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复习——背诵和默写 精品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指导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18dcd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2.png)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指导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指导导读:在初三语文学习过程中,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是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以及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2. 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3. 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训练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古诗词背诵与默写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古代文人名篇以及经典诗词选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选取适合的古诗词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1. 听读法: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播放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先听读古诗词。
然后,教师再逐句引导学生朗读,重点讲解诗句中的字词、意境和修辞手法。
2. 分段背诵:将一首古诗词分成若干段,依次要求学生背诵,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之后,学生可以整体进行背诵。
3. 互动默写: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诗句打乱顺序,让学生进行默写,并相互交流答案。
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等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听读与欣赏:让学生先倾听整首古诗词的朗读或播放,并欣赏其中的意境和音韵。
3. 逐句分析:引导学生逐句分析古诗词的意义、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感受其中的美。
4. 分段反复背诵与理解:将一首古诗词分成若干段,逐段进行背诵和理解。
5. 整体背诵:经过分段的训练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背诵,并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句子的连贯性和韵律感。
6. 默写训练: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诗句打乱顺序,让学生进行默写,并在之后相互核对答案、交流思考。
7.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背诵与默写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中考语文第2课题《背诵默写》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第2课题《背诵默写》复习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30404b3968011ca300917f.png)
3.(20__·泰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20__·泰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解析】这类默写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作答.只是前面留空的容易出现记忆缺失,要同学们静心回忆.(二)、理解型默写1.(20__·泰州)写出《春望》或《过零丁洋》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或“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20__·泰州)《出师表》中高度概括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作者与先主患难与共之情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20__·泰州)陆游《游山西村》中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境界的句子是I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20__·泰州)《使至塞上》中将塞外景象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被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我们在解答时,应在熟练掌握背诵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平时,同学们要加强对原文语言、背景、情感、修辞、写作技巧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型默写(20__·泰州)《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解析】这类考题,解答时一定要耐心阅读前面的题干和后面的提示,它往往缩小了我们筛选语句的范围,便于我们找出其相通点,迅速锁定目标,切忌不假思索地凭直觉妄填.像本题,则要对前面出示的文句进行理解,对所考查的课文内容进行回忆,瞻前顾后,才能找出相互联系的句子.(四)、开放型默写1.(20__·泰州)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或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早春景色的句子(连续两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20__·泰州)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请写出体现他们这种风采的句子(连续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或: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20__·泰州)多情的秋天,常常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请你写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连续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解析】这类题答案不惟一,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课内.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诗文名篇名句,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勤录勤读,勤默勤记.同学们在答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提示的范围,理解题干中某些暗示性的话语,抓住一些关键词,像上面的这道题,就要看准“早春景色”、“面对磨难不消沉”、“秋天”的提示.其中的第1题,更是人文化的考虑,避免了针对一部作品检查的局限.这类题,有时题目中可能还会出现“正确多答可加1分,最多加2分”的鼓励性提示,所以更要加以重视.近年来,少数地区还出现了以选择题型来考查默写的形式,往往通过原文中某些关键词的缺失、易错字的混淆或者前后顺序的颠倒来作为考点.尽管泰州地区还没有出现此类题型,但同学们还是不妨见识一下.例1 下列文字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B.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C.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D.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例2 根据原文填空都正确的是 ( )(1)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2)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A.①太守醉也②而后作而后喻 B.①众宾欢也②而后喻而后作C.①众宾欢也②而后作而后喻 D.①太守醉也②而后喻而后作四、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1___________________,寸有所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3.为者常成,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 ,登高必自卑.6.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9._______________ ,吹面不寒杨柳风.10.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上的明星现了,.11.看,像牛毛,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1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14.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处不胜寒.15.___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16.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17.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胜烟柳满皇都.19.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20.故渔者歌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峡》)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李白的《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采用其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24.“农民伯伯们一看到这绿油油的麦苗,仿佛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这是超前夸张的修辞.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花时也有运用了这种修辞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八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李白写有关于三峡的名句:“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郦道元的《三峡》中描写江水类似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赤壁》中诗人没有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这一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突出“早春”特点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刻舟求剑》中有“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句,“不亦……乎”是古文中较为固定的句式,意思为“不也……吗”.在《(论语)八则》中也有这样的句式,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b9458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7.png)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以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为主题,旨在帮助初三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背诵和默写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审美情感。
