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尺度:论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爱情哲学

合集下载

美国后现代语境下的爱情诗

美国后现代语境下的爱情诗

美国后现代语境下的爱情诗《因为我爱你》作者/大卫·奥瓦迪亚因为我爱你,所以你才如此美丽,别人也用惊叹的目光看着你。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才青春不去,眼角没皱纹,额头没有白发一缕。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才如此美丽!但是切莫趾高气扬,也不要施展诡计!如果我的爱情消逝,如果我的心不再看得起你,转瞬你就显得新陈代谢苦不堪言,变得丑陋无比!《像是这样细细地听到》作者/俄·茨维塔耶娃像是这样细细地听到如河口凝神聆听自己的源头像这样深深地嗅嗅一朵小花直至无意识化为乌有。

像这样在蔚蓝的空气里溶进了无底的渴望像是这样在床单的蔚蓝里孩子眺望记忆的远方。

像这样莲花般的少年默默体验血的温泉……就像是这样与爱情相恋当你年老时作者:叶芝(爱尔兰)当你老了,头黑了,动静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念,回忆起你过去眼神的轻盈,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快乐你青春雀跃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快乐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头顶头去,在红光璀璨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撩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我愿就是激流作者:裴多菲(匈牙利)我愿就是激流就是山里的小河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在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我愿就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直面一阵阵狂风我坚强地登陆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作客鸣叫我愿就是废墟在相对高度的山崖这静默的吞噬并不并使我忧闷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长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头亲密地攀援而上我愿就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备受着风雨的压制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我愿就是云朵就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Toothed地飘荡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野蔷薇作者:歌德(德国)少年看见一朵蔷薇荒野上的小蔷薇那么娇嫩那么鲜艳少年急急忙忙迈向前看看得非常惊讶蔷薇蔷薇红蔷薇荒野上的小蔷薇少年说道我必须改采你荒野上的小蔷薇蔷薇说我要刺你使你永远不能忘掉我不愿被你采折蔷薇蔷薇红蔷薇荒野上的小蔷薇残暴少年回去改采她荒野上的小蔷薇蔷薇自卫去刺他蔷薇徒然含悲忍泪还是遭采折蔷薇蔷薇红蔷薇荒野上的小蔷薇《春》霍普金斯(英国)任什么也没春天这样美丽——摇曳的草蹿得又高又美又茂盛;画眉蛋像是高大天穹,画眉的歌声透过回响的林木把耳朵清洗,听到它演唱,那感觉犹如流星炮击;梨树的花朵和叶片光洁而晶莹,刮着弯曲的蓝天;那个蓝真热情,真富丽;小羊也不免奔跑嬉戏。

茨维塔耶娃诗歌的表现手法

茨维塔耶娃诗歌的表现手法

茨维塔耶娃诗歌的表现手法茨维塔耶娃是一位极具独特风格的诗人,她的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着诸多令人惊叹之处。

一、强烈的情感直抒。

茨维塔耶娃从不吝啬表达自己浓烈的情感。

她就像一个情感的火山,随时喷发。

在她的诗里,爱就爱得炽热,恨就恨得决绝。

比如她在爱情诗中,会直接高呼对爱人的思念和热爱,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

这种直抒胸臆就像是一个孩子直白地说出自己的喜好,简单却又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她不会用那些弯弯绕绕的隐喻来隐藏自己的情感,而是把自己的心赤裸裸地摆在读者面前。

就像“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这几句诗,简单直接地描绘出对与爱人共同生活的向往,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种深沉而纯粹的爱情渴望。

二、独特的意象运用。

1. 茨维塔耶娃善于运用一些看似平常却被她赋予独特意义的意象。

例如“双手”这个意象在她的诗中多次出现。

双手可以是劳作的象征,也可以是拥抱爱人、抚摸孩子的工具,在她的诗里,“双手”有时代表着力量,有时又代表着无力。

她可能会写“我的双手在黑暗中摸索”,这里的双手就充满了迷茫和无助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只能用双手去探寻,让读者很容易在脑海中构建出这样一个有些孤寂、有些彷徨的画面。

2. 她还常常使用“天空”这个意象。

天空在很多诗人笔下是广阔、自由的象征,但在茨维塔耶娃的诗里,天空可能是冷漠的。

她也许会写“天空俯瞰着大地,如同命运俯瞰着我”,把天空和命运联系起来,让天空有了一种高高在上、不可捉摸的感觉,就好像命运总是在我们头顶,难以掌控。

三、大胆的语言创新。

1. 茨维塔耶娃在语言上敢于打破常规。

她的诗里句子结构有时候很奇特,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积木搭成了与众不同的形状。

她可能会把词语按照一种看似不合语法规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但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灵魂在脊背上,微笑在肋骨间”,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这样描述,但她这么一写,就给人一种灵魂和身体各部分都有了独特的情感和生命力的感觉,好像灵魂不再是虚无缥缈地存在于身体内部,而是有了一个具体的位置,在脊背之上,而微笑也不仅仅是脸上的表情,而是藏在肋骨之间,非常新奇。

