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医学院校系统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队医学院校系统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模
式浅析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优势日益凸现。
本文结合部队医学院校学生特点以及医学基础课--系统解剖学课程特点进行叙述,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
最好的模式是” 取长补短”,即将传统的单纯线下教学模式与现代线上教学模
式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教模式中的优势,又结合了线上网络学习的自由化、碎片化、个性化等特点,调动了学员的学习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部队医学院校,系统解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national demand for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the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about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 dy, teacher as the leading”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army medical college and the system anatomy course characteristic, to carry out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which can both retain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 and learning from online network.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can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 inspir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use fragmented time to learn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Military medical college, Systematic anatomy,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的
医学基础课程,它既是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又是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恩格斯的这句名言足以见解剖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
的重要性,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学历来是各个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的重中之重。
【1】系统解剖学结构众多,内容繁杂,记忆量大,词汇有相似性,容易混淆,很多英
文词汇又是拉丁文,缺乏规律,给记忆增加了难度,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而且绝
大多数医学院校(包括我校)的系统解剖学课程均开设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我
们可想而知,刚刚迈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本身都是懵懵懂懂的,一入大学后,
很多方面都是全新的开始,都面临着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对大学老师教
学方式适应(大学老师和高中老师的授课模式及一节课的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
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方式的改变(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获取知识;习惯
了题海战术,而不善于提纲挈领、举一反三);其次由于没有任何医学基础,解
剖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刚一接触解剖学,铺天盖地的新结构、新名词
犹如当头一棒,而且由于学时的限制,每堂课的内容非常多,学习进度很快,学
习压力骤然增加,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到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成
绩自然不是很理想,加之考入部队院校的五年制本科生绝大多数都是提前录取的,在大学以前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往往是班级的甚至是学校的佼佼者,自我学习
的能力和对学习成绩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上大学成绩突然下降,有的甚至成了班
级的倒数,很多学生很难接受,致使很多学生都流露出畏难情绪,有的甚至出现
厌学倾向。
【2】
大多数部队医学院校的解剖教学多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
这种授课方式的优点是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把大量知识系统传授给学员,但这
种教学模式中主宰课堂的是教师,学生只是接受者,老师给予什么就接受什么,
没有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3】对部分学员来说比较适应,因为他们可以不用动
很多脑筋,老师会把知识点(包括重、难点)都一一讲解给他们,而且长久以来
他们在大学以前接受的也几乎都是以应试为目的“填鸭式”教育,对教师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思维,他们对老师交代的任务绝大多数学生可以主动完成,但自主
获取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能力和开拓性思维明显欠缺,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与我们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相符。
而且我们发现因为系统解剖
课程内容多而抽象,教师一味的只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
消化和理解,只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倍感枯燥乏味,既没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协作性,不利于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发展。
此外部队院校的医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还要参加繁重的体能训练,所以
他们的日常生活节奏或者说学时安排都比较紧。
而且由于教学改革,课时压缩,
我们明显感觉教学任务更重,对此尽管教学组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把系
统解剖和局部解剖分别放到两个学期学习,第一学期先系解后局解,并且把系统
解剖学习的重点放到神经解剖,在学时分配上也是倾向于神经系统的学习。
原因
是神经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如运动系统、内脏、心血管系统等等)在第二个学
期的局部解剖学学习时还会牵涉到,到那时再重点观察和学习,避免教学内容重复。
但如果第一学期不打基础,第二学期的局部解剖就无法开展,这使得前面几
个系统的学习时间更为紧张,一节课要讲解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内容,为了尽可
能全覆盖或者说不遗漏知识点,教员几乎是满堂灌,而且经常由于知识点多讲解
不完而不得不拖堂,最终教员也累,学员也疲劳;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的知识,
又往往因为时间不够而没法讲清楚讲透彻,所以教学效果也不好。
再加之教研室
授课教员数量严重不足,而相反地学员又在不断扩招,使得很多教员一学期需要
承担三、四个不同专业层次的解剖课,这种“白加黑”、“五加二”的授课强度,使得教员们也叫苦不迭。
其实对于系统解剖学中(除神经系统外)很多内容都是
相对比较简单,学员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微课或者课本等自学掌握,课上老师就
