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模式改革

合集下载

护理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

护理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
验 教 学 管理 力 度 , 果 良好 。 效 1 完 善 实 验教 学管 理 的 规 章 制 度 , 化 实 验 室 建 设 和 管 理 的 强
重 要 性
评估 、 实验项 目及 资料 管理等 进行 了规 范化 要求 。为 提高实
验教 师的素质 , 励教 师提 高实验技能 , 鼓 让教 师了解先进 的技 术设备及 先进 的管理经验 , 自觉提高业务 能力 , 真正地推进 了 实验 管理 的科学 化 、 规范化 、 现代化 。 目前 , 院的实验 教学 我 管理 能力 比以往大有提高 , 已初步形成了 自己的管理模式。
维普资讯

18 3 ・ 2
是急诊或是住 院患者 , 由于病情危 、 急或 意外 伤 害突然打 重、
悦 耳 的音 乐 , 给 人 以 美 的 享 受 。 护 士 的 语 言 受 特 定 环 境 、 它 目
击, 他们往 往心情烦 躁 、 自制力下降 , 对外采取攻击态度 , 迁怒 于人的心理机制 , 使他们常把怒气发泄在 护士身 上。因此 , 护
士的 自控能力便是与患者沟通 的一座桥梁 。护士应 自觉加强 意志磨练 , 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位置 上思 考问题 , 自觉 培养 自 我控制能 力。首先是在工作 中善 于克 服困难 , 排除外界干扰 ,
的、 对象 的制约 , 要求其 在不 同环 境 , 对不 同对象要 有不 同 针 特 色。我们知道 , 护理工作中所 接触 的是失去健康 、 生理病态
的人 , 我们除药物治疗外 , 更需 要心理 配合。这就需要我们通 过语言 的表达让患者感受到关怀 , 人格上得 到尊重 , 生活和心
理上得到满足 。
以较高的涵养迫使 自己去完成或必须完成 的任务 。其 次是善 于控制 自己的情感 冲动 , 用较 大的肚量及 时互换 角色来 控制 自我情绪 。再次是对偶 发或突 发情况有较 强的应变 能力 , 冷 静、 灵活地妥善处理 , 遇事不惊 、 处事不急 , 表现 出高品位 。时 刻把 自己摆在患者 的位 置上思考 问题 , 冷静处事 方能使 护理

社区护理两阶段实践教学方法及效果的探讨

社区护理两阶段实践教学方法及效果的探讨
维普资讯
V0 . 4 】 2 20 6 N . 3 O 0 1
社区护理两阶段实践教学方法及江西 九江 3 20 ) 30 0
摘 要 :目的 为提 高社 区护理课程 的教学质量 ,培养能适应社 区护理工作的实用人 才。方法 实施两阶段 实践教 学方案 : () 1 在理论教 学过程 中, 为居 民体检、 建立健康档 案、 健康 指导;2 临床 实习前 , () 对特殊人群进行生活护理 、 卫生宣教 、 复训 康
中。
录 ,积 累了大量 的第一手 资料 ,为奖惩 实施提供 了有力 的依
据。
2 3 按 测量 结 幂 实行 英 惩 .
4 体会 通过实践 , 我们 深深体会到 , 导奖惩改” “ 是实 习管理中必 不可少的 四大要素 ,它们互相联系、互 相依赖 ,是一个有机整
体。 首 先 。 实 习前 做 好 引 导 , 十 分 必要 的 , 应 将 其 贯 穿到 在 是 并 实 习 的整个 过 程 中 。这 是搞 好 实 习 管 理 工作 的前 提 。 其 次 , 实 习过 程 中 , 到 尺度 清楚 、 在 做 奖惩 分 明 , 搞好 实 是 习管 理 的 关键 。只有 这 样 , 能 营 造 公 平环 境 , 分 调 动 实 习生 才 充
随 着护 理 工 作 范 围 由 医 院扩 展 到 社 区 , 病 预 防 和 健 康保 疾 健 更 多 地 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 。为 提 高 社 区护 理 课 程 的教 学 质 量 , 适 应 护 理 模 式 的 转 变 ,培 养 能 适 应 社 区 护 理工 作 的 实 用 型 人 才, 以满 足 不 同人 群 的健 康 需 要 ,自 2 0 0 1级开 始 , 们 在社 区 我 护 理课 程 中实施 两 阶段 实 践 教 学 , 收到 了较 好 的效 果 。 1 方 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及改革探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及改革探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及改革探讨彭美娣【摘要】面对社会对护理的高要求和“90后”护理教育对象的个性化,护理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需要更加灵活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以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的三大要素(情境、协作、教师),提出了与教学模式三大要素相对应的“建点、搭台、扩队”的三大改革策略.【期刊名称】《职业教育研究》【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以学习者为中心;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作者】彭美娣【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修订了学科目录,新增护理学为一级学科,护理学开始独立于临床医学,护理工作者和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患关系的变化,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实用型、能力型护理人才迫在眉睫。

