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训练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过关]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被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被沉积答案 1.B 2.A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套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完成3~4题。
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
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
第4题,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C错误,D说法不全面。
读“海穹景观图”,完成5~6题。
5.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化学溶蚀作用6.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A.近海沙质海岸环境B.近海淤泥质海岸环境C.近海基岩海岸环境D.近海红树林海岸环境答案 5.B 6.C解析第5题,海穹也就是“海蚀拱桥”,受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
第6题,从图中可见该海域沿岸岩石裸露,则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为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8.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砂岩答案7.A8.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A.①岩B.②岩C.③岩D.④岩2.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岩浆侵入C.外力作用D.变质作用答案:1.A 2.D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读“猫咪山图”,完成3~4题。
3.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A.地球内能B.太阳辐射能C.岩浆活动D.流水作用4.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D.由变质作用形成答案:3.B 4.C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6.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答案:5.C 6.C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洋怪石“女王头”。
读图回答7~8题。
7.“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喷出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8.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答案:7.C8.A9.下列地貌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①风蚀蘑菇②安第斯山脉③河口三角洲④东非大裂谷⑤冲积扇⑥海沟⑦岛弧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⑥⑦D.①③⑤答案:D10.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同?(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简述其理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名师精编课时练

地表形态的塑造1.描述磐陀石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蚀(湖南省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读A、B、C三幅图,回答下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图表示北半球,则河口的岛屿将可能与南侧的河岸连接起来B.B图的盛行风向为西风C.C图地貌形成是岩石长时间受到外力侵蚀的结果D. C图地质构造适合储存石油、天然气(广东省2014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3.读某大洋板块边界示意图(下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
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A.甲乙之间——裂谷、海洋B.甲丙之间——海沟、海岭C.甲丁之间——海沟、岛弧D.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二调考试)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回答4-5题4.A .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5.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山东省滨州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6~7题。
6.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B .②地的成因与华山相同C .③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D .④处是由于地壳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地7.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 .①河道比③狭窄,①位于③的上游B .①处流量一定大于③处C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D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下面两种地貌图(图4—1),回答问题:(1)A 图地貌为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A 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习题一、单选题1.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B. 地球本身的重力能C. 地球外部,主要是天体引力造成的D.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 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④和⑤D. ①和⑥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②B. ③C. ④D. ⑤4. 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Ⅰ——①B. Ⅱ——③C. Ⅲ——⑤D. ⑥——Ⅰ5.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A. 流水、沉积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风力、沉积作用D. 风力、侵蚀作用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照亮珠峰,这是圣火首次登上地球第三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A.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B.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C.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D. 以上说法都不对7. 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板块碰撞B. 冰川作用C. 流水作用D. 风力作用图4.2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1)~(2)题。
图4.28. 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 a图B. b图C. c图D. d图9. 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河流沉积作用B. 湖泊沉积作用C. 冰川侵蚀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 在图①中a、b、c、d四岩层的年龄大小为()A. a>b>c>dB. b>a>c>dC. c>b>a>dD. d>c>b>a11. 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A. 裂谷B. 河口三角洲C. 块状山地D. 陡崖12. 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B. 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C. 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D. 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与岛屿,海湾常深入内陆而两岸陡峭。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2014·嘉兴高一检测)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强烈地震。
下图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次地震属于()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能量来自太阳辐射D.能量来自天体引力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岩石圈B.软流层C.上地幔D.下地幔【解析】1选B,2选A。
第1题,地震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第2题,该次地震震源深度是9千米,属于岩石圈。
3.(2014·阜阳高一检测)读地理素描图,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选C。
图中①是褶皱,④是火山,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②是风蚀蘑菇,③是河口三角洲,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2014·天水高一检测)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风化作用D.板块运动5.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a层最老B.b层最老C.c层最老D.一样老【解析】4选B,5选C。
第4题,河流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
第5题,一般情况下,沉积物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
(2014·扬州高一检测)图1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
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
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煤炭资源的形成和图2中的哪一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有关()A.甲B.乙C.丙D.丁7.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8.图1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图2中的数字序号为()A.冷却凝固①B.冰川侵蚀③C.外力作用②D.变质作用④【解析】6选B,7选B,8选C。
第6题,煤炭属于沉积岩,图2中甲乙丙丁分别为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岩浆。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过关』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被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被沉积答案 1.B 2.A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3~4题。
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雅丹地貌沙丘地貌3.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4.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答案 3.C 4.D解析吐鲁番盆地和天山山脉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属于内力地貌;新疆气候干旱,风力是形成地貌的主要动力;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读“海穹景观图”,完成5~6题。
