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宜优673中高海拔区域制种产量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宜优673中高海拔区域制种产量关键技术
吴厚赏
【摘要】Yiyou 673 is a high yield and quality variety matched by the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ts hybrid seed yield is low in the middle-high altitude areas.After many years of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we found the factors initially,and summarize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配组的高产优质品种,但该品种在中、高海拔地区制种产量低。

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初步找到该品种在中海拔区域制种低产的成因,并总结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
【年(卷),期】2012(030)001
【总页数】3页(P12-14)
【关键词】宜优673;低产原因;高产技术
【作者】吴厚赏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福建尤溪365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038;S339.5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宜香1A和该所选育的福恢673配组
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1],先后通过福建(闽审稻2006021)、国家(国审稻2009018)和广东(粤审稻2009041)、云南(滇审稻2010005)审定。

具有高产稳产,杂种优势强,适应广,米质好等特点,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

尤溪县管前乡地处福建中部山区,海拔550~700 m,历来是杂交水稻制种高产区域。

2006
年在尤溪县管前镇试种试验,由于对其亲本尤其是母本在中高海拔区域的生长发育规律认识不清,加之栽培措施不当,初始制种产量只有40~90 kg/667m2。

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和不间断的小面积制种母本不同密度等探讨试验,初步找出了该品种在中、高海拔制种低产的原因,并总结相应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对宜优673
的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1 低产的主要原因
1.1 母本分蘖低
宜香1A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挺直,其分蘖率较强,但在高海拔气候的制种中,分蘖率则表现偏弱,若插后遇长期阴雨低温影响,该弱点表现更加明显,2008年在管前村詹新坦制种田调查,母本插后18 d平均每丛只有7.7个蘖,每667m2有效分蘖穗不足13万。

总之,宜香1A插后没有良好光温条件下就不能有效快速分蘖,就不能形成高产群体,这是造成该品种中制低产的主要原因。

1.2 母本颖花不足
全田有效分蘖穗是构成制种高产的前提,每穗颖花数量是夺取制种产量的保证,根据笔者小面积母本不同密度试验调查,宜香1A高海拔中稻制种在16.5 cm×23.0 cm栽插密度条件下,虽然穗大粒多,但基本苗数和有效穗偏少,母本总颖花数也相应偏少;随着母本插植密度增大,基本苗数相应增多,但每穗粒数也相应减少,穗头变小,最终使单位面积的母本总颖花数达不到高产要求,难以取得高产。

表1结果说明,宜香1A在高海拔中稻制种高水平栽培下,密度以16.5 cm×20.0 cm较为合理,全田的群体生产和个体发育的矛盾趋于减缓,产量结构也得到优化。

表1 宜香1A不同栽插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密度丛数(万/667m2)有效穗(万
/667m2)穗总粒数(粒/穗)穗实粒数(粒/穗)结实率(%)千粒重(g)实收
产量(kg/667m2)16.5 cm×16.5 cm 2.01 13.2 127 50.5 39.8 24 142 16.5
cm×20.0 cm 1.67 12.7 135 60 44.4 24 187 16.5 cm×23.0 cm 1.43 12.1 139 53 58.8 24 154
1.3 父母本花时不吻合
在亲本花期能够相遇情况下,父母本的开花时间能否相吻合是提高授粉结实的关键。

宜香1A在高海拔中稻制种表现开花时间严重延后,一般天气条件下母本每日10:00始花,14:00进入盛花,午前花率为 30.6%;如果遇阴雨天气,则花时延迟
甚至当天不开花;福恢673在 9:00始花,11:00进入盛花,父母花时相差近3 h,父母本开花授粉时间不能相吻合,这也是该品种在高海拔中稻制种产量低的原因。