2. 提高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能力,培养记忆力和朗诵能力。
3. 训练学生默写古诗词的技巧,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1. 背诵和默写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2. 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古诗词,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2. 学习一首古诗词(15分钟)选择一首经典的古诗词,如杜牧的《秋夕》。
请学生先听老师朗读,感受其意境和抒情之美。
然后再进行逐词解析,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背诵训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背诵训练,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或数首古诗词,展示他们的背诵成果,并进行评比。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背诵的技巧和方法,如分段背诵、反复朗读等。
4. 默写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诗词默写练习,可准备一些诗词默写题目,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格式和顺序默写出诗词的完整内容。
鼓励学生用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5. 诗词赏析(15分钟)选择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从音韵、意象和修辞等方面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
6. 总结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背诵和默写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1. 经典古诗词教材或参考书籍。
2. 音频资料,用于学生朗诵和借鉴。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成果,包括朗诵的准确性和诗词默写的正确率。
2.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中学中考语文背诵默写复习教案
![中学中考语文背诵默写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a22f1a0722192e4536f6f6.png)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背诵默写复习教案【课时】第五课时【复习内容】背诵默写(古诗赏析,默写填空)【复习目标】1.初步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析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古今诗文中的名字,名篇的背诵和默写.理解古今诗文中名句的内涵,结合具体语境的迁移运用能力.【指导策略】1.把握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其中关键词句的含义.注意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秀的古诗词,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2.重视平时的积累,注重理解,感悟并能灵活运用.注重名言警句的积累,领悟其内涵.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文句蕴涵的哲理,情感,思想,意境等,能学以致用.【中考例谈】1.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心境。
(1分)(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2分)①_____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_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含有“草”字的相连的两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a3edc8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1.png)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悉并背诵古代经典的诗文;2.了解古代诗文的背景和作者;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古诗文背诵与默写;2.精选了三首古代经典诗文,分别是《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春晓》。
3.学生需要在课前背诵所选的古代诗文,课上进行默写。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所选的古代诗文教材;2.准备好课堂展示所需的多媒体设备;3.备齐学生的练习纸和笔。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与诗文有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的学习热情。
2.背诵古代诗文(30分钟)将课堂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古代诗文的背诵。
让学生依次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春晓》。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背诵技巧,如理解诗文背后的含义和情感,通过模仿和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文。
3.默写古代诗文(30分钟)将学生按照小组顺序分别进行默写古代诗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默写技巧,如重点词句的记忆和整体结构的理解。
默写结束后,教师可以逐个小组核对答案,对正确的进行表扬,对错误的进行指导和解释。
4.诗文赏析(20分钟)教师可以对每篇古代诗文进行简单的赏析,包括作者的背景、创作意图以及诗意的解读等。
通过赏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文。
5.小结与拓展(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一谈对古代诗文背诵与默写的收获和感想。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分享其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文,拓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背诵和默写古代诗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对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赏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然而,在默写环节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选用较为复杂的古代诗文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默写任务。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梳理复习教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梳理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a7e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1.png)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梳理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主要针对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进行梳理复习。
教材涵盖了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古诗文的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古诗文默写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对于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默写能力较弱,对于一些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古诗文默写的准确性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和默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如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2.教学难点: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古诗文,分析其意境、修辞手法等。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4.实践法: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练习,提高默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
2.古诗文材料: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默写的古诗文材料,包括文本和译文。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如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文阅读和分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中考语文第2课题背诵默写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第2课题背诵默写复习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7f90f83b3567ec102d8adc.png)
课题:背诵默写[复习过程]一、导入谈话:中考背诵默写考查范围:1.现代诗文(课本规定的部分):《生命的意义》、《春》、《天上的街市》、《毛泽东词二首》、《七律长征》、《故乡》(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
2.古诗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文言文(课本规定背诵的部分)和34首古诗词。
16篇文言文是:《三峡》、《(论语)八则》、《爱莲说》(见“专题·荷”)、《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
34首古诗词是:《次北固山下》、《赤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观刈麦》、《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使至塞上》、《春望》、《泊秦淮》、《过零丁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天净沙秋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夜雨寄北》、《关雎》、《蒹葭》、《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饮酒》(结庐在人境)、《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游山西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关怀古》。
