4%),姑息性切除3例(8.1%),单纯结肠造口3例(8.1%)。

对直肠癌患者在不影响根治效果的前提下可行保肛或肛门重建术。

总之,结肠直肠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对于
Dukes’A期和Dukes’B期结肠癌的治疗就是单纯的手术切除;对于Dukes’C 期的结肠癌,6个月的辅助化疗是降低复发危险、提高患者生存期的常规治疗措施。

辅助性的放化疗都曾被尝试用于预防直肠癌的局部复发,但其研究结果却因手术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偏差。

综上所述,我们要加强宣传,加强中青年人群对结肠直肠癌常见表现的认识及其发病特点的了解,以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必要时可定期复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手术的根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相关文献】
[1]陈夏,应敏刚,林庆中,等.青年人大肠癌73例临床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4,10(6):453-454.
[2]彭健,张阳德,李年丰.青年人大肠癌(附23例病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43-44.
[3]汪建平,王磊,杨祖立,等.青年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4):256-258.
[4]王磊,李炜,魏晰.青年人大肠癌 45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3,9(11):979-980.
[5]国维克,程晓剑.青年人结肠直肠癌40例临床分析[J].解剖与临床,2006,11(6):425-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