目前,护理教育的对象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90后”大学生,他们个性、自我、好奇、叛逆、现代,热衷于手机、QQ、微信等自媒体,对书本的兴趣减少,对他们的教学应与时代同步,与生活相融[1]。

面对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和社会对护理的高要求,护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正影响着学校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也就是用最适合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需要、最关注的东西,旨在使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

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学专业的进步,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应用。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模拟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模拟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学专业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护理实践,提升其实践能力。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器、虚拟实验室等设备,模拟临床护理场景,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团队合作实践。

模拟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引入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以提高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的真实感和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问题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面临真实世界中的护理问题,通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方案,并学会反思与总结经验教训。

问题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包括引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项目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跨文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一模式的创新在于将学生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实践中,通过与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等进行跨文化交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沟通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赴外实习等形式,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体系和护理理念,增强其在跨文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四、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社区护理中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参与社区健康促进活动、进行家访和居民教育等方式,了解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实践技巧。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于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与社区居民沟通,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高专层次社区护理专业分化方向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实践

高专层次社区护理专业分化方向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实践

高专层次社区护理专业分化方向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及实践随着我国护理的能力增强,社区护理专业化的划分变得越来越细致,我国教育界针对社区护理的专业性指导变得越来越科学。

培养社区护理人员是加强我国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责与任务。

社区护理课程设置创新一、形势分析1.我国教育发展概况随着我国医学技术与护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护理途径与护理的类型得到了适当的创新与变化,我国的护理发展过程之中,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保障了我国护理行业专业化人才培养速度与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中国正在向着社区全面护理,社会全面护理的和谐社会方向发展,打造村级社区护理服务站点,打造社区卫生服务护理,社区的人员生活与卫生条件的提高也为社区护理带来了全新的标准与新的发展契机。

社区护理也终将成为21世纪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活动的一个代表性的发展方向,这个角度出发考虑我国的护理发展与护理的专业化对策也将成为护理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创新途径和学者未来探索的方向。

2.职业教育发展概况高职高专是我国职业化教学的主要平台,全国青少年的30%高校教育经验来自于高职高专学院,这些学院与教学平台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教学优势,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校与社会培养实践性较强的人才,提高学生自我的社会服务实践能力,改善学生自我实用性能力,提高技能性与专业化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教育能力,改善社区护理类型,发展社区护理职业化教育也是高职高专学院的主要发展方向,培养一批新型人才,提高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成为了发展的关键。

二、教育现状1.国外社区护理教育在国外社区护理教育已经很早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与支持,起步较早,课程内容一般是以本地社区服务为主,让学生进入本地的社区内部进行学习与内部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自身的社区护理服务能力,转变社区护理的服务意识,增强社区服务实践练习能力,展现出社区服务的根本性转变,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之中,开设的特色教学就包括社区护理服务教学,该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在培养社区专业化的服务人才,培养适合的社区护理教学人才,开设实践性课程,提高社区实践护理能力。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杂 志 ,0 4 1 5 :5 4 4 20 ,( )4 3— 5 .
巡视护士在坚守岗位的同时 , 应温馨服务于每 瞬间 , 如输 液后 询 问病人 有无不 适 , 液手臂 有无 输
肿痛 , 天气寒 冷 时给 予 病人 热 水 袋 可有 效 地 缓解 输
[ ] 桑 未 心 , 晓 云. 养 护 生 护 理操 作 中的 沟通 技 巧 3 林 培 [ ] 中华护理杂志 ,0 54 ( ) 15 J. 20 ,0 2 :3 . ( 收稿 日期 :0 8 8—1 ) 2 0 —0 5 ( 本文编辑 王亚 芹)
作者单位 :10 0 湖南省 怀化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 80 习 目标 , 突出师生、 生生 、 师师之间的合作 , 以小组活 彭艾莉 : , 女 本科 , 副教 授 , 社区护理教研室 主任 本研究为 2 0 0 7年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 , 目编号 :7 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 项 19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用标准
液时手臂疼痛。
输液 结束 后告 知病人 拔针 后按压 时 间及 按 压方 法, 良好 的 沟 通 能 缓 解 病 人 的 负 性 情 绪 。 据 报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彭艾莉 刘 英
l 区护 理学 教学有 理论课 与 实验 课 两种 形式 , 社
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 , 是教师引导

9 ・ 2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 年第 5 08 卷笫

有趣 ,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 参照评价作为基本手段, 大面积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 巧。整个教学过程生动 、 兴趣和学业成绩 , 改善了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 , 学 达 到 了教学 目标 。 生形 成 良好心 理 品质 的 同时 掌握 了基本 技 能 , 到 达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社区护理学TPKCEE模式教学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社区护理学TPKCEE模式教学

