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法_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能力较弱 由于交流电弧电极的极性交替变化 ,所以电极温度较低,蒸发能力较弱。
3、应用
适用于金属及矿物样品的定量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7
四、高压火花:高频高压引燃并放电
B
L
R1
D
220V
V~
C
G
D
火花特点: 1)放电稳定,分析重现性好; 2)放电间隙长,电极温度(蒸发温度)低,检出限低,多 适于分析易熔金 属、合金样品及高含量元素分析;
第3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现代直读ICP-AES仪器
2021/4/26
IRIS Intrepid全谱直读等离
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是美国热电公司生产的原
子光谱分析仪器,该仪器
采用CID检测器和设计独
特的光学系统,具有高分
辨率、高灵敏度,可同时
热能、电能
基态元素M
E
激发态M*
特征辐射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0
激发过程
在局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某一激发态原子密度Nj与 基态原子密度N0的关系符合玻尔兹曼(Boltzmann)分布
式中gj和g0分别为j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Ej为激发态的共振 电位;K为玻尔兹曼常数,其值为1.38×10-23J·K-1;T为光源的 绝对温度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
光谱分析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 世纪中叶,牛顿用三棱镜观察太阳 光谱,就揭开了光谱分析的序幕。 19世纪50年代克希霍夫和本生发现 了光谱与物质组成之间的关系,确 认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 从而建立了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并发现了元素铷和铯。
2021/4/26
ICP动画
ICP-AES法特点
1.具有好的检出限。溶液光谱分析一般列 素检出限都有很低。
2.ICP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 差约1%。
3.基体效应小。 4.光谱背景小。 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1%,干扰少。 6.自吸效应小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1
“趋肤效应”,等离子体外层电流密度最 高。向中心轴线方向逐渐减小,中心轴线 处电流密度最低。温度亦有此规律。于是 ,在等离子体的轴线上形成一个“中空” 的中心通道。当载气载带试样气溶胶通过 环状等离子体的中心通道时被加热到6000 ~8000K,从而使试样蒸发和激发,发射 出很强的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
3)激发温度高(瞬间可达10000K)适于难激发元素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8
ICP-AES重要部件示意图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9
ICP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 ,高频电流I通过感应线圈产 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气,不 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 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 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 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 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 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 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 粉色),其电阻很小,电流 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又 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 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超声雾化器进样是根据超声波振动的 空化作用把溶液雾化成气溶胶后,由载气 传输到火焰或等离子体的进样方法。
与气动雾化器相比,超声雾化器具有 雾化效率高,可产生高密度均匀的气溶胶 ,不易被阻塞等优点。
精选ppt课件2021
4
3.1.1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分类
1.目视火焰光分析法
某些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被激发时,会辐射出各种 不同颜色的光。能用眼睛来观察与辨认试样元素被激 发时所辐射的焰光颜色及其亮度,就可粗略地估计试 样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的高低。这种发射光谱分 析,称为目视火焰光分析法。
2.火焰光度法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1
谱线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2
典型发射光谱图
3.2.2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4
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及分析线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 谱线称为共振线。由较低级的激发态( 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 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 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 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 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 的谱线称分析线。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5
