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来人员社保个税工资知识 2013V3.0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查询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b82679fc19e8b8f67c1cb9bd.png)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查询在上海,非常多的外来人员,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到底谁是当地人谁是外地人,所以在上海就有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这项,下面我们招商信诺的专家就来告诉你,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查询方法。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查询l、个人查询综合保险卡余额,可以拨打12333进行查询。
或者持卡到办理综合保险的部门去查询,有专门联网的机器可以查的。
再或者,拿卡去买药,顺便对上海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查询一下余额。
2、为方便在上海打工的家乡人进行上海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查询。
上海外来综合保险网其实没有独立网站,是在上海劳动保障网里,具体网地址为:(/wll/),具体步骤有:第一步:点击"社保办事网";第二步:点击"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第三步:点击"个人查询综合保险缴费记录"第四步:输入自己的身份证查询即可。
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待遇(一)工伤保险待遇1、对经认定为工伤的外来从业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相关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
如果发生致残可按规定享受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旧工伤复发医疗费,以及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认定后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
2、对经认定为因工死亡的外来从业人员,相关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实际发生的符合国家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抢救医疗费用以及丧葬补助金、因工死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三项合计标准为10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住院医疗保险待遇在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住院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下的部分,由外来从业人员个人承担;超过起付线的部分,由综合保险基金承担80%,个人承担20%。
最高享受额根据单位为其连续缴费的月份数确定。
(三)老年补贴待遇从05年4月1日起,只要单位为外来从业人员缴费在三年内累计满十二个月的,外来从业人员可获得一份老年补贴凭证。
在本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时,可凭老年补贴凭证上所载的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一次性兑现。
工资薪金如何纳税税收协定四
![工资薪金如何纳税税收协定四](https://img.taocdn.com/s3/m/9c805602a76e58fafab00391.png)
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包括: (一)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 (二)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三)提供劳务的场所; (四)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 场所; (五)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的,包括委托单位或者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 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 内设立的机构、场所。
在境内工作期间 在境内工作 就境内、外支付 期间就境内、 的工资薪金缴纳, 外支付的工 在境外工作期间 资薪金缴纳, 不征收(公式 临时离境期 (二)) 间仅就境内 支付的工资 就境内支付的 在境内工作期间 薪金缴纳 工资薪金缴纳,就境内、外支付 (公式 无论是否在境 的工资薪金缴纳, (三)) 董事、高层管 内履行职务 在境外工作期间 理人员 (公式(四) 仅就境内支付的 工资薪金缴纳 (公式(三) 一般工作人员 (协定中董事 费条款中,未 明确表述包括 企业高层管理 人员)
基本概念
人的范围(续) 外国人、华侨、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具体界定如下: 1.“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 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 18个月。 国税发〔2009〕121号 2.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 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 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 3.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 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 视为华侨。(国税发〔2009〕121号)
(《中国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四条)
基本概念
2013年度个人所得税政策解答(正式文本)
![2013年度个人所得税政策解答(正式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aef3082610661ed9ad51f3eb.png)
2013年度个人所得税政策解答一、工资、薪金所得1、关于无偿献血补助职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单位从职工福利费或工会经费中支付的一次性补助,暂免征税。
但单位应对各类职工补助建立规范制度。
2、关于住房补贴(1)单位以现金形式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一律记入职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98年12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对符合房改政策、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货币化分房)且经过房改办审核批准的一次性住房补贴,暂免征税;对超出标准的住房补贴,记入发放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这部分企业所得税,可以经房管局批准后,一次性进营业外支出,税前列支。
如果应付福利费有余额,先冲余额。
(3)98年12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由单位逐月按规定标准划缴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住房补贴,暂免征税;对超出标准的住房补贴,记入发放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关于补充医疗保险(1)按照市政府及人社局规定标准向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统一征缴的、纳入全市医保统筹使用、未计入缴费单位个人账户的补充医疗保险,暂缓征个人所得税。
(2)由单位自行向保险公司缴纳的集体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不能量化到个人,且不能结转下年使用的,暂缓征个人所得税。