5.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化学溶蚀作用6.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A.近海沙质海岸环境B.近海淤泥质海岸环境C.近海基岩海岸环境D.近海红树林海岸环境答案 5.B 6.C解析第5题,海穹也就是“海蚀拱桥”,受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
第6题,从图中可见该海域沿岸岩石裸露,则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为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8.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砂岩答案7.A8.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
9.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作业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
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
图1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2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1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2.形成图2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火山活动D.风力侵蚀作用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套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完成3~4题。
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石灰岩广布的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乐业天坑(图甲)。
读图完成5~6题。
5.图甲所示地貌形态与图乙中的哪一种地貌形态成因相同( )A.④B.③C.②D.①6.形成图甲所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与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北美五大湖B.湄公河三角洲C.渭河平原D.桂林山水《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岩浆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8.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
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
图1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2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1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2.形成图2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火山活动D.风力侵蚀作用【解析】第1题,武夷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图示山体较周围高,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2题,在外力风化作用下,花岗岩的棱角被剥离,形成球状形态。
读下面景观图片,图甲是一个陡崖,图乙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据此回答3~4题。
3.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B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 a a D.剧烈的火山活动4.图乙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3题,图甲景观是一个陡崖,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第4题,图乙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是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成为山峰是抬升后又受到侵蚀作用。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B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6.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解析】第5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劲,“千疮百孔”“蜂巢”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 某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一处岩石中包含有砾石、沙子等物质,该岩石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C.喷出型岩浆岩D.侵入型岩浆岩2.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3. 矿物颗粒细小,多气孔的岩石一般属于()A.沉积岩B.侵入岩C.喷出岩D.变质岩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4-5题。
4.若A代表沉积岩,则①表示()A.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C.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5.若②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不可能是沉积岩B.A可能是岩浆岩C.①表示重熔再生作用D.①不可能表示冷却凝固作用6. 下图中表示大理岩形成过程的数码代号是()A.①B.②C.③D.④7.以下岩石类型与著名景点匹配不正确的是()A.喷出岩——富士山B.花岗岩——普陀山C.石灰岩——桂林山水D.石英岩——张家界8. 陕西靖边有一种红砂岩沉积地貌,砂岩上的纹路颇似波浪,该红砂岩层的特征之一是()A.岩石矿物晶体颗粒较粗B.岩石表面多气孔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9.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10.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主体工程于2016年7月3日顺利完工。
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同年9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构成“大窝凼”特殊地貌的岩石类型()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11.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石柱和山峰的天然博物馆,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如图是某地地貌图,回答下题。
1. 图中地貌名称为()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D. 冲积平原2. 图中地貌一般位于()A. 山坡B. 出山口C. 河流拐弯处D. 河流入海口3.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 风化作用B. 搬运作用C. 地壳运动D. 侵蚀作用读图,回答下题。
4.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5.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如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B. 泰山C. 华山D. 喜马拉雅山6. 崇明岛的成因主要是()A. 断层中地块上升B. 褶皱隆起C. 地层隆起D. 泥沙沉积读图,完成题。
7. 本题图中所示的地貌,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8. 形成图中④所示的岩石景观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C. 风力侵蚀D. 流水堆积9. 下列地貌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是()①峡谷②三角洲③沙丘④冲积扇⑤河谷⑥戈壁A. ①②B. ③⑥C. ④⑤D. ③④读我国南方某河谷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示地貌为()A. 背斜山B. 向斜谷C. 背斜谷D. 向斜山11. 甲、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A. B.C. D.12. 图中①②③④地层中()A. ①处地层受变质作用明显B. ②处地层年龄最老C.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D. ④处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13. 某学校的同学在地理教师的带领下,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三大类岩石中,________在该地区分布最广。
(2)从河谷向东翻过山岭②和谷地①,在地质构造上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
(3)①处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②处成山的原因是________。
(4)该河谷是否适合修建水库?为什么?14.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基础过关】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B.火山是一种很快、很激烈的地质作用C.产生地质作用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D.地质作用按表现可分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2.下列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侵蚀作用 B.变质作用C.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回答3~5题。
3.①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4.②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岩浆5.如果③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③的箭头b代表的是( )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能力提升】《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对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根据材料回答6~7题。
6.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7.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锥C.冲积扇 D.风蚀洼地8.下列各种地质现象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北美五大淡水湖和我国青海湖B.澳大利亚的大堡礁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和新疆沙漠中的蘑菇石D.贝加尔湖和滇池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类似的是(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10.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形成的条件是( )A.岩石具有可溶性 B.地面平坦C.气候干燥 D.植被稀少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 B.③④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力量同步习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1创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对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各种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我们今日看到的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印迹C.变质岩的成因是外力作用D.岩浆岩、变质岩、堆积岩之间不可以互相转变2.以下地质名称,按形成时间次序摆列,正确的选项是()①变质岩②岩浆③岩浆岩④堆积岩⑤堆积物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②→③→⑤→④→①D.③→①→②→④→⑤3.图1.为风化、侵害、搬运、聚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有关系系表示图,图中表示搬运作用的是()图14.图2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由,判断图中甲、乙两处罚属()图2A.