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9 母亲的恩情》教案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展示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要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这首诗,体会母亲的恩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词。

2.朗读《游子吟》,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二、精读指导。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情感。

是呀,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他把对母亲的敬爱与思念都凝聚在了《游子吟》这首诗里。

让我们快乐地来学习课文吧。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能够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3)朗读、感悟
这个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这段内容用诗句来概括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
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能够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2)孟郊听了又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

母亲的关爱还从那句看出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是呀,听着这叮咛这嘱咐,孟郊已经说不出话,眼睛湿润了。

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

这感人的情景用诗句来概括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这个自然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出示课件
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带着母亲的期盼走向远方。

他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A、看到: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指图:小草长得很茂盛,这就是“生机勃勃”。

B、孟郊看到此情此景,孟郊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2)这段内容用诗句来概括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

4..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
(2)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式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齐读全诗。

看图试背全诗。

母爱就是这样伟大而又平凡,母亲深夜缝衣,清晨送儿,她的爱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情上。

50岁的孟郊难忘这个幕幕,不由地写下了这首诗,同学们一起读读吧。

(5)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是多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

所以,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从今天起,做一个体贴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四、作业
1.我会填空。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吗?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2.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3.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附板书:
9.母亲的恩情
母亲关爱儿子
永远铭记母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