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的历程及发展
成都市大气污染质量状况与成因分析报告
![成都市大气污染质量状况与成因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e003bdfe4733687f21aaf7.png)
成都市大气污染质量状况与成因分析报告报告如下。
1成都市大气污染的质量状况20__年3月--20__年3月,在成都市气象局的协助下,本研究组完成了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在调查大气污染环境质量现状时,分别在成都市的东南西北以及城中心设立了5个监测点,对成都市的环境气象参数及相关气候因子进行监测和统计,对大气污染的空气质量和污染气象进行了测试,调查的污染物是大气中的有总悬浮颗粒物(TSP)、SO 2、NO2。
1.1大气污染评价标准根据国家GB3095-20__中二级标准中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进行评价。
1小时平均:SO2 ≤0.5mg/ Nm3,NO2≤0.24mg/ Nm3日平均:TSP≤0. 30mg/ Nm3 SO2 ≤0. 15mg/ Nm3NO2≤0. 12mg/ Nm31.2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因子质量Pi指数,Pi值与1相比较,表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质量指数Pi <1,说明i污染物不超标,Pi >1,说明污染物超标。
计算公式为Pi =Ci/ Si式中: Pi — i 污染物的大气质量指数;Ci — i 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 mg/ Nm3);Si — i 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 mg/ Nm3)。
1.3调查的结果如表1。
表1成都市20__年3月--20__年3月大气污染物的调查结果(mg/m3)污染物TSPSO 2NO21小时平均0.140.380.13日平均0.230.120.08由上表可知,成都市区大气环境中日平均浓度值,SO 2为0.12mg/m3、NOX平均浓度值0.08mg/m3、TSP平均浓度值0.23mg/m3,总体环境空气质量低于国家GB3095-20__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值,说明空气质量还可以,但是,从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P值)的结果显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是属于轻度污染的现状,按照污染大小的顺序,污染顺序排序为TSP>NO2>SO2。
2成都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2.1地形和气候因素形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是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大运会保障工作总结范文(3篇)
![大运会保障工作总结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8dfca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第1篇一、前言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在我国四川成都成功举办,这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次盛会,也是展示我国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质的重要窗口。
为确保大运会顺利举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全力以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工作。
现将大运会保障工作总结如下:二、大运会保障工作总体情况1. 安全保障大运会期间,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首位。
各级政府、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紧密协作,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
(1)安保力量部署:大运会期间,成都市及所辖各区县共投入安保力量约3.5万人,其中公安、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人员约2.5万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约1万人。
(2)安全检查:各级政府、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对比赛场馆、酒店、交通枢纽等场所进行全面排查,确保赛事安全。
(3)应急处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机制,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赛事安全。
2. 交通保障为确保大运会期间交通畅通,成都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1)交通管制:对比赛场馆周边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2)公交调整:调整公交线路,加密公交班次,方便观众出行。
(3)出租车、网约车服务:加大出租车、网约车投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3. 医疗保障大运会期间,医疗保障工作得到充分重视,确保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生命安全。
(1)医疗团队:组建一支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负责大运会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
(2)医疗设施:在比赛场馆、酒店、交通枢纽等场所设立医疗站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
(3)急救演练:开展急救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
4. 住宿保障为确保参赛运动员和观众住宿需求,成都市加大酒店投入,提高住宿服务水平。
(1)酒店储备:提前储备一批酒店,满足大运会期间住宿需求。
(2)服务质量:加强对酒店的监督管理,提高住宿服务水平。
(3)价格监管:对酒店价格进行监管,确保价格合理。
成都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
![成都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219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b.png)
成都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成都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一、背景介绍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为了保证2025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蓝天白云方案,以确保大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二、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的目标1. 确保大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良好的竞赛和观赛环境。
2.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三、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的具体措施1.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成都市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同时,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 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成都市将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提升车辆排放标准,加强对尾气治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同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进行处罚。
3. 严格控制扬尘污染成都市将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扬尘污染源的监管,推动使用封闭式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
同时,加强对道路清扫、绿化养护等工作的管理,减少扬尘污染。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都市将加大对水源地、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环境敏感区域的管控,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同时,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5.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研发成都市将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研发和应用环境监测、污染物减排等技术手段,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能力。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的实施机制1.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成都市政府将成立大运会蓝天白云方案实施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b4a3a3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6.png)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4•【字号】成府发[2014]8号•【施行日期】2014.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成府发〔2014〕8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4年2月14日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为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出发点,以治理颗粒物(PM10、PM2.5)和臭氧污染为重点,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污染物总量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相匹配,着力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行动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和行政手段,积极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二)行动目标。