(3)其余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在单位向保险公司缴纳时,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职工在取得保险补偿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4、关于企业大病医疗统筹基金(1)单位从福利费中提取一定金额作为大病医疗统筹基金时,未量化到人,未实际支付,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职工大病后发放补助的,如符合医保部门大病医保范畴的,其发放的补助视同困难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3)超出医保范畴的补助,或者职工人人都有的补助,在发放时计入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5、关于差旅费津贴(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办行[2006]30号)和江苏省财政厅或地方财政部门的通知为准;财办行[2006]30号: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其中伙食补助费、公杂费实行统一标准,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分职务级别凭据报销。
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
![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c4a60e1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f.png)
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已经2002年4月16日市政府第1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陈良宇二00二年七月二十二日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2002年7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发布)第一条(目的)为了保障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单位用工行为,维护本市劳动力市场秩序,根据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含义)本办法所称的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以下简称综合保险),包括工伤(或者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等三项保险待遇。
本办法所称外来从业人员,是指符合本市就业条件,在本市务工、经商但不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员。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经批准使用外来从业人员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包括外地施工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使用的外来从业人员和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适用本办法。
下列外来从业人员不适用本办法:(一)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二)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三)按照《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引进的人员。
第四条(管理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本市综合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综合保险的统一管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外来人员就业管理机构,负责综合保险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公安、建设、财政、工商、卫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综合保险管理工作。
第五条(缴费主体)用人单位和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依照本办法规定,缴纳综合保险费。
外来综合保险知识汇总
![外来综合保险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d3cd30876c66137ee0619d3.png)
什么是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是为了维护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包括工伤(或者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等三项保险待遇。
外来从业人员在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可以得到一次性支付的工伤保险金;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住院的,住院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综合保险基金承担80%,自负20%;连续缴费满一年的外来从业人员可以获得老年补贴凭证,并在退休之年一次性兑现老年补贴。
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包括工伤(或者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等三项保险待遇。
使用外来从业人员的上海市单位或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定期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在外来从业人员括工伤(或者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年老的情况时,可以享受保险待遇。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综合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综合保险的统一管理。
上海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外来人员就业管理机构,负责综合保险的具体管理工作。
上海市建立综合保险基金,用于综合保险待遇的支付及运营费用。
综合保险基金实行集中管理、单位立户、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挪用、侵占。
什么是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卡?“上海外来从业人员保险卡”,是与日常医药费补贴同步推出的一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新举措。
此卡集两大功能于一体,既为外来从业者提供更贴身的保障,又能开辟一条更便捷的维权通道。
从05年4月1日起,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从业人员可以享受到新的综合保险待遇―――日常药费补贴待遇,并同时领到一张“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
单位每为你缴纳一个月的综合保险费,你就能获得每月20元的日常药费补贴待遇,该资金注入“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中,可以累计使用,但不能提取现金。
消费功能:“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可不是一张简单的“身份证”,它集消费和管理两大功能于一体,既相当于一张购药“信用卡”,又相当于一张维权“通行证”。
有了“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你可以到上海市使用银联POS机的药房购买药品。
非上海户口用居住证交金的注意
![非上海户口用居住证交金的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3f88ed641eb91a37f1115cd6.png)
目前上海社保的分类★城镇养老保险适用人群本市范围内的城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及其退休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帮工及其退休人员。
★小城镇养老保险适用人群本市郊区范围内用人单位及其具有本是户籍的从业人员,以及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人员。
一县八区:崇明、宝山、松江、嘉定、青浦、闸北、金山、奉贤、浦东新区(含南汇、川沙部分)原则上:新成立的公司参加镇保。
参加农保的创造条件参加镇保。
★外来人员综合保险适用人群符合本市就业条件在本市务工、经商但不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员。
1、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2、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3、按照《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引进的人员三类人在上海工作学习的二、三种保险的购买费率、享受待遇等城镇保险单位缴纳部分:养老金 22%, 医疗保险金 12%, 失业保险金 2%, 生育0.5%,工伤0.5%,(合计37%)公积金 7%个人缴纳部分:养老金 8%, 医疗保险金 2%, 失业保险金 1%, 公积金 7%享受待遇:1养老: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按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2医疗保险:门诊急诊大病住院都可以报。
