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 《我多么想》 的创作与演唱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音乐2019年第12期
MODERNMUSIC
咏叹调«我多么想»的创作与演唱分析
黄靖婷
[摘㊀要]歌剧«悲怆的黎明»是当代民族歌剧的创新之作ꎬ而«我多么想»则是该剧女主角的重要唱段ꎬ情感真挚ꎬ内涵丰富ꎬ充分展示出了 爱与恨㊁生与死 这个主题ꎮ在演唱该唱段时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ꎬ把握技术要点ꎬ展开审美想象ꎬ并合理利用肢体语言ꎬ方能实现理想的二度创作ꎬ获得与创作者㊁观众的情感共鸣ꎮ
[关键词]咏叹调ꎻ«我多么想»ꎻ创作分析ꎻ演唱分析[中图分类号]J616㊀
[文献标识码]A㊀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2-0095-02
[收稿日期]2019-09-03
[作者简介]黄靖婷(1988 ㊀)ꎬ女ꎬ广西艺术学院教师ꎮ(南宁
㊀530000)
一㊁歌剧«悲怆的黎明»与«我多么想»
歌剧«悲怆的黎明»是由孔远编剧㊁关峡作曲的原创民族歌剧ꎬ2001年9月首演于北京ꎬ不仅填补了中国歌剧领域十年来没有全新作品的空白ꎬ而且至今仍上演于各类舞台上ꎬ是新时期优秀民族歌剧的代表之一ꎮ作品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ꎬ一批年轻人弃笔从戎ꎬ接受战火洗礼的经历ꎬ和五十年后人天两界面对故人的无限追思ꎬ讴歌了新一代青年的奉献精神和英雄气概ꎬ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ꎮ«我多么想»是女主角之一白云的唱段ꎮ白云本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富家女ꎬ在决定和同学一起投笔从戎后ꎬ面对无情的敌人ꎬ毅然拿起枪进行战斗ꎬ却不幸被击中了要害ꎬ在临终前唱出了这首«我多么想»ꎮ作为一首绝唱ꎬ«我多么想»不仅是白云的心声ꎬ更是千千万万革命志士发自心底的呐喊ꎬ继而使整部歌剧的主题得到了深化ꎬ更感动了无数的观众ꎮ所以该唱段也一直是整部歌剧流传最为广泛的ꎬ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ꎮ
二㊁咏叹调«我多么想»创作分析
(一)歌词分析
«我多么想»之所以催人泪下ꎬ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情
真意切的歌词ꎮ从整体来看ꎬ整个歌词可以分为三段ꎮ第一段是拷问上帝ꎬ第二段是思念思明ꎬ第三段是鼓舞同志ꎮ三个部分井然有序ꎬ层层深入ꎮ第一段中ꎬ作为一个基督教徒ꎬ白云先是以无奈之感拷问上帝ꎬ可知道人世间的善与恶ꎬ可理解她的爱与憎ꎬ人生为什么这么艰难和残酷ꎮ由此表现出了白云悲伤的心情和无助的状态ꎬ达到了开门见山的效果ꎮ第二段则是白云对爱人思明的思念之情ꎮ她先是反复反问思明在哪里ꎬ表现出了自己的苦苦思念和寻找无果的无奈ꎮ然后则用 我多么想 三个排比句ꎬ将个人情感一步步推向至高潮ꎬ也由此彰显出了整个战争环境的残酷ꎮ第三段中ꎬ受伤后的白云躺在战友的怀中ꎬ虽然
明知道自己即将牺牲ꎬ但是仍然鼓励战友们别为自己流泪ꎬ黑暗即将过去ꎬ黎明终会到来ꎬ而自己的爱也将会和战友们永远在一起ꎮ至此ꎬ白云已经从一个善良温柔的富家女ꎬ成长为了一个不惧牺牲ꎬ心有大爱的女英雄ꎮ真实可感ꎬ感人至深ꎮ所以无论是作为歌剧唱段ꎬ还是一首独立的歌曲ꎬ«我多么想»都是触人心弦的ꎬ这也是其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ꎮ
(二)音乐分析
该曲为降B大调ꎬ单三部曲式ꎬ由a㊁b和a1三部分组成ꎮa部分是呈示段ꎬ由三个小乐段组成ꎬ旋律采用了模进的手法进行ꎮb部分是展开段落ꎬ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ꎬ由三个排比性乐句将白云内心的激荡予以了淋漓尽致的展示ꎮa1部分是第一部分变化的再现ꎬ虽然整体上是重复的ꎬ却不乏细微的变化ꎮ如增加了同音的重复的装饰ꎬ对结构进行了扩充等ꎮ尾声部分则使用了b部分的材料ꎬ实现了首尾呼应ꎮ从整体上来看ꎬ该曲的音乐创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ꎮ第一是节奏的多变ꎮ该曲虽然篇幅不长ꎬ却先后使用了四四拍㊁四三拍和四二拍三种节奏ꎬ看似凌乱ꎬ实则有条不紊地并行发展ꎬ使旋律张弛有度ꎮ第二是切分的妙用ꎮ切分音的运用可以使旋律更加灵活ꎬ也更利于情感的抒发ꎮ该曲中ꎬ从第四小节开始ꎬ每个小节都采用了切分音进入的形式ꎬ形象表现出了主人公急切不安的心情ꎮ第三是渐强的统一ꎮ全曲中ꎬ作者将每一次表情处理都设置为了由弱到强ꎬ无一例外ꎮ这种特殊设置ꎬ让音乐色彩变化和人物情感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ꎬ达到了触人心弦ꎬ感同身受的理想效果ꎮ