岩浆岩和变质岩B.变质岩和岩浆岩C.堆积岩和岩浆岩D.变质岩和堆积岩5.以下现象,在迟缓进行的是()A.火山活动B.地震C.珠峰海拔在增添D.山崩6.以下对于地壳运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B.就全世界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C.在地壳运动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互相分别D.在不一样期间和不一样的地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没有主次之分7.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第1页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C.地热能D.核能8.以下地貌与形成要素连线正确的选项是()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力侵害B.云南的路南石林流水侵害C.华北平原地壳下沉后流水冲积作用D.挪威的峡湾海岸流水侵害9.有关聚积作用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聚积过程中,颗粒小、相对密度小的先堆积,颗粒大、相对密度大的后堆积B.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沙尘便会沉落C.经冰川作用的堆积物,都有显然的分选特色D.风化作用为聚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批物质10.新月形沙丘地貌可能散布在中国的()A.云贵高原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11.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外力作用会使地表相对高度增大B.在任何地址,内力作用占主导C.内力作用会使地表相对高度减小D.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12.侵害平原的形成与以下哪些地质作用有关()A.地壳迟缓下沉B.地壳迟缓抬升C.泥沙不停聚积D.流水不停侵害13.下边四幅图反应了沙丘结构状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结构图()沙丘结构状况14.对于内外力作用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外力作用不停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抬高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假如内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15.堆积物颗粒不分大小,凌乱聚积,主要发生在()A.河流冲积扇B.黄土堆积C.海岸沙岸D.冰川堆积16.对于地壳运动中垂直运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B.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曲折变形C.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D.使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17.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沉的主要原由是()A.地壳下沉的幅度大B.河流携带的泥沙多C.成土过程的时间长D.风力搬运、堆积的作用强18.以下地理现象不属于风化作用的是()A.因为温度变化岩石表层崩解破裂B.岩石中水的冻融使岩石崩解破裂C.植物根系的生长加快岩石的破裂D.风吹刮风沙打磨岩石19.以下有关搬运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冰川对风化、侵害产物没有搬运作用B.干旱、半干旱的内地地区几乎没有搬运作用的发生C.流水搬运作用与干湿状况没有关系D.海滨地区流水搬运激烈20.以下各样现象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北美五大湖B.长江三角洲C.云南路南石林D.夏威夷群岛二、非选择题21.图3中,等高线的等高距离为1 000米,读图,达成以下各题。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图示①表示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②为风蚀蘑菇,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③表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④表示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
(2017·长春高一检测)读图,回答2、3题。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3.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解析】2选C,3选B。
第2题,流水的侵蚀作用使黄土高原地区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地表就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
第3题,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作用。
(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
山体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被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
据此完成4、5题。
4.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D类岩石5.图甲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岩浆喷出→风力沉积→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海浪侵蚀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力侵蚀D.海浪沉积→地壳运动→冰川侵蚀【解析】4选B,5选B。
第4题,由材料可以看出普陀山是由花岗岩组成,应为图乙中的B 类岩石。
第5题,图甲地貌首先是岩浆侵入,后地壳抬升,再由外力侵蚀作用造成的。
下图是五种外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4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训练
1、下列事物是地质作用的结果的是
A.月球表面的环形山B.荷兰的围海造田C.大寨的梯田D.石灰岩变成大理岩2、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C.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D.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3、下列内力作用中,哪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
A.地震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
4、下列地貌景观,属内力作用的是
A.U形的冰川谷B.路南石林C.夏威夷群岛D.戈壁、荒漠
5、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
A.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C.发生地震、火山喷发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
7、造成花岗岩球状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A.流水B.冰川C.风力D.温度变化
8、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A.只在北极地区大面积分布B.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
C.在低纬度地区没有D.集中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
9、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东北平原B.东欧高原C.科迪勒拉山系D.刚果盆地
10、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是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瀑布、戈壁B.沙丘、沙滩C.三角洲、冲积扇D.沙滩、黄土高原
读下列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1~13题:
④
①②③
1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
13、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14、下列各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
1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浪的侵蚀作用B.风化、风蚀作用C.冰川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侵蚀作用16、下列关于岩石的相互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岩浆岩可以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
B.沉积岩、岩浆岩经侵蚀、搬运和堆积就可以转化为变质岩
C.沉积岩、变质岩经高温熔融可转化为岩浆岩
D.变质岩、岩浆岩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沉积岩17、下列关于大理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于地壳的硅镁层B.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C.按成因属岩浆岩D.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而生成
18、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A.流水堆积作用B.地壳的上升运动C.风力的堆积作用D.岩浆喷出地表19、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的最主要方式是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侵蚀作用
20、下列地区中,由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是
A.大西洋B.东非大裂谷C.台湾海峡D.喜马拉雅山
21、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图”,按要求填空:
(1)写出大写字母表示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
(2)写出小写字母表示的转化条件:
a________b或e________c________d
22、读各气候带风化壳发育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风化壳发育最好的地区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用数字代号)。
(2)图中4地区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该纬度地带植物生长量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在地球上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
(3)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三点)。
2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
(2)A、B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边界;C、D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__边界。
(3)E处高大山脉是由于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F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DCBCA,BDDCC,DABCB,ADCAC
21、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2)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高温、高压重熔再生冷却凝固
22、
(1)6 2
(2)14°—30°降水量太少,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3)植物生长量降水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降水多的地区生物及化学风化作用强烈(4)温度变化大气水及生物的影响
23、
(1)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
(2)消亡;生长。
(3)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而隆起形成;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和火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