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纺院聚酯装置的现象收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DIC150004异常变化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仪表进水、PV150004气源故障、炉区填充热媒
现象:显示失真、压差显示大幅度变化,主楼及纺丝各热媒用户温度波动
事故处理:
1)将PDIC150004打手动,先保持正常OP,联系炉区,同时通知电仪检查现场幅度等是否正常。
2)中控手动干预各热媒泵出口温度,保证各用户的温度稳定。
3)待电仪查明原因,若是仪表进水则通知电仪处理
若是PV115004气源故障,则立即通知运行班长,并通知炉区将PDIC150004前后手阀关闭,打开旁通并调整阀门开度,将PDIC150004控制稳定,待处理好后,恢复流程。
若是炉区填充热媒,则联系炉区。
2.下料量波动的原因
1)下料管线里有异物卡阻(绳头布条),导致电机转速不稳
2)PTA架桥,下料不顺畅(氮气中断)
3)PTA潮湿容易结块,堵塞振动筛;旋转下料器内部卡住物料,下来后导致振动筛堵塞。
4)PTA粒径过小,粘附能力强,不易下行
5)吹平衡软管时
6)串级控制时LC11007突然变化引起
7)浆料配制罐的放空管线不通畅,引起罐内压力不稳,导致下料不稳
3.旋转下料器卡停的现象及处理
现象:当旋转下料器卡停时,SI111029示数会急速下降;而后旋转下料器在中
控面板上显示故障;WC111005的示数会变为0,而PGS、CAT、ADD则不会马上停止供料。
处理PGS、CAT、ADD则不会马上停止供料,此时,应该快速的将其打为手动,迅速的关到最低。
(而此时应密切的注意111TA01的液位下降的趋势,当前615T/D,十分钟,11TA01下降4.8%,一小时28.8%,一般,111TA01液位控制80%。
所以,在旋转下料器恢复后,我们必须对111TA01进行补液位。
)中控立即通知设备、电仪专用人员,电仪专业人员立即将下料系统复位;设备人员打开手孔,将下料器中的异物取出,合上手孔,进行盘车,确认无误。
这时,通知中控开始开启下料系统,给111TA01补液位,在补液位期间,关注浆料的密度变化。
4.摩尔比波动的原因
计算:YK12002=(FC12001/62)/(FI11023*PTA%/166)
浆料流量变化1)取样PTA浆料,引起流量瞬间波动
2)现场打扫卫生不小心碰到浆料泵压力表,引发连锁高报泵跳停
3)EG流量变化 1.13P02过滤器堵塞 2.切换13P02
5.浆料密度波动的原因
1)PTA称量装置不准2)摩尔比不稳
3)搅拌不均匀4)A添或催化剂加入量不稳
5)回用EG温度波动大6)EG流量计不准
6.清理下料管线时会有哪些变化
随着现场关闭插板阀,中控手动降低下料量,会引起以下参数的变化
1)WIC111005 FIC111002 FIC181009 FIC121009 LIC111007 SI111029 TI111003随下料量的降低逐渐降低
2)DI111023:FIC111002 引起摩尔比的变化从而引起浆料密度的或高或低3)中控显示下料系统停保持10%输出,防架桥氮气关闭
7.酯一液位计失灵的判断与处理
失灵有:自身漂移,判断:一般的测量值瞬间偏离设定值很大,曲线光滑纤
细,直上或直下缓慢变化,由于液位计长期在线,受压力或物料的
影响,膜片或扭力杆弹性形变不再灵敏
判断:1)液位曲线显示会缓慢上升或下降
2)搅拌电流会略微变化(只作参考)
3)12釜温度测量值会偏大或偏小同样的控制阀会缓慢减小或增大(除炉区的影响)
4)液位在缓慢增长或降低阶段,酯化一压力测量值变大或变小;同样的调节阀变
大或变小
5)由于物料的影响,酯化会偏好或偏坏,所以TV13020会偏小或偏大漂移处理:
1)首先将液位计和浆料泵之间的控制解串,将泵速控制到平常值
2)查看曲线衡量进料的多少或根据产能计算每小时加入量
3)物料平稳时可选择其它液位计串级控制
8.113T02明显上涨的原因
1)泵过滤器低排忘关2)残渣过滤器低排忘关
3)板换低排忘关4)13T03向13T02放EG
5)清残渣过滤器6)13P03过滤器堵打不出量
9.PIC114005逐渐关小的原因及处理
1)14P02过滤器慢慢堵塞,出口流量变小,喷淋效果变差
处理:切泵
2)公用部门供应WC温度慢慢变高,喷淋温度变高
处理:打电话要求降温
3)介质罐长时间没有置换,水含量偏高
处理:现场用PGF置换
4)液位计不准,导致液位偏高,气体增多
处理:参考其它液位计进行自动控制,必要时手动调整