3.名言名句:取自课文中的名句和《语文读本》(1—6册)的“附录·古代名句选读”。
二、导学:巩固拓展延伸近几年,背诵默写题已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
分析近四年泰州市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每份试卷的默写题分值少则8分,多则10分。
能不能拿稳默写题的分数,已成为影响语文成绩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能牢牢拿住默写题的分数,除熟读、背诵大纲规定的有关课文段落外,还应了解试题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增强应试能力,提高应试水平,才能在答卷时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690a39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5.png)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训练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背诵和默写古诗词,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介绍初三语文教案中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技巧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
一、背诵篇目的选择古诗词繁多,初三学生的时间和能力有限,因此在选择背诵篇目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进度和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安排。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如杜甫、李白、苏轼等名家作品,也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诗歌。
二、背诵技巧的训练1. 正确把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古诗词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背诵时要准确把握每个字音的长短、重轻,并注意句子之间的呼应和对仗关系。
可以通过跟读、朗读等方式进行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分段逐步背诵对于较长的诗词作品,可以分段逐步背诵,先背诵前几句,再逐渐增加背诵的内容。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3. 联想记忆法古诗词中常有一些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比如,将诗中的描述与具体场景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形象,更容易记忆。
三、默写技巧的训练1. 提取关键词语在默写过程中,学生可以先提取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再根据这些关键词语进行组织和补充。
关键词的选择可以基于句子结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诗词。
2. 镜像默写法镜像默写法是一种有效的默写训练方法。
学生可以先将古诗词朗读一遍,然后关闭课本,试图回忆和写下刚才听到的内容。
再对照课本进行校对,找出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默写准确性和记忆力。
3. 定期检测与复习制定定期的古诗词默写检测,并将成绩记录在学生的学习档案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在检测后进行及时的复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记忆。
初中默写课教案
![初中默写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c7979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1.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默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默写能力。
2. 通过默写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默写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课文重点句子的默写练习。
3. 课文篇章的默写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对默写的掌握程度,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初中默写课教学。
2. 默写技巧和方法的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默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快速阅读题目、如何抓住关键词、如何运用联想记忆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3. 课文重点句子的默写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在学生默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答题速度。
默写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改正。
4. 课文篇章的默写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的篇章,让学生进行整体默写。
学生在默写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默写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改正。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默写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继续练习默写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醒学生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次默写练习。
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默写练习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学生对默写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教材。
2. 默写练习题。
3. 教学PPT。
4.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可选)。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3. 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51cde2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0.png)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背诵和默写所学的古诗词,特别是重点诗词。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古诗词背诵与默写》三、教学重点1. 温故知新,巩固所学古诗词。
2. 根据要求默写所学古诗词。
四、教学步骤1. 复习古诗词a. 教师出示选自《唐诗三百首》的古诗词,让学生快速复习并进行默读。
b. 学生根据记忆默写所学古诗词的内容。
c. 学生相互交换纸张,互相批改与讨论。
2. 背诵新古诗词a. 教师出示新的古诗词,并进行逐句解读。
b.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逐句背诵新的古诗词内容。
3. 默写新古诗词a. 学生根据记忆默写新的古诗词的内容。
b. 学生交换纸张,进行互相批改与讨论。
4. 反思与总结a. 教师要求学生回顾所学的古诗词,总结背诵与默写的经验和方法。
b. 学生与教师共同分享默写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
c. 教师进行总结并温故知新。
五、教学辅助措施1. 课件或黑板等教学展示工具。
2. 选自《唐诗三百首》和其他经典古诗词的教材。
3. 纸张和笔。
六、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学生的默写成绩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批改,共同提高。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更多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扩大诗词的范围。
2. 学生可以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口语表达和艺术修养。
3.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背后故事,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以上是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将不仅能够在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更能够感受到古诗词所带来的美与思考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吧!。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c357e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7.png)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句,提高古诗文默写能力。
2.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中考古诗文名句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名句的意义、用法和背景。
3. 进行默写练习,巩固记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考古诗文名句的识记与默写。
2. 难点: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文名句的意义、用法和背景。
2. 采用练习法,进行默写练习,巩固记忆。
3. 采用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古诗文名句,分析其意义、用法和背景。
3. 默写练习:学生进行默写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句子。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文名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古诗文名句,提高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记忆。
2. 默写测试:定期进行默写测试,评估学生的默写能力。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古诗文名句集锦:整理中考古诗文名句,供学生复习使用。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文。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古诗文名句。
2. 第二周:复习第二单元古诗文名句。
3. 第三周:复习第三单元古诗文名句。
4. 第四周:复习第四单元古诗文名句。
5. 第五周:综合复习,进行默写测试。
(完整版)《“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完整版)《“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95057f4028915f814dc268.png)
基础知识板块复习: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初中必背古诗词89首及24篇必背文言课文的名句。