到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大幅度减少。
国控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12年下降25%,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20%。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12年下降25%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20%。
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郫县、双流县、天府新区成都片区PM10浓度以2012年为基准,下降25%以上;PM2.5浓度以2014年为基准,下降比例由市环保局牵头确定。
成都市2024年环境统计公报
![成都市2024年环境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646eb6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0.png)
一、概述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省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为了了解和监测成都市的环境状况,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工作,我市每年都会发布环境统计公报。
本文将对2024年成都市的环境统计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大气环境2024年成都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整体保持良好,但在冬季,由于气象条件不利,部分区域受到污染物累积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全年平均浓度最高的污染物是PM2.5,平均浓度为75.3微克/立方米,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
此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浓度也有所下降。
三、水环境2024年成都市的水环境质量相对稳定,水质达到可饮用水标准的水体有95.7%,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同时,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也保持较好,未出现安全隐患,供水安全水平高。
四、土壤环境成都市的土壤环境整体较好,农田土壤环境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土壤中主要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元素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说明土壤污染状况较为良好。
五、声环境成都市的声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噪音污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主要噪声源包括道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噪声。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加强了对噪声污染的控制和管理,通过设置隔音屏障和加强交通指挥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六、生态环境成都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和湿地面积等。
2024年,成都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稳定,各项指标保持在较好水平。
湿地覆盖率达到12.6%,森林覆盖率为38.2%,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达到4300万亩。
七、环境管理成都市在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环保机构对349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排污许可证核发和跟踪检查,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规范行为。
市环保局还加强了环境监测网络和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八、环境保护投入成都市加大了环保投入力度,提升了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成都制定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
![成都制定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d26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5.png)
成都制定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紧迫问题,成都市采取了铁腕治霾工作方案。
一、背景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无疑也受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的困扰。
森严的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等因素导致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排放,使得成都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成都市制定了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力争在未来5年内使成都市空气质量显著提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2.原则:以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科学合理规划措施,依法治霾,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具体措施1.加强监测:成立专门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面监测各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并将数据实时公布,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变化的认知。
2.严控污染源:对重点工业企业、燃煤电厂等排放源进行严格监管,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管理,对违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3.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4.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程度,推动电动车普及,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加强道路拥堵治理。
5.生态保护:加强植被绿化工作,扩大城市绿地覆盖率,建设生态湿地和森林公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四、推进机制1.成立相关工作组,统筹协调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度,号召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加强与周边城市和相关行业的合作交流,共同应对空气污染问题,形成合力。
五、风险与挑战1.资金投入不足:治理空气污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成都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城市,将需要面临资金压力。
2.民众不配合:由于治理空气污染需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往往需要时间和适应,因此民众的配合与行动力也是一个挑战。
2015-2022年成都市空气质量时空特征
![2015-2022年成都市空气质量时空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fe91f6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2.png)
2015—2022年成都市空气质量时空特征卢可欣,滕泽宇*(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新型肥料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四平136000)摘要:基于2015—2022年成都市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逐时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成都市空气质量及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采用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 )分析主要污染颗粒物PM 2.5和PM 10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探讨空气质量指数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1)2015—2022年成都市空气质量以优良天气为主,AQI 年均值为73,年际变化率为34%,呈逐年降低的趋势,AQI 月变化波动幅度较大,月均值最大值出现在1月,为120,最小值出现在9月,为45。
