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漠旅游景区特征与影响因素——以沙坡头、巴丹吉林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作者简介:李文光(1999— ),男,蒙古族,内蒙古阿拉善人。

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为了探讨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客流的分布特征,本文选择了2个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宁夏沙坡头景区、巴丹吉林沙漠景区。

沙坡头景区位于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处,紧邻黄河,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接点,是欧亚大通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黄河、大漠、沙山,是该景区的三大亮点。

沙坡头景区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享誉世界的治沙成果,确立了沙坡头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界的独特地位。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部。

巴丹吉林沙漠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五绝享誉世界。

巴丹吉林拥有世界最大的响沙区,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级景观,也是阿拉善盟的王牌旅游景点。

2009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评审被正式公布为世界地质公园。

巴丹吉林还入选了“中国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和“中国30个最值得探险的地方”。

一、宏观分析旅游淡旺季
通过对此二景区旅游淡旺季的分析,我们发现沙坡头5-10
月接待游客数量占到了全年接待量的沙坡头达到了94.67%,巴丹吉林达到了96.84%。

通过这种数据比较,可以对沙漠旅游景区客流的季节集中性进行定性判断我国沙漠旅游景区的季节性较强,旺季比较集中。

说明沙漠旅游景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各月份的客流比例十分相似。

这说明影响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相对稳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偶发因素作用不大.自然因素包括温度、风速等社会因素包括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审美因素等。

除自然因素外,社会因素也对沙漠旅游的季节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闲暇时间对沙漠旅游淡旺季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沙漠旅游的旺季正好是我国节假日较为集中的时间,五一、端午、中秋3个“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都是旅游高峰期,7、8两个月虽然天气比较炎热但由于正值暑假,开发较早的沙坡头景区仍然有全年最高的人流。

其次,旅游审美因素也对沙漠旅游客流产生重要影响。

9、10两个月巴丹吉林沙漠的胡杨林叶子变黄,景色壮美气势动人。

阿拉善盟从2000年开始举办“胡杨节”,国庆节前后10天为最佳观赏时间,审美因素与黄金周效应共同促成了巴丹吉林景区的10月高峰。

此外,旅游风尚也对沙漠旅游客流季节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生态旅游、探险旅游逐渐成为国内新的旅游热点,特别是在学生和都市白领客户群里有广泛的市场,学生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暑期,都市白领长距离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国庆黄金周。

因此具有生态科普性质的沙坡头景区8月份为最高
峰,而以探险观光见长的巴丹吉林景区10月份为最高峰。

二、沙漠景区的客源空间分布情况
为了研究沙漠景区的客源空间分布情况,研究小组利用随
机抽样的方法(SRS),对沙坡头和巴丹吉林两个景区进行了调研。

调研时间基本都处在两个景区的旺季,使调研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在沙坡头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79份,有效率97.4%。

在巴丹吉林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有效问卷684份,有效率97.7%。

本文将问卷中客源地部分进行分省统计,并测算出各省所占总有效调研数量的百分比。

从统计数据上看,沙坡头景区的客流地域空间分布省份有27个、巴丹吉林21个,后者的客源市场集中度更强一些。

沙坡头景区的客源空间分布更加分散,巴丹吉林景区的客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客源地集中有利于景区对主要客源市场展开针对性营销;但客源市场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景区经营不稳定,受到主要客源地旅游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经营风险较大。

三、结语
我国沙漠旅游景区的客流季节性非常明显,旅游淡旺季突
出,且中间没有平季。

旅游核心吸引力越偏向自然类的景观客流季节性越明显,反之,越偏人文类的景观越不明显“的规律。

旅游审美因素也对沙漠景区的客流季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伴随沙漠地区特殊植物最具观赏性的季节而产生客流的高峰巴丹吉林景区尤为明显。

我国沙漠旅游景区的客源分布较广,沙漠类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集中程度偏高,对部分重点区域的市场过分依赖,这不利于景区经营风险的控制但从另一角看,也可以说明沙漠旅游景区还有很大的区域市场开发空间。

两个景区对比来看,巴丹吉林比沙坡头的市场集中性更强,这说明沙坡头的市场空间格局要大于巴丹吉林,这也反映了两个景区处于不同的景区生命周期阶段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沙漠旅游已经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苍凉、神秘的沙漠必将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到来。

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提高沙漠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沙漠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也是十分脆弱的,旅游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在其他地区被反复上演过,如何使沙漠地区尽可能“趋旅游经济之利,避环境破坏之害”,还需要我们对沙漠旅游景区游客时空特征做进一步的研究,建立游客模拟预警方案,这条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吴正.中国沙漠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
摘 要:对两个典型沙漠景区游客接待量进行分析,从旅游气候舒适度、闲暇时间、旅游审美等角度分析了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变动的原因,并进一步计算客源市场比例同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

得到如下结论:①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明显,而且越偏向自然的景区季节性越明显;②气候舒适度是沙漠客流的必要条件,对客流季节性变动影响较大。

关键词:沙漠旅游;旅游客流;客源分布;气候舒适度
我国沙漠旅游景区特征与影响因素
——以沙坡头、巴丹吉林为例
李文光
(赤峰学院法学与商务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