3.2.3 谱线强度
这就是著名的罗马金-赛伯公式。式中b为自吸系数。它 取决于谱线的自吸程度。元素浓度低时,自吸现象基本上 不发生,b值接近于1。随着元素浓度的增大,自吸逐渐加 重,b值逐渐减小。当浓度足够高时,b值接近于0。此时, 谱线强度不再随元素浓度而变化,达到恒定值。为使用方 便,式(4-18)可取对数形式:
(3)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昂贵。
3.2 基本原理
3.2.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 ,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 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不稳 定(寿命小于10-8 s),迅速回到基 态时,就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 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显,既得到发 射光谱。
能量与光谱
ΔE=E2- E1 =h c/λ =hυ =hσc
(1)样品的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进行定量 分析时,常常需要配制一套与试样组成相仿的标准样品,这就 限制了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等的提高。
(2)发射光谱法,一般只用于元素分析,而不能用来确定元素 在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状态,更不能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基 团;对一些非金属,如惰性气体、卤素等元素几乎无法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6
2021/4/26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元素浓度较高时,由于自
吸系数b随元素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即曲线的
斜率逐渐减小,导致曲线向浓度轴逐渐弯蓝。此曲
线的直线部分可作为元素定量分析的校准曲线。
精选ppt课件2021
17
3.3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2021/4/26
33
光源
蒸发温度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应用范围
直流电弧 高
交流电弧 中
火花
低
4000~7000 较差 4000~7000 较好 瞬间 10000 好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 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 析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 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的定量分析
测定元素周期表中的73种
元素,每个元素波长可任
意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
了元素之间的相互干扰。
适用于金属、环境、地球
化学等领域对元素(0.00X
%~X %)的高精度分析。
精选ppt课件2021
2
3.1 概论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元 素的激发态原子所辐射的特征谱线 的波长和强度,对元素进行定性和 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λ= h c/E2-E1 υ= c /λ σ= 1/λ
• h 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 c 为光速(2.997925×1010cm/s)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9
激发电位: 从低能级到高能级需 要的能量。 共振线: 具有最低激发电位的谱线。 原子线(Ⅰ) 离子线(Ⅱ,Ⅲ) 相似谱线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6
2、特点
精密度较高 交流电弧每交流半周至少强制引燃一 次。每次引燃,电极上的放电斑点都移到新的位置。 这样,交流电弧较快的无规则移动,代替了直流电弧 的缓慢无规则游移,取样比较均匀,放电比较稳定, 分析的精密度较高。
激发能力强 交流电孤的放电半径较小,瞬时电流 密度较高,有较强的激发能力,可激发部分离子线。
R1
l1
l2 G1 L1
L2
G2
C1
C2
R2
A
110~220V(低压) 2~3kV(B1) C1充电(R2控制充电速度);
C1 达到一定能量时,G1 击穿
高频振荡(回路为C1-L1-G1,G1的间
距可调节振荡速度,并使每半周只振荡一次);
上述振荡电压 10kV(变压器B2) C2击穿 高压高频振荡 引 燃分析间隙(L2-C2-G2); G 被击穿瞬间,低压电流使 G2 放电(通过R1和电流表) 电弧; 不断引燃 电弧不灭。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0
一、火焰光源 1、原理 火焰光源由可燃气体燃烧而形成。
试样溶液由喷雾器以气溶胶的形式引入火焰光源 中,依靠火焰的热能使试样蒸发、原子化和激发 ,产生元素的特征辐射。
常用的火焰 有乙炔-空气、丙炔-空气、乙炔 -氧气和乙炔-氧化亚氮等。按照燃烧的方式,可 分为预混型火焰和全耗型火焰两种。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4
3.3.2.1 溶液试样
气动雾化器:利用动力学原理将液体试样 变成气溶胶并传输到原子化器的进样方式 。
(a) 同心雾化器; (b) 交叉型雾化器; (c) 烧结玻璃雾化器
; (d) Babington雾化器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5
3.3.2.1 溶液试样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4
电极 如果分析的材料是易导电的金属,则电极可 用该金属制成。如果分析不导电物质,则需使用 石墨支持电极,一般将分析物粉末置于支持电极 的孔穴中(图4-4)。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5
三、交流电弧:高频高压引燃、低压放电
B1
B2
~ 220V
以火焰为光源(试液雾化后喷火火焰),以棱镜或 滤光片为单色器,以光电池或光电管为检测器(放在 屏幕位置),然后测量试样元素的辐射光强度,称为 火焰光度分析法。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5
3.摄谱法
