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冀教版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冀教版试题
1.一种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现在的商品价格与原来相比()。

A.升高了
B.降低了
C.没有变化
【答案】B
【解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名师详解:假设这种商品是100元,把这种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先涨价10%后是100×
(1+10%)=110元,然后把涨价后价钱看作单位“1”,算出现价为110×(1-10%)=99元,这种
商品原价是100元,99<100,现在的商品价格与原来相比降低了。

易错提示:本题出现两个单位“1”,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商品涨价后也看作单位“1”,两个单位“1”不相同。

2.(2012•东城区)把下表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班学生的视力最好,班学生的视力最需要保健.
(2)哪个班的学生近视情况好于平均值?
(3)对低于平均值的班级,你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
(1)六一班,,六二班;(2)六一班(3)班级要继续发扬科学用眼,保护好视力,争近视率
逐步下降
【解析】由于近视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也叫近视率,近视率=×100%,据此可求出
六一班的近视人数及六二班的总人数,近而求出三个班的总人数及三个班的近视人数,用总近视
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总近视率,完成此表.(1)由表可以看出六一班学生视力最好,六二
班视力较差,最需要保健;(2)六一班的学生近视情况好于平均值;(3)于低于平均值的班级,
可能平时注意眼睛卫生,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工作做得比较好,希望这些班级要继续发扬科学用眼,保护好视力,争近视率逐步下降.
解答:解:六一近视人数:40×20%=8(人),
六二总人数:8÷25%=32(人),
六三近视率:10÷45≈22.2%,
三个班总人数:40+32+45=117(人),
三个班总近视人数:8+8+10=26(人),
三个班总近视率:26÷117≈22.2%,
(1)六一班学生视力最好,六二班视力较差,最需要保健;
(2)六一班的学生近视情况好于平均值;
(3)对于低于平均值的班级,可能平时注意眼睛卫生,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工作做得比较好,希望这些班级要继续发扬科学用眼,保护好视力,争近视率逐步下降.
故答案为:
班级班级人数近视人数近视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除不尽的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六一班 8
六二班 32
六三班22.2%
合计 117 26 22.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统计表,并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3.(2011•成都)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200元,甲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15%的利润定价,后来都按定价的90%打折出售,结果仍获利131元,甲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答案】甲商品的成本是1200元
【解析】设甲成本为X元,则乙为2200﹣X元,分别把甲、乙商品定价后的价钱求出,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后来都按定价的90%打折出售的总价钱,继而根据“按定价的90%打折出售的总价钱﹣成本价=获利钱数(131)”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甲成本为X元,则乙为2200﹣X元,则:
90%×[(1+20%)X+(2200﹣X)×(1+15%)]﹣2200=131,
0.9×[1.2x+2200×1.15﹣1.15x]﹣2200=131,
0.9×[0.05x+2530]﹣2200=131,
0.045x+2277﹣2200=131,
0.045x+77=131,
X=1200.
答:甲商品的成本是1200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设出要求的量,进而判断出单位“1”,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进行解答即可;用到的知识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4.(浦城县)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没有相遇还相距2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乙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
【解析】若全程减去20千米则4小时甲乙就会相遇,用这一距离除以时间就是甲乙的速度和,速度和减去甲的速度就是乙的速度.
解答:解:(500﹣20)÷4
=480÷4
=120(千米);
120﹣65=55(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
点评:本题可以转化成相遇问题,利用全程÷时间=速度和来求出甲乙的速度和,进而求出乙的速度.
5.(苏州)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630÷18×24 ②0.7+3.9+4.3+6.1 ③16×+4×
④(7.5﹣7.5×0.6)÷4 ⑤(+÷3)×⑥.
【答案】①840;②15;③8;④0.75;⑤;⑥1
【解析】①、④、⑤、⑥按分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
②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进行计算.
③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①630÷18×24,
=35×24,
=840;
②0.7+3.9+4.3+6.1,
=(0.7+4.3)+(6.1+3.9),
=5+10,
=15;
③16×+4×,
=(16+4)×,
=20×,
=8;
④(7.5﹣7.5×0.6)÷4,
=(7.5﹣4.5)÷4,
=3÷4,
=0.75;
⑤(+÷3)×,
=(+×)×,
=(+)×,
=,
=;
⑥[()],
=×[÷()],
=×[],
=[],
=,
=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6.一件商品现价35元,比原价降了5元,求降价百分之几的正确算式是()
A.5÷35
B.5÷(35+5)
C.5÷(35﹣5)
【答案】B
【解析】先求出这件商品的原价,然后用降低的价格除以原价即可.
解:5÷(35+5),
=5÷40,
=12.5%;
故选:B.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7.如图是某服装厂2004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1)平均每月产值万元;
(2)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 %.
