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法_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层析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利用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方法。
3. 熟悉层析实验中各种试剂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层析法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通过流动相的移动使各组分在固定相上形成不同的浓度梯度,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混合物。
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滤纸作为固定相,氨基酸混合物作为样品,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样品点在滤纸一端,展开剂在滤纸上扩散,使氨基酸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氨基酸混合物、滤纸、展开剂、显色剂等。
2. 实验仪器:层析槽、滴管、铅笔、剪刀、尺子、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层析槽:将滤纸剪成长约10cm、宽约2cm的条状,对折成V形,并将两端用剪刀剪去一小段,使其呈三角形状。
2. 准备样品:取一定量的氨基酸混合物,用少量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3. 点样:用滴管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的三角顶端,使样品点直径约为1mm。
4. 展开层析:将点好的滤纸放入层析槽中,加入适量展开剂,使展开剂液面低于样品点。
静置一段时间,待展开剂液面接近滤纸底部时取出滤纸。
5. 显色:将层析后的滤纸晾干,用显色剂进行显色。
6. 观察结果:将显色后的滤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氨基酸的层析点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显色结果,可以看到氨基酸混合物在滤纸上分离成几个不同的层析点。
2. 结果分析:
(1)各氨基酸的层析点位置与已知标准样品的层析点位置进行对比,可以鉴定出氨基酸的种类。
(2)根据各氨基酸层析点的Rf值(层析比移值),可以计算各氨基酸在混合物中的含量。
(3)通过改变展开剂和层析条件,可以进一步优化层析效果,提高分离纯度。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层析法成功分离了氨基酸混合物,验证了层析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点样时样品点直径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2. 展开剂的选择对层析效果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3. 层析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样品挥发和层析效果受到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层析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为今后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