三㊁咏叹调«我多么想»演唱分析
(一)深入进行作品分析
演唱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ꎬ其基础来自于对作品全
面的了解㊁分析和体验ꎬ只有彻底把握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ꎬ才能声情并茂的展示歌曲ꎬ获得与观众的情感共鸣ꎮ [1]所以全面分析作品这个环节不仅是首要的ꎬ而且是必不可少的ꎮ具体到这首曲目来说ꎬ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文
5
90
本分析ꎬ包含对词曲作者和歌剧内容的了解㊁对作品风格和情感的体验等ꎮ作为一首绝唱唱段ꎬ«我多么想»既抒发了白云对爱情的渴望ꎬ更表现出了年轻一代的爱国情和民族情ꎬ所以演唱者要树立起角色还原意识ꎬ将自己想象为主人公ꎬ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ꎬ才能获得情真意切的演唱效果ꎮ其次要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ꎮ音乐分析包含对作品曲式结构㊁旋律发展㊁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方面的分析ꎬ由此获得由表及里的认识ꎮ该曲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ꎬ结构井然有序ꎬ要求演唱者先从整体把握ꎬ然后细化到每一个部分ꎬ每一个乐句ꎬ最后再融为一个整体ꎮ在此基础上ꎬ演唱者还要对作品进行试唱ꎮ在这个试唱过程中ꎬ不用追求过高的演唱质量ꎬ而是重在体味和验证ꎬ即将之前准备工作的所思所感还原到作品中去ꎬ验证是否正确ꎬ还有哪些环节需要丰富等ꎮ可见ꎬ详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ꎬ缺少了这个环节ꎬ整个演唱就失去了根基ꎬ理想演唱效果的获得也成为了空谈ꎮ
(二)全面把握技术要点
与一般歌曲相比ꎬ歌剧唱段的艺术内涵是更为丰富的ꎬ由此也形成了较高的演唱难度ꎮ要求演唱者要合理灵活地使用演唱技巧ꎮ具体到这首唱段来说ꎬ首先是气息ꎮ气息是歌唱的源动力ꎬ如果气息不够充沛和灵活ꎬ既难以完成演唱任务ꎬ更难以表现出人物的情感ꎮ如该曲的第二小节 你可知道人世间的善与恶 一句ꎬ在 你 字之前ꎬ演唱者必须提前做好换气ꎬ否则将很难一口气唱完ꎮ后面 你能否理解我的爱和憎 一句ꎬ除了要在 你 字之前换气外ꎬ还要对 憎 字进行渐强处理ꎬ仍需要充沛的气息作为支持ꎮ要求演唱者要夯实基本功ꎬ在分析作品时提前做好准备ꎬ然后再予以合理有效的运用ꎮ其次是润腔ꎮ润腔是中国戏曲和民族演唱中的特殊技法ꎬ在增强情感表现和突出演唱韵味等方面具有奇效ꎮ该唱段作为一段内心独白ꎬ在情感表现上是既丰富又真挚的ꎬ需要演唱者对润腔技法予以合理利用ꎮ如演唱 思明ꎬ思明你在哪里 一句时ꎬ可以采用哭腔ꎬ让演唱稍微带有抽噎之感ꎬ无疑可以获得更真切的表现效果ꎮ此外还有抽气㊁颤音等ꎬ也都可以结合个人实际条件灵活选用ꎮ再次是唱法ꎮ无论是整部歌剧还是这首唱段ꎬ都呈现出了中西融合的风格ꎬ所以演唱者也不能拘泥于美声或民族一种唱法ꎬ而是要取两者之长ꎬ融会贯通ꎬ音色既要有真切感ꎬ又要有张力ꎬ继而达到以声塑形的目的ꎮ
(三)充分展开审美想象
歌剧唱段是以歌剧为母体的ꎬ这就意味着其有着特定的形式和内容ꎬ需要演唱者凭借自身的回忆经历㊁所见所闻等ꎬ塑造出真实的情境和形象ꎮ然而多数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ꎬ都是演唱者未曾听闻过的ꎬ这就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ꎬ带给观众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之感ꎬ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个性化演唱效果ꎮ具体到该唱段来说ꎬ首先是对背景的想象ꎮ所有的叙事都是在一定背景下展开的ꎬ如果演唱者没有过相似经历ꎬ则可以借助于影视或文学作品等ꎬ对作品的背景进行复现ꎮ新中国成立前ꎬ一批青年学生投身于战场ꎬ不仅不畏牺牲ꎬ更坚信胜利和光明一定会到来ꎮ想到这里ꎬ也就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ꎮ其次是对歌词的想象ꎮ歌词是以文字形式对情境的勾勒ꎬ也是演唱者复现情境的重要线索ꎮ该曲中ꎬ白云先是拷问上帝ꎬ随后思念思明ꎬ最后鼓励战友ꎬ歌词的描绘是十分生动而准确的ꎬ需要演唱者认真体味和现象ꎮ最后是对人物的想象ꎮ