二、正文
1、融入标准
1、融入标准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模式,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包 括: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护理学基础课程紧密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 标、选择适当的融入方式和手段、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等。
2、实施方式
2、实施方式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增加思 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念。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学教育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护理学 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本次演示 将介绍一种新的教学模式——TPKCEE,该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 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TPKCEE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本内容
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 素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社区护理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引导 学生社区健康问题,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还 可以促进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基本内容
TPKCE模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社区护理学 中应用TPKCE模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 和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然而,TPKCE模式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教 师的要求较高、需要丰富的病例资源等。
1、深入挖掘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2)人文关怀:在讲解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时,可以强调对患 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社区护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护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 在 的 问题
( ) 区护理 实践 资源 缺乏 : 国社 区卫 生 服务体 系 一 社 我 尚处于初步发展 阶段 , 普遍 存在 数量不 足 、 服务 质量不 高 、 功能不全的问题 。成 宁市 的社 区卫生 服务 发展 相对 落后 ,
目前 尚未全面的开展社 区护理及卫生保健工 作。 由于客 观
第2 9卷 第 5期
2OO9年 1 月 O






Vo . 9, . 1 2 No 5 Oc . o 9 t2 0
J u n l fXin il o r a a nn ̄Unv ri o ie s
文 章编 号 l0 6— 3 2 2 0 )5— 1 8— 2 10 5 4 (0 9 0 0 6 0
还 未开展家庭访视 , 教育 , 健康 建立 健康 档案 , 慢性 病人 为
提供居家护理等 实践 内容 , 能体现 社 区护理 实践性 只采用讲 授 法 , 我 小组讨 论 的教学 方法 , 还未开展小组合作学 习, 角色扮演法等更加 灵活 的教
学方法 , 未能充分利用互联 网资源 引导学 生 自学 。
( ) 一 重视 社 区护理 教学 基 地 的建设 : 开 阔思 路 , 要 多
护理 , 康教育 , 健 建立健康 档案 等社区护理实践 内容 。由于 缺乏社 区护理实践 资源进行 教学 , 学生 对社 区护 理工作 的
途径 、 多渠道开发社 区护理教学 资源 。 1综合 分析和考察 当地社 区的条件 , . 选择 政府重视 、 经 济水平 较高 、 区服务 开展得较好的社 区 , 社 以及地理 位置离 学 校较近的社 区来建设社 区护理教学见习 、 实习基地 , 院 我 可以与这些社 区的社 区卫 生服务站 ( 中心 ) 建立 合作关 系 , 签 订合 作协议 , 开发和建设长期 、 稳定 的实践教学基地 。 2 以附属医 院为依托 实施 教学 , 以通 过 附属 医院 的 . 可 社 区门诊开展社 区护理 教学 , 以家庭病 床为契机 , 组织学 生 深入辖 区家庭 , 开展社 区卫生服务 的护理 工作 。 3 与社 区中的老 年活 动 中心 、 老 福利 机构 、 儿 园、 . 养 幼 学校等机构 进行协商保 持长期 的联 系 , 并取 得 当地社 区居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一、课程理念社区护理学是适应大众保健需求与医学、护理、社会、康复、预防医学、人文等学科密切相关、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一门护理应用学科。

社区护理服务伴随着卫生服务的迅速发展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为拓宽护理领域、满足人们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基础课,以不同护理对象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为基本框架,由是一个单元构成,主要陈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社区护理中常用工作方法以及护理技术、个人与家庭、社区、群体和组织为中心的护理,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社区灾害与急救等。

课程内容系统反映了从社区逐步发展个体与家庭的健康管理,以此达到促进社区健康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构成上力求反映了医疗体系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树立社区护理新概念,应用社区护理学中的知识对家庭作出健康评估,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实施卫生保健,确定个人、家庭、社区诊断,使护理进入社区、家庭,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其内容包括杜区护理概论、护理方法与技术、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以群体组织为中心的护理、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慢性病及传染病的社区管理与病人的居家护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社区康复护理、环境卫生、社区灾害与急救。

二、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掌握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掌握常见地方病、职业病、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慢性病的防制;掌握特殊人群的保健内容和方法;掌握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研究、控制中的应用;熟悉预防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了解预防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能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收集社区健康信息并实行动态管理;能够开展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等服务;能够开展妇幼心理保健和计划免疫咨询服务;能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系统管理;能够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能够开展爱国卫生、除害灭媒知识的宣传。