用照相感光板来记录元素的发射光谱图,然 后用类似幻灯机的投影仪(又称映谱仪)将发射 光谱图中记录下来的谱线放大,并辨认待测元素 特征谱线的存在与否,即可进行元素定性分析。 如果用类似光电比色计的黑度计以称测微光度计 )测量元素特征谱线的黑度,就可以进行待测元 素的定量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2
3.3.2 试样引入激发光源方式
试样引入激发光源的方式,对方法的 分析性能影响极大。
一般来说,试样引入系统应将具有代 表性的试样重现、高效地转入到激发光源 中。
是否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或达到这一目 的程度如何,依试样的性质而定。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4.光电直读法
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直读光谱仪,再配有电子计 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可在几分钟内由光电 读数系统直接显示出来,因此具有快速、准确等 优点。本章主要介绍现代的ICP光电直读法。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6
3.1.2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
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2.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3.试样用量少,测定元素范围广 4.局限性
• 燃烧电压:自持放电发生后,为了维持 放电所必需的电压。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2
二、直流电弧:接触引燃,二次电子发射放电
L
E V 220~380V
R
5~30 G AA
接触短路引燃(或高频引燃);阴极电子与气 体分子和离子相撞产生的离子再冲击阴极,引起二 次电子发射……电子再撞击阳极,产生高温阳极斑 (4000 K);产生的电弧温度:4000~7000K
精选ppt课件2021
18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9
3.3.1 光源
光源的作用: 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 、 跃迁。
光源的影响: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 光源的类型: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火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2、特点 稳定性好,因而测定的精密度和准 确度较高;温度较低,一般在2500K左右,
3、应用 只能用于易挥发、易激发元素如碱 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1
重要术语的意义
• 击穿电压:使电极间击穿而发生自持 放电的最小电压。
• 自持放电: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后,即 使没有外界的电离作用,仍能继续保持电 离,使放电持续。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3
• 直流电弧特点: • a)样品蒸发能力强(阳极斑)---进入电弧
的待测物多---绝对灵敏度高---尤其适于定性 分析;同时也适于部分矿物、岩石等难熔 样品及稀土难熔元素定量 • b)电弧不稳----分析重现性差; • c)弧层厚,自吸严重; • d)安全性差。
3、应用
适用于金属及矿物样品的定量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7
四、高压火花:高频高压引燃并放电
B
L
R1
D
220V
V~
C
G
D
火花特点: 1)放电稳定,分析重现性好; 2)放电间隙长,电极温度(蒸发温度)低,检出限低,多 适于分析易熔金 属、合金样品及高含量元素分析;
第3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现代直读ICP-AES仪器
2021/4/26
IRIS Intrepid全谱直读等离
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是美国热电公司生产的原
子光谱分析仪器,该仪器
采用CID检测器和设计独
特的光学系统,具有高分
辨率、高灵敏度,可同时
热能、电能
基态元素M
E
激发态M*
特征辐射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0
激发过程
在局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某一激发态原子密度Nj与 基态原子密度N0的关系符合玻尔兹曼(Boltzmann)分布
式中gj和g0分别为j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Ej为激发态的共振 电位;K为玻尔兹曼常数,其值为1.38×10-23J·K-1;T为光源的 绝对温度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
光谱分析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 世纪中叶,牛顿用三棱镜观察太阳 光谱,就揭开了光谱分析的序幕。 19世纪50年代克希霍夫和本生发现 了光谱与物质组成之间的关系,确 认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 从而建立了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并发现了元素铷和铯。
2021/4/26
ICP动画
ICP-AES法特点
1.具有好的检出限。溶液光谱分析一般列 素检出限都有很低。
2.ICP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 差约1%。
3.基体效应小。 4.光谱背景小。 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1%,干扰少。 6.自吸效应小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1
“趋肤效应”,等离子体外层电流密度最 高。向中心轴线方向逐渐减小,中心轴线 处电流密度最低。温度亦有此规律。于是 ,在等离子体的轴线上形成一个“中空” 的中心通道。当载气载带试样气溶胶通过 环状等离子体的中心通道时被加热到6000 ~8000K,从而使试样蒸发和激发,发射 出很强的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
3)激发温度高(瞬间可达10000K)适于难激发元素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8
ICP-AES重要部件示意图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9
