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
摘要:总结了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主要包括:规范流程,环
境和设备的消毒隔离,正确执行手卫生和处置医疗废物,良好的沟通,多重耐药
菌的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素等。

认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预防多重耐药菌感
染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多重耐药菌(MDROs)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不敏感(中介或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鲍曼不动杆菌(CR_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_PA)等[1]。

老年患者因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几率高,疗程长,临床上出现耐药病例不断增加,导
致多重耐药菌成为重要的病原菌。

广谱抗菌药的大量使用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内源性感染增
加和耐药菌的产生。

现将本科对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老年病科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2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

年龄76-92岁。

其中有9例为长期留置尿管。

均为高龄,长期住院,卧床,慢性病反复发作,多重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多,时间长。

经过精心护理,以上病例
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或发生爆发流行。

2 护理
2.1规范流程
2.1.1 检验科发现MDROs菌株后,实行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第一时间通知送检科室,并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同时报告院感办。

保证监控管理的时效性和严密性。

2.1.2警示标识及病房安置
临床科室接到报告后,医生开“MDROs感染,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

护士将患者安置于
单间隔离,同类MDROs感染或定植者可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进行床边隔离。

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头及病历牌粘贴“接触隔离”标识。

病历牌内面粘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登记卡”。

医护
人员按照登记卡上的项目逐条落实隔离措施。

院感办要下达“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监控通知单”,并指导临床科室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对每例MDROs患者或定植者进行跟踪监控,直到
解除隔离。

2.1.3环境消毒,物品专用及消毒管理
有研究显示:在MRSA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的病房中,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71.4%和
33.3%,感染者病房环境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非感染者【2】。

因此,非急诊用的仪器,如:
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应备于床旁专用,每天两次用消毒液清洁擦拭。

心电图机,轮椅,担架等不能专用的物品,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

外出检查和治疗,必须在申请单上注
明“MDROs感染,接触隔离”,并提前与相关科室联系,让对方提前安排好相应隔离措施。


有医务人员陪同,与相关人员履行交接手续,包括接触隔离措施,医护人员防护,仪器消毒。

每天最后打扫MDROs感染患者病房,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清洁擦拭两次。

保洁用具专用,并清洁和消毒。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产生的垃圾和患者自身产生的垃圾,应用双层黄色垃圾
袋密闭,贴上“感染性垃圾”标识。

患者使用过的被服应单独洗涤。

2.1.4严格执行手卫生
正确洗手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医护人员手的清洁消毒,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3]强化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洗手及卫生手消毒管理制度。

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
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脱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移
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MDROs感染或
定植者的诊疗护理应安排在最后进行。

可能接触病人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2.1.5良好的沟通
要抓住患者病情来引导患者及家属,尤其是院内感染患者,而不必着重强调细菌的传染性。

通过良好的沟通解释,让患者及家属能理解并主动做好限制探视,严格执行手卫生。

使
他们认识到这些措施是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

对保洁员,除了现场指导及示范消毒隔离知识,还要告诉他们只要严格遵循洗手及卫生手消毒管理制度,并不会被传染该病。

隔离的是病原
菌而不是患者,病原菌的传播不是因为患者,而是医务人员。

2.1.6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定时给患者翻身,叩背,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直,褥疮。

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提高机体抵抗力。

3.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素
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有复杂性,难治性。

对这类患者进行监测,及时正确采取有关病
原学标本,及时送检,早发现,早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爆发流行。

抗菌药物的广泛与不合理
应用形成的强选择压力是多重耐药菌株出现的主要原因。

医务部要认真执行抗生素分级审批
制度,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督查。

临床医生应严格执行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根据
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监测不良反应。

减少和延缓耐药菌产生。

根据
病情,及时完成病原学送检工作。

对感染或定植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大于24
小时,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4.小结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高龄,长期住院,卧床,慢性病反复发作,多重基础疾病,
机体抵抗力差,易感染或重复感染多种致病菌,使用多种抗菌素,疗程长,易发生多重耐药
菌感染。

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对患者及家属,保洁员耐心细致做好健
康宣教及消毒隔离,手卫生指导,使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避免人为原因造成
的交叉感染。

认真落实控制流程,让所有相关人员均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才能
保证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

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林秀娟.林红燕.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2009.9(8):108-109.
[2]舒雪芹,方晔,石娜,等.医院环境中葡萄球菌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4(7):771-772
[3]荣爱琴,胡军虎,许风芹.洗手与医院感染的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