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9高一上·宁波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mó)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B . 红尘太多美丽的初见,宛若人间四月天,它不仅有花开的嫣(yān)然,也有花香的萦绕;它不仅有诗情的浮动,也有诗意的摇曳(yì),它能带给人无限绕指揉肠的情愫。

C . 看似平常的云淡风清,恰是时光沉淀了的厚重,漫漫时空里的书信往来默契(qì)成了一世的情长,不掺杂任何欲望的脉脉温情倏(sū)然渗透到我所有的血脉之中。

D . 凤凰台实行主持人中心制,几乎每位名嘴都有一档(dàng)属于自己的节目。

从节目的策划、设计到采编、制作和播出,一条龙作业,主持人都要亲自参与(yù),把握节目的节奏与进程。

2. (2分) (2018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②“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自出机杼,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③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④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奖”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蔚为大观。

⑤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⑥在沸反盈天的双十一网购狂欢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看似是某种巧合,实则却酝酿已久。

C . ②③④
D . ②⑤⑥
3. (2分)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比喻
B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夸张
C .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赵壹《刺世疾邪赋》)—夸张
D .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班婕妤《怨歌行》)——比喻
4.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
B . 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
C . 府吏见丁宁君既若见录
D . 儿已薄禄相还必相迎取
5. (2分)把下列四句话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有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A . ②④③①
B . ①④③②
二、中国名著 (共2题;共15分)
6. (10分) (2020高二下·诸暨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礼记·大学》)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絜矩之道”的内核。

7. (5分) (2017高二上·扬州期末)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使用火攻的战例,请列举三个。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

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

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

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

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

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B . 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C . 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D . 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2)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 疏是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B . “辟”“征”“除”都是汉代官员选拔方式,“辟”“征”是征召,“除”是选拔。

C . “劾”意为揭发罪状,“劾奏”,向皇帝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D . 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乐恢为人至孝。

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 . 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C . 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D . 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

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②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 (7分)(2020·保定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①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② ,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③ ,飞霞佩④ ,切云冠⑤。

漱冰灌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⑦更骖鸾⑧。

【注】①此词为南宋词人张孝祥舟过金山(位于长江南岸)时所作。

②白银阙:月宫,借指金山寺。

③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

表,作为标记的木柱之物,这里指像表一样。

④飞霞佩:以飞霞为玉佩。

⑤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

⑥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⑦翳凤:以凤羽作华盖。

⑧骖鸾:用鸾鸟来驾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头二句,点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从不同角度写登高的感受。

B . 上片后七句以月为姊,写自己借月姊的珍贵的玉镜以瞭望雄奇的江山。

C . 下片前三句,既写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又暗写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D . 下片后七句写自己澄明洁净之所感、幽远清晰之所见及登仙而去之所想。

(2)陈应行评价张孝祥词“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本词是怎样在虚实融合之中创造出令人“泠然洒然”的雄奇、缥缈的意境的?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萧声音的悲凉。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______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4)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弹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大鹏在九万里高空毫无阻碍地向南飞行的状态。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1. (12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掌柜
贾大山
林掌柜的“义和鞋庄”不大,只有两间作坊,两间门市。

门市柜台上,除了放着算盘、笔砚、账簿,还放着一把特制的小巧玲珑的铡刀。

据说,只要顾客问一声:“掌柜的,鞋底里面,垫的是纸是布呀?”林掌柜便微微一笑,一手接过鞋,一手抬起小铡刀,咔嚓一声,把鞋铡作两截,送到顾客眼皮底下看——林掌柜又叫“铡刀林”。

可是,在我的记忆里,那把小铡刀从来没有用过,只是那么放着,并且总是擦得明晃晃的。

一天,我正骑着石头狮子玩耍,杨跛子过来了,一跛一跛地走到林掌柜的柜台前面,说:“买鞋!”
那天顾客不少,林掌柜见他来了,赶忙拿出几双鞋,让他挑选。

他拿起一双鞋,朝柜台上一扔:“铡一双看看!”
林掌柜望着他,笑而不语。

“不敢铡?”
“敢铡。


“不敢铡就不是好货!”
“这么着吧,爷们儿!”林掌柜拿起那双鞋,一面用纸包着,一面笑着说:“这双鞋,拿去穿,钱,不忙给;鞋底磨通了,鞋帮穿烂了,好货赖货一看便知。

”话儿也柔和,手儿也利落,话说完了,鞋也包好了,朝他怀里轻轻一扔,“别客气爷们儿,拿着,穿坏了再来拿!”
杨跛子真的不客气,白白拿走一双鞋!顾客们都很气愤,林掌柜却依然笑着,说:“只当铡了一双。