《社区护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社区护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康向上的情绪体验9恢复并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O 5 结论我们利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护生在SARS 流行期间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做了分析和探讨9为了解当代护生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 人生观 价值观 护理专业思想 卫生保健知识方面提供了基础资料O 结果显示9研究参与者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 体验了极度恐惧焦虑 想逃避现实 过度防护 顺应变化的复杂过程O 充分暴露了护理教育中存在的心理教育 人生观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 传染病防护知识教育 适应能力培养的薄弱点O 提示我们在教授护理本领的同时9更要重视育人9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理职业的奉献精神O 根据护生不同时期的情绪和行为体验9及时给予指导教育 关爱 鼓励与支持O 课程内容中需增加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激训练如S 包括SARS 在内的传染病大范围流行9洪灾9煤矿坍塌9山体滑坡9地震9战争等O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O 一是通过影视录像 宣传手册等熟悉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诊断 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原则9二是请防感染专家讲解防护知识及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方法9穿脱隔离衣的示范9三是请心理专家讲授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疏导方法9四是将非典型性肺炎列入传染病学中9作为医学护理院校的必修课内容9五是各大学院校对传染病预防工作应常抓不懈9建立必要的防护设施O 教师与护生9学校与护生的家长应建立密切的联系9以便对每一护生个体的成长历程 家庭背景 心理类型全面了解9确立针对个性特征所开展的整体护理教育模式O 培养出高素质 高质量的护理专业人才O(收稿日期I 2004-01-13)《社区护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李峰 李桂英(山东大学护理学院9山东济南250012关键词 社区护理学 案例教学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S 1002-6975(2004 07-0603-02基金项目!2002年山东大学教学科研资助项目9山大教字 2002 121号作者简介!李峰(1961H)9女9江苏9本科9讲师9副院长9从事护理管理学及社区护理学教学及研究社区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9是护理学专业课之一9实践性较强9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9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理论知识较好9但技能学习有欠缺9针对这种情况9笔者试用案例教学9取得较好效果O1 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目的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9采取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9从实际案例中学习 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 原则 方法及操作技能9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9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参与性[1]O 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模拟护理情景9使他们从中获得锻炼9提高独立工作能力O 这种能力包括自学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等[2]O2 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在 社区护理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要体现H 教师主导9学生主体:9构建教师与学生交互式教学关系9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9培养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学习的理念9使学生尽可能将学过的各种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9并有效利用竞技性手段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方面的兴趣9努力营造自主 自发 自觉的学习氛围O 3 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对象为2001级护理专业高职班76人9全部为女生9高中毕业后入校9已学习完医学基础和部.306.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7月第19卷第7期分护理专业课0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依据教学内容采取三种形式的案例教学03.1课堂引导式案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讲清原理给出分析过程得出分析结论发挥烙印~理解之功能0如讲授家庭健康章节为了讲授家庭健康的等级模式举出典型家庭健康案例由教师逐个分析得出家庭健康的四种模式0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区别不同的家庭健康模式理解家庭健康的基本内涵和等级意义03.2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重在应用~发挥培养素质和能力之功能0如讲解慢性病居家护理章节因为常见慢性病人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前期教学中已经学习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区环境下的慢性病人0由教师选择几类常见慢性病人的基本病例发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0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根据已学知识完善病例然后讨论慢性病对病人和家庭的影响并制定居家护理计划0小组讨论后公布讨论分析结果形成案例讨论报告0教师参与讨论给予引导但讨论中教师不发表结论性的意见0通过讨论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模拟的情景有机结合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同时讨论中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判断和表达的能力03.3课外思考式案例教学以学生自我研究为主重在应用发挥巩固~提高能力之功能0如讲授家庭访视章节结合社区见习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个家庭绘出家庭三代结构图分析家庭内外资源制定家庭访视的策略独立完成一份家庭访视案例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从学习的理论知识出发结合实际查阅资料整理分析然后再形成对实践的总结并上升到理论04案例教学效果课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7份有效问卷70份0调查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90%>学习后有较大的收获(93%>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76%>提高了自学能力~查阅文献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63%>04.1有利于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案例教学以其真实可靠性~高度概括性~清新感知性使学生更易掌握所学知识0而且案例教学是一种间接实践案例分析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进入角色结合实际学生学会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所以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04.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案例是对现实情况和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增强学习兴趣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04.3增强了学生科研和写作能力0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要独立分析~讨论争辩~搜集资料~编写案例等这些学习过程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机会锻炼了整理资料~判断~总结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0笔者从中体会到师资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准备是完善案例教学的重要因素任课教师要多进行实践了解和接触更多的实际情况0另外案例教学受学生学习模式~学习态度的影响以及与学生主动查阅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有关目前能用于案例教学的学时有限适合的案例较少也是制约案例教学的因素0参考文献1华梅~管理类课程教学应实施案例教学法J]~教师论坛2003(5>=15"16~2李伟郭继志赵延奎等~案例教学法在卫生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9>=474"475~(收稿日期:2004-02-05>!知识角!干热疗法有哪几种?适应证是什么?答:干热疗法有五种0(1>热水袋:用于保暖和局部解痉镇痛水温60"700昏迷~老人~小儿等病人应为50;(2>化学加热袋:温度可达40;(3>烤灯或烤架:常用于照射感染的伤口~臀红~烧伤~断肢再植术后伤口等;(4>电热褥(毯>用于取暖可持续供给大面积温热;(5>暖箱:用于早产婴儿可根据需要调节温度0---摘自<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406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7月第19卷第7期《社区护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作者:李峰, 李桂英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2刊名:护士进修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年,卷(期):2004,19(7)被引用次数:11次1.华梅管理类课程教学应实施"案例教学法" 2003(05)2.李伟;郭继志;赵延奎案例教学法在卫生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999(09)1.邹淑珍.方敏《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家庭护士(下旬刊)2008,6(9)2.贾佩华.王磊.苏红梅《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3)3.高钰琳.陈佩云.周璇.孙晓嘉.林劲秋社区护理学课程中开展PBL教学初探[期刊论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4.李峰.韩杰.李明<社区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实施方案[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5.于杨.何国平.Yu Yang.He Guoping角色扮演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6,20(13)6.王爱红.陈丽霞.胡培.王芸《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循证护理技能培养探讨[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7.刘素珍.谢红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现状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6)8.沈慧霞.冯正仪.胡雁.袁浩斌.顾沛.张士珂.罗钢.傅华社区护理专业课程计划的研究[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9.泮昱钦重构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期刊论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0.高钰琳.陈佩云.孙晓嘉.周璇.林劲秋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开展PBL试验改革效果分析[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8,22(16)1.苗梅静.苏鹏飞.雷娟《护理伦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08(8)2.汪娩南.廖晓春家庭走进课堂在《社区护理》课程开放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教育 2006(3)3.郭琼芬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 2006(5)4.单锦婵浅谈《护理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和体会[期刊论文]-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4)5.郑力上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15)6.刘海波.陈小慧.石蕾《社区护理学》家系图教学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7.王永伟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1(31)8.王超男.毛春节.王怡红.郑庆荣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5)9.任秋爱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 2008(2)10.黄梅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案例编写探讨[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 2009(12)11.郭莉.张瑞丽.茹淑玲.刘丽华.李蓉.李志红.范晓丹病例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07(11)本文链接:/Periodical_hsjxzz200407012.aspx。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Community Nursing课程代码:学时:32学分:2理论学时:32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为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及护理学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护理已受到卫生部门及社会民众的高度重视,成为促进人们和社会健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而且社区护理在社会需求及护理学科自身发展的推动下,已成为一门融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为一体的应用型护理学科。