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

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

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最杰出的女性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作品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充满着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情感,她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意象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以下是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
《我不会为你死去》
我不会为你死去,
我的爱是黑夜里的烛火,
它在我的心灵里闪烁,
点亮着我沉静的生命。

我不会为你死去,
我的爱是无边的大海,
它在我的思维里波涛汹涌,
奔腾着我澎湃的心灵。

我不会为你死去,
因为我的爱是真实的,
它在我的灵魂里永远存在,
照耀着我永恒的人生。

《黑色的鸟儿》
黑色的鸟儿在黑暗中飞翔,
它的翅膀像夜空中的闪电,
它的眼睛像星空中的钻石,它的声音像海洋中的涛声。

黑色的鸟儿在黑暗中飞翔,它的心灵像天空中的风筝,它的思想像花园中的花朵,它的灵魂像山谷中的清泉。

黑色的鸟儿在黑暗中飞翔,它的意志像河流中的船只,它的勇气像沙漠中的骏马,它的爱心像大地中的阳光。

《寂静的夜晚》
寂静的夜晚,
我的思想在飞翔,
我的灵魂在跳跃,
我的心灵在颤抖。

寂静的夜晚,
我的眼睛在瞪着黑暗,
我的耳朵在倾听寂静,
我的呼吸在渐渐平稳。

寂静的夜晚,
我的身体在安静休息,
我的梦想在自由飞翔,
我的心灵在自由奔跑。

以上是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这些诗歌展现了她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情感,也表达了她对生命和爱的热爱和追求。

她的诗歌作品不仅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诗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爱而生——茨维塔耶娃的爱情与诗歌

为爱而生——茨维塔耶娃的爱情与诗歌

是一窍不通,就算是碰到一点儿与此相关的问题,他都会显得手忙脚乱、束手无策。

更夸张的是,当遇到问题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用双手抓住自己的头发,做出使劲往上提的动作,仿佛想让自己脱离地面似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无能之人,却以讲授家政学而远近闻名,更可笑的是,附近还有很多人请他去上课。

很显然,狄更斯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幽默的手法,以达到对这种人物的讽刺。

《我们共同的朋友》是狄更斯的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狄更斯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严峻的嘲讽,而早期创作中的那种轻松、愉悦的幽默已经荡然无存,也就是说,他的幽默艺术在后期作品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尽管作品中依然运用幽默艺术,但这种幽默已经变得越来越犀利了,而且,小说中故事的发展有时候会有一个象征性的背景。

例如,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三座垃圾山,它们虽然是污浊的场所,但是,它们同时也创造着财富。

作者在故事的开端中提到,老守财奴哈蒙之所以能够发财致富,就是因为靠收购这些废弃、肮脏的垃圾。

紧接着,围绕着这几座垃圾山,故事的情节慢慢展开,众多的人物也逐一登场,于是,一场场人间喜剧也随之演绎出来。

他将污浊的象征与现代文明的象征进行了对比描写,而事实上,这两者又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正是用那肮脏的垃圾山中所赚取的财富,才建造出那座富丽堂皇的大楼。

所以说,这样的描写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冷峻的幽默、辛辣的讽刺。

在《我们共同的朋友》这部小说中,狄更斯成功地运用了幽默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贪得无厌的资产阶级,与此同时,他对资产阶级的那种愤怒与藐视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小结狄更斯在他的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幽默色彩的作品。

在他3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高超的艺术手法,刻画出了一幅幅形态万千的社会图景,并塑造出了众多耐人寻味、栩栩如生的画面。

狄更斯的小说中流露出的是由喜及悲、由幽默到讽刺,他的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丰富多彩。

狄更斯独特的幽默手法使他的小说深受大众喜爱,为此,他的这种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

茨威格小说中的三种情爱

茨威格小说中的三种情爱

茨威格小说中的三种情爱本文主要从茨威格小说的情爱主题入手,分析了茨威格作品中激情、艳遇、爱情这三大主题的差异,并阐释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及作家隐藏在这三种情爱主题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期待。

斯蒂芬·茨威格(Stefe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一位杰出的心理写实主义大师,他的情爱小说,缠绵绯恻,让读者百转千回,回肠荡气。

茨氏为何如此钟情情爱主题呢?茨氏笔下的情爱又有怎样的特质呢?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做出分析与阐释。

一、激情与自毁:挣脱人生桎梏的宿命方式由于弗洛伊德的影响,茨威格选择了情欲这个角度,那么作为情欲的伴生物,或者说情欲的外显形式,激情,要被茨威格在作品里得到反复的强调和着力描绘,就势所难免。

