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4.2.1卤族 最新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4ca8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9.png)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分析和解决有关卤族元素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阐述卤族元素的共同性质和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性质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盐、海水、海带等与卤族元素相关的物质,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兴趣。
2.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2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
3.不同卤素元素的性质及用途(40分钟)介绍氯、溴、碘的常见化合物和用途,并通过实验展示卤素的一些特性,如Cl2气体与亚铁离子作用生成蓝色亚铁离子和I2溶液与淀粉的反应等。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1.讲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周期表位置(3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
2.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卤族元素,在白板上绘制该元素的原子模型,并介绍该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3.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卤族元素的理解。
第三课时:卤族元素应用和问题解析1.卤族元素的应用(20分钟)通过讲解卤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制药、农业和摄影等,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应用的兴趣。
2.解析问题(3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为什么卤族元素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为什么卤族元素的活动性逐渐减弱?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答这些问题。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化学《4.2 卤族元素》 教案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化学《4.2 卤族元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33a75752d380eb62946d9a.png)
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节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卤素性质比较,包括节引言和卤素的物理性质、卤素的化学性质;二是选学内容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包括卤化银和碘与人体健康的有关知识。
2.解析:首先,在节引言中简单点出卤族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并以问句形式将卤族元素的性质与结构联系起来,自然地引出卤素的性质及其比较。
卤素性质比较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以对比的方式介绍卤族元素在结构和性质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进一步总结出其间的联系。
从相似性入手,重点介绍共性所包含的个性,最后以递变性结束,自然而然地体现出元素族的特点。
卤素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先理论推测,再事实验证而得出的。
首先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卤族元素原子结构上的异同及氯的性质,从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入手,经过比较、分析,对卤族元素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作出推测。
然后,给出结论并提供作为验证依据的事实。
先以卤素与氢气、水的反应为例,将其他卤素与氯气进行比较,抓住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及反应生成物的稳定性等加以对比,在相类似的反应中找出它们的差异和性质的变化规律。
接着,通过两个卤素置换反应的实验,更直接地反映出卤素氧化性的强弱顺序。
最后,概括地对卤素单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从原子结构上进行解释。
这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推理过程。
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及训练科学方法。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通过对卤素结构、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解析:①、通过分析卤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性质,认识卤素单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②、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以往学生只知道金属间能发生置换反应,非金属间的置换从未接触过,所以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卤族元素(共2课时) 最新
![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卤族元素(共2课时)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e36551552ea551810a68746.png)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NaBr 溶液滴加氯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KI 溶液滴加氯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KI 溶液滴加溴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实验] NaCl、NaBr、KI分别与AgNO3NaBr 溶液滴加氯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KI 溶液滴加氯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KI 溶液滴加溴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复习提问]1.溴、碘在CCl4溶液中分别呈现什么颜色?(橙红色、紫色)2.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相似性和相异性?(相似性:①能与金属反应②能与H2反应③能与H2O反应④能与碱反应)(相异性:发生上述反应时,所需条件和反应程度均有差别)[引入新课]卤素单质与各物质反应时的差异,反映了它们的氧化性强弱有别。
那么,怎样证明它们氧化性强弱的顺序呢?下面,我们可通过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得出结论。
[板书]5、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1]溶液由无色变成橙黄色结论:氯可以把溴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2NaBr + Cl2 = 2NaCl + Br2[实验2]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结论:氯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2NaI + Cl2 = 2NaCl + I2[实验3]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结论:溴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2NaI + Br2 = 2NaBr + I2请同学们指出上述三个反应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得出氟氯溴碘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的结论。