5)引压管堵塞,显示偏大
处理:现场冲引压管
6)置换介质罐发生倒吸
处理:确认流程
10.吹引压管的现象
当吹扫引压管时,中控先将压力控制点打手动控制。
现场先要将真空比偶隔离,此时真空表示数会缓慢的上涨,之后现场开始吹扫引压管,对于114R01此时各参数波动不大。
(对于115R01、117R01此时电流会先上升,然后下降)现场结束吹扫后,投用真空表,真空表示数远高于正常值。
这时,在真空控制的条件下,真空会很快恢复正常。
待到接近正常后,就将压力控制恢复自动控制。
(若114R01真空恢复慢,应进行手动干预;115R01、117R01反应有减弱,应及时抽真空。
)
11.缩聚电流变化的原因
1)物料不平衡:14釜引起的波动或自身液位计的波动导致反应或黏度变化或切16F01
2)电机加油,一般的加油时会上涨然后再下降
3)电流自身跳动
5)压力变化1)吹引压管瞬间变化2)引压管堵塞,测量不准确,在自动状态下阀门关小或开大,导致实际真空度增大或减小,黏度增大或减小,电流增大或减小
6)自身反应黏度的变化
12.电机加油后电流的变化
先上升后下降
13.PI118021上升的原因
1.118P01转速波动;
2.切粒机阀门动作;
3.纺丝开停位;
4.在纺丝不开停位时,粘度增加
5.118F01使用时间长。
14. 117T03液位与温度的变化
温度控制:需高:可加大14E01 15E01 顶部喷淋或后轴承或FC17185的PGF
需低:减少缩一和缩二的PGF,或开启17E03备台冷却线
液位控制:7个PGF流量的改变都可以达到对液位高低的控制
全面控制:在为了控制温度时流量的改变也要考虑液位的变化,所以在流量改变上遵循加入系统中总PGF的量不变原则,若为了提高或降低液位可将PGF量分开加入,实际情况看
17T03温度,一般的在冬天尽量需要热EG,夏天需要冷EG原则。
提产时:比如提产X吨可根据单耗X*1000*0.334/24计算出应加的PGF的每小时加入量并在提产时同步加入,保证液位的平衡
说明:一般的在产能没有发生变化时,EG的平衡波动不大,即使17T03有液位的波动加入少量的PGF就能控制平衡,而少量PGF不论从那边加入,对温度的影响不会太大。
15.熔体过滤器切换后压力与液位的变化
16F01切换完毕之后由于压差的变小,16P01转数比切换前微低。
一星期的曲线上不难看出我们的17釜液位有着一个很大的波,因为在24小时内几乎辨别不出17釜明显的上涨或下降情况,一般不会做调整。
随着压差的增大,人为地会将泵速提升一点,时间一长就会又有液位上涨的趋势,此时就有是人为地对16P01转数调整。
16. 115R01气相线堵塞时的现象
在115R01的气相线堵塞时,此时PIC115024的示数可能会不变或上涨,此时PIC115024在自动控制状态下,OP会关小。
此时,115R01的真空比原来低。
因此,LIC11500会有一定上涨,II115R01示数会增大,预聚物粘度上涨,待其到达116F01是,PIC116022的示数会有一定的上涨。
17.粘度仪飘移的判断与处理
1.黏度计漂移或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此时:粘度仪示数不能作为控制依据,一般的看117R01后端电流变化控制黏度,实时应看过滤器压差衡量实际黏度的高低,或其它一些熔体输送泵电流,熔体管在线的压力变化,大约30min后再询问纺丝组件压力,以便对黏度计进行重新设定参考。
2. 一台粘度仪的示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此时,应参照117R01后端电流控制,同时检查粘度仪的温度是否变化大(现场保温问题或其他),若变化量不足以引起粘度示数大的改变,还应该通知电仪人员检查是否为信号传输问题。
同时,与纺丝多联系,及时询问组件压力,多参照118F01的压差。
18.PIC113076突然升高的原因与处理
1.113C01塔釜液位突然下降,蒸发量增加
1)灌113P02时,低排未关处理:及时关掉低排,调节113C01液位
2)TIC113066温度高处理:将其恢复正常
3)LIC113065电仪问题,显示虚高处理:将其OP恢复正常水平,关注117T03温度变化,FIC113102 PV变化。
通知电仪及时处理
4)LV113065故障处理:电仪及时处理,同时中控多关注液位
2.FIC113061 低
1)FV113061卡堵处理:中控手动冲阀,电仪疏通
2)113P04压力低处理现场切换
3.公用工程溴冷机调停处理:及时开大PIC113076 OP
4.PIC113076电仪问题处理:电仪处理