实际上,这只是一般的理解,爱欲和激情在普通人那里,是因果关系,主体在一个特定的情境里受到暗示对某个客体一但产生了欲念,主体的体内立即释放出一种叫力比多的化学物质,激情也随之产生,激情是在欲念的挑逗下使主体身不由己。

茨威格的作品里也不乏这样的理解和处理,《情感的迷惘》里那位时而受欲念驱使激情澎湃时而因绝望而颓败不堪的文学教授,正是对他学生怀有的隐秘的渴望才让他有激情完成他的巨著《环球剧院史》;《二十四小时》中的C太太也是如此,倘若不是心灵深处一丝不自觉的欲念在作怪,出身上流社会一向自视正派的她很难再有失态的激情。

但欲念在茨威格这里和在普鲁斯特那里一样成了介质,而激情成了目的,成了真实的欲念,对激情的偏爱和迷恋,甚至使茨威格不仅偏离了情欲而且超越了情欲,茨氏作品里的人物之所以接受欲念的引诱,其最终是为了实现对激情的追寻和表现,这并非妄语,读者只要对茨威格的小说稍加分析,就能注意到这个明显的特征。

《奇妙之夜》里的男爵,一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便是一个失去了激情的人,完美舒适的生活扼杀了他的生机,宴席、古玩、精美的书籍,甚至多年相交的女人的离去,都激不起他的喜悦和忧伤,他的感觉完全麻木,生命里有一种让男爵焦虑的疲沓和暮气,所以男爵一开始追逐的就是激情本身,而非某个女人,只是激情要依附某种介体来引发和渲泄。

超越性别的精神之爱——从萨福到茨维塔耶娃之路

超越性别的精神之爱——从萨福到茨维塔耶娃之路

超越性别的精神之爱)))从萨福到茨维塔耶娃之路贺永芳萨福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

那么她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除了残章除了歌声,还有什么?米雷格在其编选的5希腊诗铭集6里称萨福的诗:虽然不多,但朵朵都是蔷薇。

男人们可以对萨福的同性之爱嗤之以鼻,但他们无法抹去萨福诗歌的光辉,正如他们无法在古希腊的文明海洋之中无视萨福的灵动传神的竖琴歌唱。

可以说,对于古希腊诗歌来说,荷马是父亲,萨福是母亲。

萨福开/缪斯之家0女子学校,所授的无非是一种爱情文化,而在我们的时代提到萨福无非就会想到同性之爱。

/我对你们,美丽的人啊,永不会变心0,萨福深情地对她的女伴们说。

并且补充:/为了我的女伴们,此刻/我将唱出优美的歌。

0的确,萨福的歌诗唱出了对女性的热烈之爱。

苏伊达辞典说:她有三个伴侣:阿狄司、特里斯巴和美加拉。

她们之间不纯洁的友谊,使萨福得到一个恶名。

她的诗就是一个证明,以阿狄司为例,萨福写道:/我爱上了你,阿狄司,/很久以前。

那时/你还只是/一个丑巴巴的小女孩。

0但是阿狄司喜欢上了一个年轻男子,萨福妒火中烧,写道:/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无论他是何人,坐在/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一刹那,我已经/不能言语/舌头断裂,血管里奔流着/细小的火焰/黑暗蒙住了我的双眼,/耳鼓狂敲/冷汗涔涔而下/我颤栗,脸色比春草惨绿/我虽生犹死,至少在我看来)))/死亡正步步紧逼/但我必须忍受/因为既然贫无所有。

0这首诗无疑是萨福最出色的流传最广的情诗,那种热烈的虽生犹死的妒忌与痛苦,被表达到了疯狂的地步:灵魂、肉体、耳朵、舌头、眼睛、皮肤)))一切的一切,没有了阿狄司,她将成为另一个人,这正是恋爱中人的一种激情。

