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途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教言教学
jing guan jiao yu jiao xue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途径探索
◎赵丽君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要素,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关注传统德育措施及问题基础上,通过创新德育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实 践教学以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德育教育的途後探索,进而增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
一、高职院校德育亟待加强的原因
(1)由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决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德育教育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意在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全社会的价值多元化冲击,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不可避免地道德混乱,信念缺失,一些学生也并不认同高职院校,缺乏学习自律。
因 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重视实际工作能力,更要重视对思想道德的培育。
(2)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职业教育作 为一种教育类型,首先要遵循基本规律,让人才全面成长。
这就需要回归初心—
—立德树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办学方向。
"德者,才之帅也。
"我国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育技轻育人传统,但国家 在新时代已提出要促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这无疑需要深化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改革,尤其需要引导 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明辨是非,才能有力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是“三全"育人实现途径。
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 了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
但随着经济发 展与技术革新,社会对人才综合要求日益提高。
以往技术训练更受重 视,德育常遭忽视,但如今这种短板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所以,只有将德育贯穿于教育各个方面,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全方位育人。
二、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主要问题及原因
作为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可发现其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原因主要在于:
(1)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是德育教学重中之重。
目前高职院 校德育课仍存在“上课念文章,老师一言堂”的现象,从日常教学情况看,高职学生思维活跃,但稳定性弱,尤其对理论学习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主体性认知不够,加之笔者所在边疆院校各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德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无感的重 要因素。
(2)教学目标不清。
教学目标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
其主要包括:培养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立足现实同时面向未来。
但目前的德育目标设定不清晰,注重理论 而忽视整体,贪大求全的同时仍存在认识缺失,严重影响德育曰常教学和整体教学成效。
(3)教学实践性不强。
实践性不强是影响德育质量 的重要诱因。
笔者日常教学中发现德育课学生普遍睡觉、玩手机、聊 天,不但不注意听讲,课堂互动也少之又少。
其正源于实践性不足导致学生无法从德育课堂体会到获得感。
教学无实践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进而产生不听讲等现象,缺乏实践性是影响高职德育教学质量问题之一。
(4)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作为推动者在德育中不可或缺,但 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传统德育教师包括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学工人员等,日常不仅授课,也同时兼任学生管理工作,任务重、待遇低、流动性大。
在面对边疆高校生源质量低、学习 态度差、水平参差的学生时,德育教师数量局促的问题则更为显著。
三、边疆高职院校强化德育途径探索
(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教育有法,贵在得法。
针对当前德育课教学还是倾向于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创新教 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进程的动力和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随着当前智能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德育课已 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
如翻转课堂、网络课堂、网上论坛等,设计开发 理论软件,让网络成为德育课的主阵地之一。
大力推进实践课的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
通过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上展示、课后反 思等流程,把环节设计好,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德育课的主体,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加课堂参与度。
三 是采用的新式教学法,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双向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使德育课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的内容,激 发学生的自信心。
经典历来是为人称颂的精神财富,作为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更需要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把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精神变物质"来实现其改造世界的作用。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及经典融入课堂教学,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将中华文化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校理论的同时,增强对优秀文化基因的认知,更加有效地增强“四个自 信”。
例如把中华优秀文化中的茶文化、戏曲、传统服饰、节日等内容,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其中;将经典融入德育课堂的教学中,可采用经典诵读、“历史对话"、经典阐释、微视频制作等环节融入教学环节,使德 育教学内容丰富化、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
(3)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
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服务社会。
德育教育必须树立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观念,将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极其有效的实施途径。
通过组织、引导高职生参加志愿服务。
让学生 通过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最后融入社会,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充 分实现自我价值。
如学期内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养老院等地开 展志愿服务活动;假期中开展支教、下企业、进工厂等实践活动。
使学 生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树立正确"三观"。
(4)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开展心理教育是提高高职院校 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效果和高职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在高职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如完善心理咨询室,真正利用这样的场所为学生搭建"心与心”的 平台;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或保健知识;健全师资队伍,以心理咨询师为主导,将班主任和辅导员相结合,三者共同开展,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增强学生心理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作者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简介:赵丽君(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