(2)PM 2.5、PM 10、SO 2、NO 2、CO 年平均质量浓度逐渐下降,月平均质量浓度均呈“U ”形变化趋势,月均最大值出现在12月或次年1月,O 3年平均质量浓度逐年波动上升,月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呈双峰结构,最大值出现在5月和7月。
(3)成都市首要污染物以PM 2.5和PM 10为主,年累计出现次数分别为1285d 和522d ,冬季出现频率较高,冬季出现天数分别为598d 和73d ,分别占出现天数的46.5%和14%。
NO 2出现天数为689d ,夏秋季频率高。
以SO 2和CO 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均为0。
(4)AQI 大致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点,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
PM 2.5和O 3空间分布特征为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PM 10、CO 、NO 2从中部向四周逐渐扩大,SO 2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在中部出现高值中心。
(5)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 2.5为主,AQI 与PM 2.5、PM 10、NO 2、SO 2、CO 均呈显著正相关,与O 3呈负相关。
PM 2.5、PM 10对AQI 影响作用较大。
2024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4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16d0da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a.png)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对居民健康和城市形象的影响越来越凸显。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2024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成都市空气质量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期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第一部分:引言
1.1背景
1.2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背景
2.1成都市概况
2.2空气质量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部分: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分析
3.1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3.2监测站点分布情况
3.3监测数据质量评估
第四部分:成都市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4.1PM2.5浓度分析
4.2PM10浓度分析
4.3空气污染指数分析
4.4超标天数分析
4.5大气污染源分析
第五部分: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5.1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人为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第六部分: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措施评估
6.1政府措施评估
6.2市民防护意识和措施评估
6.3绿色生产和低碳环保评估
第七部分: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建议
7.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7.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大气污染治理
7.3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
第八部分:结论
注:以上只是一个大纲示例,1500字的文档将更加详细地展开各个部分的内容。
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向阅读者提供一份完整的2024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报告。
四川省近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分析
![四川省近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91f50d7f1922791788e85a.png)
四川省近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分析文章根据2004-2013年四川省24个地级城市例行的空气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采用污染负荷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四川省2004-2013年近10年以来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环境治理的成效。
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浓度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二氧化氮浓度持续升高,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先降后升,同时结果也表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二氧化硫方面,但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二氧化氮人有上升趋势,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措施用于改善空气状况。
标签:四川省;大气污染;变化趋势;治理成效前言环境空气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有6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而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的人数达到了10亿。
环境空气污染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受到了城市居民的普遍关注。
四川省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复杂,山地是其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四种地貌类型。
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60.77亿元,位列第八位,西部第一位,在西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可比价格计算四川省GDP比2012年增长1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尽管四川省的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现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大气环境质量保护迫在眉睫。
成都将掀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
![成都将掀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f5f099fa4a7302768e9939fb.png)
区域治理Regional Governance 时事评论今年1月1日至9月27日,优良天数176天,同比增加7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84、52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9.7%、8.9%。
截至9月15日,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来信来电举报投诉34批次4082件(排除重复投诉后,实际为2942件)已全部办结,约占全省的45.1%,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昨日,市政协“科学防治雾霾 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专题协商会议举行,数十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市政府及各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为我市大气环境治理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成都不断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充分肯定了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在我市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
成都晚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下一步成都将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
成效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已达176天今年初,《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7年度重点任务》出台,提出了“六大行动”和“50条措施”。
7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实施“成都治霾十条”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
