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ba7b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e.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1.布局和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清洁区和污染区严格分开。
环境整洁、安静。
2.清洁区应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地空气消毒。
3.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应更换专门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
4.进行透析治疗时,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5.传染病患者应在隔离透析室内进行透析,不同病种分区、分机进行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治疗车,相对固定护理人员。
6.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透析机器外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后,常规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如遇血液污染则立即用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纸巾擦拭去掉血迹后再常规消毒);透析机器内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根据出厂说明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透析器如发生破膜立即对透析机内部进行消毒,传感器渗漏立即更换并消毒接口)。
7.对所有初次透析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应先进行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相关检查;长期透析病人应每半年复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梅毒、艾滋病感染指标的记录。
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的记录。
8.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应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9.急诊患者由于未完成血源性传染病相关检查,应安排在专用的急诊透析机上透析,透析结束后做好终末消毒。
10.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按本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11.工作人员每半年进行血源性疾病健康筛查1次。
12.每月对空气、透析液、反渗水、物体表面、消毒剂、手卫生进行生物学监测。
13.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944e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4.png)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引言概述: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在透析室中感染的风险也较高。
为了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被制定出来,以规范和指导透析室的管理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环境清洁与消毒1.1 透析室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1.2 所有表面、设备和器具都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区域。
1.3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避免滋生细菌和病毒。
二、医疗器械管理2.1 所有医疗器械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2.2 使用一次性器械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 医疗器械的存储和处理应符合规范,避免受到污染。
三、医护人员操作规范3.1 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3.2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防护用具,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3 医护人员应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感染监测与控制4.1 定期对透析室进行院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源。
4.2 对患者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患者。
4.3 建立院感控制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院感控制计划。
五、患者宣教与管理5.1 对患者进行院感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5.2 透析室应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感染情况和防护措施。
5.3 定期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措施。
结论: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是保障透析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透析室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院感管理和控制,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希望透析室能够重视院感标准的执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0ea3c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7.png)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引言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风险因素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策略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制度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
估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血液透析与医院感染概述
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 中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方法,主要 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
遵守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国家和 地方的法律法规,严格执 行感染控制措施。
02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风险因素
患者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存在免疫功能 低下,容易感染。
营养不良
透析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影响身 体抵抗力。
合并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增 加感染风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院感染定义
血液透析与医院感染关系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频繁 暴露于医院环境等因素,容易发生医 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 间发生的感染。
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患者安全
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可以 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 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 成本。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9d21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d.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肾脏疾病患者。
然而,由于透析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感染风险,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相关内容。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制定背景1. 血液透析室感染风险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透析管路等设备的使用以及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接触都可能引发感染。
2. 法律法规的要求现行的医疗法规对医院感染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医院建立并执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内容1. 透析设备的消毒与维护血液透析室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透析设备的消毒与维护。