[讨论1]氯水逐滴加入KI、KBr混合液中如何反应?[讨论2]已知:2FeBr2 + Br2 = 2FeBr3,当少量氯水滴入中如何反应?多量氯水呢?解释: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决定了他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的不同,又导致了它们得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氧化性的强弱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d3e5f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5.png)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一、知识目标1. 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及反应。
2. 掌握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
3. 深入理解卤素中性子数的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将卤族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及反应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描述。
2. 能够根据周期规律解释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变化。
3. 能够根据化学式及卤素中性子数进行卤素化合物的命名。
三、情感目标1. 能够感受到卤族元素作为化学元素之一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
2. 能够培养对自然界中元素物质的关注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 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
2. 卤素化合物的命名与反应。
五、教学难点1. 卤族元素的中性子数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 多卤化物的合成及反应。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重点讲解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及常见卤素化合物的反应)。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深入学习卤族元素)。
3. 实验法(对卤族化合物的一些反应进行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与卤素相关的实例,如盐、漂白粉、氯气等,来引入本堂课。
2.讲解(1)周期规律通过讲解周期表中卤族元素的状态、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周期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卤族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
(2)卤素化合物的反应通过讲解常见卤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如氯水的制法、卤化银的沉淀、氢氧化钠与溴水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碘的反应等,帮助学生掌握卤素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3)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如将氯水滴入溶液中观察沉淀、加入全氟辛酸钠后与二氧化锰接触观察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实验操作的实际情况。
3.巩固通过总结、思考和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判断或拼写卤素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等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拓展通过讲解一些常见的应用,如卤素灯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卤族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卤族元素的一个复习,通过掌握周期规律、化合物的命名和反应,以及实验演示等方面,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高一化学教案-第四章卤素 最新
![高一化学教案-第四章卤素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007691a02020740be1e9b45.png)
第四章卤素第一节氯气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外因关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了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新的一章一一卤素。
卤素包括氟、氯、溴、碘等五种元素,这几种元素是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像学习碱金属那样,本章学习代表性元素――氯。
氯是前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的,“氯”的原意是“绿色的”,在认识氯的性质的基础上,再学习氟、溴、碘并讨论。
[板书]第一节氯气一、氯的性质和用途[实物展示]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注意方法“扇”和”飘”),再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并归纳物理性质。
[板书](一)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液化(常压,-34℃),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2)。
[过渡]根据氯原子的结构,大家推测一下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呢?[副板书][讲解]稳定结构而显示-1价,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金属、非金属及化合物发生反应。
[设问]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氯气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可提醒学生在学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时所学到的例子)[答]氯气可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也可和非金属H 2反应生成氯化氢。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板书](二)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 2Na +Cl 2=====2NaCl [设问]从前面碱金属的知识我们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高中化学卤素教案
![高中化学卤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f7ff6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a.png)
高中化学卤素教案科目:化学年级:高中课题:卤素教学目标:1. 了解卤素的特性和性质;2. 掌握卤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3. 理解卤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卤素元素的性质和特点;2. 卤素的常见化合物和制备方法;3. 卤素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掌握卤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2. 理解卤素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教科书;2.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瓶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简要介绍卤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基本性质。
二、讲解卤素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卤素的通用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2. 分别介绍氟、氯、溴和碘的特点及常见化合物。
三、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四、讲解卤素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介绍卤素的常见制备方法,包括从矿石中提取和实验室合成等;2. 强调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
五、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卤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给出相关实例。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卤素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卤素元素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理解水平。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a8ea680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d.png)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教学内容:卤族元素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理解卤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3.了解卤族元素的应用。