治理成效如何?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10、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
今年1月1日至9月27日,优良天数176天,同比增加7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84、52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9.7%、8.9%。
截至9月15日,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来信来电举报投诉34批次4082件(排除重复投诉后,实际为2942件)已全部办结,约占全省的45.1%,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建言动态更新机动车排放清单加大科技引领力度市环保局局长王锋君坦言,尽管近年来成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气环境容量与排放总量的矛盾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和防“反弹”任务艰巨等。
大型活动环境监测保障措施
![大型活动环境监测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c07a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8.png)
大型活动环境监测保障措施随着大型活动的举办,环境监测保障措施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保障参与者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大型活动环境监测保障措施。
首先,为了确保活动场地的空气质量,需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通过设置空气污染物的检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指标如PM2.5、PM10和二氧化碳等。
如果监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则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人员活动密度等,以保证参与者的健康和舒适。
其次,噪音污染是大型活动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音乐类的活动。
为了保护听力健康,需要设置噪音监测设备来监测噪音水平。
如果监测结果显示噪音超过了安全标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调整音量、增加隔音设施等,以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参与者产生的负面影响。
另外,大型活动的参与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站立或步行,因此,地面温度的监测也非常重要。
通过设置地面温度检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地面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参与者中暑或烫伤等问题。
在活动前,可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增设遮阳设备、添加覆盖物等,以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舒适。
此外,大型活动通常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能源设备,如发电机、照明设备等。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需要进行能源使用和排放监测。
通过设置能源使用和排放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和排放物的水平。
如果监测结果显示能源使用过多或排放物超过了环保标准,可以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和减排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大型活动的活动场地周边通常会有一定数量的绿化和水域。
为了保护植物和水体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植被和水质监测。
通过设置植被和水质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植被的健康状况和水质的污染程度。
如果监测结果显示植被受到破坏或水质超标,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加强绿化保护、净化水质等,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综上所述,大型活动环境监测保障措施对于保障参与者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2023年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2023年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d602c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a.png)
2023年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2023年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质量成为当代人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在大型体育赛事中,比赛场馆的空气质量对运动员的健康和竞技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研究探讨2023年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一、亚运会赛事场馆建设为了确保比赛场馆的空气质量,亚运会组委会将在场馆建设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1. 新建赛事场馆将选取空气质量良好的区域,远离工业污染源和交通干扰,以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
2. 已有的场馆将会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特别是对空气治理设施进行优化,以确保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
3. 在场馆建设过程中,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控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整个建设过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小化。
二、空气污染治理1. 车辆排放控制交通是城市中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为了控制车辆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亚运会期间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交通管理,控制私家车辆进入比赛场馆周围区域,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
(2)推广电动车辆和新能源汽车,在亚运会期间提供充电设施和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鼓励人们使用更加环保的交通工具。
2. 工业污染控制工业污染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工业污染,亚运会组委会将采取以下措施:(1)升级工业污染源的治理设施,确保工业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工业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3. 道路扬尘控制道路扬尘是城市中常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为了控制道路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亚运会组委会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施工工地的扬尘控制,要求工地进行湿地施工、覆盖物料等措施,减少施工造成的扬尘。
(2)加强对道路的湿化处理,减少道路上的扬尘现象。
三、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为了及时掌握空气质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亚运会组委会将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
2024年关于空气质量活动小结(2篇)
![2024年关于空气质量活动小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653f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5.png)
2024年关于空气质量活动小结____年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球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和保护措施。
在这一年里,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空气质量活动,以提高人们对空气污染的认识,促进环保行动的开展。
以下是对____年空气质量活动的____字小结。
一、国际级活动1. 第四届世界空气质量大会____年3月,在瑞士苏黎世举办了第四届世界空气质量大会。
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代表、科学家、环保组织成员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空气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大会期间,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挑战,制定了一系列的共识和实施措施,推动各国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的合作和协调。