ICP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 ,高频电流I通过感应线圈产 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气,不 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 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 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 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 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 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 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 粉色),其电阻很小,电流 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又 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 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超声雾化器进样是根据超声波振动的 空化作用把溶液雾化成气溶胶后,由载气 传输到火焰或等离子体的进样方法。
与气动雾化器相比,超声雾化器具有 雾化效率高,可产生高密度均匀的气溶胶 ,不易被阻塞等优点。
精选ppt课件2021
4
3.1.1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分类
1.目视火焰光分析法
某些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被激发时,会辐射出各种 不同颜色的光。能用眼睛来观察与辨认试样元素被激 发时所辐射的焰光颜色及其亮度,就可粗略地估计试 样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的高低。这种发射光谱分 析,称为目视火焰光分析法。
2.火焰光度法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1
谱线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2
典型发射光谱图
3.2.2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4
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及分析线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 谱线称为共振线。由较低级的激发态( 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 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 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 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 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 的谱线称分析线。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5
3.2.3 谱线强度
这就是著名的罗马金-赛伯公式。式中b为自吸系数。它 取决于谱线的自吸程度。元素浓度低时,自吸现象基本上 不发生,b值接近于1。随着元素浓度的增大,自吸逐渐加 重,b值逐渐减小。当浓度足够高时,b值接近于0。此时, 谱线强度不再随元素浓度而变化,达到恒定值。为使用方 便,式(4-18)可取对数形式:
(3)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昂贵。
3.2 基本原理
3.2.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 ,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 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不稳 定(寿命小于10-8 s),迅速回到基 态时,就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 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显,既得到发 射光谱。
能量与光谱
ΔE=E2- E1 =h c/λ =hυ =hσc
(1)样品的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进行定量 分析时,常常需要配制一套与试样组成相仿的标准样品,这就 限制了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等的提高。
(2)发射光谱法,一般只用于元素分析,而不能用来确定元素 在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状态,更不能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基 团;对一些非金属,如惰性气体、卤素等元素几乎无法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6
2021/4/26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元素浓度较高时,由于自
吸系数b随元素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即曲线的
斜率逐渐减小,导致曲线向浓度轴逐渐弯蓝。此曲
线的直线部分可作为元素定量分析的校准曲线。
精选ppt课件2021
17
3.3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2021/4/26
33
光源
蒸发温度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应用范围
直流电弧 高
交流电弧 中
火花
低
4000~7000 较差 4000~7000 较好 瞬间 10000 好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 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 析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 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的定量分析
测定元素周期表中的73种
元素,每个元素波长可任
意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
了元素之间的相互干扰。
适用于金属、环境、地球
化学等领域对元素(0.00X
%~X %)的高精度分析。
精选ppt课件2021
2