备注:必须办理居住证,同时在合同中要求公司按照城保来买。
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加权平均以后得出,最高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人自己要缴纳11%,按照最低标准单位交约547。
小城镇保险单位缴纳部分:养老金 17%, 医疗保险金 5%, 失业保险金 2% ,生育0.5%,工伤0.5%(共25%), 公积金 7%个人缴纳部分:公积金 7%,其他不需要缴纳享受待遇:1养老:缴费年限满15年的,养老金按其办理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相应增加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5%的养老金,但最高不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2 只能报大病和住院,医保卡内无钱备注:必须办理引进人才居住证;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单位缴费约369.6。
【老会计经验】外籍人员个税“起征点”调整为4800元
![【老会计经验】外籍人员个税“起征点”调整为4800元](https://img.taocdn.com/s3/m/2e39051bb52acfc788ebc91f.png)
【tips】本文是由梁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值得借鉴学习!【老会计经验】外籍人员个税“起征点”调整为4800
元
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社会上俗称“起征点”)按每月1600元执行。
一些外籍人士对他们是否也享受这个政策感到不清楚,打电话到福建地税12366请求解释。
咨询员根据相关政策将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国务院相应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
其中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1600元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项:
1.外籍人员、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以下简称“无住所人员”)的费用扣除标准确定为4800元;
2.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可以减除1600元的必要费用;
3.明确了“三险一金”不征税,提高其免税的立法层次;
4.规定了免税的津贴补贴范围。
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3号)和《关于清理上报个人所得税有关减免税和不征税项目及标准的通知》(财税〔2005〕193号),强调了新标准全国执行的统一性,重申不得擅自提高标准并对各地擅自出台的减免税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相关问题的具体内容及执行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有:一、新的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
”。
新个税法实施条例发布外籍人员4800元起征
![新个税法实施条例发布外籍人员4800元起征](https://img.taocdn.com/s3/m/677b443b102de2bd97058820.png)
新个税法实施条例发布外籍人员4800元起征[提要]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将于9月1日起施行。
除了中国公民的起征点上调,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等,他们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加1300元,也就是4800元。
7月27日,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将于9月1日起施行。
对应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该《条例》也做了相应修改。
第十八条修改为:“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说的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3500元。
”此前,这一减除标准为2000元。
第二十七条修改为:“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
第二十九条修改为:“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1300元。
”即对于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等,他们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加1300元,也就是4800元。
而原税法中这部分人起征点为2000元附加2800元。
比较下来,这部分人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并没有变化。
9月1日后,月收入3500元者每月将少缴个税125元,月入5000元和10000元者分别少缴280元和480元。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表示,约6000万人无需缴纳个税。
国家个税收入全年将减收1600亿元左右。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何振一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解决通胀问题不能只靠提高个税起征点来解决,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他们才是物价上涨危害最大的人群,但是这部分人的收入可能还达不到3500元的起征点,提升起征点对他们的影响几乎为零。
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2013)操作手册
![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2013)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4d37507ba1aa8114431d917.png)
金税三期工程《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2013)》用户操作手册V1.0目录第1章概述 (1)1.1主要内容 (1)1.2预期读者 (1)第2章系统简介 (2)2.1系统术语与约定 (2)2.2基本操作说明 (2)第3章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2013) (4)3.1业务概述 (4)3.2功能描述 (4)3.3操作人员 (4)3.4前置条件 (5)3.5操作说明 (5)3.6异常与处理 (8)第1章概述1.1 主要内容本文档为申报征收—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2013),内容包含扣缴个人所得税(新表样)申报功能。
1.2 预期读者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
第2章系统简介2.1 系统术语与约定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指通过帐号和密码或CA证书的方式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人员。
社会公众:指未通过帐号和密码或CA证书的方式直接访问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人员。
2.2 基本操作说明●申报征收功能可由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从如下入口进入。
图2- 1●申报表填写期间可通过红色方框标识部分,将左边和右边辅助区域打开或关闭。
如图是辅助区域打开页面图2- 2如图是辅助区域关闭页面图2- 3●在操作人员填写过程中对于必填项目,系统会有红色方框相应提示,如下图。
图2- 4●在申报过程中,如纳税人有多条登记信息,则在申报前需要进行纳税人登记信息选择。
图2- 5第3章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2013)3.1 业务概述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不论其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支付的应税所得是否达到纳税标准,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和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所扣税款为外币的,应当按照缴款上一月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基准汇价折算成人民币,以人民币缴入国库。