关于萨福之爱,惟这些诗是其证明。

萨福是那时惟一写作的女人,我们不能期望男人颂扬将他们排除在外的爱情。

但/希腊爱情0不是男性的专利,/在斯巴城,这类爱情是如此流行,就连最忠实的妻子也钟情于年轻女孩0。

存在与生活的对抗——试析茨维塔耶娃长诗中的悲剧爱情观

存在与生活的对抗——试析茨维塔耶娃长诗中的悲剧爱情观

尘世之爱与永恒之爱的背离
《 山之诗》和 《 终 结之诗》是茨维塔 耶娃的巅峰之作 。 “ 山峰 ”是 把 《 山之 诗 》 和 《 终 结 之 诗 》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核 心形 象。 《 山 之 诗 》这 一标 题 勾 勒 出茨 维 塔 耶 娃 由大 地 向天 空 、 由 生 活 向 存 在 的 垂 直 诗 歌 世 界 。 “山峰 ”是 爱 情 的 象 征 ,它直 冲云霄 ,是垂 直方 向的爱情形 象,是通 向理想精神 王 国之路 ,通过攀登 ,才能上升 。长诗矛 盾冲突的叙事性兼 有浪 漫主义的开头 : 《 山 之 诗 》 是 作 者 心 理 的 自画 像 ,建 立 在现 实与理想 的强烈对 比之 上,诗 中有两个 断面——水平方 向和 垂直方 向。在 诗人笔下 ,没有两个 相爱的人互相扶持 的 登 山 , 因 为 男 主 人 公 的 爱 情 是 水 平 方 向 的 爱 情 , 是 尘 世 之 爱 , 他 内心 赢 弱 ,服 从 城 市 ,厌 倦 高度 , 害 了 “ 高 山 ”病 。 他 无 力 跟 上 女 主 人 公 登 山的 步 伐 ,他 是 爱 情 中的 逃 离 者 。 而 女主 人 公 内心 充 满 力 量 ,渴 望 登 高 , 她 放 弃 了尘 世 问最 宝 贵 的 爱 和 爱 人 ,选 择 了 山 峰 ,在 攀 登 的 路 上 她 注 定 是 个 孤 独 的 行 者 。两 极 间 的差 异 却 被 不 止 一 次地 冲 淡 了 , 由于 茨 维 塔 耶 娃 情 感 的 复 调 在 发 挥 作 用 , 内在 辩证 交 织 的 情 感 ,甚 至 在 决 裂 的鸿沟处又变 得不可分离 ,不可剥夺 : “ …… 我 们 彼 此 是 心灵/ 今后 …… ” “ ……我们 彼此是影 子/ 今 后 … … ”女 主 人 公将 男主人公 升高到 自身处 ,抬 高,放大 ,让他看到 上帝眼 中 的 自 己 。 男 主 人 公 获 得 了精 神 上 的 新 生 。女 主 人 公 说 道 : “ 给 您希望 ,/ 唉 , 给 你 新 生 ” 。最 后 一 次 登 山 , 是 最 后 的 尝 试 ,最 后 的 一 线 希 望 。在 最 后 一 次 攀 登 中实 现 了 男 女 主 人 公意外 的最终 汇合 ,在 山上 ,水平线与垂直线相 交融合 了, 决 裂 的痛 苦 带 来 了精 神 情 感 的 暂 时 统 一 。通 过 死 亡 , 通 过 下 降 ,达 到 了瞬 间绝对 的爱情 。在茨维塔 耶娃笔下 ,尘世之爱 与永 恒 之爱 永远 是 背离 的 。 在 《 山之 诗》 中冲突本质 的现实主义和诗歌呈现 的浪漫 主 义得到矛盾 的统一。 山峰是心 灵和 家园的象征 ,是 爱情 的 象征 ,激情 的巅峰 ,是人类关系 中的绝对 。个人 内心情绪最 紧张 的时刻是茨维塔 耶娃长诗创作 的源泉 。逐渐地 ,抒情体

论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创作

论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创作

论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创作作者:张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摘要:茨维塔耶娃是20世纪俄罗斯白银时代杰出的诗人之一,爱情诗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

本文以《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为对象,主要从诗歌的韵律、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其爱情诗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茨维塔耶娃;白银时代;爱情诗;韵律作者简介:张丽(1991-),女,吉林蛟河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玛·伊·茨维塔耶娃(М·И· Цветаева,1892-1941)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

茨维塔耶娃的人生信条是:“要用心灵的深邃来保证自己的与众不同和自给自足”。

[1]p237茨维塔耶娃的诗就是对其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就是其日常生活和存在的反映,是对女性心灵及其悲剧性矛盾的自我揭示。

一、爱情主题——诗人情感的真实写照爱情是其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之一,爱情诗歌是其情感经历的真实写照。

茨维塔耶娃关于爱情曾有这样的表述:“爱情:生于寒冷的冬天,生于酷热的夏天,其第一片叶子生于春天,最后一片叶子生于秋天,爱情总是发生在这一切之中。

”[2]p482爱情之于茨维塔耶娃,就像炽热的太阳,火热而耀眼,她不仅渴望爱情,而且敢于积极主动地追寻爱情。

本文选取诗人于1916年12月10日创作的《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为例,分析其爱情诗的主要特色。

该诗主要表达的是想和恋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小镇,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因恋人的存在,让人倍感亲切、迷恋,柔美细腻。

……Я бы хотела жить с Вами.В маленьком городе,Где вечные сумерки.И вечные кококола.И в маленькой деревнис кой гостинице——Тонкий звонСтаринных часов——как капельки времени.И иногда,по вечерам,из какой-нибудь мансардыфлейта,И сам фдейтист в окне.И больше тюльпаны на окнах.И может быть,Вы бы даже любили……Посреди комнаты—огромная изразцовая печка.На каждом израце—картинка:Роза—сердце—корабль.А в единственном окне.Снег ,снег ,снег.Вы бы лежали—каким я вас люблю:ленивый ,Равнодушный ,беспечный.Изредка резкий треск——Спички.Папироса горит и гаснет ,И долго--долго дрожит на её краю.Серым коротким столбиком——пепел.Вам даже день его стряхивать——И вся папироса летит в огонь.1916年對诗人而言,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这年年初诗人结束了和巴尔诺克的恋情,不久,曼德尔施塔姆闯进了诗人的生活,两人因诗歌而结缘,但仅仅六个月后,曼德尔施塔姆就离开了俄国,此段感情戛然而止。

