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D阶段1步骤◆ 执行,按制定的对策实 施;
C阶段1步骤◆ 检查,检查取得的效果, 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A阶段步骤1◆ 制定巩固措施; A阶段步骤2◆ 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 步打算。
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 要有三个方面: 1、遵循PDCA循环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应用统计方法
40
PDCA循环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 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 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 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 义如下: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技术指导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 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 检查验证 检查验证 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 资料3收9 集
三、QC小组活动涉及的管理技术
24
• 在日本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控制20世 纪80年代返销美国,并且为美国的工业 复兴做出了贡献,但在西方国家使用时, 这个词被翻译为全面质量管理,为了与 国际实践相衔接,日本把这一词语从TQC (全面质量控制)改为TQM(全面质量管 理)。
25
•1990年:日本对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 规格“ISO 9000系列”要求的质量 保证体系的重视进入高潮,从美国 引进全面质量经营的思想。
于是:日本的质量管理通过TQM (全面质量管理)等一些新的摸索, 跨入了下一步的飞越阶段。
26
“大质量”的概念
• 大质量包含—— • 符合性质量 • 适用性质量 •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综合满意的质量
27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成立时间
小组人员 小组活动时间 小组接受TQC教育情况
序 姓名 性别 文化程
号1 谭延龙 男
本度科
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六公司QC小组
提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 2010年5月25日 10人
注册编 课号题类
型 活动频
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
出率勤率
1005 现场型
2次/周 100%
本活动小组成员均经过TQC教育
成员简介
职务
职称
组内职务
学习课 时
36小时
砂子含泥量大 石灰膏未完全熟化 塌落度不合理 胶水不相容 石材尺寸不标准 。。。。。。
14
• 法(method)——施工工艺、方法 如:焊接接头处置不当
砌砖一天砌到梁底 钢筋网绑扎密度点不够 石材封边顺序错误 拆模时间过早 。。。。。。
15
• 环(environment)——环境条件 如:场地不平整
职务
职称
小组职务
组内分工
男 37 本科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组长
全面负责
男 43 男 30 男 44 男 30 男 32 男 52 男 26 女 47 男 26 女 26
本科 大专 大专 本科 大专 高中 大专 大专 大专 本科
技术负责人 总工长 施工员 施工员 施工员 质检员
机械管理员 材料员 安全员 资料员
33
一、QC小组的特点和作用
• QC小组活动的主要特点: 1、自主性 2、广泛的群众性 3、高度的民主性 4、严密的科学性
34
二、QC小组的组建
• QC小组组建的原则: • 1、自愿参加、自由组合 • 2、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 3、实事求是,联系实际 • 4、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35
二、QC小组的组建 QC小组组建的三种情况: 1、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2、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3、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
工种培训不足 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 工人工作过度疲劳 质量检查不到位 施工员无施工经验 。。。。。。
12
• 机(machine)——机械设备 如:施工机具不齐全
机械故障率高 施工电梯与防护门不匹配 千斤顶读数不准 钻机钻头老化磨损 。。。。。。
13
• 料(material)——工程材料 如:水泥过期
施工时气温过高 交通堵塞 照明不足 业主拖欠工程款 各专业管线复杂交错
16
• 测(measure)——测量 如:钻头钻进深度测量误差大
高程测量未闭合 钢卷尺读数不清 水准塔尺距离水准仪过远 。。。。。。
17
质量管理与QC的关系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员、全过
41
◆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 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 划中的内容;
◆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 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
◆ A(Action)--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 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 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 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 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42
循环前进,
AP CD
阶梯上升
AP CD
大环套小环, 带动前进
AP
APCD
CDAP
AP
CD
CD
43
PDCA循环的模式 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 段”、“十个步骤”和“应用统计 工具”。
四个阶段是:P、 D、C、A
44
十个步骤是: P阶段步骤1◆选择课题; P阶段步骤2◆现状调查,找出主要问题; P阶段步骤3◆ 确定目标; P阶段步骤4◆ 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P阶段步骤5◆ 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P阶段步骤6◆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W ? 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W ? 达到什么目标? W ? 在何处执行? W ? 由谁负责完成? W ? 什么时间完成? H ? 怎样执行?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1:特性可以是赋予的或固有的; 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4