透析器、透析管路等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并保持设备的完好性。
2. 医务人员的培训与防护医务人员是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环节。
他们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并掌握正确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3. 患者的感染防护患者应接受感染防护教育,了解感染的可能途径和预防措施。
同时,提供完善的血液透析环境,包括洁净的透析室、过滤器等设施,减少感染风险。
4. 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对血液透析室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汇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执行1. 制度的宣传与推广医院应对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
2. 责任与考核医院应明确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持续改进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制度内容和执行效果。
五、结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提高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防控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培训与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透析服务。
六、参考文献[此处省略参考文献部分]。
医院感染的血液透析室感染与防控
![医院感染的血液透析室感染与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9b9736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2.png)
医院感染的血液透析室感染与防控血液透析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然而,在血液透析室中,医院感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
因此,有效的防控医院感染在血液透析室中尤为重要。
一、感染来源与主要途径在血液透析室中,感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自身: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2.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处理血液透析操作时,一旦操作不当或未采取足够的消毒措施,有可能成为感染的源头。
3. 患者家属:患者家属在探望患者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洗手或穿戴隔离衣物,也有可能将细菌带入血液透析室。
4. 空气、水源和器械:空气中的微生物、水源以及血液透析器械等都有可能成为感染的途径。
二、感染与防控措施针对血液透析室中的感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1. 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血液透析室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骤的规范和正确。
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规范操作过程。
2. 强化医务人员的意识与培训: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感染防控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洗手、戴手套和穿隔离衣等操作要求。
医务人员还应定期接受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3. 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血液透析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的洁净。
空气净化系统也应安装和维护,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
4. 防止交叉感染:患者应该隔离开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护士和患者家属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避免将细菌传播给其他人。
5. 做好血液透析器械的清洁与消毒:血液透析器械是感染的潜在来源之一,应遵循相关的清洗和消毒标准,确保器械的安全和无菌。
三、血液透析室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和挑战血液透析室的感染防控工作意义重大,它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
然而,血液透析室感染防控也面临一些挑战:1. 患者高度易感: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受到感染,需要更加严密的防控措施。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db20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5.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一、血液透析室应当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二、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应更换工作衣、换工作鞋。
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个病人。
定期进行体检,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三、患者须换鞋或穿鞋套后方能进入透析治疗区。
进行透析时应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四、血液透析室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并定期复查。
五、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配备专门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六、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七、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透析机表面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应立即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液后,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每次透析结束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
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八、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九、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洗。
十、配液室环境清洁,配制桶、贮液桶、管路应定期清洁消毒。
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消毒1次,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
2024版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
![2024版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eb318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a.png)
透析机、透析管路等复用医疗器械应严格执行清洗、消 毒和灭菌程序。
血液透析室内拖布、抹布等卫生用具应分区使用,标记 明确,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晾干备用。
07
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制定血液透析医院感 染监测计划,明确监 测目标、指标和方法。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应距离吻合口至少3cm,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降低 感染风险。
加强患者教育与指导
手卫生教育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在接触患者前 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严格进
行手卫生。
感染防控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感染防控知识, 包括如何预防穿刺点感染、如何正 确佩戴口罩等。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等, 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改进措施与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如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消毒流程、 加强患者管理等。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探讨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的未 来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监控、新
型消毒技术等。
02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
感染率及分布情况
感染率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较高,不同地 区、不同医院之间存在差异。
分布情况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管通路和消 化道为主,其中血管通路感染最为 常见。