可以忽略掉那些简单的知识,专门针对重点内容加以强调,对难点内容或者学生
出错率高的问题进行充分讲解,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扩充和拓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
念日益凸现。
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如翻转课堂、TBL、PB
L和CBL等教学模式的出现都曾掀起过一阵阵的学习热潮,各大高校大力提倡,很多学科都争相效仿,当然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
资源,解放了教学时间,拓宽了教学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
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生搬硬套,也不可能适用于所
有的课程。
系统解剖的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解剖知识的大一新生,像这种给医学
生打基础的课程并不适合翻转课堂、PBL等任意一种单一教学方法。
在这“乱花
渐欲迷人眼”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授课对象、不同课程、不同章节
内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根据实际的教学因素进行
教学模式的调整即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4】即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网
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又将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有机整合,将线上以
及线下的教学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教育机制,既要发挥老师启导、监
督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性以及协同创造性的主
体作用。
【5】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个重要元素【6、7】:
(一)提前告知学习任务和目标
按照教学设计,教员一般提前1-2周给学生发布预先准备好的课件、教案、
微课、网络链接等教学资源,并下发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以及完成的时间节点。
(二)线上自主学习
学员通过智能手机、iPad或电脑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按要求进行课前相关内容的学习。
通过线上观看教员发布的课件、微课、PPT、
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也可以按需要自己补充学习资源,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内容学习,并将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教员,教员会对学
员的问题进行回答或者对相对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从而在线下的课堂上有针对
性的展开教学。
(三)线下课堂上重点知识讲解
教员根据学生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讲解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及难点,尤其是对于学生难理解、易混淆、错误率高的知
识点要耐心细致地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以及临床引用的结合。
为使
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小组为单位对临典型临床案例进行集
中讨论,或进行医患角色的扮演与互换,进一步体现解剖学结构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与内化。
(四)课后知识巩固和拓展
每次课后学员需要完成在线测试题目。
教员综合学生线上及课堂学习情况,
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的内容,整理总结出课后分析报告。
教员还可
以根据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方法及内容及时作出调整。
(五)考核与评价
有效地建立内容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也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考试总成绩不再是仅由原来的标本考试和一张试
卷(最后的理论)决定,而是包括由过程性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过程性考核成绩又由线上自学(如视频的点击率与完成度,测验的完成情况等)
和线下(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组成,这样教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提交的作业,参与讨论区的深入程度,可以做到每个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再加上期末成绩的考核,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更趋于合理、客观。
学生平时的登录次数,在线时间,也
可作为参考内容。
这样有效避免了只看成绩不看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
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
段打破上课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形成实体课堂和虚拟线上的衔接,既可以保留传统教模式学的优势,又整合了线上网络学习的碎片化、个性化等特点。
【8】学员可以在互联网这个丰富的资源库中随时随地学习、探索与思考,不
但可以调动他们的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性
思维,从而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所以笔者认为部队医学院校系统解剖学教
学非常适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军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改丰,杨蓬勃,靳辉,李月英,许杰华,董炜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实施和思考,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4):660-66
2.
2.周雅萍,郑鸿燕.混合式教学在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中的实践,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1):845-847.
3.易承学,刘想,王凤,朱邵晴.新型教学方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镇江高专学报.2021.35(1):121-12
4.
4.易晓东,任艳萍,柳琼友,陆祥,陈伟.针对不同章节内容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混合式教学.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2):1044-1046.
5.毛峥嵘,马丽琴,彭慧琴,李仲杰,张伟,危晓莉,李冬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在比较人体形态学实验课中的实践,解剖学杂志.2019.42(4):423-425.
6.贾龙,李建勇,薛志琴,廖建军,陈胜国.网络平台在民汉合班«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4):399-402.
7.戴新文, 李军平, 王登科, 严青.混合式教学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 2019.12(4):122-123.
8.闫旭升,方欣,宋嵬,崔成立,杨占君,贾建新.局部解剖学混合式课程建设的研究,高教学刊.2019.12:44-46.
基金项目:1.基础医学院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9ZX01; 2. 陆军军医大学金课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侯春丽,女,汉,1977年,山东潍坊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