4.学会运用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卤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教学难点:1.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卤族元素的卤化反应。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示范用品:氯、碘、卤素溶液。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呼吸、消化、光合作用等现象,了解卤素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1.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1)金属性质差,电极电位负。
(2)大多数为气体,在常温下只有二氧化氯为液体。
(3)有强烈不良气味和腐蚀性。
(4)熔沸点低,易挥发。
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发生反应,得到卤化物。
(2)与氢气反应,得到氢卤酸。
(3)与氧化剂发生反应,得到卤素氧化物。
(4)与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三、分组讨论:1.分组讲解卤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讨论卤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消毒、药物、制氯、印刷、染料等方面。
四、实验演示:用氯、碘、卤素溶液进行卤化反应的演示实验。
五、总结:通过讲解、讨论和实验,对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掌握。
强调了卤族元素在生命活动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观念。
六、作业:1.研究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性规律,并写一份小结。
2.调查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列出相关产品和制造工艺。
【强烈推荐】卤族元素讲义--高一化学教案.doc
![【强烈推荐】卤族元素讲义--高一化学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69f4a047f1922791788e867.png)
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卤族元索性质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
3、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4、通过对卤素结构、性质的対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知识重点】卤素性质比较【知识点精讲】本节是在学习氯气知识的基础上,以对比的方式介绍卤族元素在结构和性质上的相似性和差界性,并进一步总结出其间的联系。
从相似性入手,重点介绍共性及包含的个性,最后以递变性结束。
学习时,应注意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1、卤素单质都是双原了分了,随着元索的原了序数的逐渐递增,单质的物理性质如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颜色等发生规律性的递变,不同卤素单质有它的特殊性。
如:①Cb易液化;②B"易挥发,漠蒸气有毒,为防止混挥发,液漠应盛装在棕色磨口试剂瓶里(不能用橡皮塞),并向瓶中加入少量水液封;③碘易升华。
2、卤素原了结构和似,最外层都有7个电了,结合一个电了的能力都很强,所以以卤索都具有强氧化性,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卤素单质都能为金丿瓜、氢气、水、碱等反应。
但氟气与水反应冇02放出:2F2+2H2O==4HF+O2;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色。
3、在卤素的重要化合物屮要特别注意:①卤化氢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酸,其酸性:HFvHClvHBrvHI但HF。
酸能腐蚀玻璃;卤化氢的稳泄性:HF>HC卜HBr>HI;还原性: HFvHClvHBrvHI (HF、HC1不能被浓H2SO4氧化)。
②在Agx中,AgF易溶于水,其余均难溶于水;卤化银见光分解,AgBr、Agl的感光性强,AgBi•常作照相感光剂,Agl见光分解吸收热量且牛成的Ag粒起凝结水蒸气的作用,故常丿IJ于人工降雨。
③鉴别NaCl、NaBr> Nal可用氯水或AgNO3>稀HNO3溶液两种方法。
高一化学上学期卤族元素教案
![高一化学上学期卤族元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144a3fbb4cf7ec4bfed026.png)
《卤族元素》教案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从卤素的原子结构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性质,理解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性和差异性。
2、使学生能掌握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单质的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为学习元素族的概念打下基础,为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作准备。
3、通过实验、对比、答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材分析:通过 Cl 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化学性质,在讲授卤素单质时,进行对比分析,先讲相似性,后分析递变性,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对比式实验教学教师:以氯代卤,引导对比,点拨归纳学生:仿旧学新,分析思维,获得新知[问题 ]:1、请一学生上黑板在指定位置画出F、Cl、Br、I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带领学生分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Cl2 有哪些化学性质在指定的位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 ]:既然卤族元素最外层都是7 个电子,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氯气是否相似有无差异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 ]: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都与金属起反应--金属卤化物2Na+F2=2NaF2Na+Cl2点燃= 2NaCl2Na+Br2 △= 2NaBr2Na+I2 △= 2NaI2Ca+I2 △= 2CaI[设疑 ] Fe+I2 =为什么 I2 在与多变价态金属反应时,一般为低价态金属卤化物[点拨 ]: I2 单质氧化性相对弱些[板书 ]:2、卤素单质与H2 反应 --卤化氢2e↓ ̄ ̄ |X2 + H2 =2HXF2+H2暗处=2HF 剧烈爆炸很稳定Cl2+H2 强光=2HCl 爆炸较稳定Br2+H2 高温=2HBr 较慢较不稳定I2+H2 △=2HI - Q 较慢很不稳定[设疑 ]:卤素单质H2 反应有和相似点和不同点说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有什么递变规律[点拨 ]:都生成卤化氢;反应条件、反应程度及生成卤化氢稳定性不同,说明氧化性趋弱。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861e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f.png)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和应用。
2. 掌握氯气、溴水和碘酒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3. 学会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 氯、溴、碘元素的化学反应及制备方法。
3. 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 氯、溴、碘元素的离子反应及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示范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 热身(1)运用画图的方式,引入卤族元素的基本知识。
(2)分享学生对卤族元素点的第一印象。
2. 探究卤族元素(1)展示卤素与金属的反应。
(2)设计两种实验,探究卤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实验一:氯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二:溴水、碘酒的氧化还原反应3. 讲授氯气、溴水、碘酒的制备方法及化学反应。