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上海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
![上海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dc3276fd4d8d15abf234eb4.png)
篇一:《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申报操作说明》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申报操作说明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是个单机版软件,所有的网络功能都不可用。
登陆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123456,所有操作都使用此用户名进行操作,不要建立或使用其他用户名登陆,否则容易出问题。
软件中涉及到三种zip文件,04010000开头的客户端初始化反馈文件、SB06开头的申报文件和FK06开头的客户端反馈文件,这些zip文件名都不要改名,否则会申报或反馈不通过。
申报所有相关操作的总体流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次使用此系统时)1、安装“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或解压“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未设置文件夹”。
(第一次使用此系统时)2、进行设置向导,填写扣缴义务人信息并以介质导入方式导入客户端初始化反馈文件。
3、补全系统管理中的单位信息,填写或修改纳税人信息表。
4、填写正常工资薪金收入等相关报表。
5、生成申报数据。
6、系统管理->数据备份恢复->备份。
7、申报及反馈——介质申报方式——申报——导出申报文件(文件名为SB06....zip)。
8、插入USB棒,进入网上申报——扣缴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明细申报,上传申报文件SB06....zip。
(如果有税款)9、上传申报文件后5-10分钟后,进入网上申报——地方税费缴纳——缴纳税款。
10、建议3天后进入网上申报——扣缴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明细申报,下载“客户端反馈文件”(文件名为FK06....zip)(当月月底前)。
11、进入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点击申报及反馈——介质申报方式——获取反馈——导入客户端反馈文件FK06 (i)一、第一次使用时需进行的操作:1、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系统安装,第一次安装,执行安装程序,一直点击“下一步”,直到“完成”;如果是升级安装,请按照“升级说明.doc”操作。
2、进入网上申报界面,点击左栏“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再点击右栏出现的“明细申报”,会弹出一个新的有上传、下载、查询按钮的窗口,点击“下载”,在文件类型中选择“客户端初始化反馈文件”或者“全部”,然后点击“查询”,点击查询出的客户端初始化文件后面的下载,保存此客户端初始化文件(文件名为040100003400008_JBXX_开头)到你的电脑中。
上海3500工资扣多少税
![上海3500工资扣多少税](https://img.taocdn.com/s3/m/1206d745b0717fd5370cdcd8.png)
as long as you try very hard,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上海3500工资扣多少税导读: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刚好达到免征额,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刚好达到免征额,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单位外来从业人员网上缴费申报操作手册V2
![单位外来从业人员网上缴费申报操作手册V2](https://img.taocdn.com/s3/m/fb3e913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3.png)
单位办理外来从业人员网上缴费申报操作手册目录一、业务操作流程概述 (2)(一)流程图 (2)(二)业务简介 (2)二、网上申报业务项目操作指南 (4)(一)用户登录 (4)(二)新进 (5)(三)转入 (10)(四)补缴 (12)(五)缴费基数调整 (14)(六)转出 (16)(七)封存 (18)(八)启封 (20)(九)撤销 (21)(十)反馈查询 (22)(十一)申报表打印 (23)(十二)核定表打印 (24)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单位办理外来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业务,社保经办机构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社会保险办事网”中增加了单位办理外来从业人员缴费网上申报平台,为用人单位提供安全、便捷的网上服务,实现“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快速办理社保业务”,具体操作说明如下:一、业务操作流程概述(一)流程图(二)业务简介1、用户登录(1)新参保单位在完成社会保险单位登记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单位开设网上用户和初始密码,网上用户名和密码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和单位社会保险登记码后六位。
(2)已参保但未曾操作社保网上变更的单位,网上用户名和密码由系统自动生成,用户名和初始密码规则同新参保单位。
(3)已参保且曾操作社保网上变更的单位,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变。
注:初始化密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建议单位及时登录上海社会保险网修改密码.2、密码修改登录系统后单位可点击密码修改功能修改登录密码.3、业务申报登录系统后单位可选择对应的业务功能进行业务申报。
4、打印申报表单位完成网上业务申报后可直接打印申报表,或通过申报表打印功能查询打印已申报的网上业务。
5、网上申报业务的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变更期内每晚18点起对前24小时(前一天18:00后至当天18:00前)内,单位申报的网上业务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将对变更予以保存,审核失败将逐条返回失败原因,单位可在第二天9:00后通过系统提供的反馈信息查询功能核查。
(1)社会保险业务变更期一般为每月5-26日16:00前,(逢节假日调整,具体日期可查询系统公告);(2)为确保变更数据审核提交的准确性,变更期内每晚17:30-18:00操作的网上业务不能撤销,将在18:00一并进行审核。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3年调整本市镇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通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3年调整本市镇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f60886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a.png)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3年调整本市镇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布日期】2013.01.09
•【字号】沪人社农发[2013]7号
•【施行日期】2013.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3年调整本市镇保领取
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通知
(沪人社农发〔201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
根据《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沪府发〔2003〕65号)的有关规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2013年调整本市镇保养老金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2013年调整镇保养老金的范围是:2012年底前已按镇保相关规定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的人员。
二、调整办法为每人每月增加130元养老金。
三、按本通知规定增加养老金所需费用由本市小城镇社会保险养老统筹基金列支。
四、本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3年1月9日。
【收藏贴】eTax@SH3.0申报问题汇总,你都知道了吗?