当演唱者站在歌剧舞台上时ꎬ自己就是歌剧中的主人公ꎮ要尽可能地淡化表演色彩ꎬ让观众觉得这就是白云ꎮ [2]所以演唱者要明确自己是谁ꎬ在哪里歌唱ꎮ白云原是一个生活条件优越ꎬ温柔善良的女学生ꎬ虽然在情感上遇到了波折ꎬ但是心中却有着更远大的志向和理想ꎬ所以从学校来到了战场ꎬ最后不幸牺牲ꎮ这个对人物想象的过程ꎬ也是演唱者感动自己的过程ꎬ感动了自己ꎬ也自然形成了演唱欲望ꎬ演唱效果也注定是以情带声ꎬ生情并茂的ꎮ(四)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歌剧是一门集戏㊁歌㊁舞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ꎬ所以演唱者给观众的角色感更强ꎮ要想真正让观众感到是剧中的人物在歌唱ꎬ除了歌唱本体之外ꎬ还要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ꎬ从而使形象塑造更加真实ꎬ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ꎮ具体到该唱段来说ꎬ主要包含形体㊁眼神和表情三个方面ꎮ首先是形体ꎮ演唱者要根据表现内容ꎬ辅以合理的形体动作ꎬ从而让整个歌唱更加自然和真实ꎮ比如在第一段中ꎬ表现的是白云拷问上帝的内容ꎬ上帝是在天上的ꎬ所以就可以适当抬起头来歌唱ꎬ获得由心而生ꎬ随情而动的效果ꎮ其次是眼神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ꎬ一个优秀的歌唱者一定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ꎮ比如在唱到 思明ꎬ思明ꎬ你在哪里 时ꎬ因为是对思明的找寻ꎬ所以眼神一定是慌乱的ꎬ左顾右盼的ꎬ让观众透过双眼就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无助和慌乱ꎮ最后是表情ꎮ面部表情的变化ꎬ应该是与形体动作㊁眼神运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ꎮ比如白云在拷问上帝时ꎬ表情一定是疑惑的ꎻ寻找思明时ꎬ表情一定是急切的ꎻ在鼓舞战友时ꎬ表情一定是坚定的ꎮ既不能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表情ꎬ也不能装腔作势ꎬ过分夸张ꎬ而是力求给人自然准确㊁表里如一之感ꎮ
结㊀语
综上所述ꎬ«悲怆的黎明»通过全新的理念和手法ꎬ深刻展示出了一代青年所具有人性美㊁崇高美和悲剧美ꎬ使主旋律题材的歌剧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ꎮ«我多么想»虽然不是全剧中最核心的唱段ꎬ但是其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ꎬ艺术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ꎮ通过白云人生历程的变化和真实心声的写照ꎬ使 爱与恨㊁生与死 的主题得到了深刻的揭示ꎮ所以在演唱时ꎬ必须将自己想象为作品的主人公ꎬ把握人物性格ꎬ投入真情实感ꎬ并辅以恰当和灵活的演唱技巧ꎬ方能将真实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ꎬ使唱段的价值和意义得到最大化的体现ꎮ
注释:
[1]萧㊀昱.浅论原创大型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的创作特色[J].音乐创作ꎬ2013(09):31.
[2]肖园园ꎬ巫苏宁.论歌剧«悲怆的黎明»中 白云 唱段的演唱[J].
音乐时空ꎬ2014(19):104.
(责任编辑:崔晓光)
690
当代音乐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