茨维塔耶娃诗歌《昨天他还向我献殷勤》原文及赏析

茨维塔耶娃诗歌《昨天他还向我献殷勤》原文及赏析

茨维塔耶娃诗歌《昨天他还向我献殷勤》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茨维塔耶娃诗歌《昨天他还向我献殷勤》原文及赏析【导语】:〔俄苏〕茨维塔耶娃昨天他还向我献殷勤,今天却一下子成了冤家! 昨天他还一直坐到鸟儿啁啾,今天云雀全都变成了乌鸦! 我是一个蠢女人,你却聪明绝顶,你好似生龙活虎,我却呆若木〔俄—苏〕茨维塔耶娃昨天他还向我献殷勤,今天却一下子成了冤家!昨天他还一直坐到鸟儿啁啾,今天云雀全都变成了乌鸦!我是一个蠢女人,你却聪明绝顶,你好似生龙活虎,我却呆若木鸡。

外国作家表达爱的方式

外国作家表达爱的方式

外国作家表达爱的方式爱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很多作家都描写过爱情,读一读他们的文字,让作家笔下的爱情,带你读懂爱的真谛。

山姆·麦克布雷尼“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再绕回来。

”--山姆·麦克布雷尼出自全球销售超过一千五百万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的那样: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

勒内·夏尔“我爱你,以所有的变化忠实于你。

”--勒内·夏尔勒内·夏尔,法国当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包括:诗集《没有主人的锤子》、《伊普诺斯的书页》、《愤怒与神秘》、《水中的太阳》、《群岛上的谈话》等,近作有《在多猎物的雨里》(1968)、《求索集》(1971)等。

勃朗宁夫人“我爱你,以我终生的呼吸、微笑和眼泪。

”--勃朗宁夫人出自英国诗人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的《我是怎样地爱你?》是勃朗宁夫人《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集》中的第43首,是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也是英国最经典的爱情诗之一,几乎所有的爱情诗选集都收录了它。

茨维塔耶娃“月光下有一条听不见的漫漫长路,反正这只能叫做:我爱你。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出自茨维塔耶娃写给里尔克的信,茨维塔耶娃俄罗斯著名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

马克吐温“我爱你,就像记忆青睐昔日熟悉的面孔,思念的潮水迷恋月亮。

天使珍爱纯洁的心灵一样。

”--马克吐温写给妻子马克吐温写给爱人的184封情书,他在信中说到:“我是爱你的,倘若我失去你,那我的热情将追随着你而去,我的心灵将永远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废墟。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研究

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研究

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研究
本文从三个方面梳理了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

第一章论述了茨维塔耶娃的爱情经历和她的诗歌创作。

茨维塔耶娃坎坷的爱情经历和她的出身、成长环境和性格是分不开的,而她众多的爱情诗歌是她情感
经历的真实写照,是她不同时期对爱情的抒发与表达。

第二章根据茨
维塔耶娃的诗歌音域宽广的特点和表达的不同内容对其爱情诗歌进
行了分类。

她的爱情诗中展现了爱情的丰富面貌,精确的笔触描绘出
动人的深挚情感,在爱情的表达上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广度和深度。

她的诗歌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柔情与期盼,这一类诗歌特点是低
沉深情,温柔细腻;二是呼告与夺取,这一类诗歌特点是热烈高昂,硬
朗激越;三是嫉妒与痛苦,这一类诗歌特点是丰富灵巧,真实复杂。


三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茨维塔耶娃爱情诗的独特性。

一是她的爱情诗具有热烈的风格,高昂的调子,不同于一般女性诗歌的特点;二是她的
爱情诗细腻广阔地表达了灵与肉的冲突和融合,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
大胆新颖;三是她的爱情诗中体现了爱与诗的永恒价值,认为爱情和
诗歌可以超越和征服死亡,迎来永恒的生命。