父亲和林掌柜是至交。

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气,或是生意不忙的时候,林掌柜便来我家杂货铺子里闲坐。

两人到了一起,就要喝一点酒,“老哥,喝点儿?”“喝点儿,老哥。

”他们到里间屋里,在炕上放个小桌,对面坐了,慢慢地喝。

——我家卖酒,也卖松花、咸蒜、豆瓣酱。

每次分别的时候,两人总要互相奉承一句:“我最馋你的豆瓣酱。


“我最服你的小铡刀。


我也深深喜爱林掌柜的小铡刀。

有一次,他们喝着酒,我问:
“林大叔,你那小铡刀快不快呀?”
“快呀,飞快飞快。


“一年铡多少鞋?”
“早先铡一些,后来就不铡了。


“既然不铡了,要它干什么?”
“放着。

”父亲说,“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得有,用到不用的时候,便是用好了。


林掌柜乐了,举起酒杯说:“知我者,老哥也!”
他们每次喝酒,总是这么快活。

那年腊月的一天,天很晚了,父亲站在货架子前面,正自盘算什么,林掌柜把门一推,头上顶着几片雪花进来了。

父亲说:“你也没睡?”
“睡了,又起来了。

”林掌柜结着扣子说,“我想喝两盅。


林掌柜自己下手,弄了一碟韭菜花儿,弄了一碟豆瓣酱,然后从酒坛里舀了一小壶酒,说是一醉方休——林掌柜心地坦和,总是那么快乐。

可是,他刚抿了一口酒,突然皱起眉头:“酒里掺水了?”
“没有。

”父亲一愣。

他又抿了一口,红着脸嚷起来:“掺水了,肯定是掺水了!”
父亲尝了一口,脸也红了,急得拍着桌子说:“咦,这就奇了!老地方进的酒呀!”
“最近,谁来打过酒?”
“昨天,前天……杨跛子!”
“披一件破大袄?”
“披一件破大袄!”
“要赊账?”
“要赊账!——三斤的瓶子灌满了,提下柜台,才说要赊账。

我说不赊账,他就不打了……”
“酒呢?”
“我又倒回去了!”
“坏了!”林掌柜仰起脖子,咯咯咯地笑起来,笑得没了声音没了眼睛。

他说,杨跛子打酒,惯用此法:他的破大袄里另外藏着一只瓶子,里面装满凉水……
父亲听了,也被气笑了:“你说,这半坛酒……”
“洒了!”
“洒了?”
“再卖倒字号。


“半坛酒,总有七八斤呀……”
“不喝了,睡觉!”林掌柜好像生气了,起身要走,父亲赶忙拦住他:“怎么了,老哥?”
“人也有字号!”
我赶紧开开门,抱起酒坛子,把“酒”洒到街里去了。

林掌柜拍着我的头顶笑了笑,说:“这小子长大了做买卖能发财。

”我要去给他们打好酒,他说不用了,父亲也说不用了,催我去睡觉。

我不想睡觉,看他们喝酒,听他们说话。

鸡叫头遍了,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

最后三举杯:头杯酒,三十年打早抹黑,苦巴苦干,两家都有吃有穿,没饿着没冻着,喝了;二杯酒,两家相识相知,老不哄少不欺,谁也没有做过亏心的买卖,喝了;最后一杯没有喝,他们把酒洒在地上,敬了天地财神,算盘和秤,还有那把小铡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契合人物职业身份的“鞋”和“酒”为道具来串连情节,并由此构设画面感极强的送鞋和喝酒场面,构思巧妙,文脉清晰。

B . “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得有,用到不用的时候,便是用好了”,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育,也是父亲对与林掌柜深厚情谊的肯定。

C . 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举杯,这一情景极具仪式感,既是雪夜酒叙情节的收束,也是全文的升华,带给读者无限遐思。

D . 小说多用简短而又鲜活的人物对话,“赖货”“打早抹黑”“苦巴苦干”等方言词语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体语言风格质朴自然。

(2)“小铡刀”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我”和杨跛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请结合作品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12. (6分) (2019高三上·松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

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
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

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

“斗”指争斗,战斗。

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

“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

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

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

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

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

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

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戒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

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拘束性道德。

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

如何戒“斗”?第一,弘扬“掣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

第二,“正名”,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

第三,提倡君子之争。

在竞争、竞岗、竞职时,尊重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

如何戒“得”?第一,不受不义之货财。

第二,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官员拒贪自主性的提高。

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以利为利”,就是说为官的目的是唯利是图。

第二重境界是“以义为利”,就是说为官者确实有为己谋福的目的,但他是通过行善举,为百姓服务而达到自己利益。

第三重境界是“以义为义”,即纯粹为行善而行善的境界,纯粹为百姓服务而为官,惟其如此才能心安。

“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官员唯有涵养自己的拘束性道德,提高面对色、斗、得的道德持守能力,方能获得君子坦荡荡、君子不忧不惧的幸福。

尤其是在今天,官员内心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正因此,“君子三戒”及与此相关的道德修养应该成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文化资源。

(节选自《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三戒”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主张戒色、戒斗、戒得,也从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和从血气特点不同揭示三戒思想的依据。

B . 孔子所谈三戒思想既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意义重大,又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以及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C . “得”主要指贪得。

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

表现为对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未得对象的贪取。

D . “君子三戒”针对人性的通常弱点而论,其中的人性好色重要的一层意思是指人们对女性美色的喜好,即人们好于女性美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人们要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就要对好色、好斗、贪得有所戒惧,就需要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

B . 孔子所谈“君子三戒”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而是显出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

C .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如修身齐家、掣矩之道、正名、君子之争、以义为义等。

D . 借鉴君子之争戒官员之斗,是指在职场竞争中,尊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所谈的“君子三戒”,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提升,既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又关注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B . “正名”之法有利于戒官员之斗,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

C . “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都是事与愿违,官员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是今天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

D . 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来戒“得”,意在否定唯利是图,而培养“以义为利”之风,进而崇尚“以义为义”的最高境界。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高二上·合肥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潜)
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
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
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
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中国名著 (共2题;共15分)
6-1、
6-2、
7-1、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1、
8-2、
8-3、
8-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2、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10-4、
10-5、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1-1、
11-2、
11-3、
12-2、
12-3、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