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高校教学楼智能照明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nology 基于单片机的高校教学楼智能照明系统
白慧茹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62 )
摘要:本文中使用单片机对数据采集模块釆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处理结果对光敏模块进行控制,而光敏模块又与灯具相
连接,从而达到了单片机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灯具进行智能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单片机;照明系统;智能控制
1引吕
近年来,国内高校消耗电能的比重还在不断的上升,其中学校
的照明系统更是占到了学校总消耗电能的一半以上。
很多学校为了 避免晚上教学楼灯具持续开着,每天都会安排相关人员去教学楼检
查,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节能效果不明显。
当前节约用电的方法主要通过人工来控制灯具的亮灭,加装上
光控开关或者声控开关来控制灯具,或者是更换为太阳能等新能源 设备的方式。
但是,通过声控、光控的方式来控制灯具,相关人员 在维修操作的时候比较麻烦,而且照明系统出错率也高。
如果采用
太阳能等新能源设备用于照明的话,初期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大,
STCSQC®
Xi ■CRY8TU
POO/AXX) PO 1/AM P0 2/ACQ P03/AD3 PO 4/A04 P0S/AC6 P0 6/AD6 PO7/AO7
P2 0M P2
P22/AW
P2 4/AQ P25/A53 P2 8/AM P27/A*P3 (VRXD P3 1HXP P3 2^NTO P3 3/1 M T 1P3 4A0P3.5ni P3 9^
a
妞圭圭姥
其次这些新能源虽然可以节能,但是天气等因素对其影响比较大,
在节约高校电能能源方面的实用性不强。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 于单片机的高校教学楼智能照明系统,该系统将各个模块连接到一
起,通过各模块的协调工作来自动控制灯具的亮灭,人们只需定期
维修检查即可,方便管理,同时可以节约电能,增加灯具的使用寿命。
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功能
本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用更加节能的LED 灯具来替换传统的荧
光灯,LED 灯寿命长、节能效果好,后期维修和电能消耗所花费的
费用低。
照明控制系统一般有上位机和下位机两个部分,上位机通 过一定的通信协议来对下位机进行操作,下位机连接着照明灯具,
这样通过上位机就可以控制灯具的开启和闭合。
本文系统考虑到实
际成本和操作复杂程度和安装设备的复杂程度,仅使用照明系统中 的下位机部分,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节能效果也比较明显。
下位机主要包括单片机、人体红外模块、光照度模块,将数据采集
模块的传感器按照实验确定好的最佳位置分别布置在每个教室中,
实时地检测教学楼中教室内的光照度情况和人员情况⑴。
通过提前
在单片机中写入程序数据,使智能照明系统自动运行工作,系统通
过实时的将采集到的数据与提前输入的数据进行对比,然后根据数
据处理结果来控制灯具是否开启。
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在人体红外模块采集了数字信号后,单片机通过接收红
外模块釆集信号的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来判断当前教室内是否有人活
动,高电平位有人,低电平为无人;
(2) 在光照度探测模块采集了光照度信号后,单片机通过接
图]: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2: LM393实物图
图3: LM393内部结构图
图4:热释电原件实物图和菲涅尔透镜实物图
82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 no l ogy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ng
表1:学校建筑照明标准
房间或场所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
UGR
教室、阅览室课桌面300190.6080实验室实验桌面
300
19
0.6080美术教室
桌面500190.6090
多媒体教室
0.75m 水平面
300190.6080电子信息机房0.75m 水平面500190.6080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
0.75m 水平面
500
190.6080楼梯间
地面
100
22
0.40
80教室黑板黑板面500*
一
0.7080学生宿舍
地面
15022
0.40
80
注:*指混合照明照度
表2:逻辑关系式
环境光照度参数
人体存在参数教室灯状态
01
0010
1
11
收光照模块的采集数据来判断是否达到了要求的亮度,从而控制灯
具亮灭;
(3)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处理后得到
的结果来控制模块工作,从而实现控制灯具的亮灭。
3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 1 STC89C52RC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本设计的智能系统所使用的是既便宜,而且可以实现系统功能
的STC89C52RC 芯片。
STC89C52RC 芯片是STC 公司所生产的一
种微控制器,此芯片耗能非常低,而且芯片运行性能非常高,是高
新能的8位控制器⑵。
STC89C52RC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就是用最
少的器件组成可以正常运行的系统,包含STC89C52RC 单片机、
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等[习。
此系统的供电方式采取了 5V 直流的供电方式,因此使用7805三端稳压芯片来使交变电流变
为直流电流,需要在电路中加入一个5V 的稳压直流电源来为电路
提供所需要的5V 直流电源。
在连接时首先要将单片机的VCC 与 VSS 接在电源的+5V 和地端。
图1所示的是STC89C52单片机最
小系统。
3.2数据采集系统模块设计
3.2.1光照度模块电路
该智能照明系统是在保持教室学生适宜的照度情况下尽可能地 节约电能,在光照值的设定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照明标准,
其中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中对学校建筑照
明做了如表1所示的标准:
光照度探测模块选择使用的是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此模块中
使用LM393芯片、光敏电阻、指示小灯以及一些电容电阻。
如图
