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因分析法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中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因分析法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
洗质量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根因分析法对改善器械清洗质量的作用。

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2月~2022年2月清洗的150份器械数据
作为参照组。

另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2年3月~2023年3月清洗的150份器
械数据作为实验组。

参照组行一般管理模式,实验组行基于根因分析法的管理模式。

对比两组的器械清洗质量及清洗相关指标。

结果:实验组的器械清洗质量高
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清洗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组
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

结论: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器械清洗质量明显提高,清洗相关指标改善。

【关键词】根因分析法;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清洗相关指标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管理
和提供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消毒工作[1]。

通过正确的消毒程序和方法,可以
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消毒
供应中心负责监督和管理消毒过程的质量控制。

确保消毒设备和工具的运行良好,并监测消毒效果,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

因此,如何改善患者消毒供应
中心的器械清洗质量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常规管理模式下的器械清洗质量有
一定的提高空间。

有鉴于此,本文特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根因分析法对改善器
械清洗质量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2月~2022年2月清洗的150份器械数据作为参
照组。

另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2年3月~2023年3月清洗的150份器械数据
作为实验组。

纳入标准:(1)均为我院非一次性手术器械;(2)均处于质保期
内。

排除标准:(1)清洗过程中损伤或遗失;(2)一次性器械。

对比两组医疗
器械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行一般管理模式:按部就班的执行现有工作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存储及发放等。

工作
人员均需耐心负责地将上述工作流程妥善完成。

实验组行基于根因分析法的管理模式:(1)成立管理小组:由项目负责人
担任组长,其余消毒供应室人员担任组员。

组内培训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要点、操
作知识、根因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实施价值等。

组内召开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法等工具来对当前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并循
证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将所搜集到的有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分析器械清洗质
量不足的原因并进行记录。

(2)原因分析:组内会议分析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
主要原因不包括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流程欠规范、清洗酶不彻底、干燥不足、质量监控未落实。

结合原因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法。

(3)管理方法:①人员
培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与实操两部分,确认工
作人员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上岗。

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自觉的按照标准流程
实施操作,并采用小视频、PPT及发放知识手册等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并将关键知识图文上墙,使工作人员能够加强掌握。

②规范清洗流程:组内
讨论将清洗流程进行规范化,对于相关器械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每种器械的清洗
要求进行量化。

量表内容包括清洗剂类型、清洗时间及清洗频率等。

③科学应用
多酶清洗:指导工作人员不同器械类型应选取何种清洗酶,合理使用清洗酶与清
洗工具,在改善清洗质量的同时,缩短清洗时间及清洗费用,及时对多酶清洗剂
进行更换。

④及时有效烘干:要求工作人员在完成器械清洗后及时烘干,减少器
械生锈的可能性。

并制定烘干考评表,成立奖惩机制,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
作疏忽可能性。

⑤成立质量监控小组:经组内共同投票选举,成立质量监控小组,不定期对器械清洗效果进行抽查,并日常检查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情况。

并将质量考核结合与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的器械清洗质量及清洗相关指标。

1.3.1器械清洗质量观察指标
采用调查问卷对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评估,问卷包括外观整洁、不良事件2
个维度,每个维度0~10分,分数越低,清洗质量越好。

1.3.2清洗相关指标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的消毒时间以及消毒成本。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2结果
2.1两组器械清洗质量对比
实验组的器械清洗质量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清洗质量对比表(±s,分)
组别例数外观整洁不良事件
实验组1508.94±0.759.12±0.66
参照组1508.12±0.638.20±0.45
t-10.25314.106
P-0.0000.000
2.2两组清洗相关指标对比
实验组清洗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2。

表2 两组清洗相关指标对比表(±s)
组别例数
消毒时间
(h)
消毒成本
(元)
实验组150
1.33±0.4
1
36.51±5.
36
参照组150
2.35±0.4
2
55.17±8.
02
t-21.28423.692
P-0.0000.000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包装和储存等工作。

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起到重要的作用,确保器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误用
和污染的风险。

器械清洗是消毒过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清洗可以有效去除器械
表面的污垢和细菌等病原体。

通过提高器械清洗质量,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根因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旨
在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

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
量中,根因分析法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鉴于此,本文特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应
用根因分析法对改善器械清洗质量的作用。

根因分析法可以帮助识别和界定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工作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错误或不良结果,找出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因分析法能够帮助确定问题
的根本原因,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因素[4]。

通过分析和探索各种可能的原因,可以识别出对工作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核心问题。

根因分析法可以为改进工
作质量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针对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流程和质量[5]。

本次研究中根据当前现有的管理
模式分析器械清洗质量不足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计划,促进器械清洗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器械清洗质量明
显提高,清洗相关指标改善。

参考文献
[1] 郭秋艳,刘佳丽. 消毒供应中心PDCA管理对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
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9):1406-1410.
[2] 陈岩岩,张婉婷,范小丽,等.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
械管理质量影响[J]. 云南医药,2023,44(2):71-73.
[3] 朱俊. 消毒供应中心予以质量敏感指标护理的器械合格率及对院内感染
发生率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5):87-90.
[4] 刘春敏,李泳君,张爱芳,等. 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4):163-165.
[5] 林欣,李丽华,梁永协,等. 信息追溯系统对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管理
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23,20(2):146-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