【答案】(1)182.5,72.5.
【解析】(1)根据题意,可把每个季度的产值相加的和除以1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可用第三季度的产值与第一季度的产值的差除以第一季度的产值,列式解答后再选择即可.解答:解:(1)(400+450+690+650)÷12
=2190÷12,
=182.5(万元),
答:平均每个月的产值是182.5万元;
(2)(690﹣400)÷400
=290÷400,
=0.725,
=72.5%,
答: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增产72.5%.
故答案为:(1)182.5,7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2、找准单位“1”,然后再列式解答即可.8.(2015•衡水模拟)如图是某厂甲、乙两个车间各生产600个零件过程中,生产零件的个数与
生产时间的关系图:
(1)从图上可以看出两个车间生产零件的个数分别与它们所用的时间成比例.
(2)乙车间生产 9 天后赶上甲车间生产的个数,甲、乙两个车间完成任务时,车间所用的时间多
(3)当乙完成任务时,甲还有个没做,车间工作效率高,高 %.
【答案】正,9,甲,50,乙,25
【解析】(1)判断生产的零件数与时间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
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2)从图上可以看出;
(3)由图意可知,甲的工作效率:600÷15=40(个),乙的工作效率:600÷12=50(个),据
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因为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
所以两个车间生产零件的个数分别与它们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
(2)乙车间生产9天后赶上甲车间生产的个数,甲、乙两个车间完成任务时,甲车间所用的时
间多.
(3)600÷15=40(个)
600÷12=50(个)
(50﹣40)÷40×100%
=10÷40×100%
=25%
答:高25%.
故答案为:正,9,甲,50,乙,25.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折线统计图中得到进一步解题的相关信息.
9.如果男生比女生多全班人数的,则女生就比男生少全班人数的12.5%.(判断对错)【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全班的.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是用男生比女生
多的人数除以全班人数等于;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全班的,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是用
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除以全班人数等于12.5%,据此解答.
解答:解: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全班的.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是用男生比女生多的人
数除以全班人数等于;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全班的,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是用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除以全班
人数等于,
因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等于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且除数都是全班人数,所以得到的百分比一样.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都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10.2007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全国普通高校约招生567万
人.招生人数是报名人数的%(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答案】56
【解析】运用招生的人数除以报名的人数即可得到招生人数是报名人数的百分之几.
解答:解:567÷1010≈56%
答:招生人数是报名人数的56%.
故答案为:56.
点评:本题关键弄清各自表示的数值,然后运用除法进行解答即可.
11.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不
变..(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分析:设商品的原价是1,先把原价看成单位“1”,提价20%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20%,由此用乘法求出提价后的价格;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提价后的1﹣20%,再用
乘法求出现价,然后现价和原价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设商品的原价是1,现价是:
1×(1+20%)×(1﹣20%)
=1×120%×80%
=0.96
0.96<1,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2.小明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答案】C
【解析】运用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就可以选择.
解答:解: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二者都不能量得其长度,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
以量得其长度.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
13.有一袋大米,第一周吃了40%,第二周吃了12千克,还剩6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
克?
【答案】这袋大米原来有30千克
【解析】第一周吃了40%,由此确定把这袋大米原来的重量看作“1”,然后求出第二周吃的和还剩6千克占原来的百分之几,(1﹣40%),由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12+6)÷(1﹣40%)=18÷60%=18÷0•6=30(千克).
答:这袋大米原来有30千克.
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找“1”,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解答即可.
14. 4与21.8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答案】商是1
【解析】先求出4加21.8的和,然后再除以13即可.
解:(4+21.8)÷13
=25.8÷13
=1
答:商是1.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或方程计算.
15.某商场以100元的价格卖出两套不同的服装,一套赚20%,另一套亏20%,结果商场不赚也不亏。