2. 空气质量全球指数发布____年6月,国际环保组织发布了空气质量全球指数,评估了全球各国和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
通过该指数,人们可以了解到全球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情况,并推动各国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工作。
3. 世界清洁空气日____年9月7日,世界清洁空气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各国政府、环保组织、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行动,以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并倡导大家采取行动改善环境。
二、国家级活动1.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____年,中国政府继续加大了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力度。
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限制工业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等。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了解和参与度。
2. 美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____年,美国政府发布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旨在加强空气质量监管和治理工作。
该计划包括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控制、提倡清洁能源使用、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科研工作等方面的措施,以改善美国的空气质量状况。
3. 印度“清洁空气行动”____年,印度政府推出了“清洁空气行动”,旨在解决该国空气污染问题。
这一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减少工业和农村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监测等方面的举措。
《2024年一次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效果后评估》范文
![《2024年一次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效果后评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489a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5.png)
《一次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效果后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重大活动如国际会议、体育赛事、文化展览等日益增多。
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对举办地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空气质量是评估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对一次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效果进行后评估,分析保障措施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二、背景介绍本次评估的重大活动为某国际性体育赛事。
在活动筹备阶段,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工业限产限排、机动车尾号限行、增加绿化面积等。
活动期间,相关部门对空气质量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报告,确保活动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三、评估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活动前、活动期间及活动后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
2. 对比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与国家及地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活动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3. 专家评估:邀请环保、气象等领域的专家对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效性进行评估。
4. 社会反馈:收集公众对空气质量及活动整体满意度的反馈意见。
四、评估结果1. 数据对比:经过数据收集与对比分析,发现活动期间的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往年同期水平,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及地方空气质量标准。
2. 专家评估:专家认为本次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针对性强、执行到位,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3. 社会反馈:公众对本次活动的空气质量表示满意,认为活动举办方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五、保障措施分析1. 工业限产限排: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企业的生产,减少工业排放,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浓度。
2. 机动车尾号限行:通过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增加绿化面积:绿化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轻大气污染。
1980—2010年成都灰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性
![1980—2010年成都灰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性](https://img.taocdn.com/s3/m/e8d70d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c.png)
1980—2010年成都灰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性1980—2010年成都灰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性灰霾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现如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研究成都市灰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性,对于增强我们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以及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1980年至2010年期间,成都市的灰霾程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在80年代初期,成都市的灰霾问题相对较轻,整体空气质量良好。
然而,随着城市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灰霾问题逐渐凸显。
在90年代,城市工业化和汽车使用的增加导致了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增加,使得成都的灰霾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2000年以后,成都市的灰霾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成都市灰霾问题的加剧与气候要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气候要素是灰霾形成的重要条件和驱动力,对灰霾的发生、空气质量以及光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成都市灰霾的变化与气温、气压、风向以及降水等气候要素密切相关。
首先,气温在成都市灰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过去30年中,成都市的温度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2000年以后尤为明显。
随着温度的上升,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形成的水汽与空气中的污染物相互作用,导致灰霾的形成率升高。
其次,气压和风向对成都市灰霾的扩散和稀释有重要影响。
成都位于山地盆地地形区域内,常常存在稳定的气压系统。
当气压较低时,成都市的灰霾往往较重,很难扩散。
同时,由于盆地地形的限制,成都市的风速较低,无法有效稀释灰霾,使得灰霾问题更加严重。
最后,降水对成都市的灰霾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成都市的降水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
降水的减少使得成都市空气中的颗粒物无法有效地沉降,导致灰霾问题长时间存在。
综上所述,1980—2010年期间成都市的灰霾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与气候要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成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
![成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01ab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f.png)
成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先进的做法和成就。
这些做法不仅在国内范围内有重