学情分析:综观语文中考试卷,对“古诗文默写”的考查,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内容上会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接轨,既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又考查其理解、运用能力。
1 •学生错别字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形似字混淆。
(3)书写不规范,错漏笔画。
3. 对诗中意境理解不透、混淆不清。
理解性默写知道写哪一句教学目标:1•认识中考:熟悉古诗文默写中考题型。
2•认识问题:让学生发现在古诗文默写中存在的问题。
3•促进复习:激励学生在课下有计划有技巧地展开自我复习。
重点难点:明确考查要求,了解这类题的出错点加以警示,使复习得法、有效。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熟悉古诗文默写中考题型。
其次,用一个课时对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复习方法的指导,明确存在的易出错点,提出警示。
再次,用一个课时进行课堂练习,提升学生的答题技能。
课后进行后续的每天一次的课前5分钟系统性检测加以巩固。
一个阶段后再用一个课时进行全面的检测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准备:1 •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类别将古诗文名句归类整理。
2. 让学生归纳难写易错字。
3. 准备好所需练习与检测题。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一一看谁答得快:课前5分钟小测与评讲一一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来源:学,科,网乙X,X,K]2、,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
(《论语》)4、《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教学活动一:了解题型特点,掌握解题方法[来源:学|科|网]二、让学生了解古诗文默写中考题型,掌握解题的方法。
认识题型,掌握解题的方法。
•出示试题,让学生熟悉题型。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字词、默写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字词、默写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3e70b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4.png)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字词、默写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语文课程中应掌握的字词、名句默写等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字词、名句默写等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2.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名句的含义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字词复习(1-2课时)复习课程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包括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等,通过练习巩固。
2. 第二阶段:名句默写复习(2-3课时)复习课程中的名句默写,包括古诗词、现代文名句等,分析名句的出处、含义,通过练习提高默写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每阶段结束后进行课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字词、名句默写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3. 定期考试:进行阶段性的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字词游戏:通过字词接龙、看图猜词等游戏,增加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和理解。
2. 名句默写比赛:组织名句默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字词、名句的复习资料:整理课程中的字词、名句,制作复习资料供学生使用。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字词复习(1-2课时)2. 第二周:名句默写复习(2-3课时)3. 第三周:课堂练习与讲解(1-2课时)4. 第四周:课后作业布置与讲解(1-2课时)5. 第五周:阶段考试与评估(1课时)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字词、名句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阶段考试,反思学生对字词、名句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d9b8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0.png)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句,提高古诗文默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古诗文名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中学生应掌握的古诗文名句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记忆。
2. 难点:理解古诗文名句的含义及背景,提高默写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练习法: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及时纠正错误。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默写训练:让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古诗文名句,提高默写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默写作品,对学生的默写准确性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程度和背景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2. 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如古诗文的译文、作者的介绍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和讲解古诗文名句。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名句。
2. 第二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名句。
3. 第三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名句。
4. 第四课时:讲解和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名句。
5. 第五课时:综合复习所有古诗文名句,进行默写训练和评价。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字词、默写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字词、默写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efd6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3.png)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字词、默写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初中阶段的字词、名篇名句默写知识。
2. 提高学生对字词、名篇名句的理解、辨析与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选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重要字词、名篇名句进行复习。
2. 结合中考真题,分析字词、名篇名句的考查规律和答题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重要字词的音、形、义,提高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2. 难点:理解名篇名句的深刻含义,熟练默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实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名篇名句的知识。
2. 利用真题练习,培养学生实战答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字词、名篇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对选取的字词、名篇名句进行讲解,强调重点难点。
3.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4. 真题分析:结合中考真题,分析字词、名篇名句的考查规律和答题技巧。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字词、名篇名句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3. 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2. 中考语文真题库。
3. 教学PPT、课件等辅助教学材料。
4. 字词、名篇名句的解析和示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每节课安排45分钟,确保教学内容充实且有序。
2. 每个教学单元安排2-3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
3. 在整个复习阶段,确保涵盖所有重要字词和名篇名句。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2d594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2.png)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在结束新课之后,即将进入紧张的初三总复习。
面对六本教科书,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复习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通过反复思量之后,我拟定一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成都市20__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和近三年成都市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辅之以适当的练习;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课内外兼顾,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评估的要求,立足于A卷。
对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建立语文中考所需的知识网络,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试题,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与命题者对话的意识,注意总结梳理规范答题格式,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注意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语文复习教案二:课文背诵及默写
![语文复习教案二:课文背诵及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dfc00a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f.png)
语文复习教案二:课文背诵及默写。