心灵之恋:拉不开距离的爱——茨维塔耶娃诗歌《距离:俄里

心灵之恋:拉不开距离的爱——茨维塔耶娃诗歌《距离:俄里

p a l 只 b ( 014 :两 3 I/ 1. ( l2
诗坛 乃 至世 界诗 坛 留下 了不朽 的 诗篇 。《 离 : 里 , 里 … … 》 首 诗 是 茨 维 塔 耶娃 写给 帕 斯 捷 距 俄 海 这 尔 纳克 的献诗 。当时 茨维 塔耶娃 刚刚侨 居 国外不 久 , 人身 居 异地 、 二 隔海 相 望 , 而他 们 之 间 的心 灵 之爱 , 即柏拉 图式 的爱 情 又不被 世 俗 理解 和包 容 。世 人 为其 设 置 重 重 阻 碍 , 这并 不 影 响诗 人 为 但 爱 勇往直 前 的精 神 , 歌字 里行 间透 露着 诗人 不卑 不 亢 、 烈 而执着 的追 求精 神 , 来 酣畅淋 漓 。 诗 热 读 利用 发音 相 似 的不 同词 根进 行 文 字游 戏 , 常 丰 富 的词 汇 , 异 释义 性 的重 复 等都 证 明茨 维 塔 耶 娃极其精通祖 国的语言 一 俄语 , 并使她的诗行精彩纷呈 ( 许贤绪 19 :7 ) 97 13 。纵观全诗 , 诗人 就 运用 一 系列发 音相 似 的 pc a 以及 pc 体形 式 的词 来 着力 突 出“ 离 ” 一 主题 , 时这 些 词 的 发 a变 距 这 同
曾这样写道 :我 的诗行是 日 , 的诗是我个人的诗。 ( “ 记 我 ”任光宣 , 张建华 , 余一中 20 :8 ) 0 8 34 她与当
时 占据 文坛 主流 的三大诗 歌 流派 ( 征主 义 、 象 阿克 梅 主义 和 未来 主义 ) 持着 一 定 的距 离 。诗 人广 保 采 博收 , 自成一 格 , 骨子 里 的叛逆 和 桀骜 不 驯 使 其 成 为 2 纪 俄 罗 斯 文 学 中的 独特 现 象 , 浩渺 O世 在 的俄罗 斯诗 歌海 洋 中占有一 席之 地 。代表 作 品有 诗 集《 昏纪念 册 》《 灯 》《 鹅 营 》抒 情 长 诗 黄 、魔 、天 ,

茨维塔耶娃《我的大都市里一片黑夜》诗歌鉴赏

茨维塔耶娃《我的大都市里一片黑夜》诗歌鉴赏

茨维塔耶娃《我的大都市里一片黑夜》诗歌鉴赏我的大都市里一片黑夜
门户外一点灯火也没有
暗暗地,人们心中充满犹豫
焦急地徘徊,想念着安慰
山野里像苍狼一样叨地嗥
气候大变,风吹起寒意无数
海洋涌动,波涛滚滚,带来灿烂的机遇
心中充满了希望有盼头
街道上走来走去的是谁
耿耿于怀的期待也空剩无几
无数的脚步声,带来的细碎的梦
失去的温暖,宛若噩梦
空气里一片静谧,破碎的是燃烧的认知
几多年过去了,城市变成一片树荫
游寻失落的旧梦,痴心不改,付出心血
看,人们走来走去,在现实中徘徊
无论你走到何处,你都不会觉得孤独
银色的月光将繁华照耀
宛若森林般温暖细雨,落叶留在大地上
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我们重新拾起希望。

这首诗弥漫着无力感和沉重的氛围,诗人对大城市的态度更加冷漠,黑夜中充满着无可救药的失落、犹豫和焦急,不同的人步履匆忙、耿耿于怀,弥漫着一股荒芜与凄凉。

但最后银色的月光,照耀出属于大城市的希望与机会,诗人激动而充满期待地描述了望着这股新希望的感受,传递出自信和振奋的情绪,表达了对大城市的爱和忠诚,最后也在思索人生中,其他各种情绪。

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

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

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茨维塔耶娃,尼娜·安德烈耶夫娜·茨维塔耶娃(1924年 - 1982年),苏联著名女诗人、作家和翻译家,其诗歌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方式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围绕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她的诗歌创作风格和主题内涵。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哲理和情感。

她的作品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于社会与人类的命运、存在与意义等大层面的主题。

她以独特的方式塑造出自己的诗意世界,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审视融入其中。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作品以多元的形式呈现,从自由诗到韵律诗都有涉足。

她的诗句常常富有节奏感,音韵和平仄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美感和感染力。

她的语言简练而优美,善于通过意象的构建和隐喻的运用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中,关于人性与命运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她以深刻并富有启示性的方式探索了人类生存的意义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价值。

她的作品中展现了对生命和死亡、时间和永恒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并试图通过诗歌的形式给予回答。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作品还强调了对爱与关爱的关注。

她以母爱的形象为中心,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同时她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描绘人类的悲欢离合,探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但是其中也不乏政治意识的表达。

她关注战争与和平,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类历史上的悲剧和暴力行为的思考和警示。

她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并呼唤人们对于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作品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而是超越个体,涵盖了整个人类的命运和存在。

她通过对宇宙、时间、生命等宏大主题的反思,揭示了人类的渺小与伟大,并探索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与意义。

总之,茨维塔耶娃的经典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独特的表现方式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她的诗歌作品既是个体心灵的自述,也是对社会、世界和人性的审视和反思。

