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二文言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翻译:
孔子说:“如果不修养品德,不讲授学问,听到正义的事情不能去追随,对于不好的事情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
以下是全文的详细翻译:
孔子曰:孔子说,
德之不修:不修养品德。
德,指人的道德品质。
学之不讲:不讲授学问。
学,指学术、知识。
闻义不能徙:听到正义的事情不能去追随。
徙,迁徙,引申为追随。
不善不能改:对于不好的事情不能改正。
是吾忧也: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孔子说:“如果不修养品德,不讲授学问,听到正义的事情不能去追随,对于不好的事情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
在孔子的思想中,品德修养和学问讲授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修养品德,就会失去道德底线,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如果不讲授学问,就会导致知识的匮乏,无法对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孔子对这两件事情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首先,孔子提到“德之不修”,这是指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品德的修养,就会失去道德的约束,行为举止失范。
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的毒瘤。
因此,修养品德是为人处世的首要任务。
其次,孔子强调“学之不讲”,这是指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学问的讲授,就会导致知识的传播受阻,学术发展停滞。
学问的讲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文化的传承。
如果一个人不注重学问的讲授,就会使社会陷入愚昧无知的状态。
再次,孔子提到“闻义不能徙”,这是指一个人在遇到正义的事情时,不能勇于追随。
这种人在面对社会不公时,往往选择沉默或者逃避,无法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因此,孔子认为,勇于追随正义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
最后,孔子强调“不善不能改”,这是指一个人在发现自己有不良行为时,不能及时改正。
这种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可能走向毁灭。
因此,及时改正错误,是保持品德修养的关键。
总之,孔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德行修养和学问讲授的重视,以及对人们不能追随正义、不能改正错误的忧虑。
这句话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努力追求知识的真谛,勇于追随正义,及时改正错误,做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