()
【答案】×
【解析】先把第一件的进价看作单位“1”,现价是进价的(1+20%);它对应的数量是100元,用除法求出进价,进而求出赚了多少钱
再把第二件的进价看作单位“1”,现价是进价的(1-20%),它对应的数量是100元,用除法求出进价,进而求出赔了多少钱。

比较赚得多还是赔得多即可。

解:100÷(1+20%)
=100÷120%
=83.3(元)
赚了100-83.3=16.7(元)
100÷(1-20%)
=100÷80%
=125元
赔了:125-100=25(元)
25>16.7,赔了
16.六(1)班有男生α人,女生b人,一次数学测验,男生平均分是87分,女生平均分是88分,用一个式子表示全班的平均分是( )。

【答案】(87a+88b)÷(a+b)
【解析】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由此可以得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

所以根据男生a人和男生平均分是87分,可以得到男生的总分是87a分;根据女生b人,女生平均分是88分,可以得到女生总分是88b分。

这样全班的总数就是(87a+88b)分。

全班的平均分等于全班的总分除以全班的人数,所以全班的平均分是(87a+88b)÷(a+b)
17.的25%是25,25的25%是.
【答案】100,6.25.
【解析】第一个25%的单位“1”是要求的数,25%对应的数是25,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
第二个25%的单位“1”是25,求单位“1”的25%用乘法.
解答:解:25÷25%=100;
25×25%=6.25;
故答案为:100,6.25.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根据分数的基本关系求解.
18.张师傅生产了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96个,不合格的4个,这批零件的合格率
为.
【答案】96%.
【解析】理解合格率的意义,合格率=×100%,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00%=96%;
答:这一批新产品的合格率96%.
故答案为:96%.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
以全部数量乘以百分之百,解题的时候不要被表面数字困惑.
19.王叔叔月工资62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答案】他应缴个人所得税81元.
【解析】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是6200﹣3500=2700元,也就是说应缴纳税额部分应是2700元,然后代入关系式:应缴纳税额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计算即可.
解答:解:(6200﹣3500)×3%
=2700×3%
=81(元)
答:他应缴个人所得税81元.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关系式:应缴纳税额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20.用98粒黄豆做发芽实验,结果全部发芽.发芽率是98%..(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解析】理解发芽率,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100%=发芽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00%=100%;
答:发芽率是100%.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
以全部数量乘以百分之百,解题的时候不要被表面数字困惑.
2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答案】C
【解析】解: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为180°,最大的角:
180°×=120°
故答案为:C.
【点评】完成本题注意只要算出最大那个角的度数即可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22.定价100元的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还是原价..
【答案】错误
【解析】解:100×(1+20%)×(1﹣20%)
=100×120%×80%
=96(元)
100≠96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不同的单位“1”,进一步发现比单位“1”多或少百分之几,由此解决问题.
23.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修建教学楼实际投资186万,比计划节省了14万,节省了百分之几?
列式:
(2)一杯250ml的鲜牛奶大约含有g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一个
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
列式:÷
(3)学校买来36个足球,是篮球数量的,排球数量是篮球的,排球有多少个?
列式:.
【答案】14÷(186+14),÷,36÷×.
【解析】(1)节约了百分之几就是节约的是计划的百分之几,就用节约的除以计划投资的钱数即可.
(2)把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重量看作单位“1”,依据题意可得:g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3)先把篮球数量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除法意义,求出篮球数量,并把此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即可解答.
解:(1)14÷(186+14)
=14÷200
=7%,
答:节省了7%.
(2)解:(1)÷=(克)
答: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克钙质.
(2)36÷×
=48×
=40(个)
答:排球有40个.
故答案为:14÷(186+14),÷,36÷×.
【点评】(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用除法.
(2)(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分数乘法意义,以及分数除法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24.求比值.
: 3:0.6 5: 1.2:8.
【答案】;5;12;0.15.
【解析】根据求比值的方法,就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据此进行计算.解:(1):==;
(2)3:0.6=3÷0.6=5;
(3)5:=5=12;
(4)1.2:8=1.2÷8=0.15..
【点评】此题考查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要注意区分: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和整数;而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
25.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图形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答案】10;4.
【解析】(1)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即可;
(2)这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解:(3+2)×2=10(厘米),
1×1×4=4(平方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10厘米,面积是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0;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6.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平面图上,图上2.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如果两地的实际
距离是250千米,在此图上应画厘米.
【答案】125,5.
【解析】(1)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其实际距离;(2)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得其图上距离.
解:(1)2.5÷=12500000(厘米)=125(千米);
(2)250千米=25000000厘米,
25000000×=5(厘米);
答:图上2.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125千米;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50千米,在此图上应画 5厘米.