茨维塔耶娃强烈的存在

茨维塔耶娃强烈的存在

茨维塔耶娃强烈的存在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一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犬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每一块磁砖上画着一幅画: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雪, 雪, 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烟的末梢颤抖着,颤抖着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汪剑钊译)“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诀别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逢时;都是在分离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融时;都是偏爱死,而不是生。

”茨维塔耶娃在自传中如此陈述。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她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

茨维塔耶娃于1892年10月8 日出生于莫斯科。

父亲是莫斯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母亲则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

母亲教导她不要在乎物质的贫困,而要崇拜神圣的美。

正是在母亲的影响下,茨维塔耶娃逐渐滋长了对诗歌的信念:“有了这样一位母亲,我就只能做一件事了:成为一名诗人。

”茨维塔耶娃自小受到普希金的影响,她接触的第一部普希金作品是《茨冈人》,她由此接受一个全新的词一爱情。

普希金的爱情观传染给了茨维塔耶娃。

她一生都与这个神秘的词汇纠缠不清。

她为爱情而活着,大胆追求爱情,并因此写出或凄美或激越的诗歌。

茨维塔耶娃十分重视心灵之爱。

这一点在她处理与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的关系时,可窥视到她内心世界。

茨维塔耶娃在致里尔克的信中说:“我不是活在自己的嘴上,吻过我的人,会错过我的。

”并且她挑明自己追求的是"无手之抚,无唇之吻",反对"把对方举起,就近唇边一一口一口地啜饮”的肉体之爱。

同样性质的是她致瓦洛申的信:“我有一种无法医治的完全孤独的感觉。

试论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爱情书写

试论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爱情书写

On Love Writing in Tsvetaya’s Poems 作者: 吴鹏[1]
作者机构: [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出版物刊名: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页码: 67-7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茨维塔耶娃;爱情诗歌;崇高;叛逆
摘要: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作为俄国白银时代最为伟大的诗人之一,将爱情作为自己终生的书写对象。

从爱情书写的内容和抒情方式出发,可以将茨维塔耶娃的爱情书写分为崇高的普叙赫式、叛逆的夏娃式、苍老的西比拉式、死亡的彭忒西勒娅式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其诗歌创作历程中是线性发展的,同时也共时地包含在其诗歌整体面貌中。

茨维塔耶娃的人生经历和爱情观、艺术观与她所处的时代语境,塑造了她的爱情书写方式,也让她凭借她毕生所写的爱情诗歌,成就了她在诗歌史上的超迈地位。

关于茨维塔耶娃的诗

关于茨维塔耶娃的诗

关于茨维塔耶娃的诗【1】: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2】: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每一块磁砖上画著一幅画: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雪,雪,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烟的末梢颤抖著,颤抖著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你都懒得弹落——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3】:像这样细细地听像这样细细地听,如河口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

像这样深深地嗅.嗅一朵小花.直到知觉化为乌有。

像这样,在蔚蓝的空气里溶进了无底的渴望。

像这样,在床单的蔚蓝里孩子遥望记忆的远方。

像这样.莲花般的少年默默体验血的温泉。

……就像这样,与爱情相恋就像这样,落入深渊。

——茨维塔耶娃《茨维塔耶娃诗集》【4】: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诀别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逢时;都是在分离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融时;都是偏爱死,而不是生。

——茨维塔耶娃【5】:我要从所有的时代,从所有的黑夜那里,从所有的金色的旗帜下,从所有的宝剑下夺回你,我要从所有其他人那里我要决一雌雄把你带走,你要屏住呼吸。

——茨维塔耶娃《我要从所有的时代,从所有的黑夜那里》【6】:三十年在一起比爱情更清澈。

我熟悉你的每一道纹理,你了解我的诗行。

——茨维塔耶娃《桌子》【7】:我体内的魔鬼没有死去,他活着,活得很好。

在肉体中仿佛在监禁中,在自我中好似身处单人牢房,世界不过是在高墙之内。

茨维塔耶娃的诗

茨维塔耶娃的诗

茨维塔耶娃,俄罗斯著名诗人,她的诗作充满了深情和哲理,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着人生的风景。

她以爱情为主题,抒发内心的情感,描述了爱的甜蜜和伤痛的煎熬。

她笔下的爱情如同一幅画卷,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着美好。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如同清泉般流淌,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她用简洁而凝练的文字,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由的热爱。

在她的诗里,有对祖国深沉的思念,有对亲人温暖的牵挂。

她用自己敏感而纯粹的心灵,创造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篇。

茨维塔耶娃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她用自己独特而纯粹的创作方式,打动了无数读者和文学评论家。

她是俄罗斯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愿茨维塔耶娃永远保持她的创作热情,愿她的诗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让我们一起欣赏茨维塔耶娃的诗作,感受那份深情和哲理的魅力。

