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19章 第5节 核力与结合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能方程
1.质量亏损 组成原子核的_核__子__的总质量与新__原__子__核__的质量之差, 叫做核的质量亏损。 2.质能方程 E=__m_c_2_(或ΔE=_Δ_m__c_2) 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重点难点突破
一、对原子核稳定性的理解 1.原子的稳定性 原子核大到一定程度时,相距较远的质子间的核力非常 小,较多的质子聚集在一起的核力不足以平衡它们之间的库仑 力,原子核就不稳定了。这时,如果不再成对地增加质子和中 子,而只增加中子,中子与其他核子间没有库仑斥力,但有相 互吸引的核力,有助于维系原子核的稳定性。
答案:D
对结合能、比结合能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一定释放能量 B.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可能吸收能量 C.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答案:AD
解析:由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核力做正功, 释放出能量。反之,将原子核分开变为自由核子,它需要吸收 相应的能量,该能量即为结合能,故 A 正确,B 错误;对核子 较多的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但它的比结合能不一定大,比结 合能的大小反映了原子核的稳定性,故 C 错误,D 正确。
三、结合能的计算方法 1.根据质量亏损计算 (1)根据核反应方程,计算核反应前和核反应后的质量亏损 Δm。 (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ΔE=Δmc2 计算核能。 其中 Δm 的单位是千克,ΔE 的单位是焦耳。
2.利用原子质量单位 u 和电子伏特计算 (1)明确原子单位 u 和电子伏特之间的关系 1u=1.6606×10-27kg,1eV=1.602178×10-19J 由 E=mc2 得 E=1.6606×110.-62×7×102-.19998×1082eV=931.5MeV (2)根据 1 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 931.5MeV 的能量,用核 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以 931.5MeV, 即 ΔE=Δm×931.5MeV。 其中 Δm 的单位是 u,ΔE 的单位是 MeV。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学习力-学习方法】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第十九章 第五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小案例—哪个是你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好像天天在玩, 上课没事儿还调皮气老师, 笔记有时让人看不懂, 但一考试就挺好…… 小B
1.核力 组成 原子核的__每__个__相__邻__核__子___之间存 在着一种特殊的 力,这种力叫做核力。 2.核力的性质 核力有着完全不同于万有引力和静电力的一些性质。 (1)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在它的作用范围 内,核力比库仑力__大__得__多__。
(2)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_1_.5_×__1_0_-__15_m 之内,核力在 大于 0.8×10-15m 时表现为_吸__引__力,且随距离增大而减小,超 过 1.5×10-15m,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而在距离小于 0.8×10 -15m 时,核力表现为_斥__力__,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对结合能与比结合能的理解
下列关于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 有( )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 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
B.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一 定越大
C.重核与中等质量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比结 合能都大
D.中等质量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
考点题型设计
对核力的认识
对于核力,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核力是弱相互作用,作用力很小 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是强力 C.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0.8×10-15m时,核力表现为斥 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D.人们对核力的了解很清楚,特别是在小于0.8×10-15m 时,核力的变化规律更清楚
结合能
1.结合能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_放__出__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成核子 时_吸__收__的能量,都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2.比结合能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其_核__子__数___之比,称做比结合能。 3.比结合能与原子核的稳定性 比结合能的大小能够反映核的稳定程度,__比__结__合__能越 大,原子核就越难拆开,表示该核就越稳定。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选修3-5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十九章 第五节 核力与结合能
1 学习目标定位 2 课堂情景切入 3 知识自主梳理
4 重点难点突破 5 考点题型设计 6 课时作业
学习目标定位
※
知道核力及其作用过程
※ 了解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
※※
掌握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3.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来计算核能 参与核反应的粒子所组成的系统,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动量 和能量是守恒的,因此,利用动量和能量守恒可以计算出核能 的变化。 4.利用平均结合能来计算核能 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核子数。核反应中 反应前系统内所有原子核的总结合能与反应后生成的所有新 核的总结合能之差,就是该次核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核能。
点评: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书写核反应方程,反 冲核速度和质量亏损依据以下思路:
动量 反冲核 释放的 质量 守恒 ―→ 的速度 ―→ 核能 ―→ 亏损
已知:氮核质量 MN=14.00753u,氧 17 核的质量为 MO= 17.004 54u,氦核质量 MHe=4.003 87u,氢核质量为 MH=1.008 15u。
2.核力的饱和性 稳定的重原子核里,中子数要比质子数多。由于核子的作 用范围是有限的,核力具有饱和性,如果我们继续增大原子 核,一些核子间的距离会大到其间根本没有核力的作用,这时 即使再增加中子,形成的核也一定是不稳定的。所以,原子核 大小也受到限制。
特别提醒: 核力与带电荷情况无关。无论是质子间、中子间、质子和 中子间均存在核力,且是相同的。
结合能和质量亏损的计算