实际工作需求。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
对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进行感 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 意识和能力。
加强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 用等基本技能的培训,确保医 务人员能够正确执行相关操作。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 流活动,了解最新的感染控制 理念和技术进展。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方案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ec4f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d.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此方案旨在保障血液透析室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措施:1. 机构感染管理团队- 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团队,由感染控制专家和其他相关职位组成。
- 团队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感染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评估。
2. 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各血液透析室的医务人员应接受适当的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包括个人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等。
-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意识。
3. 感染防控措施- 所有医务人员在进入血液透析室前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洗手液、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
- 定期清洁和消毒透析设备和器械,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维护和保养。
- 强调患者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
- 提供规范的废物处理程序,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包装和处置。
4. 感染监测和报告- 建立血液透析室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5. 患者健康教育- 提供患者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指导,包括手卫生、饮食调控、药物管理等。
- 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如按时就诊、遵守医嘱等。
6. 安全管理- 建立和落实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 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以上方案仅作为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4d138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8.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血透室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2.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应穿工作服及专用鞋。
病人需更换专用鞋进入透析室,限制无关人员的进入,预防交叉感染;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和标准预防原则。
3.血透室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应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和规范。
4.病房应每天湿式清扫,物体表面每天擦拭,遇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定时空气消毒,自然通风,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并有记录。
5.清洁区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Ⅲ类环境的要求,每次透析结束更换床单、被套、枕套,对透析机内部、外部进行消毒,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如病床、小桌板等)及地面应进行清洁消毒。
清洁工具分区使用,分类放置。
6.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传染病监测,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血液净化室的工作;且不得在血液净化室进餐、吸烟等。
7.病人血液透析前须进行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筛查。
首次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室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维持性透析患者每6个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8.使用的透析器、透析管路等其他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应符合卫生部《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要求。
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
9.应配备完善的手卫生设施: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干手纸、手消毒液等;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帽子及一次性无菌手套。
避免交叉感染。
10.特殊感染疾病患者,应分区、分机隔离透析,配备专用透析操作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专区处理血液透析器,使用的设备和物品等应有明显的标识,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0444a1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9.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预防(yùfáng)与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gǎnrǎn)的预防与控制血液(xuèyè)透析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血液透析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急、危重症患者积聚的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ɡāo wēi)科室,因此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管理,采取科学管理手段,有效预防血透病人感染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血透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必须成立独立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各自职责,各项工作责任(zérèn)到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同时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如血透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复用透析器管理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等,制定的制度切实可行,不能流于形式,从而到达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开展培训、强化意识。
加强对血透人员的院感知识陪训,不断强化他们的院感意识。
同时从事复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有关透析根本原理以及操作标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杜绝复用不良事件发生。
〔3〕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严格区域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划清楚确。
设有独立、清洁、枯燥、通风的一次性透析器等物品存放区,设置独立复用间和贮存间,从而使已处理与待处理的血液透析器严格分开,并确保透析器的贮存质量。
〔4〕加强消毒,确保环境质量。
血透病房配备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并定时通风。
室内物体外表及地面湿式清洁,必要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遇血液、体液污染时使用2022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擦拭。
〔5〕对透析机定期消毒,严密监测。
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每月对透析液、复用用水等进行微生物监测,每季度对透析用水进行内毒素监测。
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口、反渗水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及时查找原因,杜绝隐患。
〔6〕加强对血透病人的管理,并完善登记制度。
