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宿舍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舍的功能(3)
总结一下,六个方面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功能进行分析:
(1):心灵抚慰功能。
辽宁师范大学的崔宁宁在他的《大学城公寓文化建构的现状和对策》中认为: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情绪的波动,伤心,失望,抑郁。
有大学生在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以及在大学阶段生活、学习、恋爱和就业等成长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在远离父母的学校里,难以向父母倾诉或者由于害怕父母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而难以理解其感受,往往宿舍就成了他们寻找精神慰藉的重要场所,他们通过宣泄的方式向室友们倾诉,在室友的关心和抚慰下,对其起到心灵抚慰的作用。
例如,有的学生失恋了,不愿告诉父母,通常都是告诉自己的室友寻求理解和安慰;还有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的轻视,回到宿舍后对该单位一顿数落,宣泄之后,心理得到一定的抚慰和平衡作用。
(2):信仰和价值观念教育功能。
王荣德在《后勤运作下的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中认为:大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在宿舍里进行教育,往往在宿舍的表现就是他的一个缩影。
同时,大学阶段是广大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信仰形成的重要阶段,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缺少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群体文化所包含的共同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个体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发挥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
刘洋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里介绍了她在学生宿舍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明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宿舍活动的开展,宿舍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课堂教育所传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理想教育往往会受到学生潜意识的抵制或者不被重视,从而很难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通过宿舍文化这一载体传播的信仰和价值观念,更容易被广大大学生认同和接受。
(3):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功能。
王荣德在《后勤运作下的高校寝室文化建设》里提到认为寝室对于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培养有重大作用。
大学生宿舍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每个宿舍成员要想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必须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这就要求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能够和谐相处,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个特点对于锻炼宿舍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宿舍是一个“家”,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家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往和相处锻炼自身。
宿舍,尤其是大学生宿舍里,和四面八方的人士住在一起,每一个能够进入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水平不相上下的,广东外国语学院的朱海龙指出,宿舍所具有的凝聚和融合功能不能忽视,大学生公寓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背景,性格各不相同,宿舍的融合功能就大大的体现出来了。
要让大学生对宿舍产生一种家的感觉,这样子,他们才会依赖家,才会融合宿舍文化。
(4):激励功能。
良好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良好的宿舍文化由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组成,个体成员的精神风貌和突出成绩对其他宿舍成员具有积极的感化作用,个体的良好事迹和精神对其他宿舍成员具有积极的榜样作用,激励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努力和发展。
这种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比书本的说教和行政命令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发挥作用。
同时对于优良宿舍的评比可以加大大家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力度,李光华在《大学宿舍文化的变异》中建议宿舍建设应该和奖学金等等挂钩,宿舍文化建设的
重视度才会提高,而且在评比中不应该只看到宿舍文化的卫生部分,应该把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
(5):凝聚教育功能。
大学生宿舍是一个“家”,也是一个小集体,它是广大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知识学习和情感倾诉的主要场所,大学生们对宿舍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大学生宿舍具有很强凝聚人心的功能。
同时也有育人功能,往往学校对公寓的管理过于强调宿舍的“生活功能”,而忽视了对宿舍的潜在功能——“教育功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刘士永认为我们强调教育功能不应只局限于教室,其实,教室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不可厚非,但是对于一个学生的性格培养,学校往往就缺乏力度,而在宿舍,舍友之间的互相影响,宿舍环境的影响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然后影响一辈子。
王权海在《建设寝室文化,促进和谐寝室文化建设》中建议通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开展积极的宿舍活动培养和发扬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发挥宿舍的凝聚作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生处的刘洋在她的《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中举例,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宿舍、卫生标兵评比活动以及其他以宿舍为单位的其他活动来调动和发扬宿舍的集体荣誉感,发挥宿舍的凝聚教育功能。
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可以调动大家对宿舍的认同感,可以增强宿舍的凝聚力,促进宿舍成员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6):规范约束功能。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代表整个宿舍成员相互认同和遵守的潜在规则和习惯,林莉在《论大学生宿舍文化》提到: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于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举止文明具有积极作用。
宿舍文化的这种规范约束功能主要附着在宿舍文明公约、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上面。
刘淇彪《大学寝室文化建设反思》中还提到宿舍文化的这种规范约束作用还表现在对信仰、信念和生活习惯的相互影响和同化方面。
要发挥宿舍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需要对宿舍文化建设给予引导和规范。
林莉认为,制度只能“管人”,不能“治人”。
宿舍文化可以对一个人的言行起到导向作用,所以,一个好的宿舍文化可以“治人”。
对于宿舍的功能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以上六个方面。
参考文献:胡晶君《大学城公寓文化建构的现状和对策》
徐蔚蔚《大学寝室文化建设之我见》
李光华《大学宿舍文化的变异》
崔宁宁《大学寝室文化初探》
熊一兵,邓丽平《高校和谐寝室文化探析》
林莉《论大学生宿舍文化》
李红梅、刘桂兰《试析导师制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徐晓霞、李向东《新时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
王荣德《后勤运作下的高校寝室文化建设》
王权海《建设寝室文化,促进和谐寝室文化建设》
刘淇彪《大学寝室文化建设反思》
刘洋《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