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美国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美国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从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属于新授课,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本课从“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整”以及“新经济的出现”三阶段介绍了二战后50、6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主要原因。

其中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对“通货膨胀”、“新经济”概念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指导思想
当今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过去学习历史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教学本身的内容,我为本节课确立了如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50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设计
1、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及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一方面依靠网络,展示教学目标,绘制图表,制成课件,增加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2、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我着眼于学生对二战过程的熟知及课本小字中对二战中美国大发横财的描述导入本课。

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展示教学目标
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本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新课开始之前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习新知
1、战后的繁荣
首先根据课本解决美国战后经济繁荣的时间及其特点,然后提出质疑:美国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持续增长的经济繁荣局面?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疑。

师生共同总结出原因: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科技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采取措施。

2、危机和经济调整是本课的难点
首先通过课本,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总结出经济危机出现的时间和原因,以及对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从而为80年代经济政策的调整埋下伏笔,其次将调整分为两阶段进行讲解,得出美国经济在第二个阶段特点: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 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阻。

然后质疑: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但由于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经济领域中的术语理解起来比较难,如:通货膨胀等。

在学习中,我给学生搭建了思维平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物价的上涨,了解体会通货膨胀,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趣味性。

3、新经济的出现
什么是新经济?学生并不了解。

通过课件的展示及讲解,分析得出新经济即“知识经济”,让学生了解新经济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四)归纳总结
运用多媒体展现“二战后美国经济情况示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
励学生结合课本的学习,自己归纳总结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五)巩固联系
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练习题,来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