1.4 异交结实率低
据游晴如等[2-3]对宜香1A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存活率的研究,宜香1 A柱头外
露率为59.7 %,双边外露为25.32%;宜香lA开花后柱头活力下降较快,在父本花粉充足的条件下,当天开花的颖花异交结实率为35.70%,开花第2天异交结实率降为11.54%,第 3天异交结实率只有7.14%,第4天异交结实率为0。

在花期相遇、天气正常的条件下,大田制种异交结实率低,一般约为40%左右。

2 提高制种产量关键技术
宜优673高海拔中稻制种除按一般品种的制种高产技术实施外,还要特别抓好以
下几点针对性措施。

2.1 适时播种,选择适宜的抽穗扬花期
根据该品种母本特性,播种期的安排要顾及到母本在分蘖时期有较好的温光条件,根据尤溪县管前的气候特点和制种区的田间气候,结合宜优673制种开花期对温
度要求,盛花授粉安排在7月下旬为宜,太早播种,母本受低温少日影响其分蘖,延长营养生长时间,过迟则在开花授粉期容易遇到台风影响,抽穗间花期在7月18—25日最为适宜。

2.2 合理密植,构建高产的田间群体
根据高海拔中稻制种的温光条件,母本以16.5 cm×20.0 cm最为适宜,丛插2粒谷,父母本行比2∶11,父本株距为20~21 cm。

同时加强对父本的培育,增加
其花粉量,做到重施基肥,在父本插秧前,按父本行位置开条小沟,每667m2施碳铵、过钙各8 kg,氯化钾5 kg,呋喃丹0.5 kg,耙平后次日插秧,父本插后
10 d每667m2施尿素、复合肥各5 kg,重复1次为佳。

母本插秧前每667m2
施碳铵40 kg、过钙25 kg、氯化钾10 kg、呋喃丹2 kg作基肥,并在插后6 d,每667m2用尿素10 kg、氯化钾5 kg,第1次耙草追肥,幼穗分化后看苗看天
补施穗肥。

2.3 花时调节,提高异交授粉结实率
根据宜优673父母本开花时间特点,进行人为的调控,促使父本开花推迟,母本
提早盛花时间,可采用花时迟的赶露水,开花早的喷雾清水的方法加以调整,即每天8:00左右赶掉附在母本穗部的露水,降低穗部湿度,促进提早开花,对父本
则喷雾清水增加穗部湿度,以延后开花时间,尽量使父母本在盛花时能够相互吻合,提高其授粉结实率。

2.4 防病治虫,保证稻株健康生长发育
水分管理直接影响到健根壮苗和田间湿度,为防止病虫滋生,插后前期浅水湿润促分蘖,中期结合调整花期适时适度烤田,抽穗扬花深水养花授粉,后期干湿结合。

同时,做好两病三虫的防治,生长发育旺盛期重点防治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抽穗后重点防治穗颈瘟和黑粉病。

2.5 调好花期,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在幼穗分化Ⅲ期前开始认真进行田间剥查,并根据叶龄记载及早做好花期预测,前期以父母本相同进度为宜,在幼穗分化Ⅶ期以母本快2 d为宜,出现偏差及早调整,花期调节时以促为主,以控为辅,可采用肥调、水调,差期较大可用多效唑或重割叶控制生长快的亲本。

在母本抽穗30%~40%时,第1次用“九二○”8 g/667m2,总水量30 kg于早上8:00前或16:00后喷雾,第2天增加到10 g/667m2,隔天看抽穗情况适当补喷1~2 g/667m2。

喷施“九二○”前看母本长势情况适度割叶,同时每
667m2用磷酸二氢钾100 g,硼砂50 g结合喷施,增加穗部营养,争取最高产量。

参考文献
[1]黄庭旭,谢华安,游晴如,等.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宜优673的选育与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6-9.
[2]游晴如,黄庭旭,杨东,等.水稻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1 A特征特性的初步研究[J].福建稻麦科技,2006(4):4-6.
[3]游晴如,黄庭旭,黄洪河,等.杂交香稻新组合“宜优673”高产制种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7(1):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