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巴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9题;共66分)
1. (6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为北半球的()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2)图示四个城市中,该日白昼最长的是()
A . 乌兰巴托
B . 北京
C . 新加坡
D . 珀斯
(3)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
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A . 阴雨天
B . 太阳直射
C . 观察角度不同
D . 太阳斜射
2. (2分) (2017高一上·辽宁月考)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长的地区是()
A . 北半球
B . 北回归线及以北
C . 南半球
D . 南回归线及以南
3.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晨昏线总是与经线重合
B . 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东移
C . 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D . 晨昏线总是与纬线垂直
4. (4分) (2016高二上·绍兴期中)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 .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
该季节()
A . 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 . 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 . 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 . 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5. (2分) (2013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
B . 地球的外部圈层自里到外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
C . 外部圈层中的水圈只有有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
D . 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地壳、大气圈和水圈
6. (4分) (2019高一上·惠来月考)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正确反映 c 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
B .
C .
D .
(2)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 . abe
B . ade
C . bcd
D . cde
7. (2分)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可判断出()
A . 飞机顺风飞行
B . 飞机逆风飞行
C . 飞机在西北风中飞行
D . 风从南侧吹来
8. (4分) (2016高三上·邢台月考) 读“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因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B . 甲地气压高于丙地
C . 甲丙之间气流下沉
D . 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
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①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②长江处在汛期
③中纬大陆上等温线北凸明显
④中纬海洋上等温线都明显向高纬凸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9. (2分)(2019·蓟州模拟) 读东亚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题。
图示时刻的天气状况是:
A . ①地吸热慢,气流冷却下沉形成高压
B . 本州岛此时天气状况为阴雨
C . 黄海海域气流上升,此时为阴雨天气
D . ②地天气晴朗,利于海洋捕捞
10. (4分)(2017·红桥模拟)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当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回答下列各题。
(1)
此时我国()
A . 南方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 上海、北京风向基本相同
D . 昆明风力小于三亚
(2)
据图可知,该日成都气温比上海高的原因是()
A .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B . 深居内陆,受到海洋影响小
C . 纬度更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D . 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
11. (4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 2016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重。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结合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A . 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 . 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C . 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D . 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2)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 a增加
B . b增加
C . c减少
D . d减少
12. (2分)下列关于洋流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西欧冬季温和多雨与沿岸暖流的影响有关
B . 南美秘鲁渔场的形成是寒暖流交汇所致
C . 北太平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了纽芬兰渔场
D . 南美洲西侧北上的海轮是逆水航行
13. (6分) (2013高一上·桓台月考) 读图1和2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题.
(1)
如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
A . 三角洲
B . 沙洲
C . 冲积扇
D . 沙丘
(2)
如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沉积
C . 风力侵蚀
D . 流水沉积
(3)
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 . 风力
B . 冰川
C . 流水
D . 植物
14. (4分) (2016高二下·思南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①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②修建水库数量增多
③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④连续干旱,河流水量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据图推断,近年来我国()
A . 海啸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B . 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C . 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D . 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15. (2分)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 . 太阳辐射能
B . 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C . 天体间的潮汐能
D . 生物能
16. (4分) (2016高一上·江宁期中) 读某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关于甲处地质构造形态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槽部受到张力,不易受侵蚀
B . 槽部受挤压,岩石比较坚硬
C . 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
D . 岩石比较坚硬,易发生上下移动
(2)
图示地区经历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A . 沉积→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 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C . 沉积→水平挤压→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 . 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17. (2分)读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
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8. (6分) (2014高一下·友谊月考) 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图1),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它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
如果图2中②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
B . 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C . 冰川和流水侵蚀作用
D . 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
(3)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壳的表层可转化为新的()
A . 侵入岩
B . 喷出岩
C . 沉积岩
D . 变质岩
19. (4分) (2020高二上·宁夏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A . 热带草原带
B . 热带雨林带
C . 针阔混交林带
D . 常绿硬叶林带
(2)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
A . 南坡降水较多,积雪量多于北坡
B . 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C . 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 . 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3分)
20. (8分) (2015高一上·孝昌期中) 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线.
(2)
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3)
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
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1. (4分)读某海域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海域位于()
A .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B .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C .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D .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
(2)
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 . 巴西暖流
B .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 加那利寒流
D . 秘鲁寒流
22. (7分) (2016高三上·宿迁期末) 左图为“雪线景观示意图”,右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例A代表________(自然带),该自然带常年受________(气压带)影响。
(2)
南美洲东部自然带按A—B—C—D—E的序列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________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
(3)
图19中甲处的热带荒漠带呈南北狭长分布,其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4)
雪线即高山上部常年冰川积雪的下线(如图18所示),安第斯山脉的永久性雪线高度有很大的变化,在麦哲伦海峡附近为792米,南纬27°附近为6096米,赤道附近为4572米。
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在南纬27°附近最高的
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3. (4分) (2017高二下·连云港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亿。
下图为我国成渝经济区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9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下图为重庆市部分年份工业产值构成图。
(1)
上图中①处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著名地貌景观为________,该处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
(2)
重庆酸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
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9题;共66分)
1-1、
1-2、
1-3、
2-1、
3-1、
4-1、
4-2、
5-1、
6-1、
6-2、
7-1、
8-1、
8-2、
9-1、
10-1、
11-1、11-2、12-1、13-1、13-2、13-3、14-1、14-2、15-1、16-1、16-2、17-1、18-1、18-2、18-3、19-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3分)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2-1、
22-2、
22-3、
22-4、
23-1
、
23-2、23-3、
第21 页共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