注:以上是对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创作风格和影响力的简要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ha mo t :Ma r i n n a T s v e t a e v a i s o n e o f t h e g r e a t e s t Ru s s i a n p o e t s o f t h e 2 0 t h c e n t u r y . I n h e r p o e t r y ,t he r e i s a we a l h t o f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i d e a s a b o u t h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l o v e .A f t e r he t s t a g e o f b e i n g a s e n t i me n t a l g i r l ,s h e h a s t u ne r d i n t o a
她多次创作 了以离别 为主题 的诗歌 , 诸如《 茨 塔耶娃到底是选择追逐还是放弃 呢?显然 , 从她 的诗 因此 , 以及诗集《 离别》 等。也正是这样一 作 中以及生平 的传记 中我们可 以找到答案 。茨维塔 冈人热衷于离别》
耶 娃 一 生之 中与 多名 男 子 相恋 ,她 自少 女 到 暮年 都 种 悲剧 色彩 的笼 罩 使 茨维 塔 耶娃 在 意 念 上 坚持 分 离 不乏爱人。爱情是有尺度的 ,而对于茨维塔耶娃 而 的爱情结局 ,但 同时在行为上又对这种结局进行反 所 以才 会一 次 次坠人 爱 言, 爱 的尺 度就 是 没 有 尺度 , 她 也 正是 要 用 这 种没 有 叛 。她渴 望长 久 的爱情 结 局 , 情 的罗 网 中 。虽然 每 一 次爱 情 的终 结 总 会 带 给她 无
诗》 和《 终结之诗 》 最具代表性 。正是通过这两部 作
品, 茨维塔耶娃表达 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 , 即: “ 爱情
的结 局是分 离 ” [ 2  ̄0 3 。实 际上 , 这一 结论 的得 出是 她 在
的《 叶甫盖尼 ・ 奥涅金》 。这部诗体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塔吉亚娜是一个不幸的女子 ,她 的爱情结局使得年 仅 6岁 的茨 维塔耶娃 就认定 了爱情是 注定要分 离 的。在阅读了普希金的《 茨冈人》 后, 茨维塔耶娃再次
经过 了无数次爱情挫折后 的领悟 ,也 Nhomakorabea射 出了她从
早期 的青 涩稚嫩走 向后期 的淡然 参透的心路历程 。 坚 定 了 自己对爱 情 的理解 。在 她看 来 ,如果 在 分 离 时, 你 万 分 难过 , 有 想 流 泪 的感 觉 , 那 么这 就 是 爱情 。 爱 情 的结局 既 然 注定 是 分 离 的 , 那 么 面 对 爱情 , 茨 维
赵 谦
( 安徽 商贸职业技 术学院 人 文外语 系,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3 )
摘 要: 玛丽娜 ・ 茨 维塔 耶娃 是 2 0世 纪 俄 罗斯 最 伟 大 的诗 人 之 一 。在 她 的诗 歌 中 , 蕴含 着 对 于 爱 情 哲 学的 丰 富
思考 。 在 告 别 少女 的 青 涩 恋情 之后 , 她 的 爱 情 哲 学迎 来 了成 熟 的 沉 淀 。 最终 , 她 以一 种 无 尺 度 的 方 式诠 释 了永 恒之 爱
第1 0卷第 2期 2 0 1 5年 6月
江 西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 L OF J I ANG XI UNI V E RS I T Y OF T E cHNoL oGY
Vo 1 . 1 0 No . 2
J u n e . 2 01 5
爱的尺度 : 论茨维塔耶娃诗歌 中的爱情哲 学
的真谛。 关冀 字 : 茨 维塔 耶娃 ; 诗歌; 爱情哲 学
中田分类号 : 1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稿号 : 1 2 3 ( 2 0 1 5 ) 0 2 — 0 0 5 3 — 0 3
T h e S c a l e o f Lo v e :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Lo v e Re l f e c t e d i n Ts v e a e v a’ S Po e ms
m a t u r e w o m a n .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t h e r e i s a d e e p c h a n  ̄ n g f o r h e r a t t i t u d e t o w a r d s l o v e p h l i o s o p h y . E v e n t u ll a y ,s h e
Z H A0 Q i a n
( T h e D e p a r t m e n t o f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 A n h u i B 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fV o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Wu h u 2 4 1 0 0 3 , C h i n a )

茨维塔耶娃是俄 国白银 时代独具 特色的重量级

诗人 , 被誉 为 “ 俄罗 斯文 学 的圣 处 女 ” 【 l  ̄ _ 3 7 1 。爱情 是 茨

注定分 离的爱情
维塔耶娃诗歌 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她在多部作品中 表达 了对 于爱情哲学 的深刻理解 , 其 中以诗集《 山之
茨维塔耶娃深受普希金作品的影响 ,尤其是他
e x p l a i n s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l o v e i n a s c le a - f r e e wa y .
Ke y W O t d l i " - Ma r i n n a T s v e t a e v a ; p o e ms ; l o v e p h i l o s o p h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