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2e7fb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b.png)
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引言血透室作为医院中提供血液透析服务的部门,其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由于透析患者通常具有较低的免疫力,因此,血透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血透室感染监控制度1. 人员管理所有进入血透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没有携带传染性疾病。
2. 患者管理患者在接受透析前应进行详细的健康评估,包括传染病筛查。
患者应接受感染控制教育,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3. 监测与报告建立血透室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
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4. 感染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对血透机进行消毒和维护。
消毒隔离制度1. 环境消毒血透室应保持清洁,每日进行常规消毒。
对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床栏等,进行定期消毒。
2. 设备消毒血透机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
透析器、管路等一次性使用物品应按照规定处理。
3.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患者在接受透析时应穿戴清洁的病号服。
4. 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避免医疗废物与非医疗废物混合。
5. 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
隔离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
实施与监督1. 制度制定制定详细的血透室感染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并确保所有人员了解。
2.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
教育患者和家属了解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3. 监督与改进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更新制度。
结语血透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e2de5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3.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一、工作人员1、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区应穿工作服,戴帽、更换鞋,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
在接触病人时按标准预防进行。
2、每次透析结束后用含氯消毒剂对透析单元所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必须对机器进行内外消毒。
3、治疗室、透析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做好记录。
4、所有血透管路均一次性使用,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重新预充。
5、废弃的消耗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处理。
6、工作人员应每年组织体格检查,检测经血源感染的各项指标。
注射预防疫苗。
二、手卫生1、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2、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时,应戴手套,离开时应脱手套、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3、进行深静脉插管、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伤口、管路、消毒透析机等操作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物品后应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4、接触不同患者时应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并更换手套。
5、处理医疗污物、废物时要带手套,操作后要洗手。
三、环境1、血液净化室划分清洁区、污染区。
2、工作人员、病人应从专门通道进入,更换工作服、鞋方可进入血透室,工作鞋不得外穿。
3、保持环境整洁,每天拖地两次,每班擦拭物品表面,明显污染时立即清扫,每个区域区分使用抹布及拖把,治疗室、透析室每日消毒一次,每次透析结束后用含氯消毒剂对透析单元进行擦拭消毒。
4、每周做大扫除一次,清洁死角,严防四害。
5、每季度做空气培养一次,要求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6、每月做透析液监测,要求细菌菌落数≤200cfu/ml;每月做反渗水监测1次,要求细菌菌落数≤100cfu/ml;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一次,要求内毒素<2EU/ml,采样部位均为反渗水输水管路末端。
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次。
四、传染病病人1、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2、对第一次透析的新入院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长期在我院透析的患者至少每6个月检查传染病标志物一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血液透析中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血液透析中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0601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c.png)
13.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一)建筑布局1、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安静与清洁的区域,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手术间,辅助区包括洗手间、办公室、候诊区、污物间。
2、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3、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应光滑、无孔隙、防潮、耐清洁消毒。
(二)人员管理1、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手术医师、监控技师、监控护士组成,督促落实各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2、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三)手术管理1、患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手术。
2、手术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医用外科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外科手套。
3、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部位消毒时由从内向外的方式涂擦至少2遍,待其自然干燥以后,再铺设从头到脚的大无菌巾。
4、应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温等。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无菌器官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6、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手术器械等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清洗、灭菌。
7、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8、手术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更换。
(四)消毒隔离1、保持手术间空气清洁,层流洁净手术间术前30分钟开机,术后达到自净时间;普通介入室无人情况下紫外线照射消毒,有人情况下按要求开启空气消毒机。
2、窗台、墙面、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3、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手术床、门把手、洗手池、平车等每日湿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4、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9c443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a.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的重要任务。
然而,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医院感染,对患者健康和医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2.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定期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3. 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立急诊透析区。
2. 透析治疗区域环境应达到 III 类环境要求,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3. 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穿工作服、换工作鞋、洗手。