故答案为:125,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7.有一天某班的出席率为 98%,该班缺席人数与出席人数的比是.
【答案】1:49.
【解析】根据“出席率为98%”把出勤的人数看作98份,总人数为100份,则缺勤的人数为100
﹣98=2份,用该班缺席人数的份数比出席人数的份数即可.
解:(100﹣98):98
=2:98
=1:49;
答:该班缺席人数与出席人数的比是1:49.
故答案为:1:49.
【点评】关键是把百分数转化为份数,找出对应的份数,写出比化简即可.
28.一款LED电视商场标价是4000元,小明妈妈上网参加团购,只需要2400元,小明妈妈上
网购买这款电视比商场便宜了百分之几?
【答案】40%
【解析】便宜了百分之几,是求便宜的钱数占商场标价的百分之几,把商场标价看作单位“1”(作
除数),用除法解答.
解;(4000﹣2400)÷4000,
=1600÷4000,
=0.4,
=40%;
答:小明妈妈上网购买这款电视比商场便宜了40%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就为除数.
29.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女生和男生人数比是,男生是女生人数的.
【答案】5:7.
【解析】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是1+,由此即可求出
女生与男生的人数之比是1:(1+);用男生的人数除以女生人数求出男生是女生人数几分之几.解:1:(1+)=5:7
(1+):1=
答:女生和男生人数比是5:7,男生是女生人数的.
故答案为:5:7.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1”的确定,单位“1”一般处于“比,是,占”的后边.
30.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周长的比和面积的比都是2:3.(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设大圆的半径为R,小圆的半径为r,根据“圆的周长=2πr”分别求出大圆和小圆的周长,进而求比即可;
根据“圆的面积=πr2”分别求出大圆的面积和小圆的面积,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
解:设大圆的半径为R,小圆的半径为r,
2πR:2πr
=(2πR÷2π):(2πr÷2π)
=R:r
=3:2
πR2:πr2
=(πR2÷π):(πr2÷π)
=R2:r2
=32:22
=9:4
答:大圆周长和小圆周长的比是3:2,大圆和小圆的面积比是9:4.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两个圆的半径比,即周长的比,面积比是半径的平方的比;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圆的周长计算方法;(3)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31.12×表示的是多少.×0.12表示的百分之十二是多少.
【答案】12的是多少;的百分之十二是多少
【解析】首先根据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可得12×表示12的是多少;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可得×0.12表示的百分之十二是多少.
解:12×表示12的是多少.
×0.12表示的百分之十二是多少.
故答案为:12的是多少;的百分之十二是多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应用,以及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
32.甲比乙多10.8(乙大于0),乙向左移动99位后再向右移动100位,甲等于乙,乙是.【答案】1.2.
【解析】把乙小数点先向左移动99位后再向右移动100位,相当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甲比乙多10.8(乙大于0),即乙数的(10﹣1)倍是10.8,由此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10.8÷(10﹣1)
=10.8÷9
=1.2
答:乙数是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33.小亮练习投篮160次,命中率是60%,他有次命中.
【答案】96
【解析】命中率是指命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数,把总次数看成单位“1”,用总次数乘上命中率就是命中次数.
解:160×60%=96(次);
答:它有96次命中.
故答案为:96.
【点评】本题理解命中率,找出单位“1”,进而根据数量关系求解.
34.中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北京的白昼时间与黑时
间的比是5:3.白天和黑夜分别是多少小时?
【答案】白天15小时,黑夜9小时
【解析】先求出白昼时间与黑时间的总份数,再求出白天和黑夜分别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
求出白天和黑夜各多少小时,列式解答即可.
解:3+5=8(份),
24×=15(小时),
24×=9(小时).
答:白天15小时,黑夜9小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
用按比例分配解答.
35.:30==15÷ == 填小数.
【答案】18,25,45,0.6
【解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都乘9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再根
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6就是18:3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再根据商不变
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5就是15÷25;3÷5=0.6.
解:18:30==15÷25==0.6.
故答案为:18,25,45,0.6.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小数、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
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即可解答.
3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5,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这是
个三角形.
【答案】45°,60°75°,锐角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度和是180°,再由“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5”,先求出
各个角度数的总份数,再求得各个角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各个角的度数,
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确定是什么三角形.
解:3+4+5=12
180°×=45°
180°×=60°
180°×=75°
这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45°,60°75°,锐角.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知三个角各占了内角和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
法的意义列式求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求出是什么三角形.
37.苏宁商城庆元旦搞活动.原价3500元的某品牌电视,现在打八五折,比原来的价格便宜了多
少元钱?
【答案】比原来的价格便宜了525元钱
【解析】打八五折,是指原价的85%,单位“1”是原价,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求出现在的价格,由此进一步解决问题.
解:3500﹣3500×85%,
=3500﹣2975,
=525(元);
答:比原来的价格便宜了525元钱.
【点评】主要弄清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单位“1”是谁,找出数量关系即可解答.
38.在100克水中放入10克盐,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10%..(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首先弄清楚盐水的重量是水与盐的重量和,即(100+10)克,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解:10÷(100+10),
=10÷110,
≈9.1%;
答: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9.1%;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解答的关键是弄清楚盐水的重量是水的重量加上盐的重量的和,
39.画一画。