可见,社为护理做为护理领域中新兴的重要学科,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社区护理学课程将以个体、家庭、和社区健康为主线,介绍和讨论社区护理的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社区护理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神圣内涵,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人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

是学生能够认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明确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内容,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技术,并能把前期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指导后期的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目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社区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授课、实验、小组作业、见习及理论考试。

课堂讲授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结合课堂讨论、多媒体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进行,来逐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能力。

小组作业是检验学生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能力。

通过课外完成的健康实践,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实验是在实验室里,以小组作业收集的资料为内容,以小讲课、角色扮演、健康咨询等表现形式,在社区护理技能训练室进行模拟实践,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表演练习。

社区护理学教学实践报告(3篇)

社区护理学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社区护理学是一门以社区为背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以护理服务为手段,以促进社区健康为目标的应用学科。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社区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社区护理学在临床护理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社区护理学教学质量,本人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现将实践过程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1. 社区护理学教学现状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学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此外,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2. 社区护理学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学的认识,使其了解社区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实践方法和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具备社区护理基本技能,如健康教育、家庭访视、慢性病管理等。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讲解社区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方法和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学的认识。

在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健康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社区护理技能。

2. 案例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社区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运用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练习社区护理技能,提高操作水平。

3. 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与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同时,邀请社区护理专家、优秀毕业生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

