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逋(pū)慢央浼(měi)岑(cén)
寂恪(kè)守不渝
B . 捧袂(mèi)攻讦(jué)舂(chōng)粮处(c hǔ)心积虑
C . 熟稔(rěn)盘桓(huán)鲜嫩(nèn)穷源溯(sù)流
D . 蜂窠(kē)角隅(yú)暂(zhàn)
时搬弄(nòng)是非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边陲和蔼可亲赝品禁若寒蝉
B . 砥砺以儆效尤沟通诛心之论
C . 夙愿矫柔造作沉湎轻歌曼舞
D . 荫庇合盘托出衍变暴殄天物
3. (2分)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 . 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 .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 . 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
年的情景而落泪
4.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 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狂妄自大遮挡了他们的视线;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A . 急功近利不可一世闭关自守
B . 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闭关自守
C . 闭关自守不可一世急功近利
D . 不可一世闭关自守急功近利
5. (2分) (2015高二上·长春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全国各地举办了纪念大会、文艺演出、书画联展等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B . 有人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的嫌疑,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C .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D .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6.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文人参与创作的作品。

B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显示了高度的现实主义的成就。

原作者曹雪芹,高鹗续补。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又名《诗三百》,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

《诗经》虽是从民间搜集而来的,但毕竟是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而成的,因为还应属于文人诗。

D .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

全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小说的历史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7. (2分) (2017高一下·浙江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着意描述了格斯拉兄弟的手艺,他们把做靴子当做艺术。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也揭露了工业革命和市场竞争下的生存危
机。

,但他的品质却犹如一面旗帜,昭示着一种高贵的精神,昭示着一种坚持的理想。

A . 格斯拉被社会大生产潮流冲击而悲惨死去
B . 格斯拉在社会大生产潮流的冲击下悲惨死去
C . 社会大生产潮流的冲击使格斯拉悲惨死去
D . 格斯拉被社会大生产潮流的冲击下悲惨死去
8.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始速祸焉速:加速
B . 六国互丧互:互相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应:响应
C . 时不利兮骓不逝逝:奔驰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败北:失败
D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顽固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冥迷:糊涂愚昧
9.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洎牧以馋诛
③杳不知其所之也④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 .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 .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 .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 .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10. (2分) (2019高一下·姜堰期中) 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泰伯说,与郑人盟缙绅、大大、士萃于左丞相府
B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赵城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共其乏困
C . 失其所与,不知永保无疆之休而境界危恶,层见叠出
D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
11. (2分)下列各项中的划线词与例句划线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 . 道芷阳间行
B . 左右欲刃相如
C . 人皆得以隶使之
D .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12. (2分) (2019高一下·苍南月考)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不能容于远近
A .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B . 激于义而死焉
C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D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13. (14分) (2020高一上·湖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征记(节选)
宗璞
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像随时要撒下雨雪。

孟嵋坐在教室里,准备上课。

这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

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但教室里还是坐满了人。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

读完全诗,默然片刻,他开始讲,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时,激昂起来:“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个‘毅’字很重要。

”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

江昉毫不觉得,只管讲述,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江昉放下粉笔,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

一会儿,人散去了。

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了针线,走上来说:“江伯伯,我来缝一下,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

”江昉看看嵋,有些惊异地说:“你真长大了。

”遂脱下长衫放在教桌上,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细密,这是碧初特意教的,一时缝毕,将长衫递给江昉。

江昉走后,嵋也离开教室,恰遇庄无因来找她。

又下雪了,下得很急,不像昆明的雪。

两人转过几间教室,走进图书馆。

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

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

“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像玮玮哥那样。

”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

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

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

”这是嵋的回答。

无因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


无因看了不语①。

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

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

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

继续低头看那张粗纸:
“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

你没有被征调,也不需要你做志愿者。


两人相视无语。

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他们走出图书馆。

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

嵋去上解析几何,走过另一间教室时,正遇李之薇出来,两人遂一起走。

“我正要去找你,”之薇说,“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大决定。


“我也有一个大决定。

”嵋说。

两人对望,都笑了。

晚饭后孟弗之才回来,嵋与合子端过一个炭盆,让他烤烤手脚。

母亲吕碧初也走过来,坐在对面椅上。

嵋、合子各自拿了小板凳偎在父母身旁。

弗之下午去送过一批出发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

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

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

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弟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说我们年纪太小了。


