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 自给。幼稚盈室,瓶 无储粟,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亲故多劝 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求之靡途。 会有四 方之事,诸侯以惠爱 为德,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于时 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 之利,足以为酒,故 便求之。
我家贫穷,仅靠耕种田地不 瓦瓮,盛粮食的器皿 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孩子很多, 生活来源。用法 见注释 米缸里没有存粮,我找不到什么 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大多 此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员。 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有 舒貌 ,轻快的样子 这种想法,但苦于没有门路。刚 有所思念,有这种想法 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差使, 各地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无 ,没有门路 叔父因为我的贫苦境况就把我推 荐了去,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城的 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官吏。这时战乱还没有平息,我 心里害怕到远地去的差使。而彭 战乱还没有平息 泽县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 田收获的粮食也足够酿酒之用, 供俸禄的田 因此我就在彭泽县担任职务。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 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 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 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 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 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 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 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作品回顾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品回顾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 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 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 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 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 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 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 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 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 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 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品回顾
《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 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 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 此自终。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 元亮 , 号 五柳先生 ,谥号 靖节先生 ,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 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他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 志济于苍生”的志向。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 官回家,从此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 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 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 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 精神。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 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 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 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 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 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 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 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 然是道家思想。
欤语气词什么道理为什么本性造作勉强庄稼成熟收拾行装日夜兼程地回去不久去吊丧的心情就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就着这件事抒发自己的心意命名生产理论把企业仅仅抽象为一个生产函数一种投入产出关系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匣子它没有讨论企业内部是如何配置资源的企业是如何组织生产的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各自的边界在哪里
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 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 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 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 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 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 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 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 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文学上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 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 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 之音。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 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 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 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 《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 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 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朗读节奏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 与我 / 而相违,复/ 驾言兮//焉求?
悦// 亲戚/ 之情话,乐 /琴书//以消忧。
农人// 告余以 / 春及,将 //有事于 / 西 畴。或命 /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 /以寻壑,
亦// 崎岖 /而经丘。木// 欣欣以 / 向
荣,泉 //涓涓 /而始流。善//万物
xī
庭柯 kē
盘桓 huán
棹 zhào 窈窕 yǎotiǎo 遑遑 huáng 皋 gāo
文中的韵脚字
第一段:押uì韵,韵脚是“归”、“悲”、“追”、“非” 第二段:押三个韵: ①ì、uì韵,韵脚是“衣、微” ②un韵,韵脚是“奔”“门”“存”“樽” ③an韵,韵脚是“颜”“安”“关”“观”“还”“桓” 第三段:押一个韵ou 韵脚是 “游”“求”“忧”“畴”“舟”“丘”“流”“休”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 有 “之”“期”“耔”“诗”“疑”
本文诵读应注意:
①四句一节,每节表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②六字句按三拍读。 ③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
④ “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作一句读,适当 地延长读末字的时间。
⑤ “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 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
朗读节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 //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 /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 //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 光/之熹微。
/ 之 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朗读节奏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 委心 遑 // 任去留?胡为乎 / / 遑 //欲何之?富贵 非 吾愿,帝 // / // 乡 不可 期。怀 / 良辰 以孤往, / // 或 植杖 而耘籽。登 东皋 /以 / // 舒啸,临 清流 / 而赋诗。聊 乘 // // 化/ 以归尽,乐夫 天命 / 复奚疑 // ! //Βιβλιοθήκη 创制者:屈原 基础:楚地民歌
辞
体例:诗体 六字句为主
特点
每句三拍
四句一节 好用“兮”
一读:
一字一词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 读准节拍;了解词义,弄懂并掌握学习 目标提到的字词,理会文义。
正音:
惆怅 chóuchàng 飏 yáng
樽 zūn 觞 shāng 眄 miǎn 矫 jiǎo 岫 xiù 翳 yì 熹微
•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这上半幅,略 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 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 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 坦诚。
•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 情。何则?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 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 在骏奔,自免去职。仲 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 去来兮》。乙巳岁十一 月也。
• 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 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 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 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 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 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 “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 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 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陶 渊 明
归 去 来 兮 辞
学习目标:
一、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了 解辞赋的特点。 二、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 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三、弄懂并积累 “来、胡、奚、谏、是、 引、审、策、矫、景、盘桓、窈窕、遑遑、 皋、委、怀、聊、乘化” 等字词的意义。
《晋书· 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 上官。郡遣督邮至 县,吏白应束带见 之。潜叹曰:‘吾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 县,乃赋《归去 来》。”
问题探究
本文在序中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 隐的原因是什么?
• • • • • • 四点: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 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他发 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 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忍冻 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 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又不想强 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 着程氏妹丧之机,便弃官归田。
朗读节奏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 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 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 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圆/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 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 入,抚/孤松//而盘桓。
但没过多久,我思念田园,也就 不多几日。 什么道理,为什么 眷然,思念的样子 。欤,语气词 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 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 本性 作,不愿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 挨冻受饿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 造作勉强 违背自己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 庄稼成熟 挨冻受饿更痛苦。我曾经做过官, 但都是为生活所迫;于是感到烦恼 收拾行装日夜兼程地回去 不已,觉得这实在有愧于平生的志 愿。只想着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 不久 行装日夜兼程地回去。不久,嫁入 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急切地 去吊丧的心情就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 要赶着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 就着这件事抒发自己的心意 从秋到冬,我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官。 我想对这件事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 命名 情,就写了这篇文章,并命名为 《归去来兮》。乙巳年十一月。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 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 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 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于自己的志趣,这 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题
回去吧
解
归去来兮 辞语气助词 回去
关于辞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 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 句为一小节,二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多用“兮”。 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而辞 仍是诗,四句一节,大多每句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