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住宅筏板基础的面积约140m2,厚度为1.5m,总体积约210m3,属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时期气温较高。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上部插筋位置的准确,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特编制该方案。

二、技术措施
1、为了保证筏板的有效断面尺寸,上下双层网片钢筋
之间设置@1000Ф16钢筋作为支撑拉结,上下拉接
点采用电弧焊接。

为了保证筏板混凝土的保护层厚
度,在垫层与下层网片之间垫长为200mm、Ф32@
1000的短钢筋头;在筏板四周与石壁接触部位,上
层网片筋上加焊Ф16@1000的短筋头,使整个网片
不变形。

2、为了保证筏板上部插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
生位移,在剪力墙插筋下端(即筏板两层网片之间)
用Ф16的钢筋与插筋逐点焊牢;在筏板上层网片上
表面插筋四周加焊Ф16的定位筋
3、合理选用混凝土配合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并掺入I级磨细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
10%-15%,外加剂选用既能起缓凝作用,又能搞高
混凝土坍落度的复合型外加剂。

控制砂的含泥量。

碎石选用5-30mm的连续级配,混凝土的坍落度为
16-18cm。

4、采用“退管布料、一个中心、循序渐进、薄层浇筑”
的原则,即采用斜面分层布料的浇筑方法,每层厚
度为500mm,坡度1:6,即流淌角约100左右,全
高分三层浇筑。

5、浇筑混凝土时,沿一个方向退管,在混凝土振实后,
会产生大量泌水,在浇筑混凝土结束点,放置一台
污水泵,以抽取泌水,泌水抽取结束后,再反向浇
筑混凝土。

6、认真做好表面覆盖工作,减少内外温差。

拟采用一
层塑料薄膜,上盖两层湿稻草帘,根据测温情况,
逐步减少覆盖层。

7、做好测温工作,及时掌握砼内部不同部位温度分布
情况及变化规律。

密切监视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波动
变动,以便及时调整覆盖养护手段
8、测温孔设置于不同部位,共三组,每组三孔,深度
分别为1200mm、900mm、600mm。

浇筑混凝土
时,用48钢管成孔,待砼初凝时拨出钢管即可成孔。

成孔后,孔内灌一半清水,上部用木塞塞紧(木塞
上部有编号),以保持孔内水温。

测温要求:
A.专人负责:事先做测温培训工作,撑握测温方法和
要求,保证测温质量。

B.测温采用水银温度计,最高温度可达100℃以上。

C.测温次数:成孔后12小时开始测温,并同时做好测
温记录。

第1—3天每2小时测一次
第4–10天每4小时测一次
第11–15天每6小时测一次
第16–30天每12小时测一次
D.每次测温除测孔内温度外,应同时测量薄膜下面,
即筏板的表面温度,当发现内外温差大于25℃时,
应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容易造成温差裂缝。

三、质量保证
1.严格执行砼的施工配合比和满足坍落度要求。

2.浇筑路线,由远而近浇筑。

3.润管用水泥砂浆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4.砼应连续浇筑,新旧混凝土结合时间小于混凝土初凝
时间,当形成冷缝时,按施工缝处理。

并办理好夜间
施工手续。

5.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

6.振动棒移动间距应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应为15
–30S,且隔20–30mm以后,进入第二次复振。

7.振捣砼以不显著下沉、不产生气泡、产生浮浆为准。

8.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
裂缝。

9.严格执行测温制度,测温后立即覆盖薄膜和草帘。

四、安全保证
1.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
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调整飞出伤人。

2.浇筑混凝土期间,派二人以上轮流值班。

3.电器设备非电工严禁安拆。

泵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振捣棒手必须头戴安全帽,脚穿绝缘鞋,手戴绝缘工作手
套。

5.当混凝土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道
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五、温度计算
筏形基础底板厚1.5m,采用C30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80kg,采用强度等级42.5普通水泥,水化热为377ks/kg,混凝土浇筑温度假定为24℃,混凝土比热C取
0.96kj/kg.k。

1、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计算
由T(t)=m c Q/cρ
式中:
m c为每m3水泥用量,单位kg)
Q为水泥水化热
C为混凝土比热
ρ为混凝土密度
T(t)=为不同龄期的水化温升
T(t)=m c Q/cρ=380×460/0.96×2400=76℃
查表得降温系数ξ可求得不同龄期的水化热温升为:t=3d ξ=0.49 T(t)ξ=76×0.49=37.2℃
t=6dξ=0.46 T(t)ξ=76×0.46=35.0℃
t=9d ξ=0.38 T(t)ξ=76×0.38=28.9℃
t=12d ξ=0.29 T(t)ξ=76×0.29=22.6℃
.
.
.
t=30dξ=0.04 T(t)ξ=76×0.04=3.04℃
由T max=T o + T(t).ξ得混凝土内部中心实际最高温度为:T(3)=T o + T(t).ξ=24+37.2=61.2℃
T(6)=24+35=59℃
T(9)=24+28.9=52.9℃
T(12)=24+22=46℃
.
.
.
T(30)=24+3.04=27.04℃
2、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T b(t)=T a+4/H2.h,(H- h,)△T(t)
式中:
T b(t)-龄期t时,混凝土表面温度℃
T a-龄期t时,大气的平均温度℃
H-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h+2h,
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m)
h,-混凝土的虚厚度(m), h,=k·λ/β
λ-混凝土的热导率,取2.33w/m·k
k-计算折减系数,可取0.666
β-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
1 1
β=бì 1 =0.001 2×0.01 1
λβ a 0.04 0.14 23β= 4.73
λ’=k·λ/β=0.666×2.33/4.73=0.33
H=h+2h,=1.5+2×0.33=2.16m
T b=T a+4/ H2·h,(H-h,)△T(t)
=24+4/ 2.162×0.33(2.16-0.33)(61.2-24)
=43.3 C0
3、温度差计算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
T max-T b==61.2-43.3℃=17.9℃<25℃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T b-T a=43.3-24=19.3℃<25℃故满足防裂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