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1物质的分类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héliú)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 通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谢谢大家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1)定义: 分散质粒子(lìz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FeCl3+3H2O(沸)==Fe(OH)3(胶体)+3HCl。泥水过滤后在滤
C.胶体 D.乳浊液
2.下列有关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AC
D. 碘酒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海或沿江城市
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
(shǔyú)下列分散系中的(
)B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例如: Fe(OH)3 胶粒带正电荷
带负电:非金属氧化物胶粒
金属硫化物胶粒
例如:硅酸胶粒带负电荷
不带电:淀粉胶体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⑶聚沉:
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jiào dà)的微粒,在重力作 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硫酸钙
豆浆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豆腐
加入(jiārù)电解质溶液(酸、碱、

盐)

No 纸上得到泥沙,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结论:胶体粒子(lìzǐ)可以通过滤纸空隙,浊液分散
质粒子(lìzǐ)则不能透过滤纸。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例如: Fe(OH)3 胶粒带正电荷。B
Image
12/11/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而过滤后 的液体是澄清(chéngqīng)、透明的。
结论(jiélùn):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空隙,浊液分散质 粒子则不能透过滤纸。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小结(xiǎojié):溶液、浊液、胶体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1nm
>100nm
1~100nm
外观 稳定性
均一、透明(tòumí不ng) 均(bù jūn)一不透明均一、透明
稳定
不稳定
较稳定
能否透过 滤纸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丁达尔效应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胶体的性质就只有丁达尔效应吗?
思考 请阅读教材的科学视野。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⑴丁达尔现象
原因 : (yuányīn)
胶体中分散(fēnsàn)质微 粒对可见光散射。

分散剂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kěyǐ)分为几类?
分气
气分
散液
质固
9种分散(fēnsàn)系
液散


思考与交流(jiāoliú):
试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 系的分类 (fēnsàn)
分散剂是水或液体时
溶液
(róngyè)
胶体
浊液
的分散系。 常见的胶体:烟、云、雾
豆浆(dòujiāng)、牛奶、血液
胶水、墨水、肥皂水 液状涂料、有色玻璃、变色玻璃
土壤胶体、 Fe(OH)3胶体、硅酸胶体 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第五页,共二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
实验步骤:
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 水。 ② 液将 ,烧继杯续中煮的沸蒸至馏水溶加液热(ró至ngyè)沸 (呈fèit红,腾éng褐,停) 向止沸加水热中,逐即滴制加得入红F褐eC色l3饱和溶 的 Fe(OH)3胶体 。 色
加热(jiā rè)
加入带相反 电荷的胶 (xiāngfǎn) 体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4)渗析
原理
胶体中的微粒能穿过(chuān ɡuò)滤纸,不能透 过半透膜
应用
生物工程 ,环境工程,海水 (shēnɡ wù ɡōnɡ chénɡ) 淡化等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3)胶体(jiāo tǐ)的用途:
应用 : (yìngyòng)
区别溶液和胶体。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⑵电泳 : (diàn yǒnɡ)
胶体(jiāo tǐ)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
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电泳现象(xiànxiàng)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 微粒带有同种电荷。
不同(bù tónɡ)胶粒带电情况 带正电:金属(jīnshǔ)氢氧化物胶粒 金属氧化物胶粒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溶液
< 1 nm
胶体
1 ~ 100 nm
浊液
> 100 nm
主要特征
举例
稳定、均一 NaCl溶液(róngyè) 较稳定、均一 豆浆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思考: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三、胶体 : (jiāo tǐ)
(1)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①盐卤点豆腐; ②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③明矾净水; ④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水泥硬化; ⑥江河入口处形成三角洲
⑦冶金厂大量烟尘(yānchén)用高压电除去。 ⑧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小结 : (xiǎojié)
1. 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特征—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 3. Fe(OH)3胶体的制备
(2) 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探究实验3】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
用激光(jīguāng)笔照射杯中的液体,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产生(chǎnshēng)光亮的通路 不产生(chǎnshēng)光亮的通路
实验(shíyàn)现象: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
而泥水浑浊,不透明,有泥沙沉淀。
实验原理:
△ FeCl3+3H2O(沸)==Fe(OH)3(胶体)+3HCl
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则介于
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
,属于

稳定存在
介稳体系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结论: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的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
光亮的通路。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探究实验(shíyàn)4】
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 渣,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iànhuà)
第一节 物质 的分类 (wùzhì)
(第2课时 ) (kèshí)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分散系的概念
把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
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
被分散,的物称质作
,后
者起分散质
的作容用纳,分散称质作
4. 胶体的性质:
▪ 丁达尔效应(xiàoyìng)(鉴别胶体的方法) ▪ 电泳
▪ 聚沉
▪ 渗析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练习:
1. 用特殊(tèshū)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
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质粒子直径
具有与此相同数量级的是( )
C
A.溶液
B.悬浊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