(1)制备氯气(2)制备溴水(3)制备碘酒(4)氯气的化学反应(5)溴水的化学反应(6)碘酒的化学反应4. 学习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了解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学习卤化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5. 总结(1)学生总结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回顾卤族元素的应用。
(3)讲师进行随堂测验。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实验调研和知识讲解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了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还扩展到了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同时,本节课也有随堂测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的理解,采用探究法和讨论法的形式刺激学生思考和互动。
4.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化学高效课堂
![4.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化学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209ba37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8.png)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律第一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如下图所示:【教师】评价、强调: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由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不包括稀有气体)。
【教师】追问:观察下图,判断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学生】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H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
【教师】评价、补充。
【问题3】阅读教材P107108页内容,观察表45,作出原子序数与元素化合价函数图象,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并完成表格内容【学生1】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升高,元素的最低负价由ⅠA族的4价逐渐升高至ⅠA族的1价。
【教师】强调、投影:原子序数与元素化合价函数图象(横坐标原子序数,纵坐标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学生2】完成表格内容、展示交流:同周期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周期序号原子序数主要化合价第一周期 1 +1第二周期3→9最高价+1→+5(不含O、F) ,最低价-4→-1第三周期11→17最高价+1→+7 ,最低价-4→-1【教师】评价、投影:【教师】追问: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具体有哪些表现?【学生1】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同一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由+1到+7、最低负价呈现由-4到-1的规律性变化;【学生2】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H、O、F除外);【学生3】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教师】评价、强调:金属无负价;H最高价为+1,最低价为-1;O无最高正价,最低价为-2;F无正化合价,最低价为-1【对应练习1】对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答案】B【解析】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正确;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大,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B错误;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大,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C正确;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随活【过渡】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又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 【问题1】讨论交流:回顾已学知识,思考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有哪些?【教师】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有哪些?【学生1】利用原子结构判断: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越强。
4.1.4卤族元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4卤族元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af74a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d.png)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够运用卤族元素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⑥ 卤素与金属的反应规律:卤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⑦ 卤素与水的反应规律:卤素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卤素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⑧ 卤素与氨的反应规律:卤素与氨反应生成卤化铵和卤素酸铵,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⑨ 艺术性和趣味性:在板书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图形和布局,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卤素单质的颜色,或者用图形表示卤素元素的原子结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展示卤素单质的颜色,或者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卤素元素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和动画,使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组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直观理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在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5. 卤化氢:卤族元素与氢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卤化氢,其性质与碱金属的氢化物类似,但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卤化氢的酸性逐渐增强。
高中化学卤素元素教案
![高中化学卤素元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e5118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5.png)
高中化学卤素元素教案教学内容:卤素元素
教学目标:
1. 了解卤素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卤素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3. 能够分辨不同卤素元素的化合物。
教学重点:
1. 卤素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2. 卤素元素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1. 化学式的写法;
2. 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工具;
2. 实验器材及化学药品;
3. 学生实验报告表。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介绍卤素元素的一般性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Step 2:卤素元素的性质
1. 介绍卤素元素的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
