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木桶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由于哲学社 会科 学研究就其学科体系 、研 究方法及其对象 而言,是 一个极其复杂 的系统 ,因 此 ,如何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及项 目管理 ,使其适应 不断发展的科研需要 ,是摆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管 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 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投入的增加 以及项 目申请数量 的激增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策 和建议 。 管 理 中出现 了一 系列新 问题 ,主要 有 以下几 点 : 2 “ 识木 桶” 理 论 及启示 知 ( )过分强调垂直管理模式。由于我 国特殊的 1 . 木 知识 木桶 ” 理论 国情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来时,我国哲 2 1 “ 桶理 论” 与 “ 2 11 “ .. 木桶理 论 ” “ 桶 理 论 ” 最 早 是 由 美 国 。 木 学社会科学 的管理机构存在行 政化 、职能化 、缺乏 管理学家彼得提 出的。其核心 内容为 :一只木桶盛 灵活性等问题 ; ( )重形式轻质量。各项 目管理人员进行成果 水 的多少 ,并不取决 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 木板 ,而 2 。也就是说 ,任何 评价时 ,往往根据成果 的形式 、字数 、发表或 出版 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 个组织和系统 ,都是 由互相联 系的各个部分组成 单位 的行政级别等外在的特征进行评价 ,而忽视 了 的,而如果组成该组织或系统的各个部分优劣不齐 , 成果本身的质量 ;
k o e g u k tt e r d i o n c in w t h xsi g p o l ms o e p i s p y a d s c a ce c s p a n n r — n wld e b c e o y a n c n e t i t e e i n r b e ft h l o h n o il s in e ln ig p o h n o h t h o
文章编号 :10 79 (0 1 4— 0 6— 4 0 0— 6 5 2 1 )2 0 1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n v t n R sa c nt eP i s p ya d S ca ce csPa nn rjcs n o ai ee rh o hl o h n o il i e ln igP oet o h o S n Ma a e n ae nKn w e g u k t h oy n g me t sdo o ld eB c e e r B T
jcs aae e t et m ngm n. Ke o d :k o l g ukth oy p ispya dsca si cs pann r et m n e et yw rs n we ebce ter ; hl oh n oi c ne ; lnigpo c aa m n d o l e j s g
Ab t a t n t i a e ,t e a t o as s s me s in i c a d ef cie s g e t n r m o ra p c s h c r a e n sr c  ̄I h sp p r h uh rr ie o ce t i n f t u g si s f f e v o o fu s e t ,w ih a e b s d o
2 年 2 0 第4 1 期 1
SnaT mtsh ced 麓 i e ne c e er n e a Rc
di1.9 9 ji n 10 7 9 . 0 12 .0 o:0 3 6/.s .0 0~ 6 52 1.4 0 5 s
基于知识木桶理论 的哲学 社会科 学规划项 目管理创新研究
袁 晓佳 ,刘 宇
( 北京信 息科技 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北京 10 9 ) 0 12
摘要 :以知识木桶理论 为依据 ,针对 目前我 国哲学社会科 学规 划项 目管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从四 个方面提 出科 学 有效 的对 策和 建议 。 关键词 :知识木桶理论 ;哲 学社会科 学;规划项 目管理 中圈分类号 :C 3 . 9 12;F 6 . ;C 2 0 24 0 文献标 识码 :A
哲学社会科学 的发展水平是一个 国家综合 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 同志 曾多次强调 :社会科 学和 自 然科学在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 同 “ 鸟之双翼” 车之双轮” 、“ ,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1 现行哲 学社 会科学规划项 目管理机制 中存在 的
问题
( )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哲学社 3 会 科学 研究 管 理 队伍 中不 同 程 度 地存 在 知 识 结 构 不 合理 、 国内外学术动态的研究缺乏全 面透彻地 了 对 解 、创新 意识和能力不强等现状 ; ( )缺 乏知识 共 享 。 目前 我 国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的 4 研究成果和经验没能充分得到共享,使得重复立项 、 多头研 发 的现 象 时有 发 生 ,从 而 造 成我 国哲 学 社 会 科学研究的资源浪费。 我认 为 以上 这 些 问 题 没 能得 到 很 好 的解 决 ,是 因为缺 乏一 套 完整 系统 的哲 学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管 理机制,因此使得管理 中的各项 政策无法相互协调 配合 ,共同发挥作用 。为此 ,本文运用知识木桶理 论 ,为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管理水平 提出对
Y A i j ,LU Y U NX a i I u oa ( col f cnm c n ngm n,B in fr a o c ne& T cn l yU i ri , e ig10 9 C ia S ho o oo is dMaae et eigI om t nSi c E a j n i e eh o g nv s y B in 0 12。 hn ) o e t j
一
收稿 日期 :2 1 0 0 1- 5—1 ,修 回日期 :2 1 —0 O 6 0 1 7一 5
项 目基金 :北京市教委人 文社科计划项 目 “ 北京 市社科规划项 目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 ( M 0 0 07 0 9 S 2 117 2 0 )
袁 晓佳 等 :基于知识 木桶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管理创新研究
组织 、领 导 、激励 、协 调和 控制等 。 但是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的管理在内涵上有 别 于上述 的管 理 概 念 ,因为 它 是 一 种 以特定 的研 究