![【收藏贴】eTax@SH3.0申报问题汇总,你都知道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dfbd73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7.png)
【收藏贴】**********申报问题汇总,你都知道了吗?明天就是9月1日了,小伙伴们又要开始网上申报了,小编整理了到目前为止遇到过的问题,希望对大家的日常申报工作有所帮助,之后有新问题我们也会每月总结汇总后进行发布!下图为2016年9月的申报期限。
一、核定问题增值税核定NO.1问:为什么没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报表?答:首先要在软件主界面的上方,点击【账户】,点击右上角的更新核定按钮,通过这个按钮直接获取税务系统的核定数据。
备注:更新核定后如果还是没有,问题可能出在:(1)更新后提示1项未更新,点开详情,提示“上期未申报”:请让专管员或主管税务机关查看一下上期是否申报过。
对于上期确实未申报的,请及时前往大厅补申报。
对于上期实际已经申报过的,原因可能是主管税务机关之前帮您核定了比较多的品目,有部分您没有用到过。
而现在金三系统看的正是这些征收品目中的上期未申报。
所以您需要联系主管税务机关去掉这些不用的征收品目。
(2)更新后提示1项未更新,点开详情,提示“重复申报”:如果您已申报成功了,更新核定后有此提示请忽略;如果您在大厅或者在A电脑上申报过,再去B电脑上新建账户,B电脑上增值税报表是显示不出来的。
(3)更新后提示1项未更新,点开详情,提示“响应对象转换XML出错,实例化解析器出错”,核定问题,请联系主管税务机关查看。
(4)更新后提示0项未更新,请再查看“[账户]-[税费种认定]”,这个决定了要填写什么表。
要填写增值税报表就一定要有增值税的征收项目;征收代理方式应为自行申报。
增值税的品目,纳税期限不能有按次的税种核定;纳税期限不能月、季混合核定;请按以上情况检查,如您的税费种认定与以上任意一项不符,请赶紧联系您的主管税务机关修改税种核定,修改成功后再到报税软件中刷新。
如果以上都符合,请联系专管员或主管税务机关再查看如下内容:一般纳税人资格是否过期?是否有两条资格认定记录且其中一条过期?(两条中有一条过期的,需要合并为一条未过期的记录才行)企业所得税核定NO.1问:填写完企业所得税,累计金额就是本期金额填写的数字,没有加入上一季度数字,怎么解决?答:由于期初数据不对,需要先删除报表,然后点击帐户-更新核定,再重新打开报表查看期初数据,数据正确后填写NO.2问:点击填写无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答:点击帐户-更新核定,如果还是没有,联系主管税务机关。
上海工资扣税标准【最新】
![上海工资扣税标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1fe120c482fb4daa58d4bd6.png)
上海工资扣税标准【最新】
上海工资扣税标准有何调整?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上海工资扣税标准。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上海工资扣税标准的知识。
欢迎阅读。
扣税标准
1、工资扣除标准3500 元/月(2011 年9 月1 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2、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交税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4、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 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例: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 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乘以3%0=45(元)。
税率表
上海扣税实行7 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保总计
扣除社保后金额 7 个人所得税 实发工资
44.0%
3520
18.0%
1440
6560 201
28.5%
669
9.0%
211.14
7788.86 323.89
6359
7464.97
同样是8000元的税前工资,城镇户口月收入为6359(实)+3520=9879元;农村户口 仅为7464+669=8133,比城镇户口少收入1746,比例17.7%。个人所得税比城镇户口 高出100多元。由此可见,农村户口,是多么的亏!