2. 分析卤素元素在自然界和化合物中的性质。
Step 3:卤素元素的化合物
1. 通过实验展示卤素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化合反应;
2. 探讨卤素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Step 4: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图解化合物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Step 5:实验操作
让学生自行操作化学实验,体验卤素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Step 6:总结与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卤素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展开讨论。
Step 7: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实验报告撰写,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卤素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结合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卤族元素_高一化学教案_模板
![卤族元素_高一化学教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f6ede1fd0a79563c1e728a.png)
卤族元素_高一化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
3.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
教学方法1. 卤素的物理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2. 通过实验对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加以验证。
3. 注意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相互联系。
4. 新课前收集氟、碘元素与人类健康的有关材料,课上交流讨论。
例如:含氟牙膏使用过量好吗?人缺少碘会得病,碘的摄取是越多越好吗?最后得出结论:适量对人体有利,过量反而有害。
5. 对于选学内容海水资源的利用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共同探讨我国利用海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阅读,质疑,探究,实验验证,归纳,总结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已经学习过金属钠,利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认识了碱金属性质的递变。
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卤素的性质。
展示:氟、氯、溴、碘、砹结构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点。
再根据结构的特点推测性质的特点。
小结:卤素原子结构特点。
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1] [2] [3] [4] [5] [6] [7] 下一页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学习目标1、掌握原电池实质,原电池装置的特点,形成条件,工作原理2、了解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3、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二、知识重点、难点原电池原理、装置特点、形成条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三、教学过程引入:你知道哪些可利用的能源?电池做为能源的一种,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它利用了哪些原理?你知道金属是如何生锈的吗?新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实验:4-15:①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8ad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d.png)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应用。
2. 掌握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以及各个元素的特点。
3. 理解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
1. 卤族元素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应用。
2. 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卤族元素的特点和性质的理解。
2. 掌握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 介绍卤族元素的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学习卤素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4. 完成相关学习和巩固练习。
5. 总结和评价。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和性质。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3. 设计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思维能力。
六、教学工具和材料:
1. PPT和实验设备。
2. 化学实验室和教材。
七、教学评价和反馈: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3. 学生的测试和考试成绩。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 最新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a58326d8e9951e79b892743.png)
1. 卤族元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分析卤素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性质,认识卤素单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前通过卤族元素的学习认识“族”的含义。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使学生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使学生初步领悟通过实验归纳、推理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方法。
重点、难点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
课题卤族元素的教学设计
![课题卤族元素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594d13eefdc8d376ee32a7.png)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画出向量,表示向量,会判断相等向量,共线向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的新内容,但是我们高一物理里面学习了位移的感念,这对我们学习向量是很有用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些基础.
在盛有碘化钾的试管中我们看到当加氯水时,溶液出现棕黄色,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面是无色液体,下面是紫色液体(溶有碘单质的四氯化碳)
(1)写出化学方程
(2)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氯与碘氧化性强弱
(1)引导学生思考
(2)回顾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2中我们发现:
将溴水加入盛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后,用力振荡,静置。溶液出现棕黄色,再次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面是无色液体,下面是紫色液体(溶有碘单质的四氯化碳)
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
存在方式: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化学性质:由于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因此它们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强氧化性,由于原子层数并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以物理学中矢量的定义出发讲解向量
(2)结合物理学中位移的表示方法,表示向量
(3)习题练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是:(1)分析卤素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