项 目及其研究过程为对象的管理 活动,更 为强调项 目承担主体与管理主体之 间的协调及沟通 ,从而实 现项 目的价值最大化。因此 ,我们必须针对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项 目的特点来进行全面有效 的管理 ,完 善 管理 机制 。 ( )人 员管 理模 块 3 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涉及 到大量科技研 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 与,所以人员管理就成为 了 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管理 中不可或缺 的一个环 节。我们只有进行科学的人员管理 ,坚持 “ 以人为 本”的管理原则 ,建立一套完整有效 的人才 引进及 培养 机制 ,并 充 分 利 用 各 种 激励 及 控制 手 段 ,才能 充 分调 动广 大科 研 管 理 人 员 的积极 性 ,带 动 和激 发 他们 的创新精神 ,力求建设一支好 的管理 队伍 ,并 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性人才。 ( )知识管理系统模块 4 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是 国家重要的知识 资源 ,如 果不能对这种宝贵的资 源加 以充分的利用 ,将会 造 22 “ . 知识 木桶 ” 理 论 的启 示 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知识资源的流失 借鉴 “ 知识木 桶” 理论 的思想我们 可 以看 出 , 和浪费,我们必须建立 一个完善 的知识管理 系统。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管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 而知识管理系统是以人 和信息为基础 ,以整合组织 统工 程 ,它 由 战 略 规 划 模 块 、 日常 工 作 管 理 模 块 、 知识学习过程 、提 高组织竞争力为 目的 ,利用先进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及 知识 管理系统模块等组成 。其 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系统 。只有营造和建构 J 中 ,组成 该 系统 的各 个模 块也 存 在优 劣 不 齐 的现 象 , 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管理 系统 ,才能有效地提高知识 为 了更好 地 发挥哲 学 社会科 学 规 划项 目管理 的作 用 , 资源的整体利用效果 和使用效率 ,深化哲学社会科 使其 取得 最 大 的 成果 和 效 率 ,我 们 必 须 对 该 系 统 工 学管理体制 的改革,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 良好 程中不足的模块加以改进,其 中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 的环境 。 模块 : 3 哲 学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管 理 机 制 创 新 的对 策 和 ( )组织机构模块 1 建 议 组织 ,既是一个协作 系统 ,又是一个 资源配置 过程 ,哈罗德 ・ 茨 将 组 织 定 义 为 “ 式 的有 意 形 3 1 建立 流程化 管理 的组 织机 构 孔 正 . 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3 _。组织机构可以将分散 J 迈克尔 ・ 哈默把 流程定义 为:一组相互 联 系、 的个 体汇 集 成 集 体 ,通 过 有 效 的分 工 和协 作 ,实 现 共 同工作来把一种或多种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 单独个体无法实现 的 目标 。而不同的组织机构为 了 产出的活动 ,罗伯特也 曾说过 “ 流程是连接组织 实现其特定的 目标 ,必定会有不 同的组 织结构 和形 的所 有子 系统 为一 个整 体 的胶水 ” ,而哲 学社 会科 ] 式 。因此 ,为 了促 进 哲 学社 会 科 学规 划 项 目出 优 秀 学规 划项 目管理 的整 个 过 程 就 是 一 个 动态 的 、不 断 成果 、优秀人才 ,促 进我国哲学 社会科 学的繁荣发 调 整 的流程 管 理 过 程 。 因此 ,在 对 哲 学 社会 科 学规 展 ,必须要设立科学有效 的组织形式 ,提高哲 学社 划项 目 进行管理 时必须展开流程化 管理 ,强化各部 会科学组织机构 的管理效率 ,加 强组织机构 中各 职 门的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提高流程效率 ,使组织管 能部门的沟通和协作。 理体系化 、规范化 。 ( )管理制度模块 2 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管理为例 ,为 任何一个组织 ,只有进行有效 的管理 ,创造有 了做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的管理工作 ,北京市 利于变革和创新 的组织 氛围,才有可能通过科学 的 于 18 年成立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其 主要 93 决策 ,不断增强组 织 自身的能力 ,不断拓展组织生 机构设置如图 l 所示 : 存和发展 的空间。 目前 ,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 已 由上 图可以看出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经基本统一 ,认为管理 由若 干个职能构成 ,即计划 、 公室是一个职能制 的组织结构 ,又称 “ u型”结构 ,
1 7
那么整个组织或系统的水平将取决 于其劣势部分。 根据 “ 木桶理论 ” 的核心 内容 ,我们可 以引申 出两个推论 :其一 ,要想让 木桶盛满 需要 用 的水 , 必须让桶 壁上 的所有 木板 达到足够 的高度 ;其二 , 只要 桶壁 上有 一块 木板 不够 高 ,木桶 就不 能 是满 的 。 2 12 “ 识 木 桶 ” 理 论 。夏 敬 华 在 此 基 础 之 . . 知 上 ,把这 个理 论 引 入 到知 识 管 理 理 论 体 系 中来 ,得 到 了 “ 识 木桶 ” 理论 ,就是 要 想在 一 个 组 织 中进 知 行知识管理 ,首先必须建造一个密封完整的知识木 桶 ,保证知识不致 流失 ,并且使组成该木桶的各块 木板都具有不断发展完善的成 长特性 ,使木桶能够 根据环境和情况 的变化而不断扩容 ,保 障其 因知识 共 享 和创新 而 产 生 更 多 的知 识 。要 想 建 造 出一 个 密 封 完整 的 知识 木 桶 ,往 往 需 要 四种 类 型 的木 板 ,即 战略 型 木 板 、业 务 型 木 板 、管 理 型 木 板 和 系 统 型 木板 。 “ 知识木桶” 理论 的提 出,为我们实施 知识 管 理提供了一种 可供借鉴 的思维方式 ,即要想成 功进 行知识管理 ,就必须将其作 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 , 为其运行建立完备 的保 障机制 ,让组成该系统的各 块 “ 木板 ”平 衡 和谐 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