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1)
一、选择题
1.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河西区城市大厦B座38层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2.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有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碳纤维材料和钢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1:4
C.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
3.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A.B.C.D.
5.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 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5 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
B.课堂上,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C.古代土兵晚上枕着箭筒睡觉,这样能及早发现敌情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发现水面荡起了波纹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离音箱近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是因为声源振动的更快
D.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
50g、2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12.患近视眼的小张,在阳台上埋头看书,被街对面电子眼的闪光干扰了,他戴上眼镜后,好奇地观察街道上的情况,清楚的看见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小张戴的眼镜是_____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电子眼所拍摄到的轿车的像将逐渐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13.小雯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患上了近视眼。

她戴的眼镜对光起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1.5 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

14.如图所示,密闭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个现象说明瓶内气压减小时,沸点_____(升高/降低/不变);若将烧瓶倒置,可在瓶底浇_____(冷/热)水,也能使烧瓶中的水出现相同的现象.
15.冬季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16.一名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起跑速度是6m/s,中途速度12m/s,最后冲刺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三、计算题
17.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

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 L 以内的洁具。

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为5 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 L。

(1)1t 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多少次?
(2)若每套节水洁具每天使用100次,每月按30天计,从理论上计算该校使用水洁具后每月可节约水多少吨?
18.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排放”的号召,我国多地设置了共享单车租借站点。

质量为55kg的小明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站点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骑车用时5min(设小明骑车上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若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自行车匀速行驶中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则小明骑车的功率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明和小红在物理实验宣准备测最一石块的密度,他们各自选用器材并设计测量方案进行测量。

(1)小明选用天平和烧杯测量石块的密度,他的测量方案是:
①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石块的质量m1=_____g;
②然后将石块放入烧杯中,加水把石块浸没,并在水面处做标记,接取出石块,测得绕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350g;
③最后再往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375g,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3,由于步骤2中取出石块会带出水,这会导致出的石块密度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红选用弹簧测力计和瓶子测量石块的密度,她的测量方案是: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石块的重力为G1;
③用一瓶子装满水,随后用瓶盖盖上瓶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子总重力为G2;
③打开瓶盖,将石块放入瓶中,水不再溢出后盖上瓶盖,用抹布擦干外壁的水,再次测量瓶子的总重力为G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
小红实验完成后才发现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指针指在零刻线上方一点,这种情况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对石块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

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他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变小了
D.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中,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没有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与这﹣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____移动。

(4)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则光屏需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比换透镜前变_____。

(选填“大“或“小“)。

2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和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且折射角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___(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
22.A、B两个小组用酒精灯同时给水加热,探究“水的沸腾”:
(1)图甲中,___(填“A”或“B”)实验小组的水先沸腾,两组实验沸点不同的原因是____。

(2)图乙是水___(填“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水中的情况.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3.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


量方法,可画图说明,记录的数据用常用符号表示(注明:若选用量筒时,要考虑石块体积较大是不能放入量筒内的)。

(一)方法一
(1)选择器材
(2)实验步骤及实验要记录的数据
(3)石块体积的表达式 (二)方法二 (1)选择器材
(2)实验步骤及实验要记录的数据 (3)石块体积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右 增加 81.6 12.凹 凸 变小 13.发散 1.5
14.水再次沸腾 降低 冷 15.振动 空气 16.10 三、计算题
17.(1) 200次 (2)120t
18.(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5m/s ;(2)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7×104Pa ;(3)小明骑车的功率是350W 。

四、实验题
19.2.68 小于 ρ石=1
123
G G G G +-ρ水 偏小 无影响
20.D 缩小 照相机 上 左 小
21.反射 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是 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
22.B 实验时B 组的大气压强小于A 组的 沸腾前 熄灭酒精灯 23.A B C E 100 1.1 24.详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