4. 配备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实施标准预防,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并按照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检测,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
6. 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所有初次透析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 1 次。
发现感染病例、新发的乙肝、丙肝或其他传染病应及时填卡、报告。
7. 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急诊患者应专机透析。
8. 严格执行一次性透析器的使用规定,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管路严禁复用。
9. 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物体表面进行擦洗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每次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透析时如果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
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四、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 做好感染病例监测,对透析患者进行定期的感染指标监测,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ae4fb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4.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生率≤8%。
二、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三、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时间≤24h。
五、医院感染聚集或暴发(一周内同种同源3例)病例报告时间≤2h。
六、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100%。
七、血液透析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手≤10cfu/cm2;洗手正确率≥95%,手卫生依从率≥95%。
八、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的皮肤粘膜消毒剂细菌菌落数总数≤10cfu/ml,其它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九、透析用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m1,干预水平应建立在系统微生物动力学知识之上,干预最大允许水平为50%;每季度检查透析用水中的内毒素1次,内毒素含量应不超过0.25EU/m1,建立干预水平,通常是最大允许水平50%。
十、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应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如有超标或不合格立即查找、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合格。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11043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b.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透析室人员管理1.进入血透室应严格洗手,更换工作服、换工作鞋,治疗操作时戴工作帽、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工作人员上岗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保护患者的血管,防止交叉感染。
3.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长期透析病人每半年复查 1 次。
4.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各治疗间(区)的血液透析机专用。
隔离透析间(区)诊疗护理用品、仪器专用,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二、透析室工作流程管理1.每日晨会报告环境清洁消毒情况,接班人员交接内容中应包含院感相关情况。
2、每周各工作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应包含院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3、定时抽查个透析室清洁消毒记录和院感防护开展措施执行情况。
4、每月开展透析室感染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流程演练。
三、透析室清洁消毒的管理1.透析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2.透析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定期检查、防止过期。
3.使用后的透析器、透析管路等一次性医疗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4.透析治疗室/区应每日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消毒。
5.透析机消毒每班次透析结束后,参照相关规范要求对透析机器内、外部进行消毒。
四、透析室环境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不合格有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和追踪监测。
五、透析医疗废物的管理1.分类收集,密闭转运。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标识明确。
锐器放入锐器盒。
2.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
参考标准及规范:1.《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72-017 年-2015)2.《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50064f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9.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1、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健委印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试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规范。
2、布局合理、设普通病人血液净化间、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治疗室、水处理间、储存室、接诊室、污物处理间、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区域,分开设置。
3、每次透析结束后,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更换床单、被套、枕套,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擦试消毒。
对透析机外部用500mg/L浓度的含氧消毒剂进行擦试消毒。
如透析机外部被血液污染,应立即用20%柠檬酸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贝朗Dialog 透析机结束后,应使用50%柠檬酸消毒液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热消毒。
物体表面细菌数<10cfu/cm2。
4、乙型各丙型肝炎及梅毒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用的用物和治疗车。
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病车、透析等应有标识。
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5、对新入或由其它透析中心转入的患者,有输血制品史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的相关检查,并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再次复查相关指标(即0、3、6原则)。
以后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
对于HBV抗XX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6、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7、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的规章制度。
结穿刺针、透析器、管路应一次使用。
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堆积及透析管理规定,无菌持物桶、镊子开包后保存4小时、干燥保存。
9、血液透析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空气消毒2次,空气中细菌菌落数≤cfu/(5min.直径9cm平皿)。
10、血液透析室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每周四大扫除一次。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a90484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f.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为加强我省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化管理,保证血液透析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一)医院感染制度管理开展血液透析的医疗机构应制定以下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2)透析液、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制度。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
