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新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
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 Z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在反应①中被氧化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 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液溶胶才具有丁达尔效应
B.纳米材料一般是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根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渗析原理
3.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胆矾失去结晶水
C.酸碱中和反应
D.硫与氧气的反应
4.下列带括号的气体在反应中只做氧化剂的是()
A. 2F2(g)+2H2O===4HF+O2
B. SO2(g)+I2+2H2O===H2SO4+2HI
C. H2S(g)+Br2===2HBr+S↓
D. 3NO2(g)+H2O===2HNO3+NO
5.下列变化过程中,画横线的元素被氧化的是()
A.C O2→C O
B.Fe Cl3→Fe Cl2
C. H Cl→Ag Cl
D. K I→I2
6.依据以下化学反应漫画情景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若金属1是锌,则金属2可能是铁
C.还原性:金属1>金属2
D.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8.新型纳米材料MFe2O 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常温下,MFe2O 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MFe2O x MFe2O y
A. MFe2O x是氧化剂
B. 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y
D. MFe2O y是还原产物
9.H3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其工业制备原理如下:
Ⅰ.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Ⅱ.Ba(H2PO2)2+H2SO4===BaSO4↓+2H3P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 H3PO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在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1
D.反应Ⅰ中每生成2.24 L(标准状况)PH3,转移0.3 mol电子
10.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B.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
D.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1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HCO3Na2CO3+H2O+CO2↑
B. Na2O+H2O2NaOH
C . 2KI+Br22KBr+I2
D. MgO+2HCl MgCl2+H2O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Na+、SO、NO
B. OH-、Na+、Cl-、SO
C . Ba2+、K+、Cl-、SO
D . K+、NH、HCO、Cl-
1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器出现铜绿
B.过氧化钠作供氧剂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14.“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

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无色透明
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15.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16.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上A、B、C、D后,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
(1)A、B、C、D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中③④的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氢、氧、硫、钾四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属于表中第一栏类型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只要求举一例)。

(2)用你在上表中所填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性氧化物+足量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碱性氧化物+足量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1)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是氧化剂。

(2)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

(3)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与起酸性作用的H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9.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

(1)“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石灰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石灰所属的物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碱性干燥剂⑤纯净物⑥化合物⑦盐
(2)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你认为下列内容还必须在这种小纸袋上注明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禁止食用②可以食用③禁止未成年人用手拿④生产日期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地作干燥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将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

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酸类
B. 碱类
C. 氧化物
D. 干燥剂
(6)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三例并填表。

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XO>Z2>B2>A3+,所以A、C正确;在反应①中Z元素被氧化,在反应③中Z元素被还原,所以B项正确;还原性为A2+>B->Z->X2+,D项错。

2.【答案】D
【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中胶粒大小决定的,故所有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A不正确;纳米材料没有分散剂,不属于分散系,因而不属于胶体,B不正确;分散系分类的标准是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不正确;血液也是一种胶体,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渗析原理, D正确。

3.【答案】C
【解析】A、B和D项,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不属于离子反应; C项,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参加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4.【答案】A
【解析】A项,该反应中,F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氟气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故A正确;
B项,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I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二氧化硫作还原剂,碘作氧化剂,故B错误;
C项,该反应中,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溴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硫化氢作还原剂,溴作氧化剂,故C错误;
D项,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和+5价,所以二氧化氮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D错误。

5.【答案】D
【解析】元素被氧化,则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

A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错误;B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C中Cl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中I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正确。

6.【答案】D
【解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所以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是化合物,故A项正确;金属活动性:锌>铁,故B项正确;C项,金属1是还原剂,金属2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金属1>金属2,C项正确;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正确。

7.【答案】D
【解析】A组中Na2CO3虽俗称纯碱,但不是碱,而是盐,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B组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组中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8.【答案】C
【解析】反应过程中SO2转化为S,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则MFe2O x反应过程中作还原剂,MFe2O y是氧化产物;由于“MFe2”化合价升高,则y增大,C正确。

9.【答案】C
【解析】反应Ⅰ中,可知氧化剂与还原
剂的质量之比为2∶6=1∶3,C错;每生成2 mol PH3,转移6 mol e-,故每生成2.24 L(标准状况)PH3,即0.1 mol PH3,转移0.3 mol e-,D正确;反应Ⅱ中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H3PO2中P为+1价,具有还原性,B正确。

10.【答案】B
【解析】A项,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两者属于包含关系,故A错误;
B项,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单质不是非电解质,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B正确;
C项,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故溶液属于分散系,两者属于包含关系,故C错误;
D项,在水溶液中或溶质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电解质属于化合物,两者为被包含关
系,故D 错误。

选B 。

11.【答案】C
【解析】四个反应中只有C 项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2.【答案】A
【解析】 强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H +,则OH -(与H +反应生成H 2O)、HCO (与H +反应生成CO 2)不能大量共存;Ba 2+与SO 生成BaSO 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13.【答案】C
【解析】Cu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还原反应,A 不选;生成氧气,O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B 不选;大理石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 选;生成氧化膜,Al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还原反应,D 不选。

14.【答案】B
【解析】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为胶体,肯定有丁达尔效应,其他三项不一定。

15.【答案】D
【解析】一种元素可构成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如由碳元素形成单质有金刚石和石墨以及无定形的碳,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

因此含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由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

故选D 。

16.【答案】(1)CaCl 2 HCl AgNO 3 Na 2CO 3
(2)③Ag ++Cl -===AgCl↓
④Ca 2++CO 3
2−=== CaCO 3↓ 【解析】根据最明显的特征现象分析推断:由B +D 有气体放出,B +C 有沉淀生成,A +B 没有明显现象发生,B +C 有沉淀生成,可推知B 为盐酸、A 为氯化钙溶液、C 为硝酸银溶液、D 为碳酸钠溶液。

17.【答案】(1) SO2(或SO3)K2O H2SO3(或H2SO4) KOH K2SO3(或K2SO4、KHSO3、KHSO4)
(2)①SO3+K2O===K2SO4
②SO3+2KOH===K2SO4+H2O
③K2O+H2SO4===K2SO4+H2O(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活泼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活泼非金属氧化物多数为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含氧酸。

(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酸性氧化物与足量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8.【答案】(1)氯K2Cr2O7(2)Cl2HCl(3)3∶4
(4)K2Cr2O7+14HCl===2KCl+2Cr得2×3e-Cl3+3C失6×e-l2↑+7H2O
19.【答案】(1)CaO①②④⑤⑥
(2)CaO+H2O===Ca(OH)2(3)①③④
(4)不能,氧化钙吸收水之后就变成氢氧化钙,失去吸水能力(5)D(6)酸CaO+2HCl===CaCl2+H2O酸性氧化物CaO+CO2===CaCO3盐H2O+CaO+Na2CO3===CaCO3+2NaOH
【解析】(1)石灰为氧化钙,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干燥剂。

(2)CaO+H2O===Ca(OH)2。

(3)生石灰和氢氧化钙有腐蚀性,禁止食用和用手直接拿。

(4)氧化钙吸水性强,常作干燥剂。

当氧化钙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完全后,不再具有干燥作用。

(5)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等能吸收水蒸气,都能作干燥剂。

(6)氧化钙具有碱性氧化物的共性,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盐等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