2011
2012 2013 2014
4331
4692
2015
附录三:上海市外来人员工资计算器
备注:本PPT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作者不负责任何责任
上海外来人员社保个税工资知识 V3.0
kkjuan@ 2013-5-11
备注:本PPT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作者不负责任何责任
上海外来城镇户口人员
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的《社会保险法》 城镇户籍的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险种和缴费规则与本市城镇户 籍从业人员完全一致。为五险一金。
=23.46元
其它如失业险,生育险不用扣,公积金更没资格交。所以工资里面扣除187.68+23.36=211.14元 个人所得税=(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的保险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8000-211.14-3500)*10%-105 =323.89
实发工资=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的保险费-个人所得税 =8000-211.14-323.89 =7464.97
上海外来农村户口人员
个人需缴的保险费,以及个人所得税,实发工资计算举例: 例如:2013年5月,郝某,外来农村户口务工人员。底薪+加班费等所有未扣保险和个税前收入假设 是8000元,那么: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养老险=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8% =4692*50%*8% =187.68元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医疗险=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1% =4692*50%*1%
1 养老保险 2013.4-2014.3 2014.4-2015.3 2015.4-2016.3 2 3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同上 同上 合计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5%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5% 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 同上 同上 6% 0.5% 28.5% 1% 0% 9% 22% 8%
上海外来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对比
案例:2013年5月张某工资收入(扣税扣社保前) 以下将按照城镇和农村两种户口性质对收入做分析比较 ¥8,000
以下是已知条件
2011.7-2012.3 2012.4-2013.3 2013.4-2014.3 2014.4-2015.3 2015.4-2016.3 以下是案例分析 城镇户口 公司给自己的账户交的钱 1 2 3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 公司从自己收入中扣的钱 农村户口 公司给自己的账户交的钱 22% 6% 516.12 140.76 0 公司从自己收入中扣的钱 8% 1% 187.68 23.46 0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 3896 4331 4692 40% 45% 50% 55%
1 2 3 4 5
3 10 20 25 30
0 105 555 1,005 2,755
6
7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35
45
5,505
13,505
附录二:上海全市月平均工资表
年份 2010
上海全市月平均工资 3896
上海外来农村户口人员
个人所得税缴纳比例和户口性质无关,只和自己的收入多少有关。 个税计算公式(适用于所有人) =(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的保险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海外来农村户口人员实发工资计算公式(For 2013年)
=税前工资-个税 =(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的保险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所有收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8%*1%-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 (底薪+加班费+补贴+奖金+….) 缴费比例 缴费基数 公司 22.0% 12.0% 0.8% 1.7% 0.5% 自己 8.0% 2.0% 0.0% 1.0% 0.0% 30.0% 14.0% 0.8% 2.7% 0.5% 合计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工伤险=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0%=8000*0%=0元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公积金=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7%=8000*7%=560元 扣除社保后的金额=(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五险一金总和)=8000-1440=6560 个人所得税=(扣除社保后的金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6560-3500)*10%-105 =201 实发工资=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的五险一金费-个人所得税 =8000-1440-201 =6359
备注: 税率,速算扣除数见本PPT附录一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请见本PPT附录二
上海外来城镇户口人员
个人需缴的保险费,以及个人所得税,实发工资计算举例: 例如:2013年5月,郝某,外来城镇户口务工人员。底薪+加班费等所有未扣保险和个税前收入假设 是8000元,那么: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养老险=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8%=8000*8%=640元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医疗险=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1%=8000*2%=160元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生育险=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0%=8000*0%=0元 (个人工资需扣除的)失业险=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1%=8000*1%=80元
22.0% 12.0% 0.8%
1760 960 64
8.0% 2.0% 0.0%
640 160 0
0.0%
0.0%
4
5 6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公积金
1.7%
0.5% 7.0%
136
40 560
1.0%
0.0% 7.0%
80
0 560
0.0%
0.50%
0
11.73 0
0.0%
0%
0
0 0
0.0%
0.0%
附录一:个人所得税征收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税前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纳的保险-3500之后剩下的钱 在哪个范围就用哪个范围的税率 不超过1,500元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不超过1455元的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6
公积金 合 计
7.0% 44%
7.0% 18%
14.0% 62%
上海外来农村户口人员
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的《社会保险法》
非城镇户籍的外来从业人员目前按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三项社会保险。
缴纳比例
企业 自己
序号
险种
时间段 2011.7-2012.3
缴纳基数 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2012.4-2013.3
备注: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请见本PPT附录二
上海外来城镇户口人员
个人所得税缴纳比例和户口性质无关,只和自己的收入多少有关。 个税计算公式(适用于所有人)
=(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的五险一金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海外来城镇户口人员实发工资计算公式 =税前工资-个税 =(所有收入-个人需缴的五险一金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所有收入-自己未扣税前的所有收入*8%*2%*1%*7%-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