4. 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实践效果1. 学生对社区护理学的认识得到提高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对社区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实践方法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社区护理学在临床护理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2. 学生社区护理技能得到提升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社区护理基本技能,如健康教育、家庭访视、慢性病管理等,为今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 2 ) 实践表 现 占实践 考核 成绩 的 8 0 %, 包 括实践 态度 、 实践作
业、 综合知识 的运用 3方 面 , 由教学设计小组评价翻 。我们将考
护理实践经验 , 提高 了其语 言表达与沟通 能力 、 协 调和合作能 力、 自学能 力 、 教学能力 、 分 析问题与解决 问题能力 、 评判性思 维能力 以及创 新能力 。此外 , 也为社 区居 民提供 了方便及 时的 健康信息及健 康知识 , 使居 民足不 出户就能获得专业 的护理帮 助, 受 到社 区居 民的欢迎 和称赞 , 真正达到 了理论联 系实 际的
分。
4 . 1 理论 考 掇
理论考核成绩 占 6 0 %。从社区护理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进
行 闭卷考试 , 考查 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 、 理解和运用情况 。在试卷
表 4 学生对社区护理实践能力考核的评价【 n ( %) 】
中加入体 现学生灵 活性 、 创 造性 、 综合 分析 能力 的测 试题 目, 使 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及时客观的评 价。
生正 面教学效果 的背后 , 往往会 出现各种矛盾 以及 由这些 矛盾 引发 的各种相关伦理问题【 l 1 。为避免这些 问题 的产生 和培 养学
在进行健康宣教前要求学生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 , 熟 记健康宣教 内容 , 既要做到解释准确 , 又要通俗易懂。家庭访视 进行角 色扮演 的脚本可 以按教师提供 的资料来创作 , 也 可以小 组创作完成 。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 的人际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
表 3 学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效 果的评价[ n ( %) 】
考核 的 目的是激发 学生对社 区护理 的兴趣 , 调动学生 学习 的内在动力 , 使 学生 明确 自己需 要加强学 习的 内容 , 促使其努

《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0 ,9 4 : 15—12 . 0 5 1 (C) 12 16
作者简 介
麻 晓玲 、 周方工作单位 :3 0 4 山西 中医学院。 002 , ( 稿 日期 :0 8 2—2 ) 收 20 一O 8
( 文 编 辑 王钊林 ) 本
《 区护 理》 程 实践 教 学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社 课
维普资讯
家庭护士 20 0 8年 3月 第 6卷 第 3期 下 旬 版 ( 第 1 2期 ) 总 0
・8 5 ・ 3
是怎样 进行 家庭 护 理评 估 工作 的 , 不 是 让 教 师 告 诉 决 问题 的同时 锻炼 了沟 通交 流能 力 。 而 总之 , 例 式 、 景 式 教 学 方 法 和 传 统 讲 授 法 相 案 情 你 应该 怎样做 , 而提 高 了学生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 从 3 3 有 利 于知 识 的 内化 . 学 生 通 过 对 此 项 案 例 的亲 比 , 重学 生 的创新 能力 的培养 , 重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 注 注 题 的 能力 , 有利 于知识 的 内化 , 够 缩 短社 区护 理理 论 能 与临 床实践 的距 离 , 在培 养 学 生 的沟 通 交 流 能 力 等 方 面都 有 其 优 势 。但 是 案 例 式 、 景 式 教 学 占用 的学 时 情 较 长 。案例 和情 景 可能使 学 生形 成 一些 不 正 确 的概 括 化认 识 。因为有 时某 一 或两个 案 例 所展 现 出 来 的信 息 非常 吸引人 , 生也 深受 影 响 , 在 这 案例 上 形 成 的概 学 但 括 化认 识 , 也许 远远 不能 说 明事 物 整体 , 样 就 出现 了 这 种“ 过度 概 括 化 ” 现象 。 因此 , 求 教 师 要 把 讲 授 的 要 教学 法 和案 例 、 情景 教学 法有 机 结合 , 挥 各 个教 学 方 发

《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九江医学2008年第23卷第2期J i uji ang M e di cal Jour nal2008,23(2)69《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木廖晓春陈丽华赖雪花(九江学院护理学院江西九江332000)关键词社区护理;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838(2008)02—0070一(02)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或在教师所创设情境的帮助下,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以“社区中的健康教育”一章教学为例,说明在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过程。

l教学前准备1.1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主要针对我校护理学专业2004级本科班、2005级专科班学生,本科班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专科班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了相关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和临床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2教学内容分析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章节,它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作为基层卫生保健工作的先导,是将预防保健工作落实在基层的重要手段。

本章教学中主要介绍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和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技巧。

1.3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社区护理学的特点,制定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健康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内容和形式、健康教育的策略;了解健康教育模式及学习理论。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收集信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严谨求实的态度、主动探索的精神。

1.4认真备课、准备相关教学设施为了保证课堂学习效果,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使用pow er poi nt、a ut hor w ar e 软件进行了相关课件的制作,并对教学中所需的电脑及相关设备进行了检查。

社区护理学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的研究

社区护理学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的研究
能教学 方法进 行 改 革 与探 索 , 得 r较 好 的效 果 , 取 报
告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至1 8学 时 , 并根 据 社 区 人 群 的卫 生 保 健 知 识需 求 及 常见 病 、 多发病 的诊疗 、 护理 和健 康 教育 等不 同内容 ,
由我 院护理 教 研 室统 一 编 写社 区护 理 学 实 践教 学 大
纲 、 区护 理学 实 践指 导 、 区护 理 学 操 作 流程 等 辅 社 社 导教 材 。内容包 括 社 区卫 生 调 查 、 区 健康 教 育 、 社 人
际沟 通 、 社 急 救 、 妇幼 保健 及 计划 生育 、 童保 健与 儿
1 1 对象 .
选择我 院 2 0  ̄2 0 级 全 日制护 生 3 0 02 0 5 8
维普资讯