要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成都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市政府
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
式进行生产和生活。
尤其是在交通领域,成都实施了世界上最大
的电动公交车项目,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碳排放。
此外,成都市还
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有效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难题。
成都市通过建设生态公园、保护自然资源等方式,积极保护生
态系统。
市政府大力发展城市绿地、湿地保护和修复,以提高城
市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成都的一些公园成为市民
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
点之一。
此外,成都市还着力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加强对野生动
植物的保护和监测工作。
成都市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
成都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来提高环境质量,并及时监测环境状况,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
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成都还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的应用,
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做法,取得了
显著的成绩。
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生态品质,也带动了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重要的
借鉴,也为我们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重要会议、赛事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专项方案
![重要会议、赛事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cc0d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8.png)
重要会议、赛事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专项方案为做好重要会议、赛事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制定本专项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市空气质量污染天数不多于一天,PM2.5日均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VOCs、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减排比例须分别达到15%、10%、15%。
二、主要措施(一)开展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提级改造以绩效分级为抓手,推动企业对标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B级及以上要求,开展原辅材料、工艺装备、无组织排放控制、污染治理技术、监测监控、管理、运输方式等提级改造,培育创建一批A、B级或引领性企业,整体提升全市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水平。
(二)实施工业源深度治理开展VOCs源头替代。
推进使用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重点行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其中,木质家具制造、工程机械替代比例力争达到5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钢结构(防腐级别C4及以上的除外)替代比例力争达到30%。
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室内地坪施工原则上使用无溶剂涂料和水性涂料,室外构筑物防护和道路交通标志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
开展VOCs综合治理。
加快推进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技术以及非水溶性VOCs废气采用单一喷淋吸收等低效治理设施的升级改造。
开展VOCs治理活性炭更换行动,在会前1个月内优先采用颗粒活性炭集中更换一次。
对VOCs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重点加强设备与管线组件、储罐、有机液体装载、敞开液面、油气回收、非正常工况、废气旁路等环节的排查整改。
开展炉窑锅炉综合治理。
巩固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果。
使用工业炉窑且暂未制订行业排放标准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对照《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提升改造。
全面排查除尘脱硫一体化、简易碱法脱硫、简易氨法脱硫脱硝、湿法脱硝、臭氧氧化法脱硝等低效治理技术以及直接向烟道内喷洒脱硫脱硝剂等敷衍式治理工艺,对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进行提升改造,对人工投加脱硫脱硝剂的简易设施实施自动化改造。
成都治理雾霾措施
![成都治理雾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833d6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5.png)
成都治理雾霾措施简介雾霾是指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形成的一种能见度较低的雾状天气现象。
在中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着雾霾问题,其中成都也是受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为了应对雾霾问题,成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都治理雾霾的措施及其效果。
环保政策成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来治理雾霾。
首先,成都实行了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工厂、发电厂等重点行业进行了严格监管。
此外,成都还推广了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居民采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车辆尾气治理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成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车辆尾气排放问题。
一方面,成都严格实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进行限行、淘汰等措施。
另一方面,成都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推广电动汽车,并建设了更多的充电桩和电动汽车停车位,以减少传统汽车的数量。
工业减排成都是一个工业城市,工业排放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工业污染,成都实施了严格的工业减排政策。
成都政府对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和监管,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和处罚。
此外,成都还鼓励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
高效能源利用成都积极推动高效能源的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成都加大宣传力度,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的使用,鼓励居民和企业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成都还积极开展能源管理和节能评估工作,加强对能源消耗高的行业进行监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森林治理成都将森林治理作为减少雾霾的重要手段之一。
成都政府大力推进森林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
成都还积极开展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结语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成都在治理雾霾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大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雾霾日数明显减少。
然而,雾霾治理依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成都政府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
成都雾霾治理方案
![成都雾霾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696d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2.png)
成都雾霾治理方案前言近年来,成都市的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给市民的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成都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雾霾治理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1. 燃煤污染治理燃煤是成都市重要的能源来源,然而燃煤所产生的污染物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燃煤污染,成都市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推广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如天然气、电力等。