2所示,LM393芯片内部是一个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在工作的 时候,将接在R-Light 端的受到光照时光敏电阻所产生的电阻值变 化情况转变成为电压信号,然后将这个电压信号在传递给LM393
芯片中的同相输入端IN B+,将收集到的这个电压与此芯片中的反 向输入端IN A-端设定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同相端INB+电压 大于反相端INA-端电压时,LM393芯片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电压,
即输出TTL 信号为"1”,反之,LM393芯片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电压,即输出TTL 信号为“0” o 如图3所示。
单片机通过此信号,来判断周围环境中光照度的强弱。
在周
围环境中的光照度充足时,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中的光敏电阻的阻
值非常小,使得IN B+端电压值小于IN A ■端电压值,此时输出端
OUT 输出低电平电压,即为“0” o 在周围环境中的光照度低于设
定的标准值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使得IN B+端的电压值高于 INA-端的电压值,此时输出端OUT 输出高电平电压,即“1”。
3.2.2人体红外模块电路
如图4所示,人体红外探测模块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来检测
人体所辐射出来的红外线,以此来判断教室内是否有人员在活动。
通过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前面加装菲涅尔透镜,使热释电红外传感
器可极灵敏的检测到人体红外线。
其工作原理是人体发出的红外线
通过菲涅尔透镜后聚集到红外感光源上,红外感光源接收到人体辐
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之后电路经
检测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⑷。
83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nology
323光照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放置 3.2.3.1光照度探测传感器
为了提高光照度模块探测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本系统中在教室
布置的照度探测模块需要在4个以上,教室中安装3个,并且安装 到可以被窗帘遮挡住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照度模块收集信息的准
确性,另一个安装在教室外边,避免晚上教室开灯之后光照灯光对
系统造成影响。
3.23.2人体红外探测模块
本设计所选择的红外感光源采用的是热释电源件,为了减少探
测器的错误几率,在对教室红外探测模块布置的时候要符合以下几 个条件:
(1) 要远离空调,暖气片等地方;
(2) 在红外探测模块的探测范围内不能放置有难以穿透的物
体,以免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3) 不能将探测模块放在气流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以免给 探测器探测结果造成误差。
4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 1相关模块收集数据的设计
系统工作原理为:当教室内光照度充足时,无论教室内有没有
人,灯具都会处于关闭状态;当教室内光照度不够时,教室内有人
时灯具会自动打开为教室使用者提供光照,教室内无人是灯具依然 处于关闭状态。
在设二进制的逻辑关系的时候应该与数据釆集模块
的相关模块输出信号一致,将光照度充足设置为“0”,关照度不
足设置为“1”,教室内有人设置为“1”,教室内没人设置为“0”,
教室内灯具开启设置为“1”,教室内灯具关闭设置为“0”。
而关 照度与教室内是否有人是逻辑与的关系,只有二者同时为“1”时,
灯具才为“1”,即灯具开启,逻辑关系式如表2所示。
4. 2光照度探测模块
中国住建部颁布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
明确的对学校建筑照明标准做了规定。
其中对教室的光照度的标准 是平均光照度“>=3001x ”,所以我们按照这个照度标准来设置光
照度的临界值,当检测到教室的光照度高于3001X 时灯具关闭,反 之灯具打开。
图5是光照检测子程序的流程图。
4. 3人体红外探测模块设计
在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时,采集数据模块中的人体红外模块会实 时的对教室内的人员状况进行检测,然后模块通过向单片机传递高
低电平来使单片机判断教室内是否有人员存在。
人体红外模块的工 作流程大体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是给定时器和中端口进行初始化,
并且设置初值,定时器的计数初值设置为0,从0开始计数;然后
对中断进行定义,这其中包括定时器中断和红外探测中断;系统正
常运行时,当单片机接收到人体红外中断信号时,灯具开启,此时
定时器开始计时,开始延时。
当延时结束的时候,若红外探测模块
依然探测到教室内有人,则单片机继续执行人体红外中断,灯具持 续开启,若探测到教室内没人时,定时器中的count 值返回为0,
灯具关闭。
5总结
本文以节约能源为主要的目的,针对国内高校目前消耗能源比
较严重的现象,并将能源中消耗最大的电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
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目前高校教学楼中照明的智能照明控
制系统。
在系统硬件设计方面,STC89C52RC 单片机为主控制芯 片,在数据采集模块中采用LM393芯片和BISS0001芯片,其中
LM393结合光敏电阻用来检测光照度,BISS0001芯片用来检测教
室是否有人活动,同时设计出了教室采集模块的布置方式;在软件 设计方面,对系统主程序和各个模块程序进行设计。
有效地实现了
高校教学楼的智能照明,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参考文献
[1] 胡侯立,魏维,胡蒙娜.深度学习算法的原理及应用[J1.信
息技术.2015 (2): 175-177.
[2] Xie Zimei. Integrated Design of Electronic Ci rcui ts.
2006: 29-68.
[3] Meteor i te.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 t ion.
2006: 1-550.
[4] 王川,徐雪慧.高校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武汉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1): 63-65.
作者简介
白慧茹(1992-),女,山西省太原市人。
硕士研究生学历,高校 教师/助教。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