①画出三角形ABCC中BC边上的高。

②根据下图中提供的条件,不用测量任何数据,画一个与三角形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答案】(略)
【解析】思路分析:①学生画BC边上的高,注意画的要规范,要标上垂直符号。

②画一个与三角形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去完成。

名师详解:①从A点向BC边上作高,标上垂直符号。

②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去作图。

易错提示:学生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要标准。

40.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5:3:2,这个三角形最小的一角是度,这是三角形.【答案】36,直角.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进一步直接利用按比例分配求得份数最小的角,然后求出最大的角,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即可判断.
解:5+3+2=10,
最小:180°×=36°,
最大:180°×=90°,
因为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0°,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36,直角.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按比例分配来解答问题.
41. 100克含盐率为1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含盐率达到15%..
【答案】×
【解析】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原来盐水中盐的重量,进而求出加入5克盐后的盐的重量,根据公式:含盐率=×100%,求出含盐率,进行判断即可.
解:100×10%+5=15(克),
×100%≈13%;
答:含盐率为13%.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用到的知识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42. 10g盐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A.1:9B.1:10C.1:11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把10克盐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知道盐水的重量是100+10克,用盐的克数比
盐水的克数即可;
解:10:(10+100)
=10:110
=1:11
答:盐和盐水的比是1:11.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盐与盐水对应的克数,写出比再化简即可.
43.正确的拍摄顺序是、、。

【答案】甲,丙,乙。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观察物体时,距离观察物体越远,看到的物体越小,观察到的范围也大,反之,看到的物体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据此解答此题。

44.由510个亿、80个万和3001个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答案】51000803001 五百一十亿零八十万三千零一 510亿
【解析】本题考查万以上数的读法、求近似数的知识。

万以上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
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万以上数
的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按个级数的写法去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那一位上写0;求近似数的方法是:先看精确到哪一位,再看下一位是几,最后利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解决。

由510个亿、80个万和3001个一组成的数写作:51000803001,读作:五百一十亿零八十万三
千零一,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510亿
45.在0、1、2、3、0.5、4、8、17、2.6这几个数中,自然数有:();整数有:();奇
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答案】0、1、2、3、4、8、17; 0、1、2、3、4、8、17; 1、3、17;0、2、4、8;2、3、17;4、8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

根据“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可得:自然数有:0、1、2、3、4、8、17;整数有:0、1、2、3、4、8、17;奇数有:1、3、17;偶数有:0、2、4、8;质数有:2、3、17;合数有:4、8。

46.1.9965四舍五入到千分位是()。

A. 1.99
B. 1.997
C. 2.0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看精确到哪一位,就从它的
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得近似值”进行解答即可。

1.9965四舍五入到千分位要看万分位上的数字5,根据“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值为1.997。

47.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的积是这个数的平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