6 ・ 6

护理教 育 ・
社 区护理 学 实 践 技 能教 学 方 法 的研 究
陈 正 英
Isrc o Βιβλιοθήκη o s f r n kl o mu i rc c/CHEN Z eg n nt t nMehd s g isnC m nt P ate/ ui o Nu i S li y i hn g
护生作 为对 照 班 , 0 4 2 0 ~2 0 0 5级 1 0名 护 生 作 为 实 8 验 班 。两组 均 为 同一 教 师 授 课 。两 班 性 别 、 龄 、 年 学 制 比较 , 差异无 显著 性意 义 ( P>0 0 ) 均 .5 。
12 方 法 . 12 1 教 学 方 法 ..
摘 要 : 的 探 讨 提 高 护 生 社 区 护 理 学 实践 操 作 技 能 的 教 学 方 法 。 方 法 将 3 0名 护 生 按 年 级 分 为 对 照 班 2 0名 目 8 0 ( 02 2 0 2 0 ~ 0 3级 ) 实验 班 1 O名 ( 0 4 2 0 级 ) 对 照 班按 传 统 的 社 区护 理 实 践课 程进 行教 学 . 和 8 20~ 0 5 。 即授 课 后 由教 师 按

新医改形势下高职院校《社区护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新医改形势下高职院校《社区护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位: 7 3 0 0 0 0 ,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 6 3 H/ i k a n s s o n J . Ex p l o r i n g t h e p h e n o me n o n o f e mp a t h y [ D- ] . D e p a r t —
效果评价的调查 。
l 《 社区护理》 课 程 设 置 改 革 依 据
《 社 区护 理 》 的 课 程 建 设 主 要 根 据 目前 我 国社 区护 理 工 作 岗
t i o n a l C OI l e g es u n d er n e w me di c a l r e f O r m
s p o n s e s a r e mo d u l a t e d b y t h e p e r c e i v e d f a i r n e s s o f o t h e r s E J ] . Na —
C ur e , 2 0 0 6, 4 3 9 ( 7 0 7 5 ): 4 6 6—4 6 9.
[ 5 3 F u l t z J , B a t s o n C D, F o r t e n h a c h VA, e t a 1 . S o c i a l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t h e
e mp a t h y —a l t r u i s m h y p o t h e s i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p 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 s o c i a l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社 区护 理 ; 教 学改革 ; s P考 站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0 文献标识码 : C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社区护理课程体系——以《社区护理学》实验课为例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社区护理课程体系——以《社区护理学》实验课为例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社区护理课程体系——以《社区护理学》实验课为例摘要】结合居家养老新模式中的社区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利用超新泛雅教学平台和学习通手机客户端,探索社区护理学实验课程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效果证明,该模式有效的解决了社区护理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开展科研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居家养老新模式中“个体、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健康保健服务目标。

【关键词】社区护理;实验课;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246-02超星泛亚平台和“学习通”移动平台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推出的依托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学习教育应用软件。

超星泛雅教学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建设,借助“学习通”移动终端开展:学习、分组、讨论、通知、签到、直播、上传下载、作业、投票、评分……等教学功能,实现资源、教育、体验、交互和拓展,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互动的线上平台[1]。

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会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地增加,社区护理在全民健康管理中的角色越来越凸显,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2]。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社区护理学》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6周,总课时数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

此外另有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

社区护理学实验教学是巩固、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践行立德树人,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3]。

如何将社区护理实验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体现社区护理服务由医院转向社区,以社区人群的需求为根本。

护理本科教育标准及专业认证中关于社区护理的技能目标提出,社区护理的基本能力是指能在各种环境中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三位一体的健康保健服务[4-5]。

《社区护理》实训指导

《社区护理》实训指导

《社区护理》实训指导一、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训一家庭访视 2实训二家庭病人日常护理技术(床上洗头法) 2实训三快速血糖测定法 2 实训四女大学生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2实训五社区中的健康教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计12实训一家庭访视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实践题目家庭访视实践时数 2 实践类型综合性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家庭访视的目的、对象、内容及访视的技巧。

熟悉家庭访视的过程。

实践重难点及解如何与被访视者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和访视的技巧,实践课由教师先讲决办法如何取得被访视者的信任以及沟通的技巧。

实践方法教师讲解实践方法(重点讲解实践注意事项及沟通技巧)后,由学生在社区进入受访者家中完成实践内容。

实践用品笔、笔记本、学生证、工作服、工作帽教材:李秀玲主编,《社区护理》,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 教材和参考资料参考书:1. 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 黄惟清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郑一宁主编,《社区专科护理实践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实践步骤]1. 老师简单讲授家庭健康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20 分钟)2. 学生进入家庭对家庭进行健康评估。