在语文学科中,课文背诵和默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课文背诵和默写,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感,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课文背诵课文背诵是指学生对所学的课文进行逐句逐段的背诵,以达到深度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目的。
课文背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课文在进行课文背诵之前,必须先对课文进行理解。
要了解课文的主旨、内容、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对文化内涵和语言规律的领会和把握。
2.分段背诵分段背诵是有效的课文背诵方法。
将课文分为若干段,逐段进行背诵,提高背诵的效率和准确率。
3.反复演练课文背诵要进行多次反复演练,以加深记忆和加强熟练度。
可以采用声音或笔画等方式进行演练,如课文朗读、口头复述、写出关键词语等。
二、默写练习默写是一种能够检测学生对所学课文熟练程度的有效方法,是课文背诵的重要补充。
如何进行默写练习?1.预习课文在进行默写练习之前需要进行预习,熟悉课文的主题、内容、语言、结构等,做到心中有数。
2.准确把握在进行默写练习时,要准确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述,全面理解和领会课文的内涵。
3.反复练习默写练习需要进行反复演练,加深词汇和语言的记忆,提高默写的准确度和熟练度。
可以结合背诵和默写进行练习。
三、教学重点在进行课文背诵和默写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入课文课文教学需要先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章的主题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讲解语言和知识点在背诵和默写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词汇、语法、修辞、结构、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化对语言和知识点的掌握。
3.培养学习方法课文背诵和默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实践,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四、教学策略在进行课文背诵和默写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1.肢体配合语文是一门以语言形式传授知识的科目,肢体语言和口语语言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背诵和默写
1.默写古诗句。
(17分)
①天门中断楚江天,。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
④采菊东篱下,。
⑤大漠孤烟直,。
⑥,万里长征人未还。
⑦马作的卢飞快,。
⑧抽刀断水水更流,。
⑨,似曾相识燕归来。
⑩长风万里送秋雁,。
11.兼葭苍苍,。
所谓伊人,。
12. ,禅房花木深。
13. ,潭影空人心。
14.江山代有才人出,。
15.江流天地外,。
16. ,中间小谢又清发。
17.晴川历历汉阳树。
2.默写古文。
(9分)
①减宜,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引喻失义,以塞。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③,,;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⑤不以物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⑦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
⑧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⑨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22分)
①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美的句子是:,。
③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④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2分) ( )
A.箫鼓追随村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⑤《马说》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和句子是。
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
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
⑦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⑧《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⑨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论语)六则》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是。
⑩《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⑾刘禹锡的诗句“”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⑿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⒀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就“文”与“气”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
”
⒁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用来勉励年轻人好好把握时光,以免年华消逝,后悔莫及的两句诗是“
”。
⒂《钱塘湖春行》中的颈联是。
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具有坚贞不屈的品质的词句是。
⒄我们经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六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⒆人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望月遥祝兄弟平安的诗句“
”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祝愿。
4.古诗文迁移应用填空。
(2分)
①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
②下列四旬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④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根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用赵翼《论诗》中相关诗句回答) ⑥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⑦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回答)
⑧新市长上任后,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文回答)
⑨当今社会,不是缺乏有用的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这真是“
”。
(用《马说》中相关句填写)
⑩高考落榜青年柳启奇面对挫折毫不畏惧,面对流言毫不在意,仍然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当有人问到他今后的目标时,他充满自信地说:“,”(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相关诗句回答)
⑾优秀教师杨红英教坛耕耘四十载,创造了许多骄人的业绩,培育了许多出色的人才。
退休后,义务当九资河中学的德育辅导员,在教坛上继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这真是。
(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相关诗句填写)
5.现代诗文默写填空。
(6分)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③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春天像。
春天像。
⑤鲁迅的《故乡》中结尾的一个带有比喻性包含哲理的句子是。
⑥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6.按要求写句子。
(14分)
①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默写。
A.陈胜:
B.陆游:
C.唐雎:
D.夏完淳:
E.范仲淹:
②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草”的句子,请在下面各写一句。
山:
水:
花:
鸟:
草:
③“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渑轻尘”,请再写两个含“雨”的诗句。
A:
B:
④写出两句抒发积极向上精神的古诗词。
A:
B:
参考答案:
1.①碧水东流至此回②愁云惨淡万里凝③映日荷花别样红④悠然见南山⑤长河落日圆⑥秦时明月C Y.H寸关⑦弓如霹雳弦惊⑧举杯销愁愁更愁⑨无可奈何花落去⑩对此可以酣高楼⑩白露为霜在水一方⑩曲径通幽处⑩山光悦鸟性⑩芳草萎萎鹦鹉洲⑥蓬莱文章建安骨⑩各领风骚数百年⑥山色育无中2.①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哦月⑤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⑥濯青涟而不妖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⑧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⑨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3.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A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⑦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讨前头万木春。
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⑩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⑩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⑩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c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⑦醉翁之意不在酒⑧政通人和,百废俱兴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5.①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②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③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④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博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⑤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①A.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B.信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是D.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E.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符合题意即可
③A.多少楼台烟雨中 B.夜阑卧听风雨声
④例: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