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教育培训工作新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贯彻落实总行《2018—2020年教育培训规划》,上海金融培训学校作为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教育培训主管和培训实施部门,将紧扣总行培训战略,结合分行经营实际,高端定位、精细实施、开放共享、创新探索,积极构建与总行三年规划高效对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上海分行教育培训工作新体系。
一、以体系机制为引领,助推各项业务发展
一是强化培训理念传导。
要在全辖进一步深植前瞻性的现代培训专业理念,通过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教师节庆祝和各类教育培训宣传活动等,自上而下推进总行教育培训战略的传导和落地,为分行教育培训指明工作方向、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强化培训体系建设。
紧扣总行教育培训发展战略和上海分行全员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分行经营发展的重点和员工职业发展的痛点,全方位构建
线上与线下并列、能力提升培训与岗位适应性培
训并行、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为
上海分行经营发展和全员能力提升提供强大的智
力支撑和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培训支撑机制。
在教
育培训管理方面,一方面充分落实“专人负责、专
业管理”的工作机制,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运转和
培训制度的贯彻落实。
另一方面进一步运用“大数
据”理念和“信息化”策略,以分行《培训信息监测
报告》《培训信息调研分析报告》《培训简报》等载
体,为培训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培
训的研发与实施方面,秉承“集成、融合、协同”的
科学理念,充分发挥专业部室、基层行部及培训学
校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完善“培训搭台、业务唱戏”
的工作机制。
在培训专业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强化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金融培训学校
专题
落实
怎
么
干
三
年
规
划
31
2018金融言行
内训师的管理与培训、加强教育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切实提升分行内训师的专业能力、教育培训管理人员的培训理念和专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培训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以重点项目为突破,支撑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全面推进专业人才培训项目的研发与实施。
积极指导各行部、各部室构思本单位、本条线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研发一批全新的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使专业人才培训项目在全行培训项目中的占比和地位显著增强,为分行创新转型和经营发展打造一流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全面构建多样化的培训项目体系。
进一步开展针对专业人才队伍的梯队培养,探索专业人才培养与员工职业生涯不同阶段无缝衔接和高度匹配的方法及措施,最终形成“综合式”“阶梯式”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训项目对各专业条线长效发展的高效支撑。
三是全面对标总行各类专业人才示范培训。
认真学习和参照总行在专业人才示范培训班中采纳的培训新理念、新形式、新方法、新平台,积极对标、充分借鉴、持续探索,不断创新和实践分行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与总行项目充分对接的方式方法,使总行专业人才项目的价值在分行层面得以持续辐射和延伸。
三、以优质资源为牵引,营造卓越培训体验
一要实现外部师资资源的引入和维护。
维护好现有优秀外部师资资源,积极拓展外部师资资源,建立全行共享的外部优秀师资名单库,使相关行部、部室在开展培训时,可以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员工需求,按图索骥,并有针对性地聘请外部优秀师资。
二要实现新技术的引进和掌握。
对外部先进的培训技术和平台,抱以“人有我有,为我所用”的态度,研究相关新技术新平台在我行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引进和使用包括UMU等在内的培训交互式平台及第三方应用,探索外部新技术新平台在我行落地和发展的方法和模式,实现对培训效果的持续提升。
三要实现配套制度的有力支撑。
逐步制定并发布分行层面的外部新资源、新技术采购和引入的规章制度,为该项工作提供来自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和服务层面的全方位支撑,使优秀资源“为我所用”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以培训创新为抓手,充分提升培训效果
一是深化综合化培训项目。
在各类专业人才培训项目的实施中遵循“一专多能,综合培养”的思路,着力培养岗位综合化、能力多样化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通过完善“线上+线下”二元学习渠道,丰富“岗位技能+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多元课程内容,拓宽“集中学习+岗位实践”的施训模式,提升“重点岗位实习+智能银行实践”的实习基地功能,为分行经营提质增效、全员能力提升和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创新自主化学习渠道。
依托分行“周末大讲堂”培训品牌开展员工自主化学习渠道的创新,在已有“分行讲堂、基层讲堂、掌上讲堂”三大渠道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掌上微讲堂”的运作模式,统筹各行部、各部室优质的师资与教学资源,打造分行“掌上微讲堂”柔性运营团队,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这一全员学习平台的品牌价值,为全员开展高质量的自主化学习提供丰富的渠道和内容。
三是丰富多元化学习形式。
深入探索、引进、丰富和实践新颖的培训形式,通过不断完善团队拓展、行动学习、学员论坛、业务沙龙、移动自测、阶段考试、末位淘汰等形式,为员工营造多元化培训体验,促进学员即学即用、活学活用、知行合一。
通过拓宽学习积分在行内的获取途径、创新学习积分在外部学习平台的应用机制,实现积分获取与使用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专题落实
三
年
规
划
怎
么
干
32
2018金融言行。