一Hale Waihona Puke 止的氡核(Rn)发生α衰变,放出一个速度 为v0,质量为m的α粒子和一个质量为M的反冲核钋(Po),若氡 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钋核的动能。
(1)写出衰变方程; (2)求出反冲核的速度;(计算结果不得使用原子量表示) (3)求出这一衰变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计算结果不得使用 原子量表示)
为什么核子不能融合在一起? 答案:核子间存在核力,当核力的作用范围小于0.8×10 -15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二、对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的理解 1.对质量亏损的理解 (1)在核反应中仍遵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所谓的质量亏 损并不是这部分质量消失或质量转变为能量。物体的质量应包 括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质量亏损是静止质量的减少,减少的 静止质量转化为和辐射能量相联系的运动质量。 (2)质量亏损也不是核子个数的减少,核反应中核子个数是 不变的。
(3)质能方程的本质: ①质量或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决不能把物质和它们的 某一属性(质量和能量)等同起来; ②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不可分割性,方程建立了 这两个属性在数值上的关系,这两个量分别遵守质量守恒和能 量守恒,质量和能量在数值上的联系决不等于这两个量可以相 互转化; ③质量亏损不是否定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爱因斯坦的相 对论,辐射出的γ光子静质量虽然为零,但它有动质量,而且 这个动质量刚好等于亏损的质量,所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仍 成立。
2.对质能方程E=mc2的理解 (1)质能方程说明,一定的质量总是跟一定的能量相联系 的。具体地说,一定质量的物体所具有的总能量是一定的,等 于光速的平方与其质量之积,这里所说的总能量,不是单指物 体的动能、核能或其他哪一种能量,而是物体所具有的各种能 量的总和。 (2)根据质能方程,物体的总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物体质 量增加,则总能量随之增加;质量减少,总能量也随之减少, 这时质能方程也写作ΔE=Δmc2。
特别提醒: (1)切记不要误认为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核反应过程中 质量亏损是静止的质量减少,辐射γ光子的运动质量刚好等于 亏损的质量,即反应前后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是由于核力做功引起的。
如图所示是原子核转变示意图。
(1)在核反应过程中遵循什么规律? (2)核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吗? 答案:(1)核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守恒
答案:BC
关于核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同万有引力没有区别,都是物体间的作用 B.核力就是电磁力 C.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之内 D.核力与电荷有关 答案:C 解析:核力是短程力,超过1.5×10-15m,核力急剧下降 几乎消失,故C对,核力与万有引力、电磁力不同,故A、B 不对,核力与电荷无关,故D错。
解析: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它的作用范围在 1.5×10-15m之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因此,选项B正确, A错误。
核力在大于0.8×10-15m时,表现为吸引力,且随距离增 大而减小,在距离小于0.8×10-15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 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所以,选项C正确。
人们对核力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这是科学家们奋力攻克 的堡垒,故D项不正确。
课堂情景切入
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 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爆炸成功, 其爆炸力相当于1.8万吨TNT炸 药.爆炸时安放原子弹的钢塔全部 熔化,在半径400m的范围内,沙石 都被烧成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半 径1600m范围内所有动植物全部死亡
巨大的核能是从哪里来的?
知识自主梳理
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试判断174N+42He―→187O+11H 这一核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 出能量?能量变化多少?
答案:吸收能量 能量变化 1.2MeV
解析:反应前总质量:MN+MHe=18.011 40u 反应后总质量:MO+MH=18.012 69u 可以看出:反应后总质量增加,故该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 应。吸收的能量利用 ΔE=Δm·c2 来计算,若反应过程中质量增 加 1u,就会吸收 931.5MeV 的能量,故: ΔE=(18.012 69-18.011 40)×931.5MeV=1.2MeV
第十九章 第五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目 录/contents
1. 什么是学习力 2. 高效学习模型 3. 超级记忆法 4. 费曼学习法
(3)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 核力的_饱__和__性___。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长程力) (2)电磁相互作用(长程力) (3)强相互作用(短程力) (4)弱相互作用(短程力)
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
1.较轻的原子核 质子数和中子数_大__致__相__等___。 2.轻重原子核 中子数_大__于__质子数,越重的原子核两者相差越多。
解析:(1)设生成物的原子核为AZX,根据质量数守恒 A=222 -4=218,据电荷数守恒 Z=86-2=84,即原子序数为 84, 是钋(Po),核反应方程为22826Rn―→21884Po+42He
(2)设钋核的反冲速度大小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 mv0-Mv
v=mMv0
(3)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核能 ΔE=12mv20+12Mv2=M+2mMmv20 由质能方程 ΔE=Δmc2 可知质量亏损为 Δm=ΔcE2 =M+2Mmc2mv20 答案:(1)28262Rn―→28148Po+42He (2)mMv0 (3)M+2Mmc2mv20
解析: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是放出能量,原子核拆解成核子 是吸收能量,A选项错;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但比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其结合能不一定大,例如中等质量原子 核的比结合能比重核大,但由于核子数比重核少,其结合能比 重核反而小,B、C选项错;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比轻 核的大,它的原子核内核子数又比轻核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 比轻核大,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