19.PDI116001上升加快的原因
1.116F01 到达一定使用时间后,大约0.3MPa后,过滤器堵塞较严重,会很快
上升。
2.原料问题。
PTA、二氧化钛在投料时带入灰尘多
3.物料不平稳。
各釜液位波动大,反应物料附在釜壁上,长时间碳化,堵塞过滤
器。
4.115R01气室物质掉落经过116P01后堵塞过滤器。
20.XV112010换向及处理
产看原因,在保证装置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应该解除联锁,恢复正常三通阀的正常流向。
通知现场冲洗浆料的回流管线,此时中控应该将FIC111002(117P04的PGS量)打手动,将其降低,还应关注进入111TA01的PTA 的量。
同时关注PGP浆料的密度变化。
由于,117T03的EG为热的,而PGF是常温,应通知物检人员取样分析摩尔比。
同时,由于112R01的进料量减少,此时应及时调节112R01的参数。
同时相应时间段关注后续反应釜的工艺参数,操作应及时作出调整。
21.酯化反应差的表现与调整
若酯化反应很差(酯化一<85%),没有参加酯化反应的那部分物料进入缩聚反应系统会继续发生酯化反应,即缩聚反应系统在不变的停留时间里发生了一部分的酯化反应,这样就会导致发生缩聚反应的时间缩短。
由于端羧基的变多在缩聚反应中加大了链节长度的难度,所以很难达到我们平时控制的黏度,我们只能加大真空度来完成,所以说缩聚反应变差。
现象:1)13P01出口温度明显上升;
2)14热井颜色发白,有大量的泡沫并黏糊状
3)缩聚系统中液位不稳,电流偏高,黏度偏低,真空数值比平时低几十帕
4)酸值增大
调整:TIC112012、PTA配比
22.纺丝开停位的现象
1.PI118021压力上升下降;
2.118F01压差上升下降;
3.118P01电流的变化;
3.为保持PI118021的稳定切粒机阀门操作人员会做调整,而使得FI118002上涨,铸带头的压力上升;
4.增压泵转速变化;
5.若纺丝开停位较多,还可以看见熔体冷却器压差明显变化;
6.熔体冷却器后温度、压力亦有变化。
23. 114R01引压管堵的现象
在的气相线堵塞时,此时的示数可能会不变或上涨,PIC114005此时在自动控制状态下,OP会关小。
此时,的真空比原来低。
因此,114R01的液位会上涨、波动,113R01的液位有一定下降。
LIC115006会有一定下降,II115R01示数会增大,预聚物粘度上涨,待其到达116F01,PIC116022的示数会有一定的上涨。
24.炉区热媒循环泵跳停的现象与处理
原因分析:晃电
事故现象:中控面板出现大范围的温度报警,TI150002A、PDIC150004低报低
低报报警,联系炉区,判断炉区三台热媒循环泵均跳停。
事故处理:
1)通知运行班长以及部门领导事件和初步的处理措施,判断影响范围。
2)迅速将SIC111022解串,根据TIC112009变化趋势适当降低浆料量以缓解酯一温度的下降,同时联系炉区尽快启动热媒循环泵,并将TIC112012手动,保持正常OP即可。
3)迅速翻到117V03画面,将TIC117177手动,关注PIC117183的变化情况,在炉区热媒泵恢复的第一时间恢复PIC117183,保证真空的稳定和可控,以免影响到粘度。
4)大幅度调节纺丝各熔体线温度,保证熔体冷却器后温度的温度,以免影响到纺丝产品的质量,并在第一时间通知纺丝关注组件压力和泵前压力的变化,及时与聚酯保持联系。
5)关注PDIC150004,将其打手动,保持正常OP ,这样待炉区热媒循环泵启动后可以第一时间恢复。
6)在确定做好以上控制时,不定期的翻看曲线,控好其他各热媒泵的用户温度,待炉区温度恢复正常时应尽快恢复各温度,以免引起事故的扩大化。
注意事项
1)判断:中控人员要第一时间判断事态的影响范围,汇报部门领导的同时,分工要明确,要及时关注各温度用户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时候的调整幅度可以较正常大很多,以尽快恢复各温度。
2)调整的同时做好粘度的控制,若粘度仪的温度显示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和纺丝沟通,参照电流、压差以及其他参照对象来控制粘度,防止因为粘度的显示异常而人为造成粘度的超标。
3)若炉区主管温度长时间保持在低位,主楼的温度调节作用便显得微乎其微,这时候中控人员一定不能慌张,因应尽可能的各温度的调整,而且不能落下任何一个温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