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根据分子动理论知,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
B .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
C .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
D .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小值 参考答案: 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加而减小,选项CD 错误;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因而选项A 错误,B 正确。
2. (单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是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
(V ),O 是副线圈上下匝数比为1:4处抽出的线头,
,
,则
( )
A .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4A
B .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C .开关S 断开时,两电阻总的电功率为20W
D .开关S 闭合时,两电阻总的电功率为 20W
参考答案:
B
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小木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 (F≠0)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
态,则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可能是
A .竖直向上
B .斜向右上
C .斜向右下
D .斜向左上 参考答案:
D
4. (单选)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 ?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C.提出假设? 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
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
参考答案:
B
5. 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 .减弱回声 B .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 .增大声音的频率 D .增强响度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图中竖直方向的平行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电量为﹣q 的微粒,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M 点运动到N 点,动能增加了△E k (△E k >0
),则该电荷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虚线
a
(选填“a”、“b”或“c”);若M 点的电势为U ,则N 点电势为 U+ .
参考答案:
【考点】:电场线;电势.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通过动能的变化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从而判断轨迹的弯曲程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出M、N两点间的电势差,从而求出N点的电势.
:解:从M点运动到N点,动能增加,知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场力方向向下,轨迹弯曲大致指向合力的方向,可知电荷的运动轨迹为虚线a,不可能是虚线b.
电场力方向方向向下,微粒带负电,则电场强度方向向上,N点的电势大于M点的电势,根据动能定理知,﹣qU MN=△E k,则N、M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 U MN=﹣
由U MN=φM﹣φN,φM=U,解得φN=U+
故答案为:a,U+.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轨迹弯曲与合力方向的大致关系,本题的突破口在于得出电场力方向,再得出电场强度的方向,从而知道电势的高低.
7. 实图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________;当S旋到位置________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________时量程较大.
参考答案:
电阻1、21
8. 一质量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在t=0时物体处于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沿y方向的初速度为0,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则物体在t=10s时速度大小为 m/s;t=10s时水平外力的大小为 N。
参考答案:
5;0.8 9. 在白炽灯照射下,从用手指捏紧的两块玻璃板的表面能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通过两根并在一起的铅笔狭缝去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
______现象。
参考答案:
干涉,衍射
10. (4分)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一长为L的细线连接一小球后另一端固定在支架顶端的前面,现将细线拉至水平后无初速释放小球,小球将来回摆动,且此过程支架始终不动,则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参考答案:
答案: (M + 3m) g
11. (单选)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a此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小
C.再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运动到x=6m处
D.当质点P运动到最低点时,质点b恰好运动到平衡位置
参考答案:
B
12. (选修3-3(含2-2)模块)(5分)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
离的增大而。
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由分子力做功情况决定,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现有两分子相距为r,已知 r0为两分子引力和斥力相等时的距离,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当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势能,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当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势能。
参考答案:
答案:减小引力增大斥力增大
1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A,现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当这一水平初速度v0至少为_______________时,它将做平抛运动,这时小物体A 的落地点P到球心O的距离=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4分)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设气体体积为,液体体积为
气体分子数, (或)
则(或)解得 (都算对)
解析:
微观量的运算,注意从单位制检查运算结论,最终结果只要保证数量级正确即可。
设气
体体积为,液体体积为
气体分子数, (或)
则(或)
解得 (都算对)
15. (选修3-5)(4分)已知氘核质量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核质量为
3.0150u。
A、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u=931.5Mev)
C、若两氘以相等的动能0.35MeV作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的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答案:a、
b、在核反应中质量的亏损为Δm=2×2.0136u-1.0087u-3.015u= 0.0035u
所以释放的核能为0.0035×931.5Mev=3.26Mev
c、反应前总动量为0,反应后总动量仍为0,
所以氦核与中子的动量相等。
由E K=P2/2m得
E He:E n=1:3
所以E n=3E/4=2.97Mev E He=E/4=0.99Mev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2m/s匀速向左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mP=2kg、mQ=1kg,小物体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某时刻P在传送带右端具有向左的速度v2=4m/s,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小物体P与传送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传送带、绳足够长,取g=10 m/s2.求
P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P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参考答案:
C 解析:(1)先以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设位移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2分
对Q:……………2分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4m/s2 ……………1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1.5m ……………2分
接着以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0,设位移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1分
对Q:……………1分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m/s2 ……………1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0.75m ……………2分
故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25m ……………2分
向左的速度减为0后,再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直到从右端离开传送带,由运动学公式
得
, 解得m/s ……………3分
17. 如图所示,一个上表面绝缘、质量为的不带电小车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放置一质量为、带电量为的空盒B,左端开口。
小车上表面与
水平桌面相平,桌面上水平放置着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质量为的不带电绝缘小物块C置于桌面上O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用水平向左的推
力将缓慢推至M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推力做的功为,撤去推力后,
沿桌面滑到小车上的空盒B内并与其右壁相碰,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C与B粘在一起。
在桌
面右方区域有一方向向左的水平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电场作用一段时间后突然消失,小车正好停止,货物刚好到达小车的最右端。
已知物块C与桌面间动摩擦
因数,空盒B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间距,点离桌子边沿点距离,物块、空盒体积大小不计,取。
求:
(1)物块C与空盒B碰后瞬间的速度;
(2)小车的长度L;
(3)电场作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1)对物块C由O→M→N应用动能定理,设C离到N点速度大小为得:
(2分)
4(2分)
与空盒B右壁相碰,动量守恒:(2分)
(2)C与B碰后可看作一整体,令,则BC整体和小车加速度分别为:
;(2分)
设经过时间后B与C整体与小车A速度相等,此过程中二者位移分别为、,以后二者相对静止。
(2分)
(2分)
故小车长度为:(2分)18. 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没有学过,但运用我们已有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分析和推理可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
(1)分别写出国际单位制中动量和冲量的单位,并证明二者等价.
(2)拉提琴时,琴弦振动的频率f由琴弦的质量m、长度L和所受拉力T决定.现将拉力增大21%,琴弦振动的频率将怎样改变?
参考答案:
解:(1)根据P=mv和I=Ft可知,动量的单位:kg?m/s,冲量的单位:N?s;
动量的单位:1 kg?m/s=1 kg?m/s2?s=1 N?s,
N?s即是冲量的单位,
证毕.
(2)频率f的单位是s﹣1,质量m的单位是kg,长度L的单位是m,拉力T的单位是N=kg?m?s﹣2.从单位方面分析只有组合才能得到频率的单位.
增加一个系数c可得公式f=c
那么,
即:当弦的拉力增大21%,琴弦振动的频率将增大10%.
答:(1)动量的单位:kg?m/s,冲量的单位:N?s,证明如上;
(2)拉力增大21%,琴弦振动的频率将增大10%.
【考点】动量定理.
【分析】(1)根据P=mv和I=Ft写出国际单位制中动量和冲量的单位;
(2)根据力学单位制从单位方面分析频率与质量m、长度L和所受拉力T得关系式,从而求解将拉力增大21%,琴弦振动的频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