(2)卤素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 化学教案-第一册第四章《卤族元素》第一节《氯气》第二课时 教案
![高中化学 化学教案-第一册第四章《卤族元素》第一节《氯气》第二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17c4f2a21614791611280c.png)
教学设计方案二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
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
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物质的式量每个粒子的质量(g/个)1摩尔物质含有的粒子数(个)1摩尔物质质量(g)[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
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
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
1mol钠离子含有个钠离子,是23g。
的式量为17。
1mol氢氧根离子含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卤族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卤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性质,认识卤素单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2、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卤素单质
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通过卤族元素的学习认识“族”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认识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使学生领悟“结构决定性质”;通过对氟
特性的学习,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联系的观点;
2、通过学生实验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卤素性质比较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讲述、讨论、讲解、练习等。
教学过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氯气的性质,知道构成氯分子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自然界存在的元素中,还有另外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7,它们是氟、溴、碘、砹,我们把这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的元素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
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
一、原子结构(请同学们看书后归纳)
[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
[讲解]卤族元素中的砹是放射元素,在中学阶段不讨论。
[学生分析、比较]
[板书]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不同点:(1)核电荷数不同,(2)电子层数不同,(3)原子半径不同。
[过渡]卤素原子结构上的这种相似性与递变性,是如何反映在元素性质上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卤族元素的性质。
[板书] 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请大家根据表4—1,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
方面的递变规律。
[学生总结]
[板书]颜色:浅深
状态:气液固
密度:小大
熔沸点:低高
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设问]Cl2、Br2、I2等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若想要制得Cl2、Br2、I2的浓度较大的溶液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教师]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用改变溶剂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演示实验]1.I2加入水中,I2加入酒精中。
2.在溴水和碘水中分别加入CCl4,振荡。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及分层情况]
[讲解]由上面的实验可知,卤素单质不易溶于水,但却溶于酒精和CCl4溶液中,除此之外,它们还易溶于苯、汽油等有机溶剂中,其中I2在CCl4中显紫色,Br2在CCl4中呈橙红色,与水混合分层时,CCl4因密度大位于下层。
溴和碘除了遵循上述规律外,还有其各自的特性。
[板书]Br2、I2的特性
[展示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
[讲解]在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中,充满了红棕色的溴蒸气,说明溴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保存时应密闭。
又因为溴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保存少量溴时,可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水,以减少溴的挥发。
[演示实验4—8,碘的升华]
[讲解]碘受热易升华的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从I2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如分离I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可用加热的方法。
[过渡]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也有着同样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呢?
[讨论]卤素的化学性与结构的关系?
从氟到碘,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可以得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都具有氧化性,担由于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即氧化性逐渐减弱。
这些递变性通过哪些实验或事实来证明呢?
[板书]三、单质的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它们的性质可能与氯气相似。
[板书]1、与金属反应
请同学们写出钠与氟气反应、铁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补充说明铁与碘反应时生成碘化亚铁这一特例。
[板书]2、与氢气反应
可逆反应: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突出“在同一条件下”后进行判断练习:
(1) (×)
(2) (√)
与氢气反应小结:①反应剧烈程度减弱②反应条件越来越高
③HX 稳定性减弱 ④HX 酸的酸性增强
结论:F 2、Cl 2 、Br 2、I 2 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板书]3、与H 2O 反应
[讲述]氟遇水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
溴跟水反应比氯气跟水的反应更弱一些,碘跟水只有很微弱的反应。
[板书] 2F 2 + 2H 2O = 4HF + O2 剧烈 Cl 2 + H 2O = HCl + HClO Br 2 + H 2O = HBr + HbrO
I 2 + H 2O = HI + HIO 缓慢 [板书]4、与碱反应
2 Cl 2 + 2Ca (OH )2 = CaCl 2 + Ca (ClO )2 + 2 H 2O
2 Br 2 + 2Ca (OH )2 = CaBr 2 + Ca (BrO )2 + 2 H 2O
[小结]:由于卤素原子结构上存在相似点和不同点,卤单质在与金属、与氢气、与水的反应上既有相似之处,同时了也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
[练习]:1。
氟气与氢气发生反应在 条件下即可进行,发生 ,生成物为 ,其水溶液叫 ,呈 性。
氟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由此可知氟的活泼性比氧 。
2.实验室洗仪器时,对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壁上残留的碘,可用 洗涤;对制氯气的烧瓶底部沾有的二氧化锰固体,可用 洗涤;对久盛石灰水的玻璃瓶壁上的白色物质,应用 洗涤。
2SO 2+O 2=========2SO 3 2SO 3=========2SO 2+O 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H 2O======2H 2↑+O 2↑
2H 2+O 2======2H 2O
通电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