3:质量有各种类型的特性: ------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 生物学的特性) ------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 听觉) ------行为的(如:礼貌的、诚实、正直等) ------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 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如:汽车的最高速度、手机接 收信号的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在产业界正式导 入质量管理,迈出了质量管理的第一步。
•1960年:导入在美国得到提倡的全面质量 管理。
摸索出一套适合日本国情的全员 参与的质量管理推进办法,其中之一就 是QC小组活动。
22
•1970年:日本式的全公司性的质量管理确 立了涉及企业、开发、销售、服务在内 的独自的质量保证体制。并确立了QC小 组活动、方针、管理、分职能管理体系。
10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5M1E”—— 人(men)——人员素质 机(machine)——机械设备 料(material)——工程材料 法(method)——施工工艺、方法 环(environment)——环境条件 测(measure)——测量
11
• 人(men)——人员素质 如:操作工人素质差
小组分工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组长
总体策划,指挥决策
2 杜福强 男 3 王喜坤 男 4 刘晓东 男
本科 专科 专科
质检部长 技术负责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制定解决方案,质量监督, 分析问题
组织施工生产,落实方案实 施
方案实施
5 陈彦斌 男 6 杨勇 男 7 王德奎 男
识制度
20
•1950年:日本的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邀 请戴明博士举办8天质量讲座。
内容是:管理图和抽样检查的基础内 容 日本技术人员对统计控制手法表 现了极大的关心
•1951年:日本创设“戴明奖”(纪念戴明 博士来日)
表彰实施了卓越质量管理的企业、个 人及团体
21
1954年:朱兰博士赴日。强调质量管理是 经营的一个工具。
1
庞文新
2
张玉辉
3
谭伟宁
4
赵鸿界
5
唐思伟
6
钟春亮
7
冼秉奎
8
韦程
9
黄红卫
10
彭勇
11
苏璇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生公寓楼施工进度控制QC小组 科学管理、确保工程按时交付使用
现场型
注册号
建技-2007-02
2007年3月25日
活动次数
11次
2007年3月25日—10月8日
平均接受TQM培训
72课时
性别 年龄 学历
5
• 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 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 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 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 合要求。
6
工程建设产品质量
1、工程质量 2、工序质量 3、工作质量
7
• 针对工程质量开展QC小组活动的例子: —— “提高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一次压光质量” “大坡度斜屋面现浇混凝土板渗漏防治” “攻克大口径弧形管道弯扁变形” 。。。。。。
程、全企业、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18
质量管理与QC的关系
日本的质量管理历史 •二战前的日本产品:便宜•品质低
质量管理:企业的体制改善 通过高质量提高出口竞争力
•20世纪末的日本产品:以高品质•适当的 价格进行出口
19
1940年:导入质量管理的概念与手法 (后期)开始质量管理的调查研究
•1949年:正式开始质量管理 制定“工业标准化”,开始JIS的标
36Leabharlann QC小组成员主要包括组长和组员。 1、组长:是QC小组活动的组织领导者 2、组员:参与活动的成员 3、人数(5—10人) 4、小组概况(小组历史、成员介绍、学
习培训情况。。。)
37
小组的注册登记 1、小组的注册登记 2、活动课题的注册登记
38
小组名称 活动课题
小组类型
组建时间
活动时间
序号
姓名
大专 大专 大专
技术员 技术员 质检负责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组员 组员 组员
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 质量验收
8 薛龙飞 女 9 孙萍 女 10 杨 华 女
大专 大专 大专
施工员 技术员 预算员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组员 组员 组员
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 经济成本核算28
1962年,日本首创了QC小组,并把广泛 开展QC小组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 要工作。之后,世界各国也相续开展了这一 活动,名称有所不同,比如:日本和中国称 为“QC小组”,新加坡称为“品管圈”,香 港和台湾叫作“品质圈”,还有一些国家称 之为“质量小组”、“改进小组”等。
31
QC小组活动与工法的关系
建设工程工法的定义:以工程为 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 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 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 的施工方法。
QC小组活动与工法开发,两者是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32
QC小组的概念和目的
• QC小组活动的目的: 1、改进质量 2、降低消耗 3、提高人的素质 4、产生经济效益
8
• 针对工序质量开展QC小组活动的例子: —— • “确保深基坑顺利开挖” • “攻克弧形曲面幕墙安装施工难点” • “钢筋统计与加工的管理创新” • 。。。。。。。。
9
• 针对工作质量开展QC小组活动的例子: —— “提高职工食堂饭菜满意度” “提高公文审批流转率” “降低业主投诉率” “及时有效发放农民工工资” 。。。。。。
我国从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 开展QC小组活动,到今天,各行业各领域都 有QC小组的活动。
29
第二章 QC小组活动概述
30
一、QC小组的概念和目的
• QC小组活动的概念: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QC小组是
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 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 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 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 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 展活动的小组。
•1980年:实行质量管理有组织运营的日本 全公司性质量管理的作法受到海外各国 的关注。
23
• 1984年6月:美国NBC电台以:“If Japan can,why can’t we.”为题目播 放了日本TQC的实况,指出日本的发展正 是在于日本的TQC。 NHK电台也进行了播放,在日本的 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第一章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概述
1
什么是QC
• Q 就是quality 中文意思:质量 • C 就是control 中文意思:控制
• QC 就是:质量控制
2
什么是质量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 程度。
• 国家标准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5
3
质量的特征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 秀来修饰; “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 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