3.1 概论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元 素的激发态原子所辐射的特征谱线 的波长和强度,对元素进行定性和 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λ= h c/E2-E1 υ= c /λ σ= 1/λ
• h 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 c 为光速(2.997925×1010cm/s)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9
激发电位: 从低能级到高能级需 要的能量。 共振线: 具有最低激发电位的谱线。 原子线(Ⅰ) 离子线(Ⅱ,Ⅲ) 相似谱线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6
2、特点
精密度较高 交流电弧每交流半周至少强制引燃一 次。每次引燃,电极上的放电斑点都移到新的位置。 这样,交流电弧较快的无规则移动,代替了直流电弧 的缓慢无规则游移,取样比较均匀,放电比较稳定, 分析的精密度较高。
激发能力强 交流电孤的放电半径较小,瞬时电流 密度较高,有较强的激发能力,可激发部分离子线。
R1
l1
l2 G1 L1
L2
G2
C1
C2
R2
A
110~220V(低压) 2~3kV(B1) C1充电(R2控制充电速度);
C1 达到一定能量时,G1 击穿
高频振荡(回路为C1-L1-G1,G1的间
距可调节振荡速度,并使每半周只振荡一次);
上述振荡电压 10kV(变压器B2) C2击穿 高压高频振荡 引 燃分析间隙(L2-C2-G2); G 被击穿瞬间,低压电流使 G2 放电(通过R1和电流表) 电弧; 不断引燃 电弧不灭。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0
一、火焰光源 1、原理 火焰光源由可燃气体燃烧而形成。
试样溶液由喷雾器以气溶胶的形式引入火焰光源 中,依靠火焰的热能使试样蒸发、原子化和激发 ,产生元素的特征辐射。
常用的火焰 有乙炔-空气、丙炔-空气、乙炔 -氧气和乙炔-氧化亚氮等。按照燃烧的方式,可 分为预混型火焰和全耗型火焰两种。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4
3.3.2.1 溶液试样
气动雾化器:利用动力学原理将液体试样 变成气溶胶并传输到原子化器的进样方式 。
(a) 同心雾化器; (b) 交叉型雾化器; (c) 烧结玻璃雾化器
; (d) Babington雾化器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5
3.3.2.1 溶液试样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4
电极 如果分析的材料是易导电的金属,则电极可 用该金属制成。如果分析不导电物质,则需使用 石墨支持电极,一般将分析物粉末置于支持电极 的孔穴中(图4-4)。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5
三、交流电弧:高频高压引燃、低压放电
B1
B2
~ 220V
以火焰为光源(试液雾化后喷火火焰),以棱镜或 滤光片为单色器,以光电池或光电管为检测器(放在 屏幕位置),然后测量试样元素的辐射光强度,称为 火焰光度分析法。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5
3.摄谱法
用照相感光板来记录元素的发射光谱图,然 后用类似幻灯机的投影仪(又称映谱仪)将发射 光谱图中记录下来的谱线放大,并辨认待测元素 特征谱线的存在与否,即可进行元素定性分析。 如果用类似光电比色计的黑度计以称测微光度计 )测量元素特征谱线的黑度,就可以进行待测元 素的定量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32
3.3.2 试样引入激发光源方式
试样引入激发光源的方式,对方法的 分析性能影响极大。
一般来说,试样引入系统应将具有代 表性的试样重现、高效地转入到激发光源 中。
是否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或达到这一目 的程度如何,依试样的性质而定。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4.光电直读法
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直读光谱仪,再配有电子计 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可在几分钟内由光电 读数系统直接显示出来,因此具有快速、准确等 优点。本章主要介绍现代的ICP光电直读法。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6
3.1.2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
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2.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3.试样用量少,测定元素范围广 4.局限性
• 燃烧电压:自持放电发生后,为了维持 放电所必需的电压。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2
二、直流电弧:接触引燃,二次电子发射放电
L
E V 220~380V
R
5~30 G AA
接触短路引燃(或高频引燃);阴极电子与气 体分子和离子相撞产生的离子再冲击阴极,引起二 次电子发射……电子再撞击阳极,产生高温阳极斑 (4000 K);产生的电弧温度:4000~7000K
精选ppt课件2021
18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19
3.3.1 光源
光源的作用: 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 、 跃迁。
光源的影响: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 光源的类型: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火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2、特点 稳定性好,因而测定的精密度和准 确度较高;温度较低,一般在2500K左右,
3、应用 只能用于易挥发、易激发元素如碱 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分析。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1
重要术语的意义
• 击穿电压:使电极间击穿而发生自持 放电的最小电压。
• 自持放电: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后,即 使没有外界的电离作用,仍能继续保持电 离,使放电持续。
2021/4/26
精选ppt课件2021
23
• 直流电弧特点: • a)样品蒸发能力强(阳极斑)---进入电弧
的待测物多---绝对灵敏度高---尤其适于定性 分析;同时也适于部分矿物、岩石等难熔 样品及稀土难熔元素定量 • b)电弧不稳----分析重现性差; • c)弧层厚,自吸严重; • d)安全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