•完善燃煤电厂的污染治理设施,提高排放标准。
•加强对燃煤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要求。
经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成都市的燃煤污染有了明显改善。
燃煤电厂的污染治理设施得到了升级,燃煤企业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2. 机动车尾气治理机动车尾气是雾霾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为了降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以下措施:•加强对车辆排放标准的监管,要求车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推广新能源车辆,减少燃油车辆的数量。
•建设更多的公共交通线路,鼓励市民减少私家车使用。
通过这些措施,成都市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有所下降。
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购买新能源车辆,公共交通的使用率也有了明显提高。
3. 工业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成都市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环保审批,限制其排放量。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经过这些措施的推行,成都市的工业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污染治理设施得到了有效运用,重点污染企业的排放量有所下降。
4. 生态环境保护成都市政府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城市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
•保护水资源,严禁乱排污水。
•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5. 公众意识宣传除了以上措施,成都市政府还加强了公众意识的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针对臭氧的管控,需根据O3与前体物之间的敏感性分析, 制定合理、科学的减排策略。
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技术储备——空气质量模型与预测预报是关键
现对中心城区空气污染的预测预警 ◆ 建立大气污染源清单和大气污染预警预报模型;
市经信局
◆ 对全市火电、钢铁、水泥、玻璃、化工、建材、造纸、印染、食品等行业实施限产; ◆ 加强对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 ◆ 全市辖区范围内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检查
市
市建设局
◆ 对一、二圈层区县全面停止土石方作业,加强对全市各类工地扬尘的管控;
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技术储备——精细化源排放清单是基础
主要污染物的行业分布、空间分析
✓ 各类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行业是管控的重点;如成都市石 油化工、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制鞋、医药、印刷以及 机动车排放是VOCs排放的主要行业。机动车、水泥、 玻璃、砖瓦以及燃气锅炉是NOx的主要排放源。
✓ 针对不同源类、不同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定重点管 控区域;
专家组天气形势以及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对未 来几天的污染形势进行研判,是否有超标风险,
需采取哪些应急管控措施,形成会商意见
市大气办 (环保局) 牵头,经 信局、城 管局、园 林局、交 管局、气 象局等市 级部门以
及各区 (市)县 政府配合
成都市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机制
市环保局
◆ 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涉气工业企业,必须停产治理; ◆ 建立污染气象数据的交换和会商制度,组织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专家会商;实
◆ 加强对中心城区大型商管委
◆ 加大对城区主要道路、人行道等的冲洗除尘力度 ◆ 加强餐饮油烟、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的管控力度
市公安交管局
◆ 加大对城区主要道路、人行道等的冲洗除尘力度 ◆ 加强餐饮油烟、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的管控力度
市农业局
◆ 在市全域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
成都市大型空气质量保障的历程及发展
2019年8月2日 武汉
目录
CONTENTS
成都市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历程 空气质量保障案例 空气质量保障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 难点与挑战
目录
CONTENTS
成都市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历程和机制
成都市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历程
◆起步阶段
财富论坛
(2013年6月)
◆摸索阶段
本地技术团队成为主力,同时建立了 本地化空气质量数值模型,并首次对 保障方案的各项措施减排量进行量化, 并利用数值模型开展预评估和后评估。 也是成都市首次将臭氧作为保障目标。
成都市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机制
空气质量保 障方案制定
城市调研
历史同期 分析
空气质量 保障目标
管控措施 梳理
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 运等
目录
CONTENTS
空气质量保障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持
空气质量保障的必要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持
完善的监测网络(常规监测、 超站监测) 测得准(数据质控) 说得清(海量数据中找问题、 找特征的能力)
分析
详实的清单和动态更新 减排模拟方案
评估
预测
精准的精细化预报能力 污染案例库 实战经验
落实
各部门协作 措施的落实
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机制进 一步完善,环保局与市级各 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形成规范
华商大会
(2013年9月)
G20财长会
(2016年7月)
筹备中
进行中
2019年 2021年 世警会 大运会
成都市首次开展空气质量保障 工作,从保障方案制定、专家 会商、污染源排放清单等方面 初步建立了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机制,并首次引入了数值模式 预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污染特征、污染物浓度、气象条 件、排放特征、颗粒物源解析
日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AQI≤100)不同季节、保障的
重点不同
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面 源等管控措施,减排潜力分析
空气质量保 障专家会商
保障督查 组
保障技术 组
保障专家 组
市级各部门对方案中各类措施执行情 况的检查和督查
市气象台介绍未来7天天气形势;市中心站介 绍近期空气质量和未来7天的预报情况;市环 科院介绍污染源减排、模式预评估和后评估结 果;调用超级站、移动监测车等进行精细分析
量
会
商 流 程
14:00
与气象加密会商,确认 预报结果
与气象台再进行第二次会商,对早上的预报结果进行确 认,如遇重大更新,则上报指挥部
不定期 20:00
当气象条件急剧变化,预计出现复杂 污染形势时,适时加密会商
汇总全天材料、当日空 气质量结果
1、根据当日监测数据,判断达标形势 2、汇总当日各项工作情况和资料
市气象局
◆ 加强天气形势分析和预测 ◆ 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空气质量保障核心会商流程
7:00
数据整理、内部会商
1、汇总监测数据资料、回顾分析前日空气质量状况及 特征问题 2、分析气象资料、对未来空气质量趋势进行内部会商
空 气
10:00
现场汇报、专家会商
质
1、汇报空气质量分析情况及趋势预测结果、前一日各 项措施落实情况、模拟减排评估结果 2、专家会商、提出管控建议
WPS WRF前处理系统
WRF模型
WRF 天气研究预报模型
JPROC 净空光解率模块
BCON 边界条件模块
CMAQ模型
MCIP 气象化学接口
CCTM 化学传输模型
✓ 针对不同行业的组分排放特征(VOCs为例),有针对 性的管控活性组分排放量大的行业。活性较大的芳香烃 主要来自家具制造、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制鞋、 汽车维修等行业;烯烃来自于石油炼化、包装印刷、医 药制造等行业。
VOCs源成分谱
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技术储备——污染物来源解析是重要方向
➢ 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典型时段精细化源解析是空气质量 保障措施制定的重要方向,抓住主要污染源;
➢ 建立本地化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模型尤为关 键。
➢ 通过精准模拟气象场,可准确把握管控的重 点时段、重点区域。
➢ 3-7天的精细化预报是空气质量保障的关键, 通过精准预报,可有针对性的采取应急管控 措施。
FNL再分析 格点气象数据
中科院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TOMS卫星 臭氧柱浓度数据
外层网络 模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