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

”嵋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

碧初也已泪光莹然,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上。

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②。

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

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

他们能给嵋什么?只能是一副小小的行囊,装着她打胜仗的信心。

次日,嵋清早到李之薇家,“我已经准备好了。

”嵋说,“很顺利。

”“我这里可不顺利。

”之薇向房门扫了一眼,低声说,“妈妈和我吵,她不准我去。


中午时分,李涟回来了。

“薇儿,”李涟定了定神,唤了一声,和女儿之薇一起走到院中,“我可以明白地说,我支持你从军,国难当头,谁都有责任。

若是说不通,就只管去好了。


又一天,之薇特地到父母的卧房仔细擦拭了摆在墙角的小供桌。

回头见母亲面容憔悴、神情黯然,心上一酸,走过来想抱住母亲。

但是她没有这个习惯,几次张口,只说:“如果家里真需要我,我就不去。

”母亲金士珍摇头,并不看她,说:“小处需要你比不上大处,你去吧!”这是之薇没有想到的,她一歪身坐在母亲身边。

母女依偎着,
许久没有话。

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之薇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

(节选自宗璞《西征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旧棉袄“有几个破洞”体现了江昉先生生活朴素艰苦,长衫被撕破却“毫不觉得,只管讲述”,体现了先生教学的专注投入和洒脱不羁的性格。

B . 文学中常常用到“无声”的艺术,文中①②两处“不语”都体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和不舍之情。

C . 孟嵋和李之薇的父亲都深明大义,支持孩子投笔从戎,反映了父辈的爱国之情;合子也希望报名从军,更反映了广大学子投身报国的愿望。

D . 本文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意气风发、共赴国难的青春学子群像,不仅可以为一个时代“立传”,更可为一代青春学子“立言”。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有多处关于雨雪的环境描写,一方面以气候现象点明时令特征,另一方面也渲染气氛,暗示人物所面临的现实的残酷性。

B . 本文语言庄重典雅,描写细致形象,“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细密”这一细节突出嵋技艺娴熟和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C . 小说从人物活动方位的变化入手,多方位、多层次地刻画不同的场面,塑造不同的人物。

比如,江昉老师讲课的场面,刻画江昉的形象;与无因的谈话,展现孟嵋的内心世界。

D . 孟嵋说“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既是对上文父亲所说的“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呼应,也映射出老一辈的赤子情怀。

(3)本文塑造了积极投身革命的青年学子形象,请你结合文本,探究一代学子拥有崇高品格的原因。

(4)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4. (11分) (2019高一下·延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过秦论(中)
贾谊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

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

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帮智,而暴乱之奸止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

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

是二世之过也。

(选自《秦始皇本纪第六》,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B . 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C . 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
立君以礼天下/
D . 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南面称帝”中的“南面”,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所以称居帝位为“南面”。

B . “夫寒者利裋褐”中的“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又可指去官,或辞官。

C . “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中的“收帑”是指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入官府做奴婢。

D . “不借公侯之尊”中的“公”是爵位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 . 天下百姓“虚心而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符合民意。

C . 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D . 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以诈力统治天下,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

②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7高三下·成都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勾勒出阿房宫占地之广,还表现了建筑高耸的气势。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来把守剑门关。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一句“________”将月影下摇曳生姿的竹柏描绘得栩栩如生。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6. (8分) (2015高二上·湖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这首诗写于________(季节),这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看出。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及其所包含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17. (6分) (2019高一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的伟大成就。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繁荣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穷二白同舟共济另眼相看互利共赢
B . 积贫积弱同舟共济刮目相看合作共赢
C . 一穷二白同心同德另眼相看合作共赢
D . 积贫积弱同心同德刮目相看互利共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B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C . 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D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B . 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C . 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D . 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几年前,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上案头。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许多趣闻琐事,由衷地表达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作者称之为“新型育人理想”,并因此而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上文中的现象在生活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
解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
答案:14-4、
考点:
解析: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答案:16-1、
答案:16-2、
考点:
解析: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答案:17-1、
答案:17-2、
答案:17-3、
考点:
解析: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