(60 分钟)3. 课堂小结。

(20 分钟)4. 老师根据学生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补充说明,并介绍访谈技巧(20 分钟)[ 理论指导]1. 家庭健康评估的目的和意义2. 家庭访谈的注意事项和技巧1 )访视前的准备:按照家庭健康评估的内容制定访谈计划。

(穿着得体、应介绍自已)2 )注意访谈技巧的运用: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制造轻松的访谈氛围,按照访谈计划与家庭进行交流( 倾听尊重他人)3 )当被访视者出现特殊状况时,如发怒、哭泣等,注意应对措施。

(沉默、触摸)4 )访谈过程中注意纪律,按顺序提问,不得喧哗。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及效果评价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及效果评价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及效果评价董玉静;王爱红;殷海燕【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及其效果.方法将每班学生随机分为九个小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家庭访视模拟演练、社区康复模拟演练以及研究性学习,每个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不同的主题,由三个小组分别完成.使用学生实践成绩以及自制教学评价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实践成绩平均分为86.5分,优良率为71.1%;不同实践项目的小组实践成绩存在差异,社区康复小组成绩得分及优良率均低于家庭访视小组和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体会了不同人群的社区护理要点及将护理理论应用于社区护理实践;57%的学生希望能够增加视频教学;62.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能够体现对社区护理专业能力的考查.结论实践教学整体效果良好;社区康复实践项目难度较大,学生康复相关知识准备不足;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应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及内容;改进评价方式,重视过程评价.【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6(031)007【总页数】3页(P626-628)【关键词】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作者】董玉静;王爱红;殷海燕【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社区护理学》是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1]。

实践教学是社区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实践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疾病护理,还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等内容[2]。

设计合适的实践教学项目是实践教学的关键。

本研究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项目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1.1 研究对象以2012级6个班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276人,其中男生18名,女生258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模式改革
作者:杨琼
来源:《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年第05期
摘要:采用课堂实践和社区实践两种方式实施《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以提升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51-02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当代护理人才也有了不一样的要求。

以往的护理工作大都局限于医院,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护理工作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基层,面向社区与家庭。

因此,社区护理的教学工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对社区护理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引导护理学生选择社区就业的重要措施。

一、对象和方法
1.实施对象
选择安顺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三年制大专护理学专业,共计111人。

其中男生5人,女生106人,年龄20岁至22岁。

按照拟定的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来实施计划。

2.教学方法
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堂实践和社区实践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社区护理学》的内涵,参与社区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

(1)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等等。

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社区实践教学。

教师安排学生去社区实习。

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实习,让学生参与社区护理实践,提高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二、研究结果
具体研究结果如表1和表2。

三、学生社区护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
由表2可以看出,专业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占97%。

81%的学生认同这种实践活动,觉得这种学习能够提高积极主动性;80%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改革提高了沟通能力;90%的学生认为此次学习增强了动手能力;84%的学生觉得通过这次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也就是说,综合评价学生社区护理实践能力良好,有效达到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目的,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四、讨论
1.优点
(1)教学时间安排合理。

从表1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课时安排比较满意,《社区护理学》的理论教学为24学时,实验教学为12学时,总计36课时。

与原有的课时相比,实验课的课时增加了,表明改革后的《社区护理学》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社区实践中,学生可以和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不仅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后的社区护理教学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增加实践经验。

(2)教学内容及方法选择合理。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整,这样更适合学生的需求,也适应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个性鲜明的学生,要想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学以致用是很困难的。

因此,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

基于此,我们设定了社区家庭访视内容、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也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

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等方面都应予以重视,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内心对学习感到一种渴望,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实践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应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首先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课堂,跳出课堂的条条框框,多多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不足
改革后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尤其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当前对校内模拟训练的课时安排不够,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模拟训练,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还应该完善考核与评价标准,给学生一定压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主动参与训练;②进行家庭访视时,有些居民并不配合学生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效率,因而需要加大社区护理的宣传,使居民多了解护理进社区
的好处,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要求。

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和健康护理,为他们建立档案,时刻关注身体状况;③社区实习课时安排较少,且时间固定,如果部分学生因为某些原因错过这次活动,那么就失去了这次重要的社区实践经历,从根本上来说没有达到《社区护理学》实践的意义,不利于职业素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随着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只有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特点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才能使护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护理范围和项目局限性较大,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尚未真正建立,与全方位的社区护理职能相距甚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适应了当今社会对社区服务人才的需求,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就业。

参考文献:
[1]贾佩华等.《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
[2]王莉莉等.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9,(15).
[3]尚少梅,侯淑肖.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1,(05).
[4]胡凤琴等.高专层次社区护理专业分化方向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及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9,(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