(5)设备设施及--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6)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7)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1)血液透析室应设置在清洁、安静的区域,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清洁与污染区域分开。
(2)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通风良好,设有隔离透析治疗区(间),有隔离标识。
(3)各区域配备手卫生设施:水池、非手触式水龙头、干手设备等。
每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4)隔离患者使用的设备、物品。
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不与普通患者混用。
(5)污物处置间有上、下水设施,抹布与拖把的清洗消毒水池应分别安置高低不同的水池加以区别。
(6)配备足够手套、口罩、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三)环境卫生与清洁消毒管理环境受到污染时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两班之间常规开窗通风,无特殊污染可不进行空气消毒。
(2)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两班之间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
遇患者血液污染时,用一次性纸、布巾先将血液擦净,再用含有效氯500mg/L 消毒剂擦拭;拖把经500mg/L消毒剂浸泡30 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3)透析机、透析室的物体表面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所用消毒剂性能应与血透机外表材质相适应,防止发生腐蚀)。
(4)每次透析结束,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出厂说明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病 防护 知识 的培训 ,每年至少参加 1 次院外专业机 构感染 知 识 的培训 ,院内每季度培训一 次 ,重点是法律 、法规 知识 及本 科室 的制 度 、工作流程 。新上 岗人 员必须参加 岗前 医院感染 知 识培训 ,考核合格方能上 岗。 l 制订血液 透析室专科 控制感染 管理制度 ,加强消毒 隔离工 - 3 作的落实 1 . 严格执行无 菌操 作 、消毒隔离制度 护理人员严格执行 .1 3 无 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技术 ,防止交叉感染 ; 操作 时带帽子、 口罩 、手套 ,每次操作 前后须按照六步洗手法先 严格洗手或手 消毒 ,更换手套 、进行 下一操作 ,每月进行手卫 生学监测 ,保
血液 透析 室是 治疗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 的场所 ,是医 院感染 的高危部 门之一 ,其 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 和生命安全 ; 做好 医院感染 管理工作 尤为重要“ 此 ,我院血 。为 液透析 室加 强 了医院感染 的管理 ,制订 了严格 的制度 和措 施并 组织实施 ,收到 了良好 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 建立 健 全 医院感 染 管理组 织 及各 项制 度
1 建立血液透析室感染 控制小组 在科 主任 、 . 1 护士长 的领导 下 ,制定本科 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工作 程序 、标准化操作 规程和预防控制措施 ;负责贯彻 、落实 、执行各 项规章制度 , 对措 施实施情况及各项 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检查 ,针对存在 的 问题 提 出整改措施 。每年根据质控过程发现 的问题 进行修改完
中国中医药咨讯
・3 8・ 7
J u n lo ia 1 o r a f C I f r ai t a i s dii n om t o On
21年 6 01 月中
J n ue 2 1 01
第 3 第 1 期 卷 7
证 医务人员手细菌数 ≤1c 0f m 。 u/c 2
1 . 血 透室环境 管理 透析室环境是质量控制的支持系统 .2 3 , 流程 布局 合理 ,符合消毒 隔离 和无菌操作 原则 ,严格 “ 三区” 划分 , 透析 区分普通透析和 隔离透析 , 感染患者在隔离透析 区。 认真 执行 “ 三通道 ”原则 ,及 工作人员 、患者 、污物通 道 ;坚 持清 、污路线 分开 ,区域及 通道标识清楚 。 1 - 房 间及 物体 表面 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定 时开窗通风 , .3 3 每 日2 次用动态空气 消毒机进行 消毒 , 患者入室换鞋 , 床单元 ( 床 单、 被套 、枕套 ) 一人一更换 , 次透析结束对 房间包括地面 、 每 透析机 、桌面用含有效氯 50 g 0 m /L消毒液擦拭 ;有 明显血液 等污染时 ,可先用含有效氯 10 50/L消毒液的一次性布擦拭去 掉 血迹后 ,再用含有效氯 50 g L消毒液 消毒擦拭 机器 外部 ; 0m / 各 室所用 的拖 把、抹布必须分开 ,有 明确标识 。每月进行空气 细菌学 监测 ,空气 细菌数 50f / m ,物 体表 面细菌 数 0c c 3 u lcu m2 Of /c ,使 用中的灭 菌剂不得检 出细菌。 1 . 血液透析机的消毒管理 血液透析机表面及内部每日消 .4 3 毒 ,用含 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透析 机表 面 ,有血液污染时 用含 有 效氯 10m / 消毒液擦拭 。每次透析结束后均应按照透析 机 50 g L 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不同透析 机使用说 明书进行 。新 患者首次透析前常规检 查血 常规 、肝功 能 、输 血前九项 ,每半 年复查一次 ,保持原始记 录并登 记。传 染病人及 乙型病肝毒抗原 阳性 、丙型病肝炎病毒抗体 阳性者要 分 区,专 用透析机治疗 ,医护人员 相对固定 ,建立感染性患 者 物品专用标志 。
1 . 加 强透 析液 的监测 使 用经 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批 .5 3 准使用 的透 析液 ,浓缩液配制桶每 日用透析用水清洗一次 ,每 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1 , 次 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 留消毒液 , 保证透析液 的质量 。盛装 浓缩液桶与透析机吸液插管接 口要紧 密 ,严防污染物进入透析液里 。A 浓缩液配制一次使用不超过 10 ,B浓 缩液 应现用 现配 ,在配制后 2h内使用 。透 析液出 2h 4 人 口细菌培养每月 1次 ,透析液人 口细菌数 < 0c / l 20f m ,透 u 析液出 口细菌数 <20 cu r ,透析液 的内毒素监测至少每 3 0 0f /r d 个 月 1 ,内毒素 <2 U/m 。 次 F l 1 . 水处 理系统的消毒管理 反渗水 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透析 .6 3 病人 的透析质量和生存率 。因此 , 定期检修反渗透装置 ,水处 理 系统设定 每周 2次进行反冲和再生 ,定期清洗消毒储水罐 ; 软水硬度及游离 氯至少每周监测 1 ,每 3个月对水处理系统 次 及所有管道进行化学消毒 。 细菌培养每月 1 , 次 细菌数 <20 f 0c u /m ,反渗水 内毒素监测 3个月 1次 ,内毒素 <2 U/m ,化 l F l 学污染物每年监测 1 。置换液每天作 内毒素 自检 ,并定期更 次 换 内毒素过滤器 ,确保反渗水和置换液的质量 。 1 . 透析器复用管理 提倡 透析 器、管路一次性使 用 ,复用 .7 3 必须遵 循卫生部颁发的 《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 使 用经国 ,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 准使 用的可复用透 析器 ,一 次性 透析 器不得重复使用 。透析器复用采用 自动复用机操作 ,复用 专职 人 员须经过培训 ,能正确掌握有关操作规程 ,复用记 录都应符 合 医学 记录标准 。乙型病肝毒抗原 阳性 、丙型病肝炎病毒抗体 阳性 的患者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禁止复用 。对 可 能经血液传播 的传染病人禁止透析器复用 。 、 1 . 加强 医疗废物 管理 医疗垃圾及时清理 ,有专用的暂存 .8 3 点 和运送通 道 ;用后 的一次性透析器 、血路管按规定消毒毁形 后按感染性废 物收集 放人 双层黄色垃圾袋内 ,穿刺针等锐器按 损伤性废物放人 锐器 盒内 回收处置 ,并有交接记录。医疗废弃 物做到分类放置 、专人 回收、及时转运 ,实行责任追 究制 ,避 免医疗废物流失 ,确保医疗安全 】 。 13 加强职业安全 防护 按 照透 析室职业 防护 制度 、原 则采 .9 . 取 标准预防措施 ,进入血 液透 析室时穿工作 服、戴 帽 、换 鞋 , 在处 理使用后 的透析用物 时还要求 穿戴 口罩 、袖套 、手套 、塑 料 围裙 、防护面罩或 眼罩并正 确使 用防护用 品。严格洗手 或手 消毒。预防针刺伤或锐器伤 ,意外损伤后 , 即启动 医务 人员 立 职业暴 露应急预案并报 医院感染管理科追踪 观察 。建立工 作人 员健康 档案 ,每年体检 ,重点检验血源感染指标 ,阴性者 注射 疫苗 。
V_ _ 03 l No 1 .7
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胡莹 先
( 四川省攀枝花十九 冶医院内一科 血透室 ,四川 攀枝花 ,6 7 2 1 0 3)
【 摘 要】 目 : 的 探讨 血透 室 医院感染的控 制与管理。方法 : 成立科 室感 染控制 小组 ,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及 管理措施 ,制定 切 实有效的 消毒 、隔 离等措 施。结果 :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提 高了医疗质量 ,确保 了医疗安全 , 有效 的提 高了透析 患者的透析 质 量和长期生存率。结论 :规 范化 管理 能有效控制血 液透析患者 医院感染